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一本相册(散文)

精品 【丹枫】一本相册(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5发表时间:2022-10-10 13:56:57
摘要:原创首发


   一
   对着一本相册,我常常一看就是个把钟头。
   这是一本扉页签有集团公司董事长大名的纪念相册,是一本记录我人生工作阅历和荣誉的精美相册,是一本在我退休那天部门领导亲自递到我手上的个人相册。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地喜爱它,即使看过十遍二十遍,即使如数家珍地能说出每一张照片的故事,也依然宝贝似的放在案头,有事没事想打开看看,哪怕是每一张照片上的每一个细小动作,每一段文字间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地看了又看,仔细揣摩,认真体味。
   如果说我对自己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并非十分清楚,那么这本相册就是最翔实的记录者。翔实到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简历,每一个岗位的原始调令,每一个荣誉的具体时间,每一张照片的具体情景,都完整地按时间顺序排列着。
   这让我每每看到它们,就有一种“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慨叹,有一种“相离若可自相忘,怎有人间难舍离”的无奈,有一种对平凡人生“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的欣慰,有一种对未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
   这本相册,就像一本厚厚的个人传记,用一张张清晰的图片和一个个翔实的文字,记录着我平凡却回味无穷的工作历程。
   我情不自禁地一次次随着它的脚步慢慢行进。
   二
   三十七年前一个深冬的下午,命运的改变,让我从一名民办教师变成了人人羡慕的铁路职工。
   报到那天,单位人事部门要两张免冠一寸照片,可那个时候,不是说要就能随手拿出来,即使能拿出来,也只是带有花边的黑白照片,更何况贫穷落后的农村哪有工夫和多余的钱跑十几里远的乡镇照相馆去照相。
   看我半天支吾着拿不出照片,工作人员告诉我,赶紧到市中心的红旗照相馆照去,赶下班前必须拿来。
   我急忙和两名同样没有照片的新工跑到公交车站,乘上二路车向照相馆赶去。
   一切都是新鲜的,也是眼花缭乱的,一想到自己从此就要在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看什么都是花一样的灿烂,仙境般的美好。
   十五分钟后,我们到了照相馆,诚恳地表达了急切的心情。没想到摄影师却说,要快,必须加急,否则出不来。我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是下午三点半钟,几个人一商量,咬咬牙,表示同意。
   要知道,那时,我们是多么的囊中羞涩。
   在摄影师左右调整了一阵之后,我们坐在立式大型照相机前,完成了上班以来的第一次照相。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焦急的。照片没出来,我们无心在商场闲逛,也无心在附近街道转悠,只能站在照相馆门口,看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并不停地推门询问,照片什么时候出来。有好几次工作人员都不耐烦地说,好好在外面等着。
   漫长的半个小时后,工作人员喊我们进去。
   本以为好了,原来是底片才冲好,正挂在铁丝上晾干。见我们不停地探头询问,摄影师只好让工作人员喊我们进来,每人找把扇子,扇底片上的水珠。
   我们既感到稀奇,又觉得好玩,一边扇着,一边看着底片上的自己,叽叽喳喳,惊叹不已,好像欣赏一件非常神奇的宝贝。
   很快,底片吹干了,摄影师又让我们在门外等着,他把自己关在暗房里,完成这最后一道冲洗工序。
   我们又开始心不在焉地看大街上的车辆行人,看氤氲雾霭下的枯枝败叶,看高低不等、参差不齐的一栋栋楼房,焦急地等待着。
   又是四十分钟的工夫,工作人员再次喊我们进去,把烘干并裁剪好的照片拿给我们。
   看着年轻帅气的自己,一种无以言表的激动心情顿时涌遍全身。我们顾不得说声谢谢,拿着照片赶紧乘车回到单位,办理了正式成为一名铁路职工的相关手续。
   如今,这张照片,被彩印在这本相册第一页的最前面,一种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自信和自强清晰可见。
   紧接着,是我调到党委宣传科的一张一寸彩色照片。
   记得非常清楚,在经过近十年的一线努力和奋斗,我的表现和对新闻写作的爱好及成绩,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和赏识,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考评后,成了一名有着一千多人单位的党委宣传干事。
   也就是那天,组织部门让我交一寸照片,说是调令登记表里要备案。我听后急忙上街去照。
   不过这一次不像第一次那么着急,也不像第一次那样,要乘坐公交车赶到市中心照相馆。这一次,出门步行不到五分钟,就是一家彩色照相馆,而且听说我是单位干宣传的,工作人员专门接待了我,态度之热情,服务之周到,速度之快,让我在不用加急得半天时间里就拿到了照片,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如今,这张照片,就排在这本相册第一页的第二位,虽然当时已过而立之年,但内心流露出的那种自信,依然真切地表现在眉宇间。
   往后的七八张照片,都是我每个阶段岗位变动后的真实记录,有着一个个记忆犹新的当时情景,尤其是最后一张,更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六年前从陕北调回集团公司报社的情景。当时我以副总编的身份前来报到。刚办完手续,就有一位年轻的同事找我,说要三张一寸免冠照片。我随手从早已准备好的信封里拿出几张,正要给他,他却笑着说,这是你以前的,还是让咱们的人给你重照一张吧,咱们这里,个个都是摄影家。说着叫来一位最具权威的同事。
   我这才想起,我是来到了摄影师堆里,便欣然同意。
   在摄影师一番精心的调光布置后,以不同背景、不同光圈、不同速度,不同坐姿,一下子照了好多张。
   看着数码相机屏幕上闪现的一张张照片,我看着张张都是杰作,无可挑剔,可同事却说,还是好好挑一张吧。说着,一边看着,一边认真审视着,最后终于挑选出最好的一张,交给了办公室。
   从此,这张照片就成了我的最爱,不管是每年更换的乘车证、登乘证、各种会员证用它,就连外出参加各种活动的临时证件也用它。前几日离退处找我办理退休证,本想着重照一张,可思考再三,还是这张最好。
   也许我对它,跟对挚爱的朋友一样,有更深厚的感情吧。
   三
   随着我地翻阅,思绪也跟着一个个画面在不停转换。
   接下来是我每一次工作变动后的调令和每一次取得成绩后的荣誉,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绽放在光滑闪亮的奶油色纸张上,叫我百看不厌,喜爱有加。
   我知道,这每一张调令和每一次荣誉的获得,都是我努力奋斗的结果,凝聚着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心血和汗水。
   记得刚上班时,我还只是一个多少受过“文革”影响的高中生,为了充实自己,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
   那时上班很忙,既要干工作,又要学业务。为了应对每年春秋两季的自学考试,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晚上十二点睡觉,早晨五点半起床。怕影响室友休息,我只好拿着抄在本子上的各种复习资料,跑到楼下铁道边的小路旁,借着橘黄色的路灯,一遍又一遍背诵各种文学作品的故事概况、写作背景和人物形象,直到天边升起彩霞,小路上有行人来往,我才跑回宿舍楼下的一处僻静胡同,又一次背诵到临近上班,赶紧骑车向单位飞驰而去。
   为了尽快掌握外国文学,记住那些佶屈聱牙的作家名字和作品名称,我特意把他们写在小纸条上,揣在衣兜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两句。特别是在应考前的一个多月,我几乎放弃了所有个人爱好,牺牲了所有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迎接考试的复习当中,甚至把走路、上厕所、吃饭、坐车的时间也用在默记各种诗词、作品的中心思想和艺术特征上。
   我知道,自学考试非常严格,考试内容非常全面,来不得半点侥幸和大意,只有全面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不出差错。
   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在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看着上面的每一道填空题、每一道单选题和多选题,或者每一道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曾在我的复习范围之内,也都被我一一掌握,那种兴奋和激动,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正是这种刻苦学习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的学习劲头更大,学习效果日益明显,每次考试,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不到三年,结束了专科所有课程,又不到三年,结束了本科所有课程。至此,在和我一起报考自学考试的十几名同事中,只有我顺利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被调到了单位党委宣传科,走上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政工之路。并在今后的近三十年中,一路走来,从干事到助理,从副科长到科长,从党办主任到党群办主任,从工会主席到报社副总编,再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每上一个台阶,都付出过艰辛的劳动,每在一个台阶中获取的各种分局级和局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都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四
   在整本相册里,占据篇幅最大,也最形象生动的是自我参加工作以来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工作照和会议照,它们就像一个个不断变换的电影镜头,定格着当时整个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尤其是我在绥德的那段时光,其照片背后的故事,就像刚刚发生过一样,历历可数。
   二○一三年七月初,百年不遇的一场大雨,让陕北这块以干旱著称的黄土高坡一夜之间洪涝成灾,站区被淹,铁路冲毁,通往东西南北的两条铁路主要干线被迫中断,而灾害最为严重的,就是延安至黄陵区段。
   一时间断炊断电断水的站区职工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为尽快解决受灾职工的生活问题,身为工会主席的我,第一时间和机关抢险干部乘汽车向各沿线小站赶去。
   因大雨时断时续下个不停,沿途道路不是积水成河,就是被塌方的黄土砂石阻塞,好不容易过了甘泉站,通往富县的公路更是“道阻且艰”。
   当时,天已经大黑,路上到处是塌方的石块和黄土。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绕着砂石堆前进,一边防着随时可能滑坡的山体。有好几次,汽车刚刚绕过乱石成堆的滑坡路段,身后就响起了砂石滚落的声音,吓得我们个个提心吊胆,心惊肉颤,像躲避敌人飞机炸弹似的,硬是闯过了一道道难关,等赶到富县车站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多钟。
   被困了整整一天一夜的站区职工,看到我们,就像看到了救星,高兴地又是抬抢险用具,又是搬生活用品,整个站区顿时活跃起来。
   看到职工们的士气如此高涨,我做了简单的动员之后,又带着几名站区工会干部,连夜风雨兼程地向其他小站赶去,把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受灾职工的手中,并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夜以继日,从不间断。
   也正因为如此,在近一个月的抢险过程中,没有一个职工因生活困难而退缩,更没有一个站区因延误了工期而拖了整个线路的恢复行车。
   抢险是这样,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是如此。
   为了让职工安心工作,除了每季度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外,还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成立了象棋兴趣小组、瑜伽爱好小组、乒乓球爱好小组、篮球爱好小组、戏曲爱好小组、文学爱好小组,不定期地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和机会。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职工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引起了集团公司工会的高度重视。二○一五年六月,专门在富县电务车间成立了“红绿蓝戏剧社”,吸收了整个陕北铁路职工爱好者纷纷加入,各显其能,自编自演,不间断排练节目,在管内巡回演出,极大地丰富了沿线站区的业余文化生活,调动了干部职工的保安全积极性,并在集团公司的每年小品大赛中争奇斗艳,尽展风采。
   之后,二〇一七年中秋节刚过,集团公司文协又在绥德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文学骨干培训班,全局五十多个正处级单位近二百多名骨干通讯员齐聚绥德,在陕西省几位著名作家的亲自授课下,既学到了各种文学题材的写作方法,又领略了陕北黄土高原厚重而深远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参观了路遥文学纪念馆后,大家的写作目的更加明确,写作热情异常高涨,为日后集团公司文学创作发展吸收了更多的爱好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个个难忘的故事,精彩的瞬间,都被永远定格在我陕北近七年的工作历程中,浓缩成一本厚厚的相册,成为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
   在担任报社副总编和后来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的岗位上,我牢牢把握党管媒体的宗旨不放松,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不断增强主流思想舆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形成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思想舆论氛围。
   五年多来,我不但把好报纸审阅关、新媒体审阅关,还经常和记者们深入沿线各站,积极践行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四力”标准,现场采访,快速写稿,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写出许多较为满意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负责拍摄过许多有分量的视频作品。
   台湾著名作家在她的《目送》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今年七月份,我就是在这种一出神一恍惚之间,跨进了人生路途中的最后一段——光荣退休。
   离开单位那天,五十八名融媒体人员为我送行。
   当主任拿出这本厚厚的做工精美的个人相册,站起来对着大家一页页翻看的时候,在场的所有成员都惊呼起来,我更是激动得无以言表。就在他翻看到最后那张全体成员集体合影的压轴照时,热烈的掌声顿时让我热泪盈眶。
   这是多么隆重的场面,多么珍贵的离别赠物呀!
   看着这一本如大红绸缎般光滑的个人相册封面,我惊喜于它的精心设计,深感人事部门同志的良苦用心。
   红色,不正象征着一种丰收和喜庆的气氛吗?
   这是对我们每一名退休职工的圆满总结,是对我们每一名退休职工的最高奖赏,更是我们每一名退休职工最美好的祝福。
   正如西安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涛在相册扉页上题写的祝福辞那样:
   祝贺您光荣退休!!
   衷心感谢您为西铁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真诚祝愿您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快乐、幸福!
   是的,我退休了,离开了铁路,但我又没有退休,没有离开铁路。
   有这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陪伴,我就永远是铁路人。
  
   二0二二年十月八日

共 54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一本相册,是作者的骄傲!对着一本相册,常常一看就是个把钟头。这是一本扉页签有集团公司懂事长大名的纪念相册,是一本记录作者人生工作阅历和荣誉的精美相册,是一本作者在退休那天部门领导亲自寄到手上的个人相册。正是这本相册,勾起了作者的回忆,让他一有时间就去翻阅它,欣赏它。这是对我们每一名退休职工的圆满总结,是对我们每一名退休职工的最高奖赏,更是我们每一名退休职工最美好的祝福。奇异的相册,无比的骄傲!极力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01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10-10 13:57:47
  奇异的相册,无比的骄傲!问好!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亦青        2022-10-15 10:50:15
  老师的文章语言生动,娓娓道来,感人至深,向您学习。
3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10-15 14:58:27
  谢谢亦青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