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深秋不悲秋(随笔)
秋深不悲秋
旧历才九月十四,天气就这么冷,冷得出奇,好像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了。朔风呼啸。从窗玻璃往外望,山上的树拼命地摇摆着,一群灰喜鹊匆匆忙忙地从山梁上飞过,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我想起了宋玉《九辨》中关于“悲秋”的感慨: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
这首楚辞是我初中时代就接触过的,印象颇深。可惜只背过了开头部分。但仅仅开头几句就影响了我的一生。每年的深秋天气,特别是当北风呼啸、草木变衰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地生出些哀愁来。这不是做作,那时候的确就是那种心情。成长道路的不顺,使我过早地变得忧郁起来。
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我对秋天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当我背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心情就格外明朗,毫无阴郁之气了。“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尽自由”,看到这样的描写,怎能不愉快呢。
其实,人之悲秋,除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问题。我们看宋玉在《九辨》中写的,悲秋的原因无非是离别、贫士失意、羁旅无友等等,悲秋的人本来心情就不好,看到深秋的惨淡景色就会产生悲哀的情绪。
反过来,如果人的生活道路顺达,情绪乐观,即使遇到再恶劣的天气也不会产生悲哀情绪的。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著名的诗歌《秋词》,其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里写的也是秋天,但作者毫无悲秋寂寥之感。这首诗虽然写于作者参加王叔文变法失败被贬期间,但作者秉性乐观,遇到挫折也不悲观消沉。诗人一反历代诗人的悲秋情调,把秋天的景色写得十分壮美,以乐观奔放的热情和动的画面,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可见,悲秋跟乐秋与人的性格心情有很大关系。
同样,对待春天也是一样。按说面对这大好的春光,人应当非常快乐才对。但偏偏有些诗人不这样,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南北朝时的沈约就写了一首《伤春诗》。其诗曰:“弱草半抽黄。轻条未全录。年芳被禁籞。烟华绕层曲。寒苔卷复舒。冬泉断方续。早花散凝金。初露泫成玉。”从这里选用的意象“弱草”“寒苔”等,我们看出诗歌的基调是带有感伤色彩的。而这可能与作者的身世有关,作者虽然出身世家豪族,但“父亲沈璞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古代写伤春的诗句有好多,如“明年花更好,只是老相催”“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应该说,伤春、惜春,都与作者的心情不好有关。反过来,我们看到古人也有不少歌颂春天的好诗和佳句,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文学创作中,作家和诗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情选用景物。当这个人心情好的时候,自然选择晴天朗日,当这个人心情坏的时候,便选择阴冷沉默的天气,景物的色调也是恶劣的暗黑色或者杂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人对天气的敏感,是一种生理本能。这样的本能动植物都有。秋天西风飒飒,落叶纷纷,人们感到身体不舒服。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只是一种生理上的感觉,不属于悲秋之类。悲秋是感情问题。情绪不好,满目皆秋,看到的是枯枝败叶,衰草连天,花之骷髅,看到的是黑色的乌鸦;心情好,看到的是蓝天白云,阳光下闪着白光的树干,看到的是在寒风中欢笑的菊花,永不凋败的松柏翠竹,看到的是白鹤排云。杜牧在《山行》一诗中写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也是写秋,但是由于作者乐观的性格,在他眼里,秋天是那么美丽,秋叶比春花更美。而杜甫的《秋兴》之一则这样写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看出作者心情不好,跟杜牧写那首诗的时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我们对“悲秋”无可厚非,这总是一种传统文化,就跟乡愁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怎样避免在深秋到来万木萧条的情况下不悲秋,而保持一种好的心境,这倒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以愚之间,还是要加强修养,让自己像苏东坡那样豁达,像伟人毛泽东那样心胸开阔。这样,即使自己的处境不顺,在秋天里仍然能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正如看待社会,你不会老盯着阴暗面而看不到光明,在秋天里,你定然会看到红叶、白鹤、秋菊、翠竹、松柏,这类景物会使你愉快。
天突然这么冷,固然令人不舒服,但是吃罢饭,我理性地加了一层衣裳,下了楼,到了特教学校。我看到,那里的教师们正在操场上领着孩子们做操。在寒风中,我看到的只是教师们的笑脸,和孩子们的活泼的动作。我佩服这里的教师,我也为孩子们的逐渐康复感到欣慰。此时,我哪里还有一点悲秋的感情呢。
202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