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聊斋.柳泉(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聊斋.柳泉(散文)


作者:漠漠平林 布衣,20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2发表时间:2022-10-12 12:08:53
摘要:原创首发

聊斋.柳泉
   到了淄博,我不能不去蒲松龄故居—“聊斋”。
   出淄博市区七八里许,到了一个叫洪山镇蒲家庄的地方。走进建筑古朴,街墙斑驳的小巷,几经曲折,蒲松龄故居已在眼前。故居院落坐北朝南,临街是一座黑砖雕檐的门楼,楼额有郭沫若书“蒲松龄故居”牌匾,门左侧挂着“蒲松龄纪念馆”的吊牌。入得门楼,眼前是一座极普通的北方农家小院坝,泥土砖石,土坯屋墙,小门小户,与我曾见过的名人故居不可同日语。好在院内外数株桧柏、柳树,三两古槐、石榴,给这朴拙的院落带来几许生机,增添了几分情致,才让人不至过分地感到落魄。我突然醒悟:这院落的主人本是落拓秀才,私塾先生,草根人家。从古自今,有才华有成就者,不一定有地位有财富;相反,那些有地位有财富者,却并非都有才华和作为。这便是历史,这也是现实,这是蒲松龄的宿命,也是古往今来草根文人的悲哀。
   故居有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正房门前挂有“聊斋”方匾,门两旁挂有苞米编成一米多长的坠挂。正房中堂供奉着蒲翁暮年画像,上有其亲笔题跋。画像两旁是郭沫若手书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中堂左右两间是蒲松龄的诞生处和书房“聊斋”,室内有桌、椅、几、架、橱等物,还有据说是蒲翁生前用过的端砚、床、手炉。东西厢房陈列有蒲氏家谱、蒲翁手迹和多种著述及外文译本。
   我在“聊斋”中徘徊,我在暗屋内沉思,我抚摸着这墙壁、这门窗、这床椅、这书案。我似乎看到,在这几平米的土房内,一个天才的生命诞生了。我似乎看到,在大雪纷飞的黑夜,在寒如凝冰的案头,那端砚的墨汁源源不断地注上白纸,夜夜不辍,“集腋为裘”,一部伟大著作诞生了。我也似乎看到,在这瑟瑟寒斋,一个贫困倦怠而瘦弱的身躯,倚窗危坐,溘然长逝......锈迹斑斑的手炉,有多少个风雪寒夜,你温暖了蒲翁冻僵的手,使他得以续写那花妖狐魅的故事!那案前的油灯,你的荧荧微光,陪伴了先生多少个不眠之夜?我真羡慕你,你亲眼目睹了先生那清癯的面容,那睿智的眼神和那伏案著书的身影,你第一个赏读了那精灵怪异的传奇。我分明感到,灰暗寒斋,蒲翁英容犹在;沧桑院落,蒲翁精神长留……
   出蒲家庄东去不远,有一片洼地,名东沟。东沟有古井一口,称“柳泉”。蒲松龄酷爱柳泉,称它“水清以冽,味甘以芳,酿增酒旨,瀹增茗香”,“予蓬莱不易也”(1),因而自号“柳泉居士”。井侧有茅亭草轩,四周有依依翠柳,一片清静,一片荫翳。井边立有沈雁冰先生手书“柳泉”碑一座。丼水清澈可鉴。当年井旁的道路,是青州府去济南府的驿道,路人络绎。据说蒲翁常在泉边茅亭布设茶摊,每逢路人经过,便劝其歇脚,免费饮茶,邀其谈狐说鬼,以为素材,遂成《聊斋志异》巨著。因而可以说,柳泉是《聊斋志异》那些奇闻异事的重要源泉。
   蒲翁不仅以《聊斋志异》著称于世,还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集1卷100余阕;戏曲3本,通俗俚曲14种,以及《农桑经》、《省身语录》、《怀刑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堪称著作等身,文华熠熠。
   蒲翁一生除读书、教书、著书而外,更热衷于科考。他19岁应童子试,是县、府、道三试第一名的秀才,可见其超群的才气。本以为科考之路就此风顺,一生腾达可期,可命运却始终作弄他。从21岁起,三年一次乡试,他几乎一次不拉,直考到63岁,却届届落第。他不由得长叹:“世上何人解怜才”;“回想三年前,含涕犹在目。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午夜闻鸡后,死灰复欲然。”(2)。多少个“三年”,次次“含涕”,场场“虚悬”,可他考心不死,直到须发如雪、躬步杖行的72岁(1711年),方在青州考了个岁贡生,得了个副榜举人的空名号。
   以蒲翁之才,有多少举人进士可及?蒲翁之成就,有多少状元榜眼能为?蒲翁终生不第者,一方面表明“八股”科考制在清朝已成埋没人才,摧残士人的枷锁,成了人才遴选,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另一方面也说明蒲翁对社会的黑暗和痼疾尚未悟透,累累碰壁却不知退步抽身。他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采菊东篱”,也不能像孙髯翁那样甘于布衣草履,终生不试。但有一点可以理解,蒲翁“家徒四壁妇愁贫”,他太穷了,他渴望通过科举之路改变现状。这是蒲翁的悲剧,也是时代、社会的悲哀!
   “漫问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北邙芳草年年绿,碧血青怜恨不休”(3)。蒲翁的孤愤之情,终成千秋遗恨;而他那浪漫主义的孤愤之书,却将百世流芳!
  
   注:(1)蒲松龄撰《募建龙王庙序》;瀹:音(月),以汤煮物。
   (2)蒲松龄《寄紫庭》。
   (3)蒲松龄《感愤》诗。
  

共 18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这篇游记散文,观察仔细,感情饱满,言语恳切,一气呵成,可谓一篇佳作。作者从蒲松龄故居—“聊斋的参观写起,到故居里的所见所闻,由所见所闻到所思所想,触景生情,即景即情,尤其是“抚摸着这墙壁、这门窗、这床椅、这书案。”的时候,作者以排比、设问、第一人称对话的抒情方式,让一代才华横溢的蒲翁形象真切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也让作者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蒲翁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紧接着作者对东沟“柳泉”的参观和叙述,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了这位大作家艰难困苦的不平凡一生,尤其是他屡屡考试不中的经历,不要说是蒲翁,就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也难以坚持到最后,可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辈学习。总之,作者的这篇游记散文,情感饱满、叙述准确,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情景交融,不失为一篇佳作。【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10-12 13:07:27
  感谢赐稿,问好作者,佳作共赏。
2 楼        文友:漠漠平林        2022-10-14 11:24:04
  谢谢安子川编辑的费心点评和肯定,遥握问候,顺祝编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