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村巷静悄悄(散文)

精品 【看点】村巷静悄悄(散文)


作者:朱俊平 秀才,108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47发表时间:2022-10-14 08:29:05

【看点】村巷静悄悄(散文) 下午无事,也顾不上天热气燥,就是想回家转转。
   骑上电摩,在乡村路上行驶,两旁绿树如云,笼罩了大半个路面,一丝丝凉风掠过身体,倍感凉爽。田野是寂静的,路两旁的民房也是寂静的,道路也没有行人,偶尔有一辆汽车穿过,急匆匆的。
   来到老屋,也是静悄悄的,推开几个房门,也没个人影,家人那去了?也许在渠东那块菜地去整理菜去了,也许是串门子去了。虚掩了大门,在熟悉的村巷里转悠,这个称为“西大荒”的小村落排排整齐的居民房屋个个大门紧锁,人不知哪去了,偶尔有敞开大门的,是老人拿着扇子在门洞里坐在竹椅上乘凉,或有幼小的孩子在玩耍。
   没有攀谈的对象,顺着一段土路来到田地边。长庄稼的田地很少,偶尔有一溜玉米地也甚感稀奇,只是被热浪烤燎得卷屈了叶子,无精打采!也很少见有大面积的豆禾庄稼和其它杂粮地,只是在树行和小块地里有零散的豆类,大部分土地被栽成苹果树,婆娑的树冠里挂满了套袋。还有大面积被绿色铁网围栏的土地,是流转给集团企业的,他们不种庄稼,而是栽植成樱桃树,或者是苗圃树,或者是风景树。朱村坳,这个被称为耀州粮仓之一的肥沃土地被绿色树木履盖,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只要来过这里的人,一定被这种美丽景致所吸引,所感动!
   不知不觉,已到傍晚,脚步不由得来到村中间的十字路口侄儿的商店,侄儿今天正好没有外出,他泡了杯茶,我们聊起了家常。这时有一老太婆拄着拐杖,颤巍巍的,看样子已有八十多岁,我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熟面孔,也一时想不起她是谁,由于在镇上经商三十多年,物是人非,年轻人不认识,年老的已失去往日容颜,咋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侄儿迎了上去,她对侄儿大声说:“要买5块钱的馒头。”就往小超市里走,不一会儿,手拿着一塑料袋馒头出来了,拐杖敲得地面很响。侄儿说是六队的,儿子儿媳出外打工,孙子在外念书,老太婆蒸不了馍啦,五天买一次馍,从没买过菜,我努力想象着一个风烛残年的她全靠几个馒头过活吗?是否做饭?是否种菜?又有多少留守老人在家是这样生活的呢?
   一辆面包车从远处驶来,停在了商店路边,从车上下来了五六个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庄稼人,风尘仆仆,身色疲惫。车门拉上后车子向另一方向驶去,这几个人拍了拍身上的土,每人提着大水瓶各奔东向,几个身影很熟悉,有叫叔叫伯的,我到村组上微信群里看到有组长发的年龄统记表中知道他们都70多岁了,他们干什么去了,难道去打工?
   侄儿说:“咱村现在没闲人,他们是去新区建筑工地打工!”
   我问:“这么大年龄,工地要吗?”
   “要,工地活紧,只要身体健康都要!”
   “都是钱闹的,现在没钱农民日子难过呀!”这时,来了熟人插话道。我一看,这是五组组长,他接着说:“现在钱不值钱,家家开销大,指望那百十块的养老钱顶屁用!只要有人叫,能行不能行的都想去。”
   我问:“他们一天挣多钱?”
   “他们做小工,年轻点的一百二,年老的干杂活一百,不管饭,这些人中午自带干粮,早晚在家吃,两头摸黑。咱村妇女也没闲人,在咱村海升公司干农活,女的每天70块,男的80块,都是六七十岁年龄的妇女,还有八十多岁的人呢!”
   给组长递了根烟,组长兴致勃勃又说起来,现在家家开销很大,年轻人的房贷车贷咱不说,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水费电费手机费,买菜买药,谁家再有俩孙子更是天天烧钱,你说这些人不想法挣钱能行吗?咱这村每人一亩来地,充其量也就几百块收入,能干个啥,年轻人去城市打工了,有的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这些老年人不得不就近打点零工,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听了组长的话,我认为他说的都是实情。在农村的老年人和城里的老年人不一样,城里老年人老了有退休金,跳跳广场舞,报个旅游团出去旅游,享受人生天伦之乐;在农村,哪怕你是80岁,只要能动弹,就会想办法下地干活,哪怕一天能挣二十、十块钱,也想办法去挣,这挣的不仅是一份收入,而是有一个体面的生活,可以给自己买点肉菜,给孙子孙女买点零食,不会为过年那点压岁钱烦恼,也不会为邻里红白喜事那点份子钱纠结,甚至可以不要孩子给的养老钱,能为孩子们减轻多少负担是多少负担。
   “爷爷、爷爷,奶奶叫你回家哩!”一孩子在远处对着组长喊,组长说了声,“我走了!”起身迎着孩子奔去。
   太阳最后的光芒被西山遮挡住了,露出了一丝亮光,顷刻之间让人感到更加凉快了。
   我也起身回家,车骑的很慢,很慢,充分感受家乡的风,这样柔和,这样清新,有草木的味道,有庄稼的味道,有田地的味道,有林子的味道……
   家乡很静,很静,没有记忆中小时候傍晚下地时土路上的那份热闹,没有牛羊回栏的那种叫声,连狗吠也很少听到,一排排民房闪烁着不多的灯光,静的让人愁肠,静的让人窒息……
   一月有余,偶尔在街道里遇到了熟人,说队上死了人,给帮忙买菜。我问谁家呀,他说是六队那个老太婆!哦,我想起上次回家看到的那个老太婆,说起了她,熟人说就是她!说完话就匆忙走了,他还要买很多东西。唉!想想那个死去的老妇人,她生活能够自理,如果有家人陪伴也许还能够多活几年。当然,普通人死了,这很平常;也许无用了,便死了。来似微尘,去如尘烟,一个农民,一个普通人年龄大了之后是没有生活保障的,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如果有退休金的话也许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因为退休之后再活二十年,三十年还有一百多万或者二百万的工资保障来支撑,在儿女眼里也是在创造价值……
   村庄肯定短暂地为这个老人的丧事而喧闹了一下又平静了。就像这村庄,没了人气,没了陪伴,就没了生气,没了活力,偶尔有季节的喧嚣,很快又会平静如常的,我想,这脚下的土地,这美丽的村庄,生生世世还能延续下去吗?
   一个平静了的村庄,缺了活力的村庄,变得即熟悉又陌生了……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23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村庄还是原先的那个村庄,只是没有了原先的味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村庄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材料里的都是少量的993861部队,属于战斗力较弱的一支部队。而这支部队中的99分队还得抓住一切机会打工挣钱,只为让自己活得有尊严一些,或者是为了给儿女减轻一点负担。文章描述了现如今多农村现状,读来令人唏嘘。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02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2-10-14 08:31:20
  很多村庄都是这样的了。
   提醒作者:这是错字最多,格式最乱的一篇投稿,以后得注意了。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朱俊平        2022-10-23 07:26:07
  谢谢老师评论与批评,有你的指导,我一定会提高写作水平!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2-10-22 07:59:43
  恭喜获得精品,祝贺朱俊平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朱俊平        2022-10-23 07:24:05
  感谢湖北武戈老师编辑推荐,谢谢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