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生活】日记三则(随笔)
(10月11日)
今日,晴。万里无云。过去,曾用“瓦蓝,瓦蓝”来形容晴朗时的天空;现在,这词过时了,得用“湛蓝,湛蓝”来形容。天蓝得有了水色,如洗过一般。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雨,也许就是那场好雨把天洗成了这般模样。
城廓耸着山,秋天了,仍葱茏着。凝目远眺,却似有树叶发黄,好像正在拉开层林尽染红烂漫的序幕。
城市很静,疫情仍在威胁,政府采取措施,街上行人很少。但,街道正在翻修,工程正在进行。
楼宇参差,像一幅画。政府仍在加紧改造,日新又新。前几日,去看了几处重点工程,楼房拔地而起,规划别致,很是壮观、靓丽。河道在改造,两边青石砌起,河水静静地在河槽里流淌,两岸沃土回垫,然后种草种树养花,花园一般。
时不时也有“嘣、嘣”的响声,是从劈山造河工地传来的。因为静,响声愈亮,但并不影响城市的安宁。伴着这音乐般的响声,山城像一艘巨大的船舰,奏着凯歌,正向着美丽的远方前进。
广场上,菊花正在开,月季正在开,冬青仍在绿。似有似无中,空气中流荡着缕缕馨香。走近花丛,心便跟着一转,那香香甜甜的味道,那深秋里仍在绽放的胜似春光的色彩,让人感激,让人欢喜。
夕阳西倾,虽近黄昏,仍是无限好。一抹金黄染透了山城的角角落落,夕阳却仍恋恋地不肯离去,只期待着万家灯火的夜晚,期待着火树银花的灿烂。
今日,晴。丽日蓝天下,静静的山城,岁月流金。
(10月12日)
昨日,高天如碧;今日,却阴了天,沉沉的云团布满了天空。我便想到了“天有不测风云”的古语。下一句,自然是“人有旦夕祸福”,于是,我也就想起了一件很久以前的往事:
那是我在隰县师范刚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分配工作,父亲让我去生产队里参加劳动。正是麦熟时候,队长带我们去县城西一面陡坡地里收割麦子。那天正是个大晴天,太阳在头顶火辣辣地烤着,我们弓着腰,埋头用镰刀割着那只有一尺多高的麦杆子,浑身直流汗。展展腰,仰起头,真想着是个阴天啊。可队长说,麦熟一响,割麦就是要趁这样的大晴天。这大晴天,这大太阳,直烤得人头昏脑晕,喉咙都要冒烟了,实在受不了。我一边用镰刀一把一把地割着山坡地里的麦子,一边就想着来一片乌云遮蔽了天空,多好!
响午时分,快收工了,山那边有了云,密密地向我们的头顶铺了过来。我心中一阵惊喜。可接着就来了风,呼呼地,直把我割倒的麦子一股脑儿地向山坡下刮去,我急忙转身去护,脚下一滑,仰面便倒在了地里,随即又顺着山坡向下滚去。这时,只见五大三粗的队长猛虎般地扑了过来,他紧紧地拦腰抱住了我,也正好,地塄畔长着一丛高高的荆蒿,祸兮福所倚,我们被荆蒿拦住了,有惊无险。那时年青,也并没有恐惧感。我仰面看着那天上的云,舒舒服服地喘了一口气,然后,起身,随着队长向山顶走去。
岁月悠悠,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看着天空布满了阴云,就又想到了这件被日月尘封了的往事……
按气象预报,今日阴,明日小雨。可到傍晚的时候,云都集中到西边去了,东边的天空又露出了一片一片的湛蓝。天意难测,明天有雨吗?难说。
(10月13日)
今日,有雨。一大早,天便阴着,云层还很厚,给人一种压抑。想,气象预报很准,今天要下雨了。
可是,一上午,云阴着,有时太阳还探出头来,并没有下雨。直到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才开始掉点了。但,雨下得十分艰难,三点两点的、朦朦胧胧的、有意无意地下着,是沾衣不湿、拂面不润、落地无声的那种。下了多时,地面上也还没有积水,好像雨点子快要落地时魔术般地自行化解了,无影无踪。
雨下得轻松……
恍惚中,眼前又出现去年的时候,天一连下着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一二十天,就是不晴。于是,住宅有隐患的人家,便“难民”似的,提着大包小包,恋恋不舍地离开自己的家。政府设置了安置点,管吃管住,还组织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日子过得十分幸福。我没有去安置点,我女儿有一套楼房正好空着,我一家人就搬了进去。大楼面临着河,我每日隔窗看着淅淅沥沥的雨落着,看着河里翻滚着的滔滔巨浪,想到父辈早年逃难,颠沛流离,生活艰辛,今日我即使像“难民”一样地离家,可食有佳肴,居有温床,心里便涌动起了一股暖流。
雨到5点多钟停了。不过,有雨无雨,山城并无大碍,脚步总是在正常前进,山崖依然在劈,河槽仍是在建,树兀自葱茏着,花照旧绽放,这艘时代的航船在静悄悄地驶向美丽的远方。
今日,有雨。人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可今天的雨并没有带来凉意,看气温,明天还要上升到摄氏二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