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渡槽记忆(征稿·散文)

精品 【齐鲁】渡槽记忆(征稿·散文)


作者:雷开艳晨曦 秀才,211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0发表时间:2022-10-15 23:08:28


   宋家嘴的渡槽要拆除重建了!
   得知这个消息,我即高兴又感慨不已。我的娘家就在渡槽附近,距离屋后最近的渡槽约百米远的距离。打我记事起,渡槽便已经存在了。据史料披露:宋家嘴渡槽全长1996.8米,最大高度32米,建成于1970年。多年平均供水量5707万立方米,相当于4个西湖的水量。它承担着下游夷陵区、枝江和当阳三地近百万人的生活灌溉及生态补水任务,滋养着千顷良田。时至今日,渡槽已历经52年的风风雨雨,它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独特红色印记。也可以说,我有关童年的记忆中,渡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渡槽历经三次大的修建。
   第一次是我读小学二年级时,1983至1984年。
   从我家到外婆家去的岔路口的一段渡槽,每天有不少人进行修建。
   听外公外婆说,这些民工有来自枝江的和当阳的,还有些知识分子模样的,说话听不太懂,据说是外省的。这些民工居住在外婆那一个大屋场内的农户家里。每到星期六,我到外婆家玩儿,看到那么多人进进出出,感觉新奇又兴奋。
   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变得热闹起来。
   有天傍晚,母亲神神秘秘地叫上我去看修渡槽,说那里挖出了一个新奇玩意儿。闻讯的村民们都争拥着去看,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当村长的外公叫上太爷去辨认。太爷见多识广,在我们那个村庄算是个能人。太爷拄着拐棍儿,被人簇拥着走去。一大块白白黄黄的东西被挖出来,中间部分还算平整,边角处被工人挖碎了,散在地面泥土上。太爷走上前,先是用拐棍在上面杵了杵,接着蹲下身用手捏起一小块儿,瞅了好一会儿,说,这是好东西啊,龙骨面!止血效果好着呢。有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这应该是动物化石。偏巧工地上有位工人的小腿蹭破了点皮,腿肚子向外渗着血水。听着太爷的话,迟疑着上前试试。太爷把那坚硬的龙骨用小刀刮成碎末,敷在那人出血的地方,不一会儿,血便止住了。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能止血的玩意儿的确是好东西。甭管它是化石还是什么,眼见为实,民工们、村民们一拥而上,用锤子敲,钢钻钻,各自装了些揣在口袋里。母亲也弄了一大块儿带回来,像捡得了一个大宝贝。而自从有了龙骨面,我们玩耍时不小心受点小伤,出了血,再也不用阳尘灰、地牯牛做的窝里面的那个白色的灰尘来敷伤口了,刮点龙骨面,伤口上一抹,用布带缠住,立马止住血。直到我后来出嫁,我还偷偷带走了橡皮擦一样大小的一块龙骨面。其实那时候家里的龙骨面已经没有了,因为常有村民受伤后来找母亲讨要,母亲便掰一块送给他们。
   我特别佩服那些民工胆子大,腰间系个绳,顺着软梯,一级一级地往上爬。那个渡槽好高,他们爬到一半的时候,我站在地上,望着他们的身影,像天上的大雁一样。
   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工作是多么危险。有天放学回家路过那里,民工叔叔不像往常似的逗我和小伙伴们,他们的样子看起来那么凝重。回到家,母亲也没有像往常一样笑着接过我的书包,她神情严肃地对我说,吃过饭,我们到外婆家去。外婆家里住的一个民工叔叔从软梯上摔下来了,流了好多血。
   母亲的声音听着有些后怕,又有些哽咽。
   我吓坏了,着急地问,那个叔叔怎样?
   不知道,送去医院了,情况怕是不好。
   草草吃过饭,我随父母来到外婆家。一整个屋场的村民和工人几乎都聚在外婆家那个大稻场里。没有了往日的欢笑,一个个表情严肃。从民工们的口中,知道了那天从软梯上接连掉下来三个人。有一位叔叔咬着牙爬上软梯,没爬上多高,心里打颤,不敢向上爬了,垂着头顺着软梯下来了。
   领导们关着门,在外婆家的一个房间里开会,听说还有从上面下来的领导……
   这次俢渡槽,跨越了两个年头。
  
   二
   渡槽修好了,民工叔叔们离开了,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我有时放学回来晚,天色暗黑,母亲和太爷就会在分叉口的那个渡槽下等我。太爷说,修这几个渡槽死了好几个人,我一个小女娃子火头低,怕吓着。我不懂,只是觉得渡槽下面的土地上,那些小皮球一般大小的野牡丹,紫色的花针一根根竖起,一丛丛、一片片的,除了气味难闻,很是好看,而且,就属这一块的野牡丹最多,花开得最漂亮。
   夏天的时候,我们最爱在渡槽下面玩儿,找一个平整些的桥墩,铺上凉席,带上母亲给的花生、铁豌豆等小零嘴儿,和弟弟妹妹们玩拖火车的扑克牌,或是看看小人书。
   有那么几年,我们家和别人合伙养了头牛,每当母亲让我们去放牛时,我们找一块水草茂盛的地方,把牛往草地上一赶,系上绳子,牛悠哉悠哉地吃它的草,时不时扬起牛头,哞哞地叫唤几声。水泥渗出的热气有些烙屁股,我们便在旁边的水沟里玩起水上溜冰的游戏。水沟仅五六十厘米宽,用水泥砌的。沟里常年有水,长出青苔,光脚踩上去滑溜溜的,从高往低,可以溜好远。最刺激的一次,我们正光着脚在水沟里玩溜冰的游戏,我突然发现水沟的前方有一条青蛇,我想停住,可脚下根本停不下来,我吓得尖叫一声,前面有蛇!在后面的弟弟双手往两边一撑,由于脚底惯性,一屁股坐在水沟里,顾不得手被磨破,快速爬起来,顺手在路边拧断一截细竹子,跑到我前面。
   此时我已经抓住机会逮住小沟旁边一丛灌木,从小水沟里爬起来了。好险,离青蛇仅有两米来远了。弟弟一棍子朝蛇打下去,没打着,本以为它会逃跑,可是我们没想到,它竟然快速朝我们追赶。它的速度真快,我吓得连连哭喊。弟弟真勇敢,他挥着手里的竹棍,瞅准机会,照着蛇的头部猛地打下去,连打几下,蛇不动了。听到我哭声的表舅从他家跑出来,问清事情缘由,对我们说,以后看见这东西,别招惹它。我满脸泪痕地回家,弟弟瘪着嘴在后面偷笑。我回头瞪他一眼,他用手捂着嘴,假装望向别处。
  
   三
   那年夏天,我们家屋后的离我们最近的一段渡槽倒塌了。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日头热得出奇。天空的云古怪得很,团团酡红,边上闪着金光,一块块黑云围着红云。我们家的稻场晒着稻谷。大外公站在他家的稻场上,把一件白汗衫卷至胸口,手里拿着蒲扇,边扇风边看着天上诡异的云彩,对母亲说,二闺女,这天不对劲儿,快把稻谷收了。母亲望望天,是啊,大爹,今天这天热得古怪,天上的云也怪,这太阳火辣辣的,闷不过气来。母亲说完,立即把还再午睡的我们叫醒,快起来收稻谷。我和弟妹惺忪着眼,不满地嘟囔,妈,这么大太阳,哪来的雨?一边不情愿地慢腾腾地去拿撮子。母亲呵斥着我们,快点!这可是一年的口粮咧!
   母亲拿来刨板,把绳子挽在肩膀上,我在后面推。
   稻场里的谷拢成了一堆,弟弟妹妹用撮箕往屋里端。还没等我们把稻谷全部拢成堆,天色大变,西边的一团团乌云盖住了酡红,直压头顶,太阳的金光不见了,天色瞬间黑暗下来,狂风大作。母亲小跑着把稻谷往屋里挑。母亲一边催促我们快点儿,一边祈求着老天爷,老天爷,你照应着我们娘儿俩,等我们把谷子都抢进屋再下吧。
   惊天的雷声霹雳地响起,闪电把黑暗的天空划破一道裂缝,那雷似乎就在我们头顶上劈。妹妹端着一撮箕稻谷被雷声惊吓,手一抖,谷粒全撒出来,母亲一把拉起她,嚷着让她快回屋里去。豌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从天而降,打在我们身上、脸上,怪疼。稻场里,雨水很快把泥土润湿,湿漉漉的稀泥巴裹着没有抢进屋的几筐子稻谷,数条小水流冲刷着稻场。我们的衣服已全部湿透。
   隔壁的小外公大声喊着母亲,别抢了,快把孩子们带进屋去。雷声雨声太大,小外公用尽力气的叫喊声,听起来像石子扔进水缸后被迅速盖上了锅盖,闷在里面。
   回到屋里,母亲用力掩上门,风把木门吹得咯吱咯吱地响,似乎屋外有头猛兽在撞击着要进来。换好干净的衣服,母亲搂着我们,躲在卧室的门框下面。屋外狂风大作,风一阵紧似一阵,发出尖利的声响,像怪物发出的呜呜鸣叫。雨,哪里是雨?就像屋顶上有无数个巨大的烧水壶,一股股水流从壶嘴里倒出来。母亲怕了,怕泥巴做的土墙屋禁不住雨的冲洗倒塌。她紧紧搂着我们哭起来。弟弟妹妹被母亲的哭声及外面的风雨声吓住了,抱着母亲大哭。我躲在母亲的怀里,那天很奇怪,我记得很清楚,我没有掉眼泪,我张着耳朵紧张地听着外面的风雨,多么希望爸爸快回来。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风声似乎小了那么一点点,没有那么尖利的叫声。母亲赶紧拿出几把伞,对我们说,快走,到旁边小外公家去,人多胆大。母亲拉开门闩,风一下子把大门推开,哐啷一响。母亲艰难地拉上门,锁上,带着我们到隔壁小外公家。
   雨伞根本撑不开。风吹着我们的身体,似乎想把我们拉回到屋里。
   母亲紧紧地拽着我们来到隔壁小外公家。大外公被堵在猪栏屋里出不来,听到我们的声音,打开门,头上顶着一个晒东西的竹筛,和我们一起进到小外公家里。
   小外公和大外公的儿子女儿赶情去了,都没回来,偌大一个屋场,就我们几个。
   母亲停止了哭泣,诅咒着老天爷,不该这么没头没脑地下。一会儿又祈求着老天爷,下雨不刮这么大的风也好。可老天爷根本不听母亲的话。或许,它听不到。
   我们几个人躲在后院儿的杂屋里,母亲和小外公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情况。
   一阵狂风,屋后田坎上一颗桃子树啪的一声连根拔起,树枝呼地甩到玻璃上,雨,像一碗碗水一样地泼出来,一块玻璃应声而碎。母亲又吓哭了,小外公似乎也沉不住气了,我活了一把年纪了,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哟。老天爷,行了,快别下了。忽听得大外公家轰的一声巨响,大外公连说,糟了糟了,肯定是猪栏屋倒塌了!天造孽哟!母亲见状,更慌了,大爹,我家的土房子,火笼屋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怕是也保不住。
   小外公安慰着母亲,二闺女,只要人在就没事儿。
   还没缓过神,轰轰轰几声巨响!我们瞪大眼睛从窗户往外看,天啊!那么高的渡槽,倒了!就像过年的时候踩高跷的人猛地弯下身。
   大爹、小幺爹,完了完了,渡槽倒了,这怎么办?渡槽里有没有水?会不会把我们的房子冲垮?母亲慌乱地哭喊道。大人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我们,弟弟妹妹吓得又哇哇大哭起来,我也放声哭起来。大人们的双眼紧紧盯着渡槽,看是否有大股的水落下来。可是外面风雨声太大,风裹挟着雨,形成灰蒙蒙的雨雾,密密匝匝,根本看不清。
   小外公说,大股水落下来声音会很响,现在还听不到。等个十几分钟,如果后山上由大量的水涌出来,我们就赶紧往对面孙家窑湾的坡上跑。
   此刻的母亲停住了哭泣,她像想起来什么似的,说,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到东风渠管理站的李师傅去关闸道了的,我还和他说话了。
   那便没事儿,只要关了闸阀就没有水来。大外公和小外公都松了一口气。
   闸阀在原宋家嘴中学那里,二百多斤的铁,锁着一把很大的钥匙。只要天气恶劣,东风渠管理站的人就会来把闸阀锁上,防患于未然。母亲决绝地说,我不信,我们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儿,我几个小孩子懂事又听话,老天爷不会这样狠心对我们的。此时,母亲不见了慌乱,脸上带着勇敢及豁出去准备斗一斗的表情。
   又过了十几分钟,风声渐渐小了下去,那种尖利的呼叫停止了,雨也变成黄豆般大小,天色逐渐亮了起来。我好像听到父亲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我再凝神一听,真的是爸爸开着拖拉机回来了。我激动地对着母亲喊,妈妈,爸爸回来了。母亲一听,赶紧跑到前屋,拉开门冲出去。我和弟弟妹妹紧随其后,大外公与小外公也在后面紧跟着。
   爸爸的拖拉机已停在稻场里,看到我们完好无损地从小外公家里出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爸爸说,他在农场做事,想到家里一稻场的谷,开车往家赶。可风雨太大,雷一个接一个。开了没多远,实在看不清路,被赶来的同事把爸爸拉了回去。他们听到渡槽倒塌发出的巨大声响,我们家的方向灰蒙蒙的。爸爸心里担心的不行。雨刚小点就连忙开车赶回来,一路上。看到不少的房屋受损,田里的庄稼损失严重。爸爸安慰着母亲和两个外公,他一路回来,渡槽里没水,你们放心。
   雨终于停了,父母与两个外公赶紧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大外公家猪栏屋倒塌一间,紧挨猪栏屋的一面墙受损,我们几家屋面的瓦都被吹落不少。确定房屋无大碍,父母去看倒塌的渡槽,我们远远地跟在后面。父亲怕渡槽再次倒塌,提醒着我们不要太上前。附近的乡亲们三三两两地从屋里走出来,赶来看渡槽倒塌的情况,一个个惊魂未定,互相喊着邻居的名字,说着劫后余生的话语。
   离我家不远的一处小山坡上,住着幺外公一家。那天只有幺外公一个人在家里,舅舅们都出去做事未回来。母亲担心幺外公,大声喊着幺外公,过了许久才听到幺外公略带哭音的声音回答,我一个人在家,吓死我了,呜,后面沟渠的水快涨满了,好吓人。
   幺外公从小得病,包灯火留下了后遗症,时而清醒,时而稍显糊涂。第二天,听外婆说。幺外公站在沟渠上面,大声哭喊着外婆,姐姐,救命,我怕,呜呜,呜呜。外婆大声嚷着让他回去,幺外公不肯,站在雨里哭天抢地。后来雨实在太大,风刮得他站不稳,他才跌跌撞撞地回到自己的土屋里,像个孩子似地坐在地上哭泣。

共 905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从作者开篇的介绍里我们知道,宋家嘴即将面临拆迁的渡槽历经了52年的风风雨雨,它曾经担负着重要的灌溉历史使命,承担着下游相关地方的生活灌溉及生态补水任务。这座作者娘家附近的渡槽比作者的年龄还长,在作者有记忆开始就晓得它的存在,作者的童年时光与之密切关联,留下了浓厚的记忆。随着作者记忆扉页的缓缓翻开,我们跟随娓娓道来的文字走向了那个似乎久远的年代。接下来,作者回忆起了读小学二年级时(1983至1984年期间)不少人汇集一起维修渡槽的情形,孩子的新鲜好奇和意外挖出的龙骨面还能止血都给作者留下了鲜明记忆。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年夏天(作者读小学六年级,也就是1988年),家附近的渡槽在暴风雨中也面临倒塌了。这段往事作者叙述得是扣人心弦险象环生,还好没有酿成祸事一家人有惊无险。渡槽倒塌后不久,就来了一批又一批民工来修建渡槽。这次来的不少民工是住在作者家里,大家相处和睦融洽,相互照应着。在作者记忆中,渡槽第三次倒塌在自己读初一 的时候,这又得麻烦不少民工来抢修了……关于渡槽,那里留下了作者许多儿时的童趣和那些惊险回忆……不难看出,这篇文章作者以时间为序,罗列出了关于渡槽的种种往事,看似絮絮叨叨,却是作者关于渡槽最为鲜明最为深刻的记忆。如今,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渡槽重建迫在眉睫,相信重建后的渡槽将以更加便捷高效的灌溉造福一方。文章结尾处,编者能感受到作者目睹渡槽如火如荼的修复工程在进行时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抚今追昔,作者的感慨万千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歌颂和祝福。文章夹叙夹议夹抒情,真情满满令人回味悠长,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蓝色宁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1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22-10-15 23:11:50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自己生长的那片土地和环境有关。作者笔下的渡槽无疑给自己的生命镀上了厚重的色彩。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是渡槽历史一路风雨走来的见证。
你若贵,一切贵。
2 楼        文友:蓝色宁静        2022-10-15 23:14:32
  渡槽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重新打造它后,渡槽的功能将更加显现。它将更加福泽一方,祝福。为作者家乡巨变祝福和骄傲。
你若贵,一切贵。
3 楼        文友:雷开艳晨曦        2022-10-16 07:43:15
  感谢深夜编按,感谢中肯意见!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4 楼        文友:成敏        2022-10-16 08:22:28
  满满的正能量,一篇对渡槽历史记录的全方位的解读,充满了无限的情感流露,让读者都沉浸在其中!好文推荐!祝您愉快,遥握敬茶!
回复4 楼        文友:雷开艳晨曦        2022-10-16 10:56:31
  感谢来访!遥祝秋安!
5 楼        文友:秦雨阳        2022-10-16 09:42:20
  宋家嘴渡槽是地方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经历几十年风雨洗礼已深入人心,走进记忆。一座渡槽养育一方百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今天美好生活的延续。散文情感饱满,语言流畅感人。拜读。
文学是讲实话道实情的学问,用最美文字表达心声。
回复5 楼        文友:雷开艳晨曦        2022-10-16 10:56:54
  感谢留评!多多指教!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