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火葱(散文)

精品 【东篱】火葱(散文)


作者:天方夜谭 秀才,123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9发表时间:2022-10-19 18:51:49
摘要: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有点精神分裂。一个经常游走于商场,西服革履,出入大小饭店,脸上满不在乎装“大尾巴狼”。另一个我生活在父母的殷殷嘱托下,勤劳,简朴,能光脚下地干活儿,也能扎起围裙下厨房做饭。

我家父母还种地,年龄大了也不想离开土地,种下一分地的大葱。“分”作为量词,用在土地上的机会原来越少了。父亲说,那点土地也是个依靠。种植的是传统葱种,叫“火葱”,这“火”字惹得父母跟着上火了。
  
   一
   十一期间,本来还能在地里再长半个月的大葱,因为被人偷了一大片,父母极为心疼,决定提前收割。
   这块葱地是父母失地后,在矿上废墟旁的边边角角开荒出来的几块中较小的一小块儿。父亲说,这块儿葱地足有一分儿多。这块儿地如果外行看来,土地黑黝黝的,或许误以为是良田,其实不然。抓一把土放在手心,会感觉略显沉甸甸,稍一用力,即便是湿土也攥不拢,会顺着手指缝簌簌地往下流。这土地是铁矿废渣平整而成的,黑红色是氧化铁的本色,保水保墒性能极差。
   为了增加土地肥力,父母秋后没事儿经常去养殖场讨些粪土。猪圈粪肥是不行的,猪圈经常用生石灰消毒,碱性太大,庄稼受不了。最好的是牛粪、羊粪。父母希望通过施加有机肥改变土壤的性质。
   养殖户自己起出来的粪是不好意思装走的,父母都是去圈里亲自起粪,然后装在电动三轮上拉到地头。在农村待过的人都知道,新鲜的粪便是不能直接作为肥料使用的。父母需要用若干塑料桶打开井水,先把粪土浸透,攒成一个大堆,再拉来带有粘性的黄土和泥封好。这样经过一个漫长冬天冰与雪的消磨,再加上春日暖阳慢慢的自然发酵,等到清明前后就可以播撒入贫瘠的土地,这就是最好的农家肥了。作为对牛羊的犒劳,每年的收获后的各种作物秸秆父母都会给养殖户送过去。
   葱是老家当地的古老品种,我们称之为“火葱”。火葱是中国传统葱种,不同于现在流行于商超出售的大葱。现代葱多是葱白长,口感微辣中带有丝丝甜香,适合蘸酱生吃和配菜。火葱之所以有一个“火”字,一是因为它的葱白很短,根部膨胀近乎球状,外面老皮呈浅红色。尤其是冬天储存在露天院子一隅,干枯的葱叶上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积雪,堆在一起的一捆捆大葱看起来就像一簇凝固的火焰;另一个原因是此葱生吃起来辛辣无比,像是嘴里着了火。老家有一个顺口溜就是“葱辣鼻子蒜辣心,辣椒不辣吃一斤”。所以火葱只适合炒菜时切上薄薄的几片葱花,炝锅用。我小的时候,辣椒还不是很流行,火葱在那个时候一度被我认为是最辣的食物,薄薄几片很能激发其它食材的鲜味儿。老家老人们大多还钟爱着这个味道,就像他们钟爱的土地。
   这种葱还有一个奢侈的吃法。小时候这种葱多是栽种在贫瘠干旱的山坡上,山坡多是含有石子的黏土地。收获时候需要用镐去刨,往往会有断掉的根茎留在地里。等到春天几场春雨过后,首先冒出地面的不是野花野草,也不是枝头的桃花杏花,而是去年收割断在地里的葱根萌发的葱芽儿。新鲜的葱芽特别鲜嫩,也不辣口,如果用这个葱芽直接炒鸡蛋,再放上屋前大缸里酝化了一冬的大酱,那就是人间极品美味。
   父亲每年春天都会在院子的向阳处栽种下几根大葱,同时栽种的还有几颗蔫巴萝卜和吃剩下的白菜根。只需几瓢清水,不消半月,萝卜和白菜,就会招摇地舒展出曼妙的叶片,开出一大簇一大簇的,白的,黄的花朵,引来无数蜂蝶,嗡嗡嘤嘤。
   相比它们的热烈,大葱则沉稳得多。大葱的每片叶子顶部都会长出一个水晶般的“葱妈妈”,慢慢绽开一个球,这便是真正的“葱花”了。它们兀自挺立,静静享受着春日的阳光雨露,努力把养分输送给种籽,大葱本身则渐渐变得干瘪中空。就像我不善言辞的父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成就着子女。
   父亲总是对它们一视同仁,待它们种子成熟后,小心地收集起来,不经意间却保留下最传统的品种,同时保存着最传统的味道。我想,这种保留也会不经意间流淌进我身上的血脉里,生生不息。我是有点脾气的人,或许,火葱影响了我的性格,我常常这样违背逻辑地想。
  
   二
   我住在县城,离父母现在居住的拆迁楼不过十里。十一当天在父母家一起过的节,当时还在谈论地里的红薯、大葱何时收割。当时父母说不急,等上冻再收也不晚,多长长会更瓷实。二号三号接连下了两天秋雨,天气骤然变冷。
   四号下午突然接到母亲电话,说到了我所在的小区门口了,让我下楼来取葱。我和妻子匆匆下楼,父亲的电三轮已停在楼下,车厢里装得满满的全是捆好的大葱。父母都穿上了大棉袄,戴上了棉帽子,乍起的寒风阻挡不住父母收获的喜悦,母亲把一大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葱递到我手上,说:“你看,这大葱多好,可惜了,别人偷走了不少……”我埋怨他们说:“不是说好了吗,我在家,有活儿叫我一声我去干,自己多大岁数心里没数吗?赶快上楼休息一下吧!”母亲连忙说:“下过雨了,这起葱容易得很,沙土地,轻轻一提就下来了。诺,你看这葱须子不带一点土星。”接着又说:“这不还有这么多吗,时间不早了,我们去市场卖卖去。你们穿得太少,赶快上楼去!”
   我和妻子不放心,先是急忙上楼打印了母亲微信二维收款码,接着开车尾随父母去了菜市场。我到附近超市看了一下,普通大葱剥了老皮,去了叶子的卖四块五一斤,父亲就说,那咱们的连皮带叶就按照一块五吧,总得让主顾满意不是,自己家里出的多卖点少卖点没关系。
   父母没有称,称重都是借用边上卖葡萄的商贩的。可能是天气太冷的原因,菜市场行人寥寥,过了好一阵,才有一对骑三轮出来遛弯的老夫妻停在葱车旁,他们识得这是本地老品种,乐呵呵地不住地赞许这葱长得不错,几年也没吃到这种“火葱”了,买下了整整一大捆,说是够吃一冬的了。后来又有几个零零星星的顾客,总共卖了只有四十多元,车上还剩下大半。
   母亲和小贩闲聊中又提起葱被偷的事,摊开双手在空中比划着,愤愤地说,有些人真不自觉,丢了足足有这么三大捆。话锋一转,又叹口气说,三年的疫情很多人过得都不容易,或许他真的日子艰难才出此下策吧!父亲必须发发牢骚,否则心理不平衡,但父亲永远都是善良的,最能理解别人,哪怕是自己错了,也给人一个新台阶的话。
   昏黄的路灯亮了,一阵寒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往下飘落。路上行人都裹紧了衣服,行色匆匆。市场上出摊的小贩抱怨着天气,陆陆续续开始收摊。我几次劝说他们收了吧,父母却说你们回家去吧,再坚持一会儿,没说准下一个大主顾就在路上。我和妻子都穿得少,冻得哆哆嗦嗦,实在受不了我把妻先送回家,又回来待在车上守候着。直到晚上七点,给我们提供电子秤卖葡萄的的大姐也要回家了,父母无奈地回望了一眼还剩多一半的大葱,说,明天去赶老站赶大集去卖。
   母亲从卖葡萄的大姐那里买了一大兜子葡萄,硬是放到我车上,说是让我带回家给孩子吃。这既是老人对孙子的一片心意,也是对用人家称的一种变相回报。
   在我印象里,父母都是不沾人半点便宜的本分人。这一点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我所从事的行业是供应出版,印刷行业纸张,这个圈子属于熟人生意,大部分还属于赊销。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谁家款好款坏,老板实在不实在,大家心里都有个数。若是有个风吹草动都会很快传遍整个圈子。这种环境反倒是适合像我这样的老实人。20多年下来,身边发生过很多事,比我聪明的,人脉广的,资金雄厚的大有人在,可终归是大浪淘沙,很多公司已经倒下,有些人已经离场。像我这种小鱼小虾之所以没有被淘汰,究其原因,应了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吃亏是福”。常言说,做生意拼到最后是人品,一点不错,这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收拾停当,我要父母回家吃饭,说妻子已在家准备得差不多了,他们却执意不肯,说开车一会儿就到家了。家里还有前两天我们回家剩下的菜饭,鱼、肉都不缺,热乎一下就行。我拗不过,只好随他们。
   第二天中午我打电话给母亲,母亲在电话里高兴地说,赶集刚回了,除了留着送亲戚的,大葱都卖了,总共卖了200多元。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
  
   三
   我平时在北京工作经常应酬,就连这次十一回来的这几天和朋友都聚了几场。哪次不是杯盘罗列,觥筹交错?在场面上,有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仗义大度,往往点餐都是多多益善,剩下的也未必打包。车的后备箱长期备着各种美酒,花钱如纸片。这区区200元搁在饭桌上也就是一道硬菜,或者一瓶好酒的价钱,父母得来却是如此艰辛!多少年前我就劝过父母不要再为生活过度操劳,尤其是不要去种地。他们总是不听,说你有你的活法,我们有我们的快乐,我们是农民,离不开土地(详见上篇文章《土地情节》,不再赘述)。
   我和父母在一起时候花钱会变得小心翼翼,仿佛又回到了之前拘谨的年代。买了贵一点衣服,美食,当他们问起价钱也会故意说得低些,免得他们唠叨我们不会过日子。我和妻为了博得父母高兴,甚至每次回家都会把攒了一个月的纸箱等废品带给他们,仿佛这纸片变得如金钱一样珍贵。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有点精神分裂。一个经常游走于商场,西服革履,出入大小饭店,脸上满不在乎装“大尾巴狼”。另一个我生活在父母的殷殷嘱托下,勤劳,简朴,能光脚下地干活儿,也能扎起围裙下厨房做饭。甚至家里买菜剩下的塑料袋要当垃圾袋,洗衣服的水要接起来洗墩布……
   如果实在拗不过他们,来年父母还要坚持种地,只要我能抽开身,就让我陪着他们一起劳作吧。让我和他们一起抚摸这土地的温度,丈量这土地的长度。在父母身边,在田间地头,这是我的心安之处。我经常凝望父母苍老的面容,佝偻的背影,呆呆地出神。我是多么希望时间在父母身上停一停啊,多多的陪伴我们几年!
   我更喜欢后面的一个“我”,这个“我”更接近内心真实的我,这颗心和父母的心在一个频道跳动。
   火葱,那个“火”字正像我父母的心,对人一团火,对土地倾注了热情。
  

共 38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土地,是世代农民命根子,铁矿渣,亦能称士地?平整了,却难保墒情。人类艰辛付出,总会感动上苍,加有机肥,可熟化为可耕种、有肥力的土壤。汗水里有收获。火葱,象一簇凝固的火焰,贫脊中顽强的生长。爱上它的味道,就深爱着脚下土地。葱芽鸡蛋,一冬的大酱,人间极品。父亲种上了它,是季节里的期盼,是付出后的幸福,艰辛后的苦中回甘。只是丰收成果总被惦记,偷窃的大葱,让父母着心疼,提前收割,真是无奈。卖葱的艰辛,在风寒中煎熬。走出故乡的人,回望家乡,故土的人,依然在坚守地的信念,和土地的不舍吧!一分多地葱,卖时还要借秤,卖了两天时间,才二百多元。微薄的收入,不够工钱。而父母亲却格外珍惜。儿子在外,觥光交错,区区一瓶酒的价格,父母却化去多少艰辛,这帐怎么算。做儿子在外风光中,回望父母的身影,苍老的面容,佝偻的背影,在负重远行。故乡的葱,父母的凝望,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属于这片土地,行的再远,不忘回家的路。“我”与父母,心在一个频道跳动。散文笔落韵至,饱含深情,由父母的艰辛和微薄收入而想到自己的奢侈。引起了更深层次思考,言有尽、而意犹远。深度好文,值得强力荐读【东篱编辑:鸿雁南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2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10-19 18:59:22
  一分大葱,作为远离土地生存两人,回望故乡,再去看看父母,依然眷恋着土地。土地上有收获的欢乐,有付出的艰辛。土地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感谢天方老师带来的优秀作品,问侯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19 22:48:51
  感谢鸿雁老师的精心解读和编辑,给拙文增色不少。是啊,正如您说,这账怎么算啊!年轻时候受当时思潮影响“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也用这句话指引我很多年。但在故乡面前,父母面前,这账能这么算吗?脱离衡量时间效率的价值,想想亲情所得,我觉得值了。贾平凹说,人生在哪里,有一半也会死在哪里,一点不错,故乡,父母,这是我的精神家园,无法用物质衡量!再次感谢鸿雁老师,祝秋琪!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0-19 20:40:38
  天方夜谭老师的这篇《火葱》散文,写得真好,父母的形象那么温暖,令人感动。农民,不能离开他们的土地,也不愿离开,土地里刨食,不是命运,而是一种情感。一个人的成长永远离不开父母这面镜子,我们在父母面前,总是孩子,情感输了,理也亏了。文章感悟深刻,写出了深度。是曾经看到一位老者,摘下墙头上的几个南瓜,摆在街摊上卖,卖几个钱啊,但他们觉得这样的收获是心安的,这是一种为人的精神。生活无法压垮我们的农民,因为他们钟爱土地。我们常常为了虚荣,为了官场,找到很多理由,安慰自己,失去了原本的颜色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我看这篇文章很感动。问候天方夜谭老师好,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19 22:59:48
  仔细读了文章,果然社长在关键地方又给加工润色不少。当时拙文发出,总觉得文末欠缺一些东西,可有时不知如何表达,敬您之手,陡然增色。文章本意就是写出自己“奢侈”的生活和父母坚持的付出和所得之间的差距,说出我“精神分裂”。这种“分裂”困扰我已经多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感觉一个站在土地上劳作的我才是更接近我自身的我!祝老师身体康健!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10-19 23:14:00
  天方老师这篇文章写的既精彩,又感人!父母热爱土地,辛辛苦苦种植火葱,还被人偷去了一大片,让人心痛,父母把收获拿到市场去卖,卖到了200元,让他们感觉到了一种收获感而开心,天方老师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身为公司的老板,想到自己在工作应酬中大手大脚的行为,当看到父母挣钱如此艰辛,心里五味杂陈。父母的勤劳朴实,以及节俭的优良品质令人赞叹!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天方老师,遥祝秋琪!吉祥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2:17:34
  感谢如菊老师热情评论。确实两种活法集中在我身上,暂时无解。就像是我开车到家就说家乡话,回到北京就说普通话一样,两种生活模式随时切换。就怕在家干活时候接业务电话,感觉很拧巴。有些事也不是金钱能够衡量不是!祝老师文丰笔健,青春常在!
4 楼        文友:枫桦        2022-10-19 23:15:58
  钟情于土地,是农民天生的情愫。老师的父母就有这份天性,虽然岁数大了,不该再去土里刨食,可是天性使然,还是闲不住。文字忠实,仔细地描画出他们的一言一行,读来倍感亲切!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2:24:44
  感谢枫桦老师关注拙文。老一辈人对土地的执着令人敬佩,但现在农村干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父亲经常叹息,以后这地还有没有人来种,后辈还会不会有饭吃。他们这一代是赶上过大饥荒的,有一个朴素的观念就是吃自己产的粮油,心里踏实。能给儿女提供一些粮油感觉自己还有用,心安!再次感谢您的长期关注,祝文丰笔健!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10-20 06:21:34
  这篇散文写得很是生动,很是用情,令人读来产生共鸣。我的父母之前也是农民,一直种地。后来改革开放出去开了店,办了厂。在他们60岁那年,他们居然把经营好好的厂子卖了,毅然回到乡下重新操起了锄头种了地。当时我很不理解,跑去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只有土地让人心安。当时我还是不大理解,现在拜读了天方老师的《火葱》,我一下子理解了父辈们对土地的深情。我们做孩子的给父母多一份理解吧,空了,就去帮帮,哪怕帮着除一颗草,浇一次水,他们都会无比欢喜。深谢天方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之作。遥握问候老师,谨祝秋祺,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2:30:55
  可能这就是中国农民最可爱之处。无论走到哪里,都热爱脚下的土地。在非洲,在中东,不毛之地都能取得丰产;把欧美的草坪改造成菜园,果园,引起文化之争;取回月壤,网友先要问一问能不能种地?可能曾经的饥饿基因都深深嵌入骨髓!感谢湘莉老师一只以来的关心,祝您文丰笔健!
6 楼        文友:岚亮        2022-10-20 09:12:42
  这篇关于火葱、父母、大地的散文,很有味,很耐看,写得好,拜读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3:00:45
  亮哥是写作的高手,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这是前几天回家切身体会,记录了一下,父母只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农民的一员,他们大多有着对土地这样朴素的感情,不舍心,不惜力,辛勤的耕耘!感谢老师长时间的关注,祝老师文丰笔健!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2-10-20 09:41:26
  拜读天方老师的又一篇佳作,感觉颇有触动。火葱是一面镜子,照见了父辈深植于大地的情感和一颗朴实善良的心?作者在心灵上的挣扎和觉醒,也是对生活中别样美的呼唤和挖掘。问候老师,一切安好!
回复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3:05:16
  郑老师好,父母只是普普通通劳动者中的一员,有着朴素的价值观。我工作生活两边跑,体会两边不一样的人生,有时候也很矛盾。眼下也不能改变什么,一些随心吧!再次感谢,祝您文丰笔健!
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2-10-20 09:42:38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勤劳的父母在土地上刨食,辛苦种植的火葱,却被人偷去了许多。令人心痛。一分多地,卖了两天,也买不到几个钱,收入微薄,还不够工钱,可是,父母卖到钱后,还是很开心、珍惜,可儿子在外面风光、潇洒,一瓶酒或许不止200元,看到父母那样地艰辛,而自己又是这般奢侈,不能不令人深思。作者要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好文章,拜读,问候作者!
回复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3:14:08
  吴老师说的极是,对比很强烈,有时候花的我也汗颜。但是没有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生意上有舍才有得,处处抠门,处处算计肯定不行。现实中我和客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大方一些,对父母,妻子,孩子也舍得,对自己平时也抠的很,嘿,谁让咱是老爷们,工作生活着要扮演不同角色,尽量做好。感谢老师驻足关注,祝老师文丰笔健!
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0-20 09:58:52
  老师文章讲的故事虽然普通,但真实感人,农民和土地的感情,难以割舍。平静的叙述中,道出一个农民的儿子进城后对父母、对土地的情怀。大葱,我觉得应该是调料之王,百味之首,老师以大葱为线索行文,构思巧妙。好文,感动了我。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9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3:21:20
  韩老师好,这是十一回家真是的经历,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我“两面人生的故事”看到父母卖大葱,正好是一个契机,父母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捡来的土地是他们快乐的根源。楼下草坪这几年也被“父母们”开发成菜园了,村民都说,草坪也是绿的,还得花钱打理,瓜果蔬菜也是绿的,不比草坪强百倍?祝老师文丰笔健,万事如意!
10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0-20 09:59:17
  父母之爱土地,犹如庄稼离不开土地。那是一种情结。一分地的火葱,包含着父母的辛苦劳作。他们喜欢依赖土地,喜欢土地给予的馈赠,辛苦所得虽微薄但来得踏实安心。离开土地久了,回望一次会有一次的感悟。老师的感悟深刻深情。拜读学习!问候老师!
回复10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0-20 13:26:22
  月亮老师说到点上了。确实是一种情节,不能简单跟直接挂钩。给父母再多的钱,他们照样会去地里劳作,地荒了他们的心也会跟着慌,把土地收拾利索,他们心里也舒服敞亮。这是普通中国农民朴素的价值观。再次感谢老师驻足留墨,祝老师文丰笔健!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