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把握一线教师核心素养 变与不变的方程式(随笔)
全国教育大会吹响了新时代教育再出发的号角,发出了教育人当有新境界新作为的最强征召令。在这样恢弘的背景和宽广的视野之下,再来审视作为微观个体的一线教师的核心素养,格局会更为阔大,目标会更为高远,路径会更为清晰。简言之,就是要把握好其间变与不变的方程式,以系统的全科的视角把住核心素养的精髓要义。
先有不变的定力。作为教育人,初心不能变。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立足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终极目标,按“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最高定位,从爱国爱人民到知我桐庐爱我桐庐,再到知我城关初中爱我城关初中,形成层级分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担当共同体。作为教育人,爱心不能变。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气度,坚定履行忠实践行“传道受业解惑”的神圣职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以仁爱的胸怀,让学生在学科内外、课堂上下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感受到爱的温馨仁的情怀。作为教育人,热心不能变。教育理想高于天,教育人永远是年轻。热血沸腾、激情满怀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砥砺前行学科劈波斩浪精气神的内核,是最可宝贵的动力财富,可以激发出超越十成以上的功力,乃至于可以弥补技术器物层面的诸多不足。精神一旦懈怠,热心一旦消退,则无一事可成。孟子所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即指此理。失却了初心、爱心、热心谈素养,神马都是浮云。
再有求变的活力。思维方式要变。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风起云涌的时代,经济社会民生事业的业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思维已经运用到方方面面,这已是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作为深耕教育教学一线的教育人,当深谙“顺势而为、因时而动”的个中之道,主动应变、积极求变,不游离于大潮流大趋势之外,牢牢把握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主动权。双向互动要变。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原住民”成为教育教学受众方绝对主体的情况下,在年轻一代家长更多地依赖依靠于智慧手段智能传播的情况下,要更多地学会“山不过来我过去”的换位主动,更多地学会主动驾驭宏观把控的谋略和智慧,少些越俎代庖,多些平行互动,让“数字原住民”的沟通成为常态,让“礼尚网来”成为新态。技术应用要变。既已身处深刻变革的时代,不迎合潮流,便会被时代所淘汰。沉醉于老手段老技术老三样老皇历而不知变通是不足取的,惶惑于“新技术不会用不敢用”而得出“新技术没有用不管用”的论断,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鸵鸟状态,同样是可笑而不足取的。变,就要变得风清云淡、行云流水。
变者,术也;不变者,道也。变是为了不变,唯有不变的定力,方有变的动力。相辅相成,更显其理,更见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