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情】记忆中的小院(散文)

精品 【书香·情】记忆中的小院(散文)


作者:丑女人 童生,67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82发表时间:2022-10-24 20:57:32

故乡的老屋和小院,度过了我人生一段最温馨美好的时光,就仿佛是岁月梗上的一枚蝴蝶结,在记忆深处一直那么美,那么暖。对小院的情有独钟,它是我一辈子魂牵梦绕剪不断的乡愁,是血脉相连的亲情至爱,是灵魂栖息的地方。至今记忆犹新,久久的不能忘怀。
   枕着宗次郎的埙声梦回故乡老屋,原来故乡的原风景,一直都未曾离远,渐行渐晰出现在我的眼前。
   儿时,老屋的院子用密密篱笆围成,墙角有一架长势葳蕤的牵牛花,嫣红的喇叭花在风中摇曳着。它从篱笆墙爬过窗户,又攀上房檐,然后再从屋檐两头垂到窗台下,像极了缀满鲜花的秋千。
   窗前有棵老沙枣树,沙枣树高大粗壮的虬枝伸过房檐,探向窗口。每到夏天开花的季节,浓郁的芬芳,弥漫了整个院子。我们全家常常围在它下面的一张老旧的大木桌子上吃饭或乘凉。
   午后,廊下的燕子啾啾呢喃,张着嫩黄的小嘴嗷嗷待食。小白猫在花影下秀着自己的猫步,踩碎了一地花影。大黄狗蜷在墙角旮旯里,慵懒地眯着眼睛打盹,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仔,叽叽喳喳地在院子里啄食。
   奶奶则坐在檐下,用拨吊捻着毛线,洁白如云的羊毛在奶奶手中,捻成了又细又长的毛线,像在捻长岁月。奶奶患有眼疾,几乎是双目失明,全凭自己娴熟的手技,和过硬的功夫掌握着这门捻毛线的绝活。
   奶奶捻成的毛线,等到父亲农闲有空时,就给我们织围脖、手套和袜子。我上小学时,父亲给我织了一件毛衣,母亲专门去商店买了染料,给我把毛衣染成了军绿颜色。那是当时最时髦的颜色,不知村里多少同龄的女孩子,羡慕了好长一阵子。儿时的心目中,父亲织毛线的手艺非常的了不起,起码在方圆十里八村为首屈一指。
   那些年,母亲白天大多在生产队劳作,回家后忙碌的身影总是穿梭于房前屋后,做饭、洗衣一刻也不闲,她种的各种时令蔬菜的园子里总有辛劳的身影。只有在夜晚,梨花白的月光撒满老屋和小院的时候,从斑驳的树枝中洒落疏枝暗影,母亲开始坐在窗前的油灯下熟练地纳着鞋底。昏黄的灯光映着母亲年轻而清秀的脸庞,细长的麻绳在她的手中不停地上下穿梭。母亲时而挑一下灯花,时而拿针拨拉一下如云的短发。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在煤灯下做针线时的身影,定格成了老屋窗前一帧温暖而美丽的剪影。这么多年了,岁月风干和模糊了多少往事,唯有母亲灯下做针线时的那帧剪影,一直珍藏在心底,安放在记忆的深处。宛若岁月镜头中的特写,始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儿时常听奶奶说,老屋是她和爷爷拼了大半辈子努力才盖成的。爷爷给地主家当长工,奶奶给人家当厨娘,挣的钱分批买下木头和门窗。椽子和大梁是很名贵的落叶松,门窗及里外屋间隔的木格墙,都是暗紫色的雕花,显得富贵大气。窗台下四个码头都用的青砖建造,窗台以上的土墙用石灰粉成雪白,黛砖粉墙,画窗雕梁,在当时显得比一般的人家房子建的都要好,也讲究一些,是爷爷奶奶时常引为骄傲的资本。
   房子是坐北面南,西面是个小土坡,奶奶说当时爷爷就看好了这个土坡。那时候,生产队用土时不断地挖取,再加上父亲一有空闲就用小推车拉土,慢慢地院子也扩大了。后来,父亲就势在崖上凿了几孔窑洞,用做厨屋和库房,冬暖夏凉很实用。并恰到好处地避开了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也正适宜西北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另有马厩,狗窝,鸡舍,都逐次安排在屋后土坡的未尾部分。用木棍一个个围成篱笆,这样既干净也暖和。
   那年母亲精心、伺候老母鸡孵了一窝小鸡仔。绒线团似的小鸡仔出生后,很是可爱。小鸡一天天渐渐长大,老母鸡领出来,俨然如老师领着一队小学生,出出进进在院子里外啄食,明媚的阳光下个个一身五光十色的羽毛,特招全家人喜爱。谁能料想,我家的小鸡不知啥时让狐狸给盯上了。它夜夜来我家肆无忌惮的偷袭。无论母亲如何防范,狡猾的狐狸还是能轻易地得手。没几天功夫,十几只鸡死伤过半。母亲心疼自己喂养的鸡仔,无奈的连连唉声叹气。奶奶焦急的一个劲地嘴里絮叨着“吃惯的野狐子比狼利,这埃千刀的,可咋办哩!”
   向来沉稳的父亲,脸上带着惯有的严肃,端详了一阵篱笆墙说:“这篱笆墙太低了,狐狸才瞅准了咱家,我今天就准备夯墙用的椽子、木板和杵子,趁今年秋天的墒情还好,我们全家抽空赶紧用土夯院墙。”亡羊补牢。父亲在家里是有绝对权威的一家之主,说话办事我们当然不敢有半点的违悖。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只要遇到天阴下雨,空闲就用土夯打院墙。邻居家的大叔,大婶也过来帮忙,没用多长时间我们的房前屋后的围墙就夯筑完工。不过屋前菜园子和后院的果树园,还是还用篱笆围着,母亲说这样通风透气又实用。
   夏秋季节,篱笆上爬满了豆角、丝瓜、南瓜藤和葫芦蔓,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篱笆栅外的小花园里还有我种的夜来香、指甲花、玫瑰花等等,开花时节满院子的清香。
   这旖旎风光总招来蝴蝶翩翩和蜜蜂光顾。母亲总说我,伺弄这些没用的东西,是“不务正业”。但我还是感到不胜惬意,常常对着这些花花草草玩赏不够,喜欢的无以复加。
   闲暇的日子,父亲总是从马厩里牵出他的枣红马,将马的浑身上下用刷子仔仔细细地刷上一遍。这样,经父亲精心打理过的枣红马,全身毛色通红光亮,一尘不染。这匹枣红马是原来家里耕种的那匹白马死了以后,父亲从集市上买回家的。听父亲说枣红马原来是从部队上下放的军马。它体格健壮,比原来的白马高大,性子也烈,但很有灵性。家里也只有父亲能驾驭了它,枣红马平时除了耕种,还充当父亲赶集的坐骑。
   当枣红马买来,在我家有一段时间的耕作训练后,父亲也基本摸清了它的习性。于是,他就找出了家里一副祖传的马鞍,然后又将整个马鞍精心地擦拭修整,上面的金属构件,弄得锃明彻亮。
   年轻的父亲身材很是魁梧,把收整精致的马鞍搭在马背上,然后飞身一跃骑到马背上。枣红马一声长嘶,风驰电逝而去,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和骑在马背上高大威武的样子,简直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令我也感到自豪。因为枣红马跑起来四蹄带风又快又稳,父亲跟一趟集,来回比别人骑自行车还快。那时,每当我们远远听见马蹄哒哒的声音,就欢喜地跑出大门迎接。父亲下马后,取下马背上的褡裢,给我们掏出冰糖葫芦、豆糖、饼干或罐头什么的,有时还有瓜果之类好吃的东西。
   童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父亲赶集回来,给我们买的那些好吃的糖果。小时候的幸福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一件新衣服,一个铅笔盒甚至一颗水果糖,都让我们乐得心花怒放,高兴得久久合不拢嘴。
   夏天的夜晚,我们坐在沙枣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听奶奶讲故事。奶奶手里拿着一把自制的凉扇,一边轻轻摇着,一边给我们讲《牛郎织女》《孔融让梨》《丁郎刻母》等等。我们入神地听着奶奶讲的每一个故事,那是儿时不可替代的乐趣。不晓得目不识丁的奶奶,如何知道这些充满智慧和寓意的书本故事,并且把故事情节和人物讲得绘声绘色。大抵就是这些故事开启了我懵懂幼小的心,对爱恨情仇及遵老爱幼,正义和善良有了最初的理解和认知,或许,人之初最早启蒙的教育,大抵也是听奶奶讲故事开始的。
   记得村里有一棵百年老榆树,离我家很近。一到春天,我们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上去,摘一些榆钱,回家用清水淘净,再让奶奶拌一些面粉,拿到笼上一蒸,碧绿晶莹的榆钱,调上一些醋和辣椒葱花调成的汁,泼在上面就是一道可口的美食。有时把西红柿切碎掺和榆钱,一同放在锅里用香油一炝,再撒一把土豆淀粉,又做成了一道好吃又好看的榆钱西红柿羹。
   到了暮春,后院的槐花次弟开了,一串串素白的槐花在浓荫里热闹地簇拥着,嫣然浅笑、清香飘撒。馥郁香气不仅吸引来蝴蝶蜜蜂,也让奶奶盼到了春天。于是,她吩咐我们拿上小竹篮,去采摘一些未全开的槐花瓣。然后回家洗上两三遍,把水沥一下,撒上一些面粉,用手仔细地拌均匀,在蒸笼铺上一层沙布,放到上面大火蒸。蒸好以后,想吃甜的上面撤一点糖,想吃香辣的,就拌了蒜蓉,醋汁。或从园子里随便揪几个红辣椒、小葱叶、香菜,做成了一盆色鲜味美的汤。一顿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就做好了。再盛一盘玉米面粉做成的糕,一家人围坐在小院里,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笑着,说着,真是其乐融融!
   记忆中老屋的小院,不仅承载了我童年的幸福与欢乐,也使儿时的梦长出了翅膀,飞往心灵的牧场。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多想再回到童年的老屋小院,重温儿时的过往。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乡村改造已使老宅不复存在,随着亲人也渐渐地离逝。历史沧桑,人生匆匆,故乡已成了回不去的梦乡。小院,我童年的乐园,我只有在梦里期望和你再次相逢。

共 34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的老屋和小院,度过了作者人生一段最温馨美好的时光。儿时,老屋的院子用密密的篱笆围成,墙角有一架长势葳蕤的牵牛花,窗前有一棵老沙枣树,廊下的燕子啾啾呢喃,窗台四个码头用青砖建造,以上的土墙用白灰粉成雪白,粉墙黛砖,画窗雕梁,门窗还有里外隔断的木格墙,都是暗紫色的雕花。这样一个小院和老屋,有着太多的故事,有着太多的记忆,承载着作者成长的岁月,见证了人生的成长经历。枣红马彰显出父亲的英伟,小鸡仔是母亲勤捡持家的体现,奶奶讲述的古老故事,开启了作者懵懂的启蒙,一树榆钱和槐花,留有年轻快乐的梦。历史沧桑,人世匆匆,而今,老宅已不复存在,随着亲人们也渐渐地离逝,故乡已成了回不去的梦乡。小院,童年的乐园,只有在梦里和你再次相逢。一篇有内涵,有情感,有画面,有温度的好文,文字流畅,感情丰富,诗情画意,寄思悠远。好文力推共赏。【编辑:北方天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2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0-24 21:00:47
  此文很有味道和温度,语言也很美。支持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10-25 19:38:02
  谢谢天马老师的一直鼓励支持,祝安,问好!
2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10-25 10:29:06
  小院里住着自己的童年,也住着自己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但大到国家,小到一座院子,都被时代的车轮推着往前走,变化和更迭是不可避免,也不可阻挡的,所以,只能将最美好的那些,都一一存在心理,才是最安全的地方,经年之后,当我们华发苍颜的时候,一个人映着夕阳,打盹迷糊的时候,翻出来一个人游离回去,何尝不是一种回归!拜读王老师佳作,问候秋安!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10-25 19:45:49
  故乡,故人,老宅,小院总是挥之不去的乡愁。那里有骨肉至亲,有落叶归根的情愫,是灵魂的皈依。所以我们无限的忽恋,永远的怀念。感谢雪社的支持鼓励!
3 楼        文友:梦姑        2022-10-25 11:43:28
  故乡,老院子,村庄,挥之不去的梦,随意的时间推移,随着历史车轮碾压,变得越来越没有原样。我们只能心疼,只能回忆,忘不掉,又近不了。阅读此文,心生疼痛。但愿我们能走出童年印象。好文,支持。
回复3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10-25 19:49:32
  是的,老宅已不复存在,童年的乐园找不到了。我们孤独的魂啊,该何处安放!
4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10-25 16:06:34
  感谢天马老师百忙之中,辛苦的编辑。问候,遥祝秋安!
5 楼        文友:德生        2022-10-27 16:26:58
  作为从农村出来的漂泊者,谁的记忆中还没有一处农家老屋呢?作者文笔老练,描写细致,传神的表达了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好文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10-27 21:03:36
  谢谢德生老师百忙之中的关注支持,遥祝顺安!
6 楼        文友:张学龙        2022-10-27 21:25:26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铭刻着童年的欢乐。故乡是游子念念不忘的乐园。拜读佳作,细腻入心。
回复6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10-29 15:21:04
  谢谢张老师点赞支持,也祝你创作愉快!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