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酒家】一个女人的史诗(赏析)

精品 【酒家】一个女人的史诗(赏析) ——纪念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24发表时间:2022-10-31 16:35:03

【酒家】一个女人的史诗(赏析) 机缘巧合,去年11月份,开始首次接触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作品,读的是《伊莎贝尔》,紧跟着是《猎物》和《狗与狼》。
   被这个犹太女作家深深吸引,又买来几本她的书。《大卫·格德尔》《舞会》《秋之蝇》《库里洛夫事件》,一口气读下来,直到最后的《法兰西组曲》。历时四个月,读完最后一个字符还意犹未尽,不免掩卷沉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在39岁的短暂一生中,居然有近2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并留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
   在我手头的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作品,《法兰西组曲》注明她是俄国作家,其他统统标明她是法国作家,百度则介绍她是俄裔法国犹太女作家。翻开她的生平简介,其实,她1903年出生于基辅。后来因为十月革命对犹太人的迫害,举家辗转迁往法国巴黎,在那儿她结婚、生女、创作、被捕直至1942年惨死在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她这一生,极其短暂,却又极其复杂,身份显得有些尴尬。出生地基辅先属于沙皇俄国,再属于苏俄、苏联,最后是乌克兰。她在法国生活了20余年,却始终没有获得法国国籍。就像现在她的出版物在作家介绍上的混乱一样,都只因为她是犹太人,那,是一个没有根、漂泊了几千年的民族。
   身如浮萍,这大概是她的痛苦之一。她狭隘、偏执地以为给她带来耻辱的是她犹太人的血统,这种想法自觉不自觉地在她的作品里表露了出来。在她的作品中,描写的主要人物绝大多数是犹太人,像《大卫·格德尔》中的格德尔,《舞会》中的康普一家,《猎物》中的让·卢克,《狗与狼》中的亚达和哈里……在她的笔下,犹太人是定式的,都有固定的标签:外貌上身材矮小、瘦弱,黑色卷曲的头发,褐色、黄色并夹带着苍白的脸,黑色闪光的眼睛,弯鼻子不停翕动的鼻孔,厚厚的嘴唇,不规则的牙齿,柔软苍白的手,钩状的手指……所从事的行当,几乎都是买来卖去、倒腾一切能赚钱的东西的中间商贩,即便写的是熬到一定地位的银行家,其本人或是家族最初的发端也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换句话说,她笔下的犹太人不仅长得丑陋,而且精明、市侩、狡诈、贪得无厌,对金钱拥有比狗还灵敏的鼻子,对赚钱拥有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天赋,浑身充满铜臭味。在她的认知中,似乎把犹太人写得越卑贱,她与犹太人的距离就越远,界限就越清晰,她就能从犹太血统中拔离出来。
   原生家庭爱和温暖的缺失,大概是她又一种痛苦的根源。她的父亲爱她,但忙于工作、应酬,对她关照远远不够,能给她的,可能只是金钱、物质。她的母亲更是奇葩一朵,生下她只是为了取悦有钱的丈夫,却嫌她是个累赘,从小就把她扔给了奶妈和家庭教师,自己在外面流连于交际场,吃喝玩乐,和众多的男性暧昧、周旋。她的母亲生怕自己变老,或者说生怕别人认为她老,为此,长期强迫她穿小女孩的衣服,不承认她已是大姑娘。母女的关系早已异化,她打心底里排斥母亲、憎恨母亲,反抗的方式便是写作,她把对母亲所有的恨和怨都写进了小说,比如《舞会》,又比如《伊莎贝尔》。其中,《伊莎贝尔》中的格拉迪丝就是她母亲的翻版。我最初读到此书的时候,还很诧异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母亲,不是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么?后来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也就明白并理解了。
   写作与现实生活,于她来说,是镜子的正反面。她在写作中格式化、丑化犹太人,蔑视操纵金钱、操控他人命运的行为;她在生活中亲近法国上层阶级和法国,流连于上流社会的圈子。她出生于银行家的家庭,自小生活优渥,家里请了优秀的家庭教师,她从小就学习法语,对法语的掌握程度远高于俄语等。就算他们逃难到了法国巴黎,依然过的是上层人纸醉金迷的生活。她热衷于参加上流社会的各种舞会,她用法语写作、出版,甚至,她还和女儿都改信天主教,领了圣体和受洗证书。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入法国国籍。如能得偿所愿,从她的心理上来说,她是在法国扎下了根的,就更是从犹太血统中抽离了。然而,她再因写作而声名鹊起,法国也没有抛给她橄榄枝,无情地拒绝了她加入法国国籍的申请。
   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才情逼人。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心生叹服。她写作此书的时候26岁,但其老辣的文笔绝非是一个新手所能做到的,而小说的视角,其冷静甚至是冷酷、残忍的处理,也让人讶异是出自女性作者之手。而《库里洛夫事件》再次让我吃惊,原来,她除了写犹太人,写相对局狭的生活小场景、小情感,还能写大革命、大场面,并且采用了与其以往不同的写作方式,以“我”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故事,带有自传的意思,最后落到“革命,就是一场杀戮!其实,没有什么是值得换取的,重要的只是生命”,落到难以捉摸、无所谓好坏的人性。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读完这些书后,尽管有出彩的《大卫·格德尔》和《库里洛夫事件》,还是有些遗憾和不甘,总觉得凭她的才情,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变化和可能。等读到最后一本《法兰西组曲》时,我是欣喜的、激动的,那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有了。
   她构思、创作长篇小说《法兰西组曲》时,法国在对德作战中节节败退,二战的战火烧到巴黎乃至整个法国。她实实在在地经历了把法国各个阶层卷入其中的巴黎大逃亡,亲眼目睹了逃亡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混乱荒唐的事。如此说,《法兰西组曲》所描绘的,其实是二战时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真实现状的浓缩和映射。
   她原本打算借鉴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也即《命运交响曲》,来组织小说《法兰西组曲》五个部分的架构。如若全部顺利完成,应该毫不夸张地说,那将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不仅仅是法兰西的,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惜造化弄人,她骨子里流淌的还是不变的犹太人的血。“雅利安人的最大对应面就是犹太人。”二战前,欧洲已经到处飘扬着排犹主义大旗。二战更甚,已不单单是排犹,到了屠杀、灭绝犹太人的地步。
   对于外遭可怖的形势,她有充分的认识。如果说她以前还抱有幻想和奢望,那么,战争来临后,她反而清醒了,是彻底的清醒,清醒到了绝望的地步。她意识到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马上就会到来,她逃脱不掉命运的安排,一方面赶紧安排女儿们的去处,另一方面埋头奋笔疾书,抓紧最后的时间写作。“为了举起如此沉重的负荷/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我并不缺少完成这项工程之心/但是目标长远,时间却如此短暂”,她在创作笔记中如此写道。生命于她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追逐自己的梦想,她要完成自己的绝唱!
   也是因为她的清醒和绝望,她站在了历史的高度,而高度产生境界,她抛却了以往的狭隘与偏见,从局限中走了出来,视角变得开阔,胸怀变得博大,她的目光由过去的犹太人转到法国各个阶层,实质上是战争中的人类。
   伊人已逝,无法清楚揣摩她当时真实的想法,只是觉得过去她写作,实则是为了泄恨,为了摆脱,为了得到外部世界的认可。但到了《法立西组曲》,她才真正是纯粹地写作,大有一种豁出去的意味——哪怕现在就得赴死,我也要写、写、写!即便肉体不在,我的精神、我的灵魂,永世长存!与其说她是在为法兰西写史,不如说她是在完整、升华自己的生命。她的犹太丈夫反而远不如她,直到最后也沉浸在幻想中,她被抓走后,她丈夫申请去照顾她,还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会面,却不料亦被抓走,第二天就死在了毒气室里。
   在生命的最后,她完成了写作上的涅槃。虽然当初她迷恋的法国最后出卖了她,她还是要书写法国,无怨又无悔。可惜的是,直到生命完结,《法兰西组曲》也只完成两部手稿。那两部手稿和创作笔记躺在一个皮箱里,跟着她的两个女儿到处躲藏、逃亡,直到2004年面世,已是她到另一个世界一个甲子之后。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法兰西组曲》,正是侥幸脱离纳粹魔掌的那两部手稿的出版物,第一部《六月风暴》,第二部《柔板》。不管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她都深受苏俄作家的影响,没有华丽的技巧,而是一板一眼地白描、写实;又充分发挥女性作家的优势,运用了大量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在第一部《六月风暴》中,她给我们描摹了一幅德国战胜、巴黎各色人等倾巢大逃亡的群像。在这些人中,既有政客、银行家、剧作家等高高在上的阶层,又有小职员、工人、农民、小贩等卑微如尘埃的底层人物。在逃亡过程中,既描写了肉眼可见的战败国民众逃难的狼狈和混乱,又描写了逃难各阶层复杂叵测的心理。在这些群像的背后,是人性各式各样的表露。
   《柔板》的视觉离开了首都巴黎,落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一个被战胜方入驻的小镇。按照我们对战争的理解,一方占领另一方的土地,无非是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或者施行恐怖的、阴森的统治政策;而被占领的那方,要么是懦弱地接受,要么是奋起反抗。
   《柔板》是,又不是。入驻的德军,军官强行住进了法国人的家里,但却是彬彬有礼;德军强行征走了小镇的马匹,平时却舍得花大价钱从小镇人手里购买日用品、纪念品等;甚至当弃屋的屋主回到小镇后,入住弃屋的德军居然按照屋主的清单,归还了清单上的财物……小镇人也恨德军,也思念还在战场上或是已经成了俘虏的亲人,但更多的是与入驻的德军和平相处,如果要换防,他们宁愿还是与这拨德军为邻。
   说不是,更因为她在这一部中写了如风中跳闪的火苗的爱情。这里面,有玛德莲对尚·马黎隐匿的爱;有女裁缝对德国大兵赤裸的爱;更有法国少妇露西儿和德国军官布鲁诺曲折幽回的爱,这也是本部重点描写的爱情。作为一个战争的亲历者和受害者,作为一个长期被排挤、被无情碾压的民族的后人,她对人性的多样化可谓直探精髓,对战争中人性的挖掘也是直刺底里。她赋予军人布鲁诺不一样的生命,小说中布鲁诺不再单纯是战争机器,还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会生病,会歉疚,会爱慕异性,还保持着穿上军装前他的本能——谱曲、弹琴,感知世间的美好!他也会思考,用包容甚至是有悟道意味的角度来看待战争、看待世界。我们常辩战争的正义与否,可是,既为战争,何来正义与非正义?每个人,都是被迫裹挟进战争的洪流,命运的洪流。她的这种冷峻的处理,反倒增添了战争的真实性、残酷性和多面性,也丰富了“人”这个词在战争中的内涵和温度。
   大场面、大境界的史诗《法兰西组曲》,出版当年即获得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已故作家,也因此成功地将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一个早被人们遗忘的传奇女人——带回了公众视野。如若小说手稿当年不幸毁于战火中,只怕她也如尘土一般,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了。那又何妨?她用她血已经完成了法兰西的史诗,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她自己的史诗。

共 41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全景式的赏析文。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女,犹太裔,1903年生于基辅,因十月革命避祸巴黎,在那儿她结婚、生女、创作、被捕直至1942年惨死在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短促的一生留下不凡的作品。作者沿着知人论世再论文的脉络,对伊莱娜几乎所有重要作品进行有详有略的扫描,评点,画龙点睛地阐明她的身世,写作成就,不同作品的创作动机,写作特色,战争背景下的人物群像,人性深度挖掘,以及作家创作视野由狭隘到宽广、由肤浅到深刻的蜕变过程,将作家跌宕的一生和多彩的作品赏析相交织,使读者对作家其人其文都有着清晰的认知,并寄予着深深的赞叹和同情。一篇文的赏析易,一组文的赏析难,短短四千字,作者的概括能力和表达力道令人信服,与其说是一篇赏析,毋宁说这是一篇精湛的文化散文。推荐阅读!【编辑:高原的天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0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2-10-31 16:49:18
  赏析开人眼界,点赞,问好老师!
云烟深处懒读书
回复1 楼        文友:素馨        2022-11-14 18:46:30
  非专业人士写的读后感,辛苦编辑老师了。敬茶!
2 楼        文友:施云南        2022-10-31 18:48:18
  真是一篇让人增长见识的好文章。
   我很少看外国人的作品,今天幸得此文,让我了解了他国的风情。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回复2 楼        文友:素馨        2022-11-14 18:47:28
  谢谢!冬安!
   我近几年基本以读外国作品为主。
3 楼        文友:履泽        2022-10-31 21:26:10
  惭愧,外文阅读实在是少得可怜,法国女作家我能立马叫出名字的,竟然只有玛格丽特杜拉斯,……
   有时间,会去翻出来看看,看行文,挺 有意思的,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记忆燃烧的温暖,一如从前。
回复3 楼        文友:素馨        2022-11-14 18:49:10
  冬安!
   我也是瞎看。不能世界各地看看,就读读各国的文学作品啰。
4 楼        文友:山泉        2022-10-31 21:51:51
  读万卷书,书中自有颜如玉。敬佩素馨妹子古今中外,博览群书。
   这一篇读后感,深刻、写意,内涵作家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小说的深刻含义,以及其诸多著名作品带给人的启示。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4 楼        文友:素馨        2022-11-14 18:51:02
  大哥好!
   一到冬天阴郁的日子,便怀念云之南的温暖明媚。
   不知何时能再去云之南,到时可以与大哥小酌一番。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