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村】孰家子弟
谁家少年
余少时,曾牧牛羊,时亢歌扬之。又或以牛羊为卒,吾帅之,兵原上坡。有日,复戏。越坡正奋间,忽见凹向阳地,一翁佯坡也,煞嬉性也,任牧自驰之。
怔怔无以状时,翁问曰:孰家子弟。
余答:庄里崔氏。
又问:祖上功名。
答:无有,学究孙也。
问:祖树三者乎。
答:未先请罪,不敢语祖上表字功名。
″乃祖故交,公子可语之"
语始,无以起者,云:先生故事,教我知之"
翁爽曰:“可表事多也,恩怨兼也。千语无能完也。无以从也,随情起也,汝宗园林水亩,资物庄田我乃故主也。"
余怔问:年少不知也。
翁斜视慢语:千顷原姓周也,八百年事也,后传刘姓,吾宗之号。六百年事,斯时,山东落魄崔子,担书契身以投之,为刘姓仆。越至康雍之年,仆以教授典宗族仆身。至嘉庆时,以族人经营之力,诗书之望。与刘分地。兼之中原兵祸。刘氏散之。崔有此原始。今日汝宗者望,刘宗者寡。
茫茫然,余随云:故主者周也。
老者笑曰:江山原无主者,能人而执之也。原上何人守恒之者也,皆几百年是也,宗家之望成,岂不是藉诗书以妆智邪,智满而商乎,蚕数而来者乎。闻汝宗之书盈墙,号八壁书也。宗家子弟不识书者多矣。三代再观者,原上又是何人扬歌之。此间又是何姓牧也。荒凉地分,原是金粉糊墙。王谢之家燕,已入茅屋檐梁。传世者,不过半纸荒唐语也。风声乎,雨声乎,谈笑风生松下凉耳,看三代史知,卜是也。秦史可鉴起家事耳,两汉必知经营策也。以降妆点华气是者。诗耳,书耳。力穷大者,博一时者也。智穷大者,可盈锐思几代者也。公子宜勉力耳。
语语一时间,记清析语而文。
后拜先生别,谢先生善。
归,问大人,大人曰:未欺小子。
【编者按】古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词云: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本文寓泱泱大势大于三个小家族,以牧托笔,借老人之口,深入浅出讲述了王朝的沧桑轮回,读来令人唏嘘。另一方面本文也引发了编者对于为什么要读书的思考,那是因为书中凝聚着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众多智慧的结晶。“振家声乃是读书”诚哉斯言。感谢赐稿,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