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半碗香菇汤(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半碗香菇汤(散文)


作者:姜光丽 进士,73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7发表时间:2022-11-08 07:11:14

引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开始之前,先作个自我检讨。本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吃饭不是一般的慢。借用老妈的话,叫“牛陪牙”,就像牛不断反刍磨牙。一口饭,要嚼二三十下,饭没嚼烂,就吞不下去。偏偏我种田出身,饭量挺好,粗茶淡饭,每餐两碗,有喜欢的菜,还可以再添点。如果有重要客人,那就不管饱没饱,别人放碗,我就赶紧搁筷。
   铅山县太源畲族乡的女书记刘燕,上午迎接县乡村振兴局的检查,下午要赶去县里开会,为了和三清媚见面交流,等到12点多,陪我们一起吃工作餐,十八九个人,围坐一个大圆桌,边吃边聊。
   知道刘书记赶时间,我一句话不说,埋头干饭,第二下特意只盛了半碗。刘书记吃好后,继续介绍太源畲族乡的经济发展概况,等吃得最慢的我放下饭碗,刘书记才起身辞别,大家也收拾好东西,陆续离桌。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
   饭咽得有点急,感觉卡在喉咙,需要再喝点汤。
   桌上还剩半碗淡褐色的水,不知是茶还是汤。我把台面转过来,见碗底沉着硬币大的一朵香菇,和两片撕碎的菇叶,除此之外,啥都没有,不像汤,倒像是泡的一碗香菇茶。
   管它是汤还是茶,只要不是洗碗水就行。心里这样想着,手里已经舀进两瓢,然后端起碗,大口喝了起来。
   “哇!香!好香!这才是正宗香菇的味道!”
   这一喝,不得了,兴奋之情,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香菇汤里除了盐,真的啥配料都没有,但那个香啊,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流水酒席开桌的扣碗——香菇糯米饭。一朵香菇垫在碗底,铺上调好味的糯米,上甄用柴火灶蒸熟,再把它倒扣在另一个空碗里,蒙古包一样雪白饱满的糯米饭上面,香菇像撑起的一把灰褐色小伞,每一粒糯米饭,都浸润着菇的香味,香飘四溢,光是闻着,口水就要掉下来了。
   “这么好喝?这么香啊?刚才我都没尝。”
   “哎呀呀,我的碗呢?这个是我的碗吧?”
   “我也没喝到,我要来尝尝!”
   “你们留点给我……”
   听我一吆喝,本来已经走到门口的美女们,呼啦啦回来一大半。找碗的找碗,拿筷的拿筷,叮叮当当,手忙脚乱的。圆桌太大,散桌之后,再回来找碗,真不容易。
   “你是坐这个位置哈,那我坐你隔壁,这个应该就是我的碗。”
   等这位美女再三确认,终于找到自己的碗,端在手中跑过来时,只能面对倒空的汤碗喃喃自语:
   “好可惜啊!这么好喝的香菇汤,竟然全被你们喝完了……”
  
   二
  
   “太源香菇基地,我看见香菇基地的牌子。河对面应该就是香菇基地。”车子快速往前开,两边的风景不断掠过窗前,眼尖的美女,突然喊了起来。
   没人再喊,也没人附和,只是大家的眼睛都不约而同转向了对岸。
   毛会长沉吟了许久,终于开口说话:“这个香菇基地,今年正月我进去过一回。”
   “当时车子经过,看见这个香菇基地,外面好多车,里面好多人,大家都在大包小包买香菇。出于好奇,我就进去,想找老板,了解情况,采访一下。老板是个男的。不知是称菇打包收钱太忙,还是嫌我一个陌生中年大妈事多,我跟他说话,他根本就不搭理我。”毛会长语调平缓,不像平时的快人快语。想象着毛会长被人冷落的尴尬,我们都善意地笑了。
   “这时旁边一个老太太,上来拉住我的手,笑着说,不要生气,儿子叫雷金忠,他实在太忙了,如果想知道什么,可以问她,她比她儿子知道的更多。然后老太太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不过我们现在是去查家岭,先介绍一下查家岭的情况,这个故事留着回来的时候再讲给你们听。”毛会长卖了个关子。
   查家岭下来已近五点。大家要求去参观香菇基地。会长请刘书记联系好负责人后,告知:“停车十分钟,要看要拍要买,都可以,只是十分钟后必须回来。”
   现代化的菇棚,面积很大,一排排的木架子上,白色的菇棒,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只是菇棚内外,都没见一朵香菇。
   仓库门口,一位大姐正在称菇打包。普通香菇,40元一斤,一斤一袋。还有不同档次的精品香菇,价位不等。
   美女们手脚麻利地扫码付款,拎菇走人。摄影大师郝正良,拍完菇棚,也赶紧跑过来买了一袋,拎上了车。
   三
   “刘书记说,香菇是太源最大的特色产业。现在菇棚也看了,香菇也买了,接下来我要转述老太太的香菇故事了。”
   几十年前,有七八个浙江人,来到太源,要在山上放菇。他们想在村里找户人家,安排吃饭住宿。可村民觉得他们是外地人,不知底细,都不敢接受。他们只好用木头和茅草,在山上搭了两个棚子,勉强安身。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次,老太太到山上干农活,远远看见他们住的棚子。想到刮风下雨,山高夜寒,老太太动了恻隐之心,出门在外真不容易,都是为了赚钱养家。
   回家后,她就和老公商量,反正家里屋子大也有空房间,能不能谈好包吃包住多少钱一天,让他们住进来,这样他们有地方吃住,自家也有点收入。
   老公是村里支书,他觉得老太太的想法挺好,夫妻俩核算一下,初定了个标准,每人包吃包住六元一天。第二天老太太就去找浙江人谈。浙江人很高兴,不过觉得6元贵了些,要求5元。老太太又回家和老公商量,老公同意,于是浙江人终于住进了房子,每天有了热水热饭,温暖家园。
   浙江人种菇,技术很好,种出的菇特别香,从来不愁销路。不过种菇也是一个辛苦活,先在山上选好树种,砍倒后,在树身上打孔,把菌种填进洞里,然后任它风吹日晒雨淋,野外自然生长。他们常年守在山上,一年到头,难得回去一两次。
   他们种的香菇很好卖,不过他们又碰到了难题——卖菇的钱没有地方放。村子离银行几十里,不可能天天跑银行存钱,上山带着不方便,更不安全。于是他们把钱全部交给老太太保管。只有过年,才取出现金带回家,同时预留下第二年的生产资金,继续交给老太太保管。
   老太太无意之中成了“银行行长”,深感责任重大。她特意去到集市,买来不同颜色不同花型的各式手绢,一共八条,一条手绢对应一个人,每个人交来的钱,都包进特定的一条手绢里。前后八年,真难为她,竟然没有出过一次错。
   浙江人终于要回浙江了。为了感谢老太太多年的照顾,浙江人把他们种菇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的儿子。
   从原来的砍树种菇,到现在的菇棚养菇,老太太的儿子,凭着浙江人教给他的过硬技术,都种出了最正宗的香菇。
   知恩图报。爱出者爱返。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太源的深山之中,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用她的淳朴善良和聪明才智,演绎了一段感人的香菇传奇。
   尾声
   “买了太源香菇的美女们,有做了香菇汤吗?香不香?”
   太源采风回来,已过一个星期,我想听听她们吃过香菇之后的感受。
   “好香,已吃了一半,炖排骨汤,吃完再下面条,面条也香。”飘然老师回复得挺快。
   “太好了。没买的后悔了吧,买了的嫌少了吧,还是郝老师识货,不烧饭的男人,都知道错过不再有,赶紧买了回家。看来毛会长又要安排第二次太源采风了。”
   “是啊是啊,下次有机会再去太源,一定要多买几斤。”飘然老师发了个开心的笑脸。
   哈哈哈,这次太源采风,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都是那半碗香菇汤惹的祸。
  
   2022.11.3
  

共 28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作者的现场采访和切身体会,香菇汤味美撩人,香菇的故事感人,再现了太源香菇的美食美味和香菇种植产业的发展。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11-08 07:12:41
  优美厚重的散文,香菇的故事感人,再现了太源香菇的美食美味和香菇种植产业的发展。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