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风雨春秋迪吉堂(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风雨春秋迪吉堂(散文)


作者:卫华 白丁,2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9发表时间:2022-11-17 20:45:10

多少年后,我再次走进这座富丽堂皇的官厅,恢弘的气势足以让我再次感叹昔日的繁华。
   “曹振镛怎么会跟胡氏结亲呢?他可是官宦世家啊?”
   此时,我与胡氏三十世孙瑞玉庭主人胡晖生座谈三百年前的那段佳话趣事。
   我们坐在八仙桌的两侧,长案上东屏西镜。按照礼节,我是晚辈,当坐在下首。堂的上方高悬“迪吉堂”的大字堂匾,厅正中的楹联系爱新觉罗·天保所书的“鹤寿不知其纪,龙灵化时为云”,居中位置饰以“松鹤延年”的中堂,相得益彰。
   整幢建筑分三进,厅内的中间是四根青石柱直撑梁拱,两侧四周均为银杏柱,显得古朴典雅,敞亮宏伟,与村中其他的祠堂相比,别有特色。这座房子建于康熙甲辰年间,连宅第为三进、四楼五间建筑,气度端庄,古朴典雅,是明经胡氏丙培、应海、贯三祖孙三代的故居。
   其实问题,我早就烂熟于心,只是今日我是带着任务而来。我们要记录下这段对话,离我们的座位不远,一台摄像机正在关注着这老少两代人关于跨越百年的对话,讲述那段姻亲佳话。
   胡晖生抬头看看我。他精神矍铄,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这一张口,他的话就刹不住了。我们仿佛回到了三百年前的清代徽州。
   当年的胡学梓(1733——1794),即胡贯三,资助曹振镛的父亲曹文埴(1735——1798)进京殿试,一举蟾宫折桂。曹文埴在乾隆时间做到了户部尚书,后来因为不愿与和绅为伍,以奉养老母为由归里,乾隆授其太子太保。
   其子曹振镛(1755——1835)于1781年中进士,与胡贯三结亲时,还是个从四品的官员。曹振镛结亲胡贯三据说是尊父命报恩,具体的结亲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究。
   曹振镛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军机大臣,道光年间晋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后又晋太子太傅,并赐画入紫光阁,列功臣之首,为正一品,称为“宰相”。官厅里陈列了一系列的仪仗牌匾,分列两侧。
   胡贯三的三儿子胡元熙(1787——1857),字叔咸,又字遂农,道光元年中举,历署衢州、湖州、嘉兴等府,补严州府改处州府。后任杭州知府兼获粮漕道。为官清廉,有政声。
   当然,我现在听到的只是故事,毕竟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过于传奇。
   曹文埴喜欢西递,写过一首有关西递的诗《咏西递》:
   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
   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
   有很多人对曹振镛与胡贯三结亲置怀疑的态度,但是历史就是这么回事,胡贯三的小儿胡元熙的确是与曹文埴的孙女成婚。这事情只能是发生在后来,可能是我们的后人编辑故事时,有意提前了岁月。
   胡晖生的话语娓娓道来,我在倾听。
   这时,一缕阳光,从狭窄的天井下泻打在青石板上。这里离“追慕堂”不远,这也显示这胡氏的后代子孙不忘记自己的祖上荣耀。这里每日早晚的阳光叠加补充,正好从堂前照到阶前,一派祥和之景。
   故事说了一段,接着又一段,我们不时地发出笑声。这笑声是会意的,民间的传说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熟知的民间故事,胡氏与曹氏就是姻亲,这符合徽州商人的经营理念:以商养儒,以儒促商。宦海和商海都是战场,胡学梓与曹振镛都懂的。
   故事说过了。摄影师走上前来,笑着说:故事太精彩了,西递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
   是啊,历史归历史,演义归演义。曹振镛与黟县的这段缘分还真的是让后人计较,如果说后来,他把女儿许配给了胡元熙,留下了这段佳话;那么他与黟县的另一位才子俞正燮,却是擦肩而过,留给后人是扼腕痛惜。
   道光年间,只要八股文作得好,曹振镛就给予优待,至于文章里有没有治国安邦的真知灼见,却忽略不计。为了中第登科,行文循规蹈矩,毫无个性,真正被选中的,往往是些绣花枕头。吹毛求疵的“曹振镛式科考”废掉了大批有才华的读书人。俞正燮就是牺牲品中的一个。
   曹振镛在当权时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是后人给予的评价。
   趁着大家在收拾东西,胡晖生在给大家述说着一些趣事的时候,我转到了迪吉堂的后面。一位老人,正在那里执笔抄书,蝇头小楷,抄写着《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等,桌上已经有着一大摞的线装本。我识得他,他抬头看看我,笑着说:今天有空也来听听故事?
   我笑了,回答说:您也在写着一段段故事。他停下笔,吮了一口浓茶,然后点燃一根纸烟,说:故事,本是留给后人娱乐的。迪吉堂的故事让我们如此演绎,足见那段生活留给后人的美好。
   我告辞出来,与胡晖生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我们回过头去,就会看见那门坊上方的“恩荣”字样。堂堂正正的“八”字门楼,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胡贯三与曹振镛在这里寒暄礼让着,走进这间“官厅”。这可谓是徽州历史上典型的官与商的携手。
   西递见证了历史。百来年里,西递淹没在尘埃里。即使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经济滞后发展,守望西递家园的多是老弱妇孺,“青石板上爬乌龟”就是萧条的写照。
   当“爽延朝旭”的门楣再次被东方的太阳惠及时,西递的子孙们不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
   守着祖先的房屋,何不开创新的徽商时代?中华文化五千年,徽州文化是她的缩影,文化旅游是西递旅游开发者始终坚持的品牌意识。
   古老的牌楼下,人们无不想着昔日徽商的繁华,依然津津乐道“迪吉堂”留给后人的佳话。
   风雨春秋几百年,走过且看过,我们在思考中,继续着前进着。
  

共 21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迪吉堂是清朝名臣曹振镛在西递的故宅,作者在此文主要讲述了他与胡贯三联姻结亲的佳话。老宅的气势恢宏,往事的演绎传说,无论怎么传颂,其实更加说明西递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培养了无数时代的风云人物。而曹振镛与胡贯三的结亲,正是以商养儒,以儒促商的典型案例。宦海和商海都是战场,但是这些往事似乎都已经深埋历史的烟沙。西递的过去显得辉煌古老,再辉煌也已经成为过去,人们在丰厚的历史中陶醉,仿佛走不出来,如今的西递还要生存发展,而文化旅游就是当下最合适的品牌,正逢其时。作者的文章娓娓道来,在时空交替穿梭中讲述着西递迪吉堂的过去与现在,讲述着其中的人和事,没有一点缝隙,衔接的行云流水,充满美感。学习欣赏老师精美佳作,推荐共赏。【晓荷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2-11-17 20:48:15
  把历史的往事恬淡自然的讲述出来,突显老师深厚的文字功力,学习欣赏了,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