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征文“沉淀的岁月”】为母亲燣羊肉臊子(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征文“沉淀的岁月”】为母亲燣羊肉臊子(散文)


作者:张文科 童生,53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9发表时间:2022-11-21 09:29:27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事孝为先”。古典里的“卧冰取鱼”人间古今传诵;“赵五娘吃糠”让多少善男信女感叹流泪;古装秦腔有一曲戏讲,孝儿为劝妻子孝顺母亲,一怒执刀杀狗,要妻子悔过自新,这曲戏在三秦大地百唱不衰,脍炙人口,高台劝善。孝顺父母,不一定要富得流油,不一定要高官厚禄;不一定要送豪车、住豪房。孝心无限,有的时候,就是一碗热面,就是一副汤药,甚而是一块大饼。前几年有孝儿夫妻,一沒有汽车洋房,二沒有大把大把的钞票,但有颗孝顺热心,六十花甲,用兩足丈量地球,拉着高龄老母,游中国观风景,天安门观景看升旗。行程几千里,传为佳话,凭的是中华儿女孝心无限。——序言
  
   我的故乡韩城,黄土高原小县,文明悠久,黄河明珠。七分山川,三分平原,林多草旺,羊肥牛壮。羊肉具有“健脾益气、温阳补肾、驱寒通乳“的功效。韩城“羊肉臊子”,有别于西安陕北的羊肉食品,手艺独特,调料独具,精工细作,色泽鲜艳,酥烂浓醇,麻辣宜口,百里有名,大快朵颐,爽口不腻。在韩城的地方特色小吃中,羊肉臊子是龙头老大,自然成为韩城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佳肴。有羊肉汤、羊肉饸烙、羊血粉汤等。时入秋冬,老年人“气衰火退”,寒日的早晨能常吃一碗羊肉,是韩城人特有的食俗。
   “羊肉”,是韩城人的早餐食品。老年人“气衰火退”,秋冬寒日清早能常吃一碗羊肉,是韩城人特有的食俗。乡下有哪位老人,孝儿冬日冒寒披霜,能为父母进县城提一碗补胃健身的羊肉臊子,那就是享清福了,乡民投以羡慕之光,大家肯定会竖起大拇指夸了又夸。
   刚刚解放的年代,农民分上田,过上好日子。我村就有一位年近半百的老汉,在秋冬日,迎着朝阳,肩上扛个木棍,棍上穿个陶罐,进小县城为年迈的寡母,提一碗羊肉汤或羊血粉汤。几年如一日坚守为母亲提羊肉。村上老人羡慕夸奖赞口不绝:“坤郎妈养了个孝顺儿啊!好有口福,天天吃羊肉”。
   我早年丧父,母亲出身贫苦人家,十六来归,撑起我们一个大家,勤俭治家、教子有道,远近闻名,颇有口碑。母亲一生粗淡饭土布糙衣,但也身板硬朗,只是常见脾胃虚寒需好好调养。那时无甚特殊保养,她幸福感也不高,只望秋天冬日能吃上一口羊肉臊子,就很滿足了。作儿的我,当时子女四个,工资微薄,仅够养家糊口,穿衣进食从不敢奢侈。对老人说不上多孝顺,但仍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罔极昊天,欲报大德。母亲想吃羊肉臊子,还是千方百计地满足老母亲的欲望。
   也不是要我每日进城提一碗羊肉,上班族办不到。只是十日半月,在县城羊肉架上割上一两斤好羊肉,花钱五六块钱。当时这是我工资的十分之一,是一口人半个月的生活费,须要精心积攒才成。
   挑个晚上上灯后,儿女都睡下了,我便坐在炕下的火炉前,摊开那块羊肉,按自已学得的韩城特色“羊肉臊子”的烹饪方法精心制作。韩城“羊肉臊子”,做法、吃法不同于西安等地的羊肉,自有它的特色,不是纯“炒”、也不是纯“熬”,而是燣(lang),既要炒也焖,加上闻名的“韩城大红炮”花椒和特配的“五香大料”,这样的羊肉臊子色美味香,可口健胃暖身。
   燣羊肉臊子,秋冬日是在烧热炕的卧室操作。细心地切成1.5厘米左右的小方块,然后用凉水清洗一遍,入凉水锅,大火烧开,拔尽肉中血渍和腥气,撇去浮沫,捞出空干水分。再打上小铁锅,放点清油(素油)加热,放入几块带肥油的羊肉,大火熬出羊油,放花椒生姜大蒜,以除膻味。再将肉全放入,待油刚能腌了肉,就倒开水改小火再焖,这要多用一点时间。待水分蒸发尽,肉也快熟了,入五香大料,放粗盐,略翻搅,锅里飘出臊子特有的醇香直朴面鼻,一会儿香味亡充满整个小屋。照顾母亲牙不好,须尝到烂熟再出锅。先分出几块肉,把孩儿唤醒,特叮嘱,一人只准吃上一口,这是给你婆(祖母)的羊肉,再不准去那里闹着要吃。冬日肉凉了就坨在碗里,送到母亲手上,母亲眼里就放着微笑的祥光,她小心異異地把肉藏好,作儿的心意就全在这碗羊肉臊子里了。在我没有功夫调制羊肉臊子时,也送到姐家,由姐或姐夫(会厨师手艺),晚上花一两个小时熬成羊肉臊子,盛在瓷碗里送来。
   母亲吃羊肉臊子“细水长流”,或早餐一碗酸汤,或午饭一碗面条,从臊子碗里用筷子扠上核桃大那么一点,只要面条里有肉有油花就行,母亲吃着格外地香,食欲也增加了,脸色也泛出点点红光。
   一生粗茶淡饭,早餐或午餐能吃上一点羊肉,似天堂的生活,在巷中碰见人说她脸气色好,她微笑着回答:“那是沾我小儿一碗羊肉臊子的光呀!”
   母亲老来看门抚孙,自強不息乐此不疲。夏日为孙子打扇驱蚊,冬日为孙子蒸红薯保热暖。孙子就是她的心理寄托和期冀。孙子成家立业,南方的孙子知道他婆夏日喜爱芭蕉扇,特从广州买来一把上好的芭蕉扇:北方的孙女知道她婆冬日怕冷,专从宁夏贺兰山买来特制的羊毛皮袄。她见人就夸,大蒲扇是孙子买的,冬羊皮袄是孙女买的,皱纹里绽着滿意的微笑。
   母亲虽未出过远门观大景光,也很幸运,闻名华夏的黄河“禹门三级浪”有幸一观。我农村老家距禹门七十多里远。好在有段时期我在韩城县北塬工作,离禹门口即龙门很近。便设法坐火车把老母接到单位,找个天和日暖骑自行载着老母观赏禹门景观,母亲眼界大开,很是高兴。我为母办了好事一桩心里也坦然。回村老母爱唠叨“儿带她看上了禹门好景观”。那年我正值中年万事忙的日子。
   母亲在耄耋之年对膝下八个重(曽)孙子,津津乐道,每逢春节,总要我上银行兌換“角票新币”,喜给重孙压岁钱,脸上乐得发红光,儿我也沾光!
   母亲一生积德行善,积来“米寿”而终,带看着对儿女的无限牵挂走了,儿挥泪哀挽:“清守四十四终生勤俭治家,村人共仰;享寿八十八一世刚直教子,众口皆碑。”寄托对母亲无限哀思想念。
  
   孝,是稍纵即逝的恋眷,很是珍贵,醒悟太迟,蓦然发现至亲已离去,即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在”,后悔晚也;孝,是儿女与父母血脉的链条,一个带着体温的问候,与一座洋房在“孝”的天平上是对等的。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走了,人生只剩下归途;常回家看看,孝敬老人,别給人生留下遗憾!愿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天天灿烂光大!——跋文

共 24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立意新颖,结构完整,情真意满,主题集中。“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无限,有的时候,就是一碗热面,就是一副汤药,甚而是一块大饼。我的故乡韩城,寒日的早晨能常吃一碗羊肉,是韩城人特有的食俗。我早年丧父,母亲一生粗淡饭土布糙衣,但也身板硬朗,只是常见脾胃虚寒需好好调养。那时无甚特殊保养,她幸福感也不高,只望秋天冬日能吃上一口羊肉臊子,就很滿足了。作问为儿子的我,虽然工薪微薄,负担沉重,但知道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道理,罔极昊天,欲报大德。母亲想吃羊肉臊子,“我”还是千方百计地满足老母亲的欲望。挑个晚上上灯后,儿女都睡下了,我便坐在炕下的火炉前,摊开那块羊肉,按自已学得的韩城特色“羊肉臊子”的烹饪方法精心制作。母亲吃羊肉臊子“细水长流”,或早餐一碗酸汤,或午饭一碗面条,从臊子碗里用筷子扠上核桃大那么一点,只要面条里有肉有油花就行,母亲吃着格外地香,食欲也增加了,脸色也泛出点点红光。母慈子孝,儿孙满堂,幸福绵长。孝,是稍纵即逝的恋眷,很是珍贵,醒悟太迟,蓦然发现至亲已离去,即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在”,后悔晚也;孝,是儿女与父母血脉的链条,一个带着体温的问候,与一座洋房在“孝”的天平上是对等的。良好家风代代传承,孝悌治家兴旺发达。佳作荐阅,问好老师,祝福创作愉快。【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鹦鹉        2022-11-21 10:42:08
  拜读佳作欣赏,文章语言流畅,脉络清晰,中心明确,构思缜密。值得大家阅读欣赏!感谢赐稿支持!
2 楼        文友:秋心        2022-11-21 10:56:29
  母爱大于天,百善孝为先,一篇激荡人心,让人看了都要流泪的佳作,又具有深刻教育意义。感谢支持投稿绿野,希望友谊天长地久!
秋心如水
3 楼        文友:林科        2022-11-21 11:32:25
  羊肉臊子爤得好,字字珠玑蕴真孝。
4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22-11-22 16:59:53
  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生命之本。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