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香·情】遗恨失吞吴(随笔)

编辑推荐 【书香·情】遗恨失吞吴(随笔) ——杜甫五言绝句选读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4发表时间:2022-11-24 12:05:21

读过王维的五言绝句,就算再能想起什么好的,也只能是“床前明月光”的李白,“江清月近人”的孟浩然,“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或者“风雪夜归人”的刘长卿他们,杜甫的五言绝句能让你想起什么呢?在杜甫不多的五言绝句中,我能想到的似乎只有一首,那就是他题为《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是眼前景色:碧江、白鸟、青山、红花,很鲜明的颜色对比。特别是其中的花,开到了最灿烂的时候,“花欲燃”,就像要燃烧起来了。可什么事都一样,到了极盛处,拐点就到了。花当然也不例外,开到了这个份上,春天也就快结束了。时间过得是真快,今年这么看着就又要过去了,一个“又”字,其中有多少的不甘啊!“何日是归年?”什么时候才是我能回去的时候?这是所有牵挂故乡,却不得不在外漂泊的游子们时刻都有的追问。当然在诗人,或许还有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可以施展才能的舞台,一个可以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梦的舞台。
   这首诗的前两句,得到了历来读者的好评,特别是同是唐人的皎然,在他的《诗式》中说:“因江碧而觉鸟之逾白,因山青而显花之色红。此十字中有多少层次,可悟炼句之法。而老杜因江山花鸟,感物思归,一种神理,已跃然于纸上。”这当然是很高的评价,但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来看,忧郁的心是灰色的,只有艳丽的色彩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杜甫写这首诗时也是忧郁的,也就是他看到的就是他在那种状态下能看到的,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表现。
   看过杜甫诗集,在他集中很少看到五言绝句。按照编年集,应该是在他的晚年吧,他写了一组名为《复愁十二首》的,算是很多的一组了。需要注意的它的名字,“复愁”,而不是“复仇”。“复愁”,有人说是愁了又愁,我的理解是重新又回到“愁”,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绪过去后,又不得不在现实中清醒过来,才发现唐王朝的辉煌其实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许是由于我很少能体会到他那种心理吧,总觉得这组诗整体上不好,感觉不太像杜甫诗,倒有点像晚唐或者宋朝人写的。举出其中的第十首来看看吧:
   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在我看来,这算是这组诗里最有诗味的一首。但五言绝句该有的那份韵味却没感觉到。总觉得五言绝句是杜甫诗的“短板”。再比如他下面的这一首《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旌旗”、“鼓角”都是军队的标志。即便是春天,在游春之后,随处看到的也是战争的迹象,心里想什么就注意什么,能注意到这些,说明诗人牵挂的是正在国土上进行的战争。而一个“悲”字,是诗人的心情,也是当时战争对诗人这一方不利的事实引起诗人心理的反应。看起来该表达的都表达了,可总觉得和心目中的五言绝句有一些不同。在我,一直觉得五言绝句是诗中的小品画,是书法作品里魏晋文人才有的短章手信。短短二十个字,点染出一副场景,淡淡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总觉得杜甫五言绝句在情感表达的淡淡方面,做的不好)。而这样的创作是需要心境的。佛一样的心境或者说孩子一样的心境。而杜甫应该说很少有这样的心境。或许如此吧,在杜甫已经成为了“诗圣”的大环境里,蘅塘退士在编选《唐诗三百首》时,五言绝句他也只选了杜甫的那首《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在唐人众多的五言绝句中,要是按照《唐诗三百首》的选编标准,我总觉得这首诗是不该被选入的。它被选入,或许是由于它在历代文人那里有很大的影响吧?
   这首诗现在一般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
   “功盖三分国”,三分国家有其一,一个“盖”字,表示在诗人的心目中,诸葛亮的功劳最大。对于历史人物功过的看法,尽管可以笼统地说一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发表评论者当时的角度其实更重要。这事要说就太长,在这里暂不评论。“名高八阵图”,以八阵图为代表的杰作,也让他名声远播。“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长江水一直在流,但石头或许是八阵图的石堆却一直存在,似乎在表达着没有吞并吴国的遗憾。
   喜欢开玩笑的苏东坡,关于这首诗,他也应该是用玩笑的口吻说出了他的意见。他说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杜甫,向他埋怨世人大多没能读懂他的诗。特别是“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非也。我本意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他开了这个头,关于这首诗的争论基本上就围绕着这两句开始了,到了仇兆鳌编纂《杜诗详注》时,关于这句的意思,已经有了四种说法:“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以先主之征吴为恨,此东坡说也;不能制主东行,而自以为恨,此《杜臆》朱注说也;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此刘逹之说也。”到了清末,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给出了他的看法:“武侯之志,征吴非所急也:乃北伐未成,而先主猇亭挫败;强邻未灭,剩有阵图遗石,动悲壮之江声。故少陵低徊江浦,感遗恨于吞吴,千载下如闻叹息声也。”他的观点其实是给苏东坡的观点加了一个注释:诸葛亮北伐不成,是由于刘备先在猇亭的大败,伤了元气。
   认真地读过这首诗,也很认真地读了《三国志》后,对这首诗,我也有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既然题为《八阵图》,那我们就应该先弄清楚,这个“八阵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最早的记载当然是陈寿,他在《诸葛亮传》中说“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但这“八阵图”到底是什么,陈寿没明说;裴松之的注详细列出了“木牛流马”的制作法,却没有提及“八阵图”。只是到了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有这样的记载:“江(长江)水又东,径诸葛亮图垒。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自垒西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今以水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丈,下处磨灭殆尽。”从他的记录,我们看到的他心目中的“八阵图”,只是由小石子堆积成的八行相距两丈的残败石丘。而不是如后人所说的能够变化的“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个石阵。中唐的刘禹锡也曾到过夔州,也写过一首《观八阵图》。但他诗中并没有确切地说,他看到的是怎么一个“阵”。只是到了宋朝,王谠才在他的《唐语林》中开始有鼻子有眼地编开了神话。大意是说有人曾在夔州看到过诸葛亮的八阵图,“箕张翼舒,鹅形鹤势,聚石分布宛然尚存”。长江水大时,所有的东西都淹没在水里。等水位降下后,别的东西都没有了以前的样子,唯独这石头堆成的八阵图,依然如故。到了《三国演义》则更进一步,演绎成了会移动,能让人迷失在其中的八卦石头阵,吴国名将陆逊就曾被困在里面,要不是诸葛亮老丈人可怜他,他都会死在其中。
   所有的这些记载,都把八阵图设在了长江边。而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刘备生前,其实是不主军事的。而在刘备死后,他开始全面主持工作后,却第一时间派人和吴国结盟。也就是说他是坚定的“联吴”派,而不是“灭吴派”。这种想法最早在他“躬耕隆中”时就有了,像他在《隆中对》中就说:“(据有益州后)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想法很明确:三分天下后,最主要的敌人是魏国。要是蜀汉能灭了魏国,那灭吴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要是灭不了魏国呢?即便是灭了吴国,也会被魏国所灭。因此,他主政后的“北伐”和“联吴”都是国策。既然他骨子里就不想和孙吴发生战争,他怎么会在长江上摆一个什么阵呢?其实根据陈寿的记载,我们知道这所谓的“八阵图”,是“推演丘法”的结果。而“推演”有模拟的意思,“丘法”是山丘的不同形状;“推演丘法”就是分析各种山丘的形状,总结出了山丘的八种类型。他应该是派人“造”出了或者说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八种类型的山丘,用它们来训练士兵在这些不同的地形下如何战斗。也就是说“八阵图”其实不是什么神奇的用于消灭敌人的“阵法”,而是训练士兵的场地。鉴于诸葛亮对外发动的战争都在北魏,要是这“八阵图”存在,也应该在汉中、宝鸡、天水一带,而不会在长江上。当然,杜甫应该是相信了郦道元的说法,他觉得那些由长江水冲积而成的“石阵”就是诸葛亮的八阵图。“江流石不转”,任长江水怎么流,这些石头阵都不会改变(其实就算改变了也不会有人知道,除非像现在一样,有精密的仪器记录下每一块石头的位置并编上号码。否则就是说不清楚的糊涂帐)。“遗恨失吞吴”,是说诸葛亮最大的遗憾没有能够吞并吴国,也就是一统河山,重振汉室。
   刘永济在他的《唐人绝句精华》中说:“‘江流’句,从句面看似写聚石不为水所冲激,实已含末句‘恨’字之意”。“‘石不转’有恨不消之意,知此五字亦非空设”。这个解释确实深得我心。我也觉得“流水”在古人的意象中有不会停歇的时间的意思,而“石”在古人则表示一种不会变化的存在,“海枯石烂”,海不会枯,石当然也就不会烂。明白了这点,那杜甫这句诗也就可以理解成:时间从三国到了诗人的年代,过去了那么长,但摆在那里的石头却一直没有变。当然没有变化的还有后面一句表达的,人们对于他未能一统中国的遗憾。当然,要真是这样,那刘永济的“杜甫运思之细,命意之高,于此可见”就实在不是虚誉了。
   从这首诗的历代注解,可以看出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有趣变化,最明显的当然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文、武赤壁”。而这首诗中的“八阵图”也应该有这样的现象。有了陈寿的“八阵图”,就有了郦道元长江边的“八阵石阵”,也就有了杜甫、刘禹锡们看到这些“石阵”后的诗歌,最后就很自然地有了《孔明巧布八卦阵》。而至于这“八阵图”到底是什么,应该在哪里,却再也没有人去弄清楚了。

共 39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杜甫名句,追究文化根源及演化之趣,实在精妙!本篇作品落笔在诗圣杜甫的五言绝句上,但细看,又并非简单的写绝句,或者分析杜甫的作品,更不是简单的赏析。其实这篇作品是典型的浅入深出,从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名句落笔,逐步一点点带读者往深处探究,直到对“八阵图”的深入追究,或者说刨根问底,翻阅大量古籍,只为搞清一个八阵图到底是什么。从文学去追究历史,再从历史演化,回到眼前的文学作品,便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文化传播的有趣,所以很多历史故事,用文化传播到今天,我们可能更多的是看到了文化层次的,或者说因需要而传下来的故事,至于那个事件到底怎么样,其实很少有人再追究了。这是一篇颇有厚度的好作品,给人阅读雅兴的同时,能让读者有所感悟,上好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11-24 12:06:16
  这种可以让人“涨姿势”的作品,最是喜欢了,老师的每篇作品,都能学到不一样的东西,这也许就是文学的魅力,大爱!问候老师!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1-24 14:23:14
  这么快!哈哈,谢谢。
2 楼        文友:追光的人        2022-11-24 13:24:35
  高度厚度深度就在那里,给人以无穷的启发。
   拜读学习!问候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1-24 14:23:37
  谢谢你的点评。
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1-25 22:39:16
  老师的文很有深度,读来给人以知识和沉思。看来未“读书破万卷”难以“下笔如有神。”欣赏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1-28 09:29:11
  哈哈,谢谢点评。
4 楼        文友:梦姑        2022-11-27 23:05:57
  每一篇都值得学习和深思,老师的文字功底和文风值得赞扬。可见学识渊博。问安。
回复4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1-28 09:30:19
  也问冬安,祝写作愉快!哈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