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持一枝湖笔朝圣琅琊(散文)

精品 【东篱·奇】持一枝湖笔朝圣琅琊(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29424.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3发表时间:2022-11-27 05:55:13
摘要:一枝湖笔,遇见了一座书法之圣的故居,当年的一见,如今记忆犹新。


   喜欢学着写字,就对文房四宝钟情了。徽墨、宣纸、端砚与湖笔被称为“文房四宝”之冠。折道湖州,完全是因为那里有湖笔之故。
   一路上,我们三个和书法有关系的人,所谈只有“笔”一个主题词。我更喜欢称湖笔为“湖颖”,我坚持说,用湖笔,可期笔端之字“脱颖”。市书法协会主席佺泽兄说,善书者不择笔。他不是想扫我的兴,是要享受得湖笔,自小农升小康的美妙,也按捺不住一笔在手的兴奋,看他手势,以空气做纸墨,一再作持笔行书的架势可知。
   几乎倾囊,差点见了羞涩。每人买湖笔十几枝,还是觉得意兴不尽。于是不约而同驰往临沂,要去拜见王羲之。
   伊斯兰教徒朝觐麦加,轮番歌咏,口唱祷文,让最美最虔的声音响彻路途。那些藏民朝圣布宫,三步一跪拜,不问路途远近,心向往之,总能抵达。那个声名响彻的琅琊,则是书法者的耶路撒冷,虔敬的礼仪,在我们三人中无约而同,手中举着一枝湖笔,那是我们的门票。我们各持一枝大楷狼毫,虔诚在胸,威武在手。大楷虽苍,却是白色的火炬,游人被这样的阵势摄住,一齐举目看着我们。只是我们略觉仪式不够整齐,衣着各异,构不成行阵。真想不到,中老年的我们,还有这等精神,如此狂放!我的内心一点笑都不曾闪过,只有对书圣的崇拜。多年后,每当再议这个细节,我们都莞尔一笑,书家洪钧先生说,在艺术面前,第一次如此持敬,平生再无这样的心仪神往了。若小儿时拜师门于此,日后其成不可估量。追骛高远,渴望成功,其情切切。他说这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可惜少年不曾这样狂一回。我说,这只是一次书坛旅游而已。想如今旅游,鱼贯而入,只是没了灵魂的行走,很有感慨。
  
   二
   我们要去拜见“琅琊首望”。我不太喜欢“临沂”这个名字了,书圣王羲之,琅琊人,不知何时更名,使得那种呼其名便觉磬鸣绝响的铿锵声音顿失。琅,如珠美石;琊,似玉之骨。琅琊者,如珠似玉也。珠响玉盘,玉生铿音。两个字,传递出的是一种空谷绝涧的大音。虽说一个地方的名字与所出之人物并无联系,但我始终以为地灵人杰并非没有内在的联系。天下知《兰亭集序》,却不知《琅琊贴》就存于这处神秘故居。想那王羲之挥毫在琅琊,也是毫行珠玉之上,心生落珠之音啊!如今,也唯有持笔一枝,可唤出那种空前绝后的声音来吧。持笔姿势不工,运笔之趣寡淡,行笔书写无神,书圣一定看不下去,会站在背后指点一二。
   狼毫蘸墨,能够存世;岁月风尘,可以遮掩,但不能毁。一枝毛笔,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仅仅是用来表现书法,握在书圣的手中,滴墨为宝。想那《兰亭集序》的下落,竟然陪伴了一个人的去世。唐太宗甚喜书法,曾留遗言,陪葬昭陵。真不知,是喜欢王羲之笔走游龙的蝇头,还是喜欢兰亭的曲溪流觞的美景。或许两者都喜欢,但要地下有知才是。唯有《琅琊帖》依然被人间熏风一遍遍地抚摸着,出自一人之手,居然两般境况啊!我握紧了手中的湖笔,想着那《琅琊帖》上妍美流便、夺艳却俗的行草字迹,美妙的感觉顿生心间。我们不能留字传世,但以笔写心,在一张“心纸”上留下我们的美帖,何尝不是书圣留帖于后世的本意呢。我犹记帖中有王羲之劝游句子:“知彼清晏岁丰,又所出有无,乡故是名处。且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不游目?”书法中人多认为《琅琊贴》行草随性,无羁笔墨,是由帖中记录衣食住行、病患杂务的内容决定的。想今人写字,非诗词佳句不能上纸,挥笔之初,心思被要夺几个什么大奖左右着,于是就失却了书法的本心啊!我手中这枝湖笔,也在颤抖,曾经也仿帖学步,不得书法本心,未能持久。不敢在书圣面前汗颜,但手心里已经湿漉漉,内心生出多少惶恐来。
   站在故居门前,揣思很久,无法离去。一段故事曾在坊间流传。这故居本无名帖悬匾,修复故居完工,但就少这块匾来画龙点睛。自东晋,1700余年,有谁可为故居题字赠匾呢?我手中的湖笔,在半空临摹着“王羲之故居”几个字,怎可抵达启功之境呢。“转益多师”的王羲之,楷隶行草,无不独步。世间书评唯在王羲之字前言拙而词穷,不得不以物象描摹之,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鸾翔凤翥,虎卧凤阙。一枝笔,居然让审美感到这么局促困难,史上罕见。今有才子题匾,书气涤荡流俗,力胜魏碑越七分,金石逊色恐不及。千载绝配,隔空相见,被我辈瞅见,应该是千载之幸了啊。
   如果还看不清王羲之故居的主题,抄下那副楹联吧——
   书传万古存真帖
   德行千秋启后人
   这一个“德”字,将一本琅琊帖照得十分通透了,不极度拔高,中肯得体。我理解,以简素之德运笔,虽不成名成家,也绝不会流俗入尘。将湖笔凑至目前,仔细端详,将一个“德”字灌入笔毫笔杆,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啊!着墨毫端可写字,无德,难以写出风骨本色。
  
   三
   我们常常看到的都是风光的一面,“书圣”的桂冠,代表着无可攀越的高峰;一纸《兰亭集序》,三百余字,是书法极品巅峰。我想从故居找到一代书圣人生的另一面,于是站在了“羲之叶庐”门外。四周树木苍翠,荫蔽庐舍,庐舍依偎于翠色,哦,叶未落,庐舍门户不开啊。我仿佛看到少年的王羲之,提一柳编篮子,弯腰于树下,捡起落叶,串在丝线上,他不是多愁善感的诗人,不去吟“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的惆怅,也没有激起“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的童趣雅兴,他捡起大自然奉赠于他的落叶片纸,一庐落叶,胜过万卷宣纸,他也用不着奢华的湖笔,那些绩麻被捣细缠于竹竿一端,就是他捉字于落叶的工具。突然,我觉得手中的湖笔成了讽喻我的东西,高楼起于垒土,精品源自一张落叶,生于一枝粗笔,太奢华的东西,常常约束着我们。我想起一个老者,他说,以旧报纸练字,虽找不到渍墨洇纸的感觉,但放得开,好字常常得找那些旧报纸。正如启功先生戏谑自己的字是“大字报”体,也得益于当年提笔写报纸的练习。我突然觉得,这处“羲之叶庐”是留给那些入园的少年来参观的,一个书法家的成长,不是在一张张宣纸上,也不是非要持一枝湖笔才可以写字。有的人,纸张叠屋,未必肯写一个字;书籍满架,未必肯读一页。用心志学,才可以使茅庐生辉,逼仄之地也可以成为人生的大舞台。同样,一个人的成才,不是要有怎么优渥的条件,志于学,苦于练,才有成。从一处低矮的“叶庐”走出一位书圣,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传奇。每一个曾经有着相似甚至过于王羲之练字传奇的人生,不一定都会成名,但却一定有诗意丰满的人生,不是卑贱,而是精彩。
   哦,忘记了,怎么不说说“叶庐”名字的由来?多余了。名字的励志意义多么直白,并不像爱琴海的“爱琴”两个字。
   一个人留下的故事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才可以传世,精彩的小故事,也会成为传奇。不远处一池秋水,名“洗笔池”,一个小小池塘,可能在大多数人心中要比那张写着“兰亭集序”的书法更有感召动人的力量。
   洗笔池,又名“洗砚池”,有木亭立于岸边,飞檐翼然,古朴之风,带着思古的气息,让我们如临可见王羲之蹲踞池边洗笔洗砚的情境。一碑题字,置于亭中,亭避风雨,仿佛是给一代书圣加冕,我宁愿相信,这是为一种精神加冕。
   环绕洗笔池,环曲参差,怪石俏丽,探水留影,秋色不老翠柳,倩影乖巧入池,拨弄着涟漪,我仿佛得见少年的王羲之,持笔砚,小碎步,奔向池影,他留下一抹千载不灭的影像,黑墨如龙,在水面游移,写成一幅水上行草。曾经一池清水,渍墨染黑,浩荡一池墨,徐款千载风。如今,秋水澈碧,清可鉴人。墨痕早逝,独留模糊的涟漪波纹,心中不免凄然。恨不能同时代,拜书圣于池边,愿持笔砚为之代劳。这样的意识,反而粗浅了,学其精脉,而非仿其模样。
  
   四
   无以表达我对这池曾经被染黑的水的敬意,便将那枝湖笔,伸进了池中。尚未启用的湖笔毫端有一层胶质,我相信,这池水是有着合适的温度的,这池温度是书圣的手温,是他所用笔砚的温度,足以润泽我那枝干燥的湖笔。我更希望这枝湖笔能将精神的温度带走,走进我的书房。我学书已然三十年,却是断断续续,只不过渍染了几只笔筒的水。如今,我将兴趣转移到写作上,无论学书,还是写作,都要有染透一池水的精神。我在高楼有十平书房,胜过那处叶庐,走进网络江山,写作五年,不曾辍笔,我不能用万千文字填满我的书房,但我始终在驱遣着文字走进我的世界,或可告慰一代书圣,你的精神让我难熄一腔耕耘文学的火焰。
   我总觉得如果是旅游,总要在旅游地带走点什么。曾经带走一串佛珠,将禅意附身;曾经带回一件古瓷青花,想用那种纯净相伴着我的闲适;曾经带回一座长城的模型,胸藏万里关隘;曾经带着各处的地方特产,让家人尝尝天下美食……王羲之故居啊,我从你这里带回什么呢?颇费心思,却也得之轻易,就带走几滴曾经被书圣的笔砚染黑的池水吧,池水已着笔毫,希望那种难得的灵气与精神,给手中这枝湖笔润笔。
   既然带走了,我不能没有回赠,礼尚往来嘛。我就赠一副对联吧,不求找一合适的门框刻上,只为表达我内心的感慨吧——
   奇卓从此屑临琅琊洗笔砚等人题故居
   未名过处谒见羲之拾叶庐留我摹墨书
   一枝湖笔,已经结束了它的朝圣之旅,但愿我运湖笔写出我的心声,从此响着琅琊籁声玉音。
   王羲之故居占地不大,却藏着书法艺术的精粹。我想起当年拿破仑以兵器征服世界的情境,当自己率军抵达埃及的金字塔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自己很渺小。我不是拿破仑,但我也有这个感觉。琅琊,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金字塔,好在我是怀着一颗朝圣的心,以湖笔为证。
  
   2022年11月2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持一枝湖笔朝圣琅琊,一看题目就格外喜欢,持一枝笔,也可以想像王羲之如何挥毫写下旷古奇书,但不如走进故居亲身感受。一个持笔朝圣琅琊的人,一定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人,一个胸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人。否则,那些珍藏就不能得以深刻解读,这是真正的高山流水。就像琅琊,这个带着磐鸣绝响之音的名字,才配得上“书圣”王羲之这个空前绝后的人物。因此只有懂书法持湖笔的人去拜见王羲之才能算名正言顺。当年怀才老师一行手持大楷狼毫心怀崇敬威武进门何等豪放,大概也是后无来者!老师持笔半空临摹门匾的镜头让我特别感动,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琅琊两个字,更贴合老师行文之风骨,所以文萦珠玉之音不绝于耳。 作者由一枝笔想到,同样经书圣之手写下的《兰亭集序》和《琅琊贴》命运却各不相同,一个深埋地下不见天日,一个藏与故居,“德行千秋启后人”。这篇游记更多的是心灵在行走,情思如金光闪耀。全文没有太多笔墨写景状物,只截取了几个简单的画面,来展示少年王羲之的生活。书圣的字,飘若游云,矫如惊龙,鸾翔凤翥,虎卧凤阙,但他却是以落叶当宣纸绩麻作毛笔,练习写字,揭示了一代书圣未名时的境况。太奢华的东西容易束缚人的思想,因为奢华本身就已经远离了质朴远离了初衷。只有刻苦勤奋,把一池清水染成墨黑的精神,才有了低矮的叶庐走出的书圣,洗砚的少年为水加冕。这才是“书圣”值得传承的精神。怀才老师虽不再练字,但他走进江山,以江山为纸,以心研墨,五年来笔耕不辍,持笔挥毫,让万千文字燃一腔文学之火,老师德才兼备,为羲之故居写的对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精妙绝伦,尽显琅琊风骨,更让这枝浸润琅琊池水的湖笔大放异彩!其时,琅琊,不再单单是临沂的名号,它作为一种精神,在齐鲁大地熠熠生辉!为老师编辑此大作,我也终于热血沸腾了一回。此文构思奇妙,表达精粹,是一篇上乘的锦绣华章,诗意阑珊,百读不厌。只是怀才老师是一片海,我这滴水无论如何做不到以点概面。还是请大家共同欣赏吧!【东篱编辑:房顶月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27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1-27 06:50:33
  琅琊,因有王羲之而声名远播,老师持一支湖笔去朝圣书圣,朝圣琅琊,写下一篇大美的奇文,令人感佩。通过老师的解读,我才打消以往的想法,一位书圣就是一个天赐,只能膜拜,不能学习。现在方知,书圣湖笔并不奢华甚至粗鄙,居于叶庐,以德入笔,方成就这一旷世奇才。老师也是辛勤耕耘江山,五年不辍,才有赤山系列,才有多篇大作问世,不愧绝品宗师称号。读过此文,更激起我一腔豪情,只有立下勤学苦练之志,方可有所收获。拜读老师大作,学习回味,祝冬暖,创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09:04:32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点评。当年拜访书圣,至今记忆犹新,书圣的精神,将不会熄灭。一代书圣,曾经不是顽石,而是璞玉,历经雕琢,才成大器,正像宗师孔子,身影在教坛,有弟子三千,才成就了他的圣人之名。历来发奋者才有名望,王羲之也是如此。光鲜的一面之后,一定有着动人的故事,小文只是掠影般地走过书圣故居,未得其实,一点感悟写出,希望表达出我的书圣的崇敬之意。韩老师不断鼓励我,让我难以枕笔稍息了啊。谢谢韩老师及时留墨,与我神会。与我,问候冬祺,期待佳作不断,谨祝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27 06:58:34
  非常荣幸为怀才老师编辑大作。只是我作为地道的临沂人,只是临沂人,没能沾染一点琅琊风韵,如井底之蛙,编辑此大作心力不足,不能深入解读老师心脉,遗憾。我也去过王羲之故居一次,那时就像老师所说,纯属走马观花,也没看到《琅琊贴》和“羲之叶庐”,没有老师的文化底蕴,也只能走马观花。但是站在那世界第一的兰亭集序石碑前,会有一种神圣,在心底荡气回肠。下次再去,我想我的眼中会有老师的影子,我崇拜的老师也曾在这里驻足停留思考。期待老师再来临沂,我怀虔诚之心作陪,聆听老师讲解历史讲解文学,近距离感受琅琊风骨。
   编辑不力,老师海涵!
   寒冷来袭,老师注意保暖!问候老师!祝福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09:18:45
  非常感谢琅琊女士房顶月亮为小文做编辑,辛苦了。这是一次难得的笔会啊。我十分珍惜。琅琊,是我山东的一颗明珠,自古辉耀半岛,涌出多少豪杰名家,王羲之只是其中之一,琅琊之底蕴,深厚精当,岂是我一个无名之辈可以写出的,只是当年一行,难忘精彩,于是捉笔以记。如今的琅琊,也是风采绰约,有着道不尽的美好风景和人文景观,谢谢月亮老师的邀请,若有机会一定再去,当与月亮老师同写一景,感受琅琊风采。王羲之故居,我也是匆匆走过,难得真韵。所以不敢写多了,一来我所见局促,二来笔力不足。月亮老师的编按,唯美精粹,对我给与了那么多的赞词美言,不胜感激,权作鼓励之语,以为目标,不断努力,即使达其十分之一,也欣慰于心了。遥握,问候月亮老师冬祺,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幸福。琅琊有神韵,所以月亮总是光顾,还会落在琅琊人的房顶上,奇迹,美妙啊!
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1-27 07:08:32
  韩老师总结得比我好多了!韩老师无论思维文采表达能力都胜我多筹,向老师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09:20:31
  韩老师和月亮老师都是东篱的翘楚,为文勤奋,精彩跌出,相遇甚美,三生有幸。愿与二位,东篱作文,采菊怡情。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11-27 07:50:43
  怀才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另辟蹊径,视角独特,笔法新颖灵活,令人读罢拍案叫绝!一代书圣王義之离我们千多年,在怀才老师的笔下复苏了,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令读者与之促膝交语,给读者人生以激励和启迪,这是怎样的功夫啊!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没有深厚的写作功底万万不可为之!大赞才情,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一篇又一篇的经典之作!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冬暖安好!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09:25:12
  每有小文,便得湘莉老师的美誉,感激之情,真的无以言表。鼓励,是创作的一台发动机,总是催着轮子不停地转动。临沂一行,完全是为了去拜访书圣,自知不能得书圣之精髓,可一想,哪怕是染一身“墨气”也好,去了,就有故事,那些情境,至今历历在目,挥之不去。和朋友相见,也往往谈及,没有学到书圣书法之一二,也得了难得之乐趣,不枉此行也。谢谢湘莉老师的鼓励。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11-27 09:23:12
  老师的游记写法都是与众不同,没有太多的景色,都是用心与圣人交谈对话,潮圣琅琊,拜望王羲之,似乎是今人与古人在促膝交谈,感叹老师的才气横溢,独到的视觉独到的见解,让人大开眼界!拜读佳作,向老师学习,祝福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09:28:33
  谢谢红花草老师美言美评。当年一游书圣故里,时光过滤了去那些景色,留下的是那些感受想法,所以只能述其梗概,不能穷形尽相。但愿可以告慰那次书圣故里之行,我也一直觉得不写一点东西,是对书圣的不敬,所以,不嫌我笔太拙,我思寡陋,成小文,得红花草老师赏识,更是心悦。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枫桦        2022-11-27 10:47:37
  王羲之的《兰亭序》,才情贯通古今,如此锦绣华章,让他有了“书圣”之美誉。他名字中有“之”,便有不同的“之”字写法,令人叹为观止。老师的文章有着自己行进的脉络,以一支湖笔为题,目光悠远,心胸开阔,脚步高深,思绪缜密,以自身的角度出发,叙述自然而平稳,不疾不徐间,动中见静!老师的对一代书圣的解读,有深度,有角度,洋洋洒洒,有大家之风!此一篇文必然会是绝品,无人可与争锋!仰目老师的才情!大赞!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11:02:13
  能够得写作大家枫桦先生的认可,心中不胜欣喜。一时兴起,随心而作,表达对一代书圣的崇敬之意。枫桦老师对书法的见解也是很厚实精辟的,的确,一篇之中,有重复用字,但不能一律,这是书圣留给我们的教诲和样板。老师所言,有深度,有角度。我努力找寻。今人多少度王羲之,所评甚精,我想去挖掘那些可能被人忽略了的东西。不能将故居所见一一呈现,便选择有感而发吧。枫桦老师给与我的鼓励i,深暖心底,自当努力。我一贯喜欢枫桦文章,于江山相逢,真的是有知音之遇,很珍惜,常常一篇既出,便催下一篇,只因喜欢。遥握,问候冬祺,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白玄        2022-11-27 10:52:01
  拿一枝湖笔朝圣,因有王羲之琅琊出名,因勤奋、聪颖,王羲之得书法之精华,怀才老师也因练过字,对书法书圣也很虔诚,只是获取其勤奋和灵气到江山写作了,坚持五年,成绩斐然。角度新颖,纵横驰骋,感悟深刻,文采飞扬,感情饱满。问候作者,拜读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11:06:07
  谢谢白玄老师美评鼓励。我是努力找到自己所做能够对不起书圣精神的点滴,目的在于慰藉自己的一颗心。学书不成,但毕竟也算在其行列,见书法而喜欢,这已经不是一种眼光了,而是一种情感,我自觉美妙。江山写作,在于不舍,有王羲之捡叶练字的精神,再得写作之情趣,何其美妙。想白玄老师与我见识相同,也是在江山不辍笔墨,以此为趣,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佳作不断,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11-27 10:55:59
  读怀才老师的文,确实非常享受文句的精彩,以及唯美深邃的意境!作者在开篇揣摩“琅琊”这一地名的铿锵珠玉之声,再写持一枝湖笔朝圣琅琊,这样的开篇很美,很诗意,启人遐思,写法高妙。接下来,作者并不停留在对书圣王羲之书法的至臻境界的欣赏,更欣赏感佩的是书圣对书法研究的钻研探索的精神,其精神早已化作一股浩浩荡荡的力量,振奋人心,振聋发聩。一个从叶庐走出的书圣,其练字环境的艰苦可想而知,他以落叶作宣纸、以绩麻作毛笔,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乐观积极,将洗砚池染黑,清风徐徐,满池墨舞,可见,书圣将自己的心、将自己的气息,早已融入这方洗砚池。千百年来,爱书法的人们千里迢迢来此拜见,只为触摸书圣灵魂的温度,以朝圣的姿态欣赏这方砚池,也感受砚池中飘出的墨香袅袅,熏染身心,涤荡灵魂。作者联系自身实际,笔耕不辍,驰骋江山,驱万千文字若指挥兵马于战场,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令人慨叹敬仰!该文构思奇绝,文句精湛,字字传神,句句闪烁,读之有摇曳灵动之曼妙,吟之有深入人心之厚重。感佩才情,不可多得的美作,拜读受益,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了,谨祝冬暖吉祥!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11:15:21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我知老师之言,处于相惜,每得必珍惜以藏,但每每小文出,便惹罗老师磨目,还赠我这么美妙的点评,这般深情的鼓励,感激涕零。就像我依旧喜欢“陈仓”,而不想呼“宝鸡”一样,对琅琊爱之有加,或许因为那个名字有着天籁一般的声韵,或许提及琅琊,就想到了《琅琊贴》,想到了王羲之吧。那次朝圣琅琊,完全不能是因为旅游,所以,心中就藏有不可玷污的圣心雅念,一心解读书圣的为书历史,寻觅其精神风采。故居风物古迹众多,但我只取叶庐和洗笔池,主要是因为这两处深藏精神气韵,用字万千也不能透其内核,我总要翻阅品读,以孱弱笔力努力解读。江山为文,始终没有辍笔,可能也有书圣精神的感染激励吧。遥握,问候罗老师冬祺,谨祝编创快乐,工作顺利。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14:38:39
  喜欢罗老师注意去评价我写作的感觉——驱万千文字若指挥兵马于战场。始终是投入的姿态,有着披挂上阵的冲动与激越,真的好。不求什么,只取沙场秋点“字”,千军万马为我拥有了啊。
9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2-11-27 13:29:57
  怀才老师的此篇佳作,使得我们对书圣王羲之的了解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无论学书还是写作,都要靠美好德行,“无德难以写出风骨本色”,要勤奋,“都要有染透一池水的精神。”这是怀才老师的心得也是对我们的教诲!大赞!学习!谨祝怀才老师冬安吉祥!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14:20:08
  谢谢东风老师的精彩留墨。作为书圣,多少人仰慕,其书法是绝世之作,其美无需再由我们重复,面对书圣故居,感慨良多,心中有话不知从何说起,一时语塞,也不敢提笔以记,生怕说不到点子上。类似江山写作,往事泛起,再度抚摸那次神游,颇有心得,想说出发酵在肚子里的那些感想,于是有了妄论。谢谢东风老师不嫌肤浅,给与鼓励。江山结识,从此挚友,期待东风老师的佳作。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快乐。
10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11-27 13:44:06
  怀才老师持湖笔朝圣琅琊,可见怀才老师对这位书圣的无比崇敬之意。王羲之,是书法界的奇才,他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无人能够超越。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王羲之光彩夺目的一面,却不知他背后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怀才老师视角独特,从“義之叶庐”和“洗砚池”着笔,王羲之从小开始就刻苦练字,日积月累,方成就了一代书圣,无论是对青少年,还是对怀揣文学以及书法艺术梦想的人,都是一个励志的典范。怀才老师以书圣的精神为动力,五年来在江山笔耕不辍,令人赞叹!我去徽州旅游时,特意去买了徽墨和砚台,但没买湖笔。看了视频才知,湖笔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120多道工序,那些工匠追求精益求精。书法字体,我最喜欢行书,启功的字写的很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是美得令人惊叹!怀才老师练习书法三十多年,一定有很深的造诣,书法艺术,写好了真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非常喜欢怀才老师这篇文章!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冬日安暖!吉祥如意!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14:25:34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文房四宝出安徽,几次前往,也学如菊老师买买买,我虽对书法爱好,但肤浅,肤浅也不妨碍我对书法的崇拜与热爱。那枝蘸着洗砚池水的湖笔,至今作为一种馈赠,置于书架,时见便想着那次神往之旅,颇有纪念意义。想如菊老师对湖笔制作工艺如此了解,真希望如菊老师出一文让我赏心悦目啊。读如菊老师所评,尽意尽情,不胜喜欢。江山结为挚友,虽远隔重洋,但心心相印,以文传递,颇得人生情调,我珍惜这份美好的文缘。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1-27 14:36:30
  那次在黄山下,见一摊,买歙砚,万千模样,爱不释手,但要价不菲,那时囊中羞涩,还是没有舍得那份钱,就错过了。如今,我临书,还在普通砚台,或许不得灵性,字始终没有多少出息,哈哈。下次遇到,一定不错过。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