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哑女作证破谜案(豫剧) ——新编七场离奇滑稽古装舞台剧
剧情简介:
《哑女作证破谜案》也可叫做《一万两银票》。说的是清朝雍正年间金华府汤溪县魏村光棍魏荀雄一夜间暴富成为财主。十年后,寡妇冯桂荣带着儿子改嫁到魏家,大年初一,冯桂荣的小叔郦二冲来看侄儿,却不见。郦二冲怀疑嫂嫂和侄儿被杀,报与县衙。乔县令以冯氏母子不慎跌入池塘淹死为名,以诬陷罪判郦二冲坐牢。新任赵知府认为此案有弊,遂装成衙役以查户口为名来到魏村。经过调查,讯问哑女,结果揭开了迷案的真相。原来在年三十夜,冯在厨房蒸粉饼,儿子要吃饼,扒倒了炊具,魏荀雄冲到厨房将小儿掐死。冯见儿死,即出门喊叫邻居,魏又将冯拽回用擀面杖打死后拖到后花园墙外的池塘里,欲盖弥彰,制造假象。聪明的哑女藏在暗处看到母亲和冯氏母子被魏荀雄杀害的一切。叫知府挖开花坛,结果挖出四具尸体。十年前乔县令还是县丞时,结识妓女丽娇,许愿娶丽娇为妻,后反悔,许诺给她一千两银票。丽娇不依,要一万两银票。乔县令为杀人灭口,指使远房表亲魏荀雄杀害了丽娇。经知府私访,一桩阴差阳错,扑朔迷离,一波三折,错踪复杂的杀人案真相大白。魏荀雄和县令被判处斩刑,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创作指导思想:
1、弘扬古代清官破案的技巧和秉公执法的形象;
2、弘扬以调查为主,深入实际了解案情的来龙去脉,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办案宗旨;
3、揭露古代因钱迷心窃酿成的害人又害己的惨痛悲剧。作恶终究要受到惩罚。
编剧:杨天杰
时间:清朝雍正年间
地点:金华府汤溪县魏村。
人物:
徐知府:男,23岁,金华知府。(主演)
乔县令:男,40岁,汤溪县县令。杀人犯。(丑角)
郦大赓:男,30岁,汤溪县郦家庄农民,因病死亡,撇下妻子冯桂荣和小儿。
冯桂荣:女,30岁,农妇,郦大赓之妻,后改嫁给魏荀雄,被魏荀雄杀害。
郦小虎:男,8岁,冯桂荣之子,随母改嫁,被魏荀雄谋杀。
郦二冲:男,28岁,汤溪县郦家庄农民,郦大赓之弟,冯桂荣小叔。
郦三东:男,25岁,汤溪县郦家庄农民。郦大赓之弟,冯桂荣小叔。
魏荀雄:男,35岁,汤溪县魏村财主。杀三女一男的凶犯。(丑角)
魏大嫂:女,35岁,汤溪县魏村村妇,说实话的女子。
小哑巴:女,10岁,魏荀雄养女,没有姓名,村里人叫她哑巴小妮。(花旦)
宁荣花:女,31岁,小哑巴之母,魏荀雄前妻,被魏荀雄杀害。
村民甲:男,35岁,汤溪县魏村村民。(丑角)
村民乙:男,40岁,汤溪县魏村村民。(丑角)
村民丙:男,28岁,汤溪县魏村村民。(丑角)
村民丁:男,20岁,汤溪县魏村村民。(丑角)
衙役、捕快、仵作等若干人。
村民及看热闹的人若干人。
场次:
第一场:知府上任查积案
第二场:明查暗访遇哑女
第三场:哑女比划说哑语
第四场:杀人凶手露马脚
第五场:挖尸挖出四具尸
第六场:县令巧设杀人计
第七场:真凶受惩被斩头
第一场:知府上任查积案
【场景:(远景)远望天高云淡,林光默默烟中淡,山谷凌凌分外青。群山缭绕,巍峨高耸,险峻挺拔,悬涯峭壁。峰峦叠翠,怪石嶙峋。在于云飘树梢,雾流深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在于草木青翠之上,好鸟相鸣其间。晨曦中那一缕微光,暮色中那一抹晚霞,就像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近景)金华府府衙。青砖绿瓦,建筑辉煌。精雕细刻,八面玲珑,空前绝后,鹤立鸡群,勾心斗角,巧夺天工。大堂正中央悬挂一幅山河地理图,上是蓝天,下是大海,波涛涌涌,红日冉冉。一块“明镜高悬”的大匾挂在衙门前上门顶上。三班衙役手拿棍棒排列两边。威武——】
徐知府:(身着五品官服坐在金华府大堂。上,唱)
本知府肩上责任重。
上任来急忙忙地查卷宗。
原知府是个贪赃枉法贼,
被革职查办回乡去务农。
他积压的案件多达二百余件,
堆磊起来如同一座小山峰。
今日里突然发现一冤案。
杀人犯竟然逍遥法外还横行。
举报杀人者反坐牢,
有本府要为冤案鸣不平。
(白)前任知府刘胡来,是无能昏聩之辈,贪赃枉法之徒,被革职查办。他积压不办的案件多达二百多件。本府目睹厚厚的积案,心中怒骂贪官害人,同时又为积案而头疼。只好白天忙着审案件,夜里加班阅卷宗。二百多件积案已审理完毕,其中一案有疑嫌。
(唱)
本知府翻开此卷宗,
案情是有一家三弟兄。
三弟兄家住汤溪郦家庄,
老大起名就叫郦大赓。
老二取名叫郦二冲,
老三取名叫郦三东。
郦大赓因病进地府,
留下遗孀妻子冯桂荣。
还有个八岁的儿子郦小虎,
丽小虎还是小儿童。
冯桂荣家里太贫困,
三餐都喝野菜羹。
这郦家弟兄在家把地种,
祖祖辈辈在务农。
冯桂荣为了生活想改嫁,
带着儿嫁到邻村魏村魏荀雄。
(白)郦家庄弟兄三人,老大郦大赓,老二郦二冲,老三郦三东。老大病死,妻子冯桂荣因贫困带着小儿郦小虎改嫁到魏村。
(唱)
本知府接着看卷宗,
冯桂荣带儿改嫁寻相公。
魏村有个大财主,
起名就叫魏荀雄。
魏荀雄还有一个大绰号,
村民都叫他喂狗熊。
冯桂荣带儿改嫁给魏荀雄,
冯桂荣还与两个小叔常沟通。
叔嫂并没有断来往,
逢年过节小叔看嫂乐融融。
这一天正是过大年,
郦二冲就对三弟把话明。
你去看看嫂嫂和侄子,
祝她们新的一年笑盈盈。
(白)冯桂荣虽然改嫁了,但是还与原夫家俩小叔有来往。正逢过春节,郦三东来看嫂嫂和侄儿,祝她们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和睦吉祥。
(唱)
郦三东到了魏家后,
却没见侄儿和嫂嫂冯桂荣。
郦三东就回家告诉他二哥,
说嫂嫂和侄儿影无踪。
郦二冲怀疑侄子被财主害,
赶紧到县衙报案没消停。
郦二冲刚刚走到衙门口,
正好碰到了魏荀雄,
魏荀雄穿着一身湿衣裳,
裤脚上还滴着水珠落在地溜平。
俩人都是来报案,
见了县太爷把话明。
喂狗熊哭着把话讲,
妻子和儿子掉水坑。
掉进池塘淹死了,
她母子一块进到丰都城。
郦二冲听到狗熊说,
吓得他浑身打颤吃一惊。
指责魏荀雄杀人还灭口,
来县衙虚报假案情。
(白)郦二冲和魏荀雄都是来告状的。一个说妻子儿子不小心掉进池塘淹死了,一个说嫂嫂和侄儿被杀了。
(唱)
汤溪县的乔县令,
看了状纸想计宗。
究竟想的啥计谋,
厚厚案卷可没记清。
乔县令带着仵作和衙役去验尸,
验尸完毕结案急匆匆。
乔县令认为魏荀雄说的是实话,
冯桂荣母子失足落水进幽冥。
郦二冲诬陷喂狗熊,
犯了诬陷罪就得要判刑。
先在大堂上重打二十板,
然后把郦二冲押牢笼。
(白)二人都是来告状,一个无罪,一个重打二十大板后押进牢里。这其中有啥缘故呢?
(唱)
本知府掩卷细分析,
发现此桩案子有端倪。
就在验尸那一日,
围观群众有千余。
冯桂荣母子死得不明又不白,
乔县令判案真是太离奇。
众百姓都为郦二冲鸣不平,
还为冯氏母子叫冤屈。
围观群众吵吵嚷嚷没有停,
乔县令派了衙役镇压没停息。
理由是这些百姓在闹事,
如不驱散他们待何时。
(白)验尸那日有千余人围观,群众唧唧吵吵地为郦二冲和冯桂荣鸣不平,为什么没有引起乔县令的重视,反而用武力镇压众群众。这不符合情理嘛。
(唱)
有本府看罢卷宗后,
一股恼火涌心头。
冯氏母子死因不明确,
县令判她失足落水没理由。
仵作填写的尸格没记载,
叫本府看了也担忧。
郦二冲是一面之词却坐牢,
喂狗熊同样是一面之词却不追究。
乔县令为何认定魏荀雄是对的,
不知道县令玩的是啥计筹。
于是乎,本府即把县令叫,
叫他来府衙说从头。
(白)本府分析这起母子死亡一案,总觉得不对劲。这里一定是县令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如若是这样,决不能轻饶。衙役听令,去汤溪县传乔县令来本府商量要事。
二衙役:是。(下,转而上)回老爷,乔县令已到。
徐知府:乔县令,本府认为魏荀雄一案有端倪。对冯氏母子死亡一案需要重新验尸,你的意见呢?
乔县令:(心里话)此案与本县有牵连,判这一案明显是徇私枉法,我得千万阻挠知府重新验尸的意见。徐大人,此一案判决是正确的,没有必要再验尸折腾了吧。
徐知府:乔县令,重新验尸是为了消除疑问。如果检验结果冯氏母子不是淹死,县衙重新改判就是了。如果真是淹死,那就判郦二冲诬陷之罪。不管结果如何,只有确定死因,才能显示公平公正。
乔县令:(心里话)看来不验尸是不行的,对于知府我可不能硬顶,否则我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本县不免奉承他一番,满口答应他,回去敷衍一下就行了。回到汤溪,就是我的地盘,炸饼搋到我怀里——就由(油)不了他啦。请大人放心,本县回去就马上处理。(下)
徐知府:(唱)
乔县令走后本府想,
乔县令这人人品可不强。
此案在他手中查不出真相,
他的言语说话太荒唐。
他不会认真验尸或重审,
他会在大众面前耍花枪。
验尸结果如果不是真淹死,
误判的罪名他就得承当。
如果冯氏母子真是被淹死?
不可能,这里定有弯弯秧。
卷宗中记载的证据很免强,
经不起推敲,不好作文章。
要想办好这桩疑难案,
有本府还得微服私访走一场。
(白)常言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本府就去私访一趟,取得证据,查清事实,也能证明本府上任以来的政绩。心中就是这般主意。
(第一场完)
第二场:明查暗访遇哑女
【场景:(远景)同前场。(近景)汤溪县魏村。风景如画,美观秀丽。一排排农家小院炊烟缭绕,坐落整齐。其中有一所三进三出的特殊院落,金碧辉煌,精雕细刻,青砖绿瓦,勾心斗角。后有后花园,花园墙外有个池塘。鱼鳖虾蟹在池塘乱游。街道栽满杨柳树,冬青树和木锦花树。村南边是一条清清的金环河,四季长流,鱼鸭戏嬉。美丽的魏村真可谓:鸟落树头树落鸟,青山秀丽秀山青。】
徐知府:(唱)
本知府取名叫徐昆,
雍正元年赶考中举人。
祖上姓徐一个字,
一个徐字传万春。
今年二十单三岁,
真可谓步步登青云。
上任来到金华府,
心怀一颗爱国心。
想起汤溪县的乔县令,
他讲话吞吞吐吐好像喉咙插根针。
看起来他对冯氏母子溺水案,
判了个葫芦案子唬弄众村民。
本府越想越不对劲,
有必要私访去探假真。
怎样私访才好呢?
(白)唉嗨!有了。
(唱)我扮成州府官吏去探分明。
假称奉了知府的密令,
到汤溪清理户籍查壮丁。
本知府带了五衙役,
五个衙役个个长得精。
目的是一旦发现有情况,
保障人生安全和抓贼凶。
别的村庄是走马观花不多停,
重点是到魏村把事实调查清。
一方行走来好快,
到魏村租了所小院好办公。
忽然见有个村民甲,
就把这个男子叫一声。
叫他说说魏荀雄他是啥人品,
他说话本府当然注意听。
(白)村民甲,你在魏村长大的,你谈谈魏荀雄的人品吧?
村民甲:好嘞。(念快板)
叫我说说魏荀雄,他的外号喂狗熊。他家不是这里人,原住城西魏家坪。
原来他是穷光蛋,三餐尽喝野菜羹。光棍光到二十九,形影相吊伴青灯。
后来不知因何故,发了横财建门庭。买了一所好庄院,如今成了大富翁。
徐知府:嗯,知道了。村民乙,你也说说吧。
村民乙:好嘞。(念快板)
甲男他还没说清,小民接着作补充。他是一夜发了富,整日高兴露笑容。
买了一所好庄院,三进三出前后通。还买好地几十亩,家里雇了俩长工。
从此当了大财主,人前光想耍威风。为人处事可不好,就如螃蟹在横行。
村民丙:(念快板)
小民也说魏荀雄,为人做事如狗熊。凶狠残暴脾气坏,通情达理他不中。
简直就是二百五,有人叫他愣头青。娶个妻子也早死,后来续娶冯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