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重生(小说)
有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善人有难贵人帮,恶人自有恶来磨。
又云:
失财自当把灾消,
命短莫把老天恼,
无常手下无闲人,
避恶积善有福报。
一
话说这天清晨,梁成出门在小区晨练,迎面走过来一个姑娘。
只见这个姑娘二十来岁的样子,圆圆的脸蛋,被风吹过,红仆仆的。一副无边眼镜后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眨呀眨的,透着一股精明。上身穿一件乳白色羽绒服,下身穿一条牛仔裤,脚蹬一双白色旅游鞋。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右臂袖筒上戴着一枚黑色孝字,在乳白色的衣服衬托下显得尤为明显。
姑娘面对面走过来,和梁成打招呼道:“梁叔,锻炼身体?”
“哦!”
女大十八变。梁成看向和他打招呼的姑娘,知道是熟人,但一时又想不起来这是谁家的姑娘。
“我是常丽。”
姑娘说着话已经站在了梁成面前。见梁成面带疑惑,有点不认识自己的样子,为了让梁成看清自己,还特意把羽绒服帽摘了下来。并继续提醒说:“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去你们单位!你还老逗我!”
“哦,你是小丽。”
听常丽这么一说,梁成忽然想起这是过去同一单位姚丽萍的女儿。他非常清楚这孝牌佩戴是有讲究的。左男右女。而这姑娘的孝牌,戴于右臂。梁成不由内心惊诧,又不愿直问。随求解式的指了指她的孝牌。
常丽悲叹道:“是我妈!”
“什么时候?”
梁成急切而不喘气的连续问道:“因为什么?怎么没告我?”
“年前的时候,我妈洗了窗帘,自己一个人挂窗帘的时候,仰拍回来摔到床上,把脑袋摔了一下,当时就不行了!”
常丽淡淡的带着一丝忧伤,为梁成讲述着事情的原由:
“当时快过年呀!大家都在忙,所以只告了家里的一些亲戚。”
“哦。”梁成一边回想着常丽妈妈的样子,一边感叹而惋惜的问道:“她不大了吧?有五十?”
“是了,才办退休不长!”
常丽接着说道:“哎!医院病人多,饭店食客多。后来和人聊起来,有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换灯泡来,凳子没踩稳,仰拍回来,也是把脑袋摔了一下,120还没来就没气啦。还有一个外包工头,上楼看手机来没踩稳,跌回来给摔死了!真是阎王让人三更死,绝不让你到天明。”
“哎!好人不常在,害祸一千年。”
梁成附和而安慰常丽道:“各人是各人的寿数。各人的是各人的死法。对于活着的人来讲,感觉是受不了,但对于走的人来讲,人家走的到是痛快,痛苦不大。总比床上病病歪歪好几年强的多。”
说到这里,梁成又补充说道:“我姨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六年,虽然是我姨夫在照顾,但走的时候,屁股后面因为褥疮折磨的肉都没了,骨头都露出来啦。那才叫可怜!”
或许是在梁成话里找到了安慰或是找到了平衡,常丽点点头表示赞同。
俩人聊了一会儿,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二
梁成晨练完回到了自己住的楼房。
从上俯瞰,这是一幢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步梯居民楼。楼高六层,有六道门。每门有二户人家。楼房坐北朝南,楼道门向北而开。
梁成住在三门的一层。南边次卧晾台旁边有一个不到三平米的菜窖房,与二边邻居隔墙形成一个近十五平米的自然院落。院落外是一条东西走向,宽不到二米的土路。院落中间墙上开着二扇面南的木门。
从木门进来,右手旁边架着一个三十公分宽、一米五高的石条。石条紧靠着菜窖房。踩上石条,蹬上开在半墙的窗户即可以登上菜窖房的房顶。
木门斜正面约三米处是主卧的窗户。窗户下面是一个长条木凳。木凳上铺着厚厚的塑料布。上面摆着二个花盆。花盆很大,直径有四十厘米。花盆里面只有土没有花。窗户左侧到西边邻居家的隔墙摆着一个好多格子的储物柜。
整个小院内用水泥铺成,说是有十五平米,除了被占的,实际空间就屁股大那么一点。
梁成来到小院,在花盆里撒了些米。院墙上前几天下的雪还没完全消融,静静地蹲在墙头上看着梁成。楼房墙壁缝内藏着的小鸟早就等的不耐烦了,在半空中俯瞰着、叽叽喳喳的嚷嚷着“饭迟了,饭迟了。”等梁成一离开,它们便“噗啦,噗啦”飞了下来,落在花盆里,大快朵颐。不知谁养的二只鸽子,饿了的时候也常过来就餐。鸽子个儿大,站进盆里把盆占的满满的。它倆吃的时候,那些鸟儿就只能在左右看着、等着。时间长了,它们都成了梁成的熟客。即便梁成从屋内出来,这些鸟儿和鸽子也不飞远,只是礼貌的落在墙头,鸟头摆来摆去,似乎在和梁成打招呼,又似乎在催他离去。花盆里的米不是每天都能吃完。无论剩或不剩,梁成看到没有时,总会去添。尤其是冬天下雪的时候,梁成每日把积雪拂去,总要往盆里添米。一边添还一边念叨:“鸟儿鸟儿来吃米,少吃虫儿多吃米。”招待他的这些鸟朋友。
梁成兄弟三个,父母都已过世。他是老大,下面有二个弟弟。大弟二十年前,一个偶然的事件,使其高位截瘫,躺在床上,无法自理。二弟远在贵阳。梁成还有一个和他走的很近的远方表妹叫梁叶,住于江苏宜兴。
梁成有些年总要去探望表妹。每次去时,总要和她一起去太湖放生。
说起放生,梁成是不在河坝内,小河里,或者不适合放生生物的生长环境内放生的,因为他感觉那不是在放生,而是在杀生。
那些放生后的鱼呀,龟呀很有灵性的。每每重新回到太湖后,总有些依依不舍,不肯离去,不断回头观望放生者,让梁成等不禁唏嘘感叹不已。
三
梁成走进家门。单人床上躺着、蒙着被,只露出头来的老二梁就开口道:“哥!大便了。”
梁成“哦”了一声,走过去掀起被子,揭开盖在老二下身的一小块布片,只见尿壶上,生殖器周围和屁股下垫的一块厚布片上到处都是黄拉拉的稀屎。
梁就这样的状况对梁成而言,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从其母亲十年前离世之后,三千六百多天,梁成就是这样照顾梁就过来的。
梁成一只手抬起老二双腿,一只手拿起纸板先将糊在腿上,生殖器上的稀屎粗略的刮下来,再用湿布把所有地方擦净,换掉屁股下面的尿垫,抹上爽身粉,将洗净的尿壶放好,再给老二盖上被子,然后去清洗换下来、满是稀屎的尿垫。
“好。好。好。”
梁成一边忙碌着一边还叫着好,和梁就唠着嗑道:“拉在床上比拉在裤子里好收拾。”
“哎!拉到裤里不是还是你收拾!”
老二梁就感叹的回话道:“妈妈不在已经十年了。如果没有你照顾,我哪能活到现在!”
“哎!妈妈走的时候就是放不下你,担心你。”
梁成接过梁就的话说:
“你不记得,妈妈临终闭眼的时候,死不瞑目啊!一直等着我们把你抬过去,最后看了看你才合上眼?”
“当时,和妈妈走的近的几位阿姨都担心我,怕妈妈不在了,没人照顾好我。”
梁就跟着大哥梁成的话应道:“结果,我现在过的比妈妈在的时候还好。手机、电视换了好几个。老三梁宏时不时寄这寄那,还不断接济,带着我北京、上海,昆明等地转悠。就算现在归位了,也值了。”
梁成将洗净的尿垫晒在院内,回来问梁就道:“中午,咱们吃什么饭呀?
“随你吧!”
梁就答道:“反正你好几年了,也不吃肉,天天不是白面就是大米,吃啥都行。”
俩人正聊着,家里雇的陪侍人陈三走了进来。梁成遂开始帮助陈三给老二穿裤,再用几块一米长的竹板分别把两腿绑紧,然后把老二抬在床下,由陪侍人抱着老二站一个小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老二长期卧床,腿部肌肉产生萎缩。这样的锻炼,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在梁成的精心照顾下,从无间断。
四
说起妈妈,梁成想起十年前,即2003年非典那一年,妈妈临终前的诸多往事。
2003年元旦过后,梁成妈妈老是感觉食道胀胀的,老是打嗝,感觉气不顺。做为医生的梁宏得知消息后,遂建议母亲去医院做个胃肠镜检查。
梁成陪着去的。结果出来一看竟是食道癌!
考虑到老妈已经70岁了,又是一个非常要样的人,化疗会掉头发。大家一商量,最终采取了老三的建议,放疗。
自打那天起,梁成起早搭黑,一人承担起了照顾老二和老妈的任务。
“妈,今天你想吃点什?”
“吃点小撅片吧。”
“咋做了?”
“你用大温水和面,让面醒上,然后炒菜。”
就这样,蒸馒头,幹面条,烧菜,做鱼,溜素肠,过油肉等等,凡是老妈会的,在老妈的指点下,梁成一一记住并掌握了下来。
老二那屋,梁成每天按时督促陪侍人给老二翻身,锻炼,换洗尿布,收拾的干干净净,一点尿臊味道都没有。
考虑到老妈走后,老二没有家里人照顾,梁成三月份还提前申请办了内退。
了解到有多年护士经验的李嫂退休在家。梁成提前跑到李嫂家,谈妥由她每天来家给老妈扎针输液。
老妈确诊之后,考虑到这种病后期,病人会感觉特别的疼,无法忍受。在老三的建议下,梁成立即带着有关手续到有关部门为老妈办了用来购买杜冷丁的麻卡,并提前备了一些。
放疗的医院离梁成老妈住的地点有十多公里。那时的私家车还不很多。每天,梁成来回打的去陪妈妈放疗。
医院放疗处,老妈遇到了她同村一个远方表嫂。表嫂因为喉部肿瘤也在放疗。她给了梁成老妈好多偏方。回来后,梁成也照着那些偏方做了很多,但都效果甚微。
大家都是明白人。老妈也感觉到自己即将归位。好在多年前她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对生死已经看破。大家虽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不愿把那层薄的不能再薄的窗户纸捅破而已。
空闲的时候,梁成就躺在老妈身边,摸着她的手,陪她输液,陪她聊天,谈天说地,甚至委婉的谈一些她百年之后如何安排的事情。
“放心吧,妈,虽然没有你照顾的好,但肯定比外人照顾的好。”
有次聊天谈到老二时,梁成知道老妈最不放心的还是老二。梁成非常郑重的一份承诺,犹如给老人吃了一个安心丸,定心丸。
“你是老大,以后这个家好与坏就看你怎么带了!”
老妈抚摸着梁成的头,心疼的嘱咐道:“老三想考博士就让他考吧,你和老三都挺爱学的,都耽误了有点可惜。”
……
五
2013年5月初某日。
这天下午六点左右,梁成记起菜窖房顶干着老二用的一个尿垫。
梁成拿来一个三条腿的凳子,蹬上,站到石条上,踮起脚从房顶拿上尿垫,准备原路退下,结果踩偏了!
一米高的凳子,加上梁成一米七的个子,一百七十斤的体重,就这么脸朝天,背朝地的摔了下来,摔在小院那本不宽裕的水泥地上。
家里的陪侍人听见院里“扑通”一声重响,飞快的跑了出来一探究竟。
梁成跌倒在地的那一刻,心想,坏了,坏了!家里老二还在那里躺着呢!这要是把腰摔坏,或者把腿摔坏,可如何是好?
仰拍摔下来时,梁成一个激灵,把手中的东西扔了,两手向后叉了一下。
梁成躺在地上,先感觉了一下。还好,脑袋没事。动了动两只手,还好,没肿,没骨折,活动正常。
“别动。别动。”
梁成见陪侍人陈三跑出来要扶自己,连忙阻止他说:“我先试试。”
说着话,梁成慢慢抬了抬左腿,感觉没事。又抬了抬右腿,感觉也没事。最后动了动腰,感觉还正常,这才让陈三把自己扶起扶回主卧躺下。
睡到晚上十点时,梁成浑身疼的无法动弹,这才想起给当医生的老三打电话。
“哥,你不敢动,明天早晨你打个120,先去检查,拍个片,如果骨头没事,你再动。”
老三接到电话后,给梁成建议道:“本来是小问题,你一动,看成了大问题就不好了。”
翌日清晨,梁成叫来朋友,打了120,被抬着上了救护车,去医院做了B超,拍了片,确定骨头没事后,才重新躺回家中。
骨头没事,屁股可疼得不轻,直到一个月后才勉强下床。万幸的是没有落下任何后患。
“哥,有句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事后,远在贵阳的弟弟带着弟媳妇和侄女回来探望时,弟弟感慨的对哥哥梁成说道:“你这样一个天天吃斋念佛,积善行德,照顾兄弟的好人,老天咋会早早收你呢?”
“不管怎么说,那样仰拍摔下来,一点事都没有,真是上天对我的恩待!”
梁成想起单位姚丽萍挂窗帘摔死一事,无比感恩的说道:
“那一天,对我而言,相当于重生!相当于二次生命的开始。”
每每和人讲起那天的事情,梁成总会这样讲。
六
昨日如梦,时光如梭。岁月的年轮瞬间又划了十个圆圈,来到了2022年。
梁宏已经顺利完成博士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事业上有了新的建树。梁就在梁成的照顾下,三十年如一日,生活依旧。梁成也已顺利帮儿子购房,安排工作,成婚,且膝下有了孙男孙女,每天享受着天伦之乐。
真个是:
人在做事天在看,
莫问苍天论长短,
多积善,常感恩,
寿数自有增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