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阳台上(小说)
老刘和他的老伴儿,准备卖掉居住了多年的四居室,换一套位于市郊的小两居。原因是:夫妇俩已退休多年,现今都到了近“七张”的年龄,腿脚也变得越来越不利索。对于他们来说,房子太大,收拾起来,总感觉力不从心;此外,老两口也很想寻找一块相对僻静之地,以能远离都市的喧嚣,静心养老。
对于新居的要求,老伴儿说,她倒无所谓,只要老头儿喜欢就行。老刘倒也没过多的奢求,他只希望新居能位于二层楼、或最高不超过三层。一来,从屋内向外看时,不会感觉头晕;二来,也可以方便出行。再有就是,新房一定要有阳台。那样的话,老刘就可以于每天上午,躺在阳台上晒晒太阳。
不过,因为性格使然的原因,老刘不喜欢阳台周围仅安装着铁条围栏的那种,“通透式”阳台。他更喜欢阳台被洋灰,或砖砌围墙所环绕着的那种“封闭型”阳台。之所以如此,皆因老刘的个性偏向于保守。他不愿意每天晒太阳时,将自己完全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新房置办妥当了,它位于一所公寓大楼的三层、偏于楼边儿上的位置。夫妻俩对于新居的地理位置、楼层、朝向、公寓大楼的外观、房屋内部的格局等等,都非常满意。
唯一让老刘感到遗憾的是:位于客厅外部的阳台,也是这个小两居的唯一阳台,是老刘不大喜欢的那种仅有铁栅栏环绕、并可被外来视线穿越的,“通透式”阳台。
“嗨呀,找装修公司,在阳台周围砌堵墙,不就完事儿了!”老伴儿的想法非常简单。
老刘不屑地,“嘿,说得容易,物业能惯您老人家的臭毛病吗?弄点儿遮挡还成,可要照您老人家说的,周围砌上一堵墙,那人家会说咱是:破坏居家环境!”话音落处,二人来到了自家阳台上。
老刘忽然发现,阳台侧下方,二楼住户的客厅玻璃窗上,横挂着一块儿红底白字的大招牌,上书:“急待出售”四个大字。老刘凝望着那块牌子的同时,又发现:这家人家的阳台,尽管跟自己家的这个“通透式”阳台一模一样,但原来的住家却在阳台的内侧,围了几圈黑颜色的铁纱网。
可能是出于想完全阻挡外部视线的动机,铁纱网看上去,里三层、外三层地,来回裹了有好几圈儿,给人的感觉是:既严严实实、又密不透风。
“看见了吧?得照着人家那样,从里边儿围上铁纱窗,物业才不会找咱的麻烦!”
“那还不容易?咱也照着那么弄好了!
说干就干,没用了几天,老刘就把阳台上的围栏遮挡,全都搞定了。弄好了之后,他还特意跑到楼外面,伸长了脖子,仰对着二楼和三楼的两个阳台,来来回回审视,并比对了好多遍,直到认为确实没问题了,他才满心欢喜地歇了手。老刘的总体感觉是:仅就铁纱网的密度、以及可否有效屏蔽住所的私密性来看,他的杰作,比之二楼住家的阳台遮挡,那可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刘真得很开心。
因为他不但可以每天早晨,不出家门就能够享受到阳光,以能保证体内有充足的维生素D;而且,哪怕他在阳台上躺上一整天,除了居住在上方楼层的个别邻居,偶尔会瞥上他一眼外,楼外边儿的人,永远也别想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这天,二楼那套单元房张挂着的,“急待售出”的招牌,不知被谁给摘走了。
不用问,那套房被卖掉了。同时,老刘又看到,时不时的,会有一对儿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女,显身在阳台上……没过几天,这对年轻夫妇,便乔迁新居搬了进去。
可让老刘不解的是:就在这对年轻人搬家过来的当天,他们家阳台上的铁纱围栏,竟然不翼而飞!原来一眼望过去,那既私密、又隐蔽的“密闭式”阳台遮挡,被彻底拆除啦!眼下,又变回到了最初的“通透式”阳台。
且这对年轻男女在自家阳台上的所作所为,包括二人之间,偶尔会闪现出的稍显亲密的举动,也都统统暴露于楼外大众的视野之内……
“哎呀妈呀,没遮挡了,也就没私密了!那么好的围栏铁纱,说拆就给拆了,好可惜!”老刘不禁叹道。
老伴儿笑着说,“要叫我说啊,您老人家总喜欢呆在阴暗角落里,可您拦不住人家年轻人,喜欢敞亮啊!……”老刘沉默着没说话……而更让老刘搞不懂事情又发生了:自打这对年轻男女搬入后,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从他们家传出的,音乐声和嬉闹声……
老刘特意站在楼外观望了几次。他发现这对年轻人的居家客厅,从早到晚,从来不挂窗帘不说,而且,每天晚上天刚刚擦黑,一直到午夜熄灯睡觉之前,几乎夜夜灯火通明……
“嘿,瞧人家年轻人,真潇洒!”老伴说。
“不是潇洒,而是牛掰!哼哼!”老刘怅然所失地紧绷着脸,补了一句。
这天晚上,又出现了让老刘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幕:二楼那对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又在他们家那通透的阳台围栏上,挂满了缀有着五颜六色、不计其数小灯泡的彩色灯饰。
每当夜幕低垂,那些绚丽无比的各色彩灯,便会随着从他们家客厅内传出的阵阵音乐声,不停地闪烁着、变幻着……这可让老刘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了!他愁肠寸断、郁郁寡欢地嗟叹道:“这是私家领地哎,又不是娱乐场所!难道这二位年轻男女,他们生活中就没有一丁点儿,需要保留的个人空间吗?”
再说了,这大热天儿的,还没到过年时节,可那一大堆彩灯泡儿,一到晚上,就没完没了地忽闪个不停,看着也太刺眼啦!……他们这是想干嘛?就不怕浪费电吗?那样有意思吗?”老伴儿听后,不加思索地轻声嘟囔了一句:”嗨,时代变了嘛!……要叫我说,您这是为别人操得哪门子的心啊?依我看,您老人家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事儿得嘞!”……(完)
2022年12月3日
“琼奇一声”老师的点评周全细腻、到位。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丁香文学》的编辑老师。同时,也勾起了我的想象:假如我们在写作这些文章之前,能够首先听听编辑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出台的文章会更为严谨细腻!
谢谢老师!

非常感谢老师的点评!老师们既认真、又专业的点评,是我们的创作动力!
老师的微信“li13027075225”已经加过数次,均显示“无此人”。
特将我的微信号发过来,方便时,请加一下:lvyexianzong4004(请注意,第一个不是数字“1”而是既不大写、也不小写的字母“L”)谢谢老师!祝咱的平台越办越红火!!:)(因我的qq眼下暂时停用,所以只方便加微信,如加不上,可发信息给我的电话:18600694004 谢啦!李文波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