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春风化雨(散文)
微信提示音响起,是一个从前的学生发来的问候:“老师,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天气转冷了,多保重。”我看着消息,不禁想了想,才发现我离开教师行列快二十年了。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偶尔想想,仿佛有一光年的距离。有时回顾自己的教师生涯,扪心自问,我算不上一个好老师。记得那年我才21岁,我的学生们也才十五六岁,有时学生比我更像老师,而我更像学生。也许是当时自己年纪小,有些年少轻狂和年轻气盛,总是希望学生能学好,一旦学生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心里就很失望。不过,学习是一回事,只要不在学习时间,学生们和我都“混”得很好。和学生一起吃饭,最后买单的总是我,因为学生还没有收入,怎么能让他们掏钱呢?有的老师并不这么认为,但我的原则就是不能让学生吃亏,其余的好说。
我不是个好老师,我是教的是外语,却常常在课堂上和本专业无关的知识,我最愿意和他们讲文学,从外国名著到中国经典,从高雅文学到通俗小说,古今中外,无所不说,从《百年孤独》到《红楼梦》,从《呼啸山庄》到《围城》,从《射雕英雄传》到《一帘幽梦》……只要是我看过的,我能记住的,都用他们能理解的话讲给他们听。把外语课上成中文课,我也是独此一家了。我还喜欢在课上播放外文电影,学生们跟着我看了《罗马假日》《勇敢的心》《阿甘正传》……经典电影为学生们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很多年后,学生们在微信群里说,老师,我们不喜欢外语,但我们喜欢你,喜欢你的课——我真是个“失败”的老师,学生们喜欢我,我却没有让学生喜欢上我的专业。
我不是个好老师,在课堂上,我常常会跟学生谈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东西,因为我觉得要让学生对社会多一些了解,他们还很单纯,尽管他们有时又表现得非常成熟,却仍然存着一颗单纯的心。学生们和我无所不谈,因为他们信任我,认为我可以为他们“说话”,从不抓他们补考——我在学生时代常常因为理科不及格补考,那种滋味我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教的科目上尝到,也许这不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做的。可能在家里是老幺,没有弟弟妹妹照顾,所以就很想能照顾别人,而学生就变成了我的弟弟妹妹甚至是“孩子”,是的,我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有些溺爱,这不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但遇到像我这样爱心泛滥的双鱼座老师,也说不通了。
我不是个好老师,在那个管束森严的学校里,我会带学生去玩,去电视台看节目,看明星,让他们看到不同的世界。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们变成呆头鹅,在紧张又严格的学习环境之外,为他们争取一点小小的空间可以自由呼吸。我曾听过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的老师说,只要一看到学生的脸,她就忘记所有的烦恼。我做不到这么崇高,我有时看到学生也会心烦,因为我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心有旁鹜,总觉得教书不是我的全部,我总想飞得更高;而且越教书教觉得自己的不足,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为人处世方面,再教下去就是误人子弟了。终于有一天,我逃了,逃离了那个我曾经付出过四年大好时光的校园,逃离了我最后的一届学生。
在我离开学校到电视台工作后的某一天,我正在机房里编片子,忽然接到学生们打来的电话,他们仍像从前一样向我絮絮叨叨学习生活上的一切,说大家都很想我,问我什么时候回去看他们。我不知怎么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有时间就去。最后,跟我通话的学生说,老师,我们是用免提跟你说话,大家都在这里听,你要不要听听大家的声音?我说好呀。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学生们整齐的声音:老师好!——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转过头有些骄傲地对身边的人说,听听看,我的学生在向我问好呢!
不过,工作一忙,我几乎没什么时间,答应学生的事一直没做到,我只回去看过他们两次,他们毕业后都有了不错的去处,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大概算算,四年里我教过的学生有两千左右,差不多是个小型学校的学生数目了。我想这一辈子我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我太感性,太溺爱学生,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是良师加益友,而我只能当益友,无法成为良师。在我的学生时代,也有一些老师对我帮助很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学里的两位语文老师,一位是风趣幽默的陈先生,一位是严肃认真的李先生,这两个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的文学世界,爱上了书写。这支笔一提起就很难放下,也成了我赖以生存的一项技能。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反之亦然。
不过,我也很感谢命运,让我有机会体验为人师表的感受,因为你是学生的榜样,你要做一个好榜样,学生信任你、依赖你,你就要呈现出最好的一面。我不知道春风化雨是怎么一回事,但我一直尽力做到最好,做到于心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