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舟】 神医 (纪实文学)(散文)

编辑推荐 【神舟】 神医 (纪实文学)(散文)


作者:把酒临风周 布衣,33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23发表时间:2022-12-09 19:26:17

【神舟】  神医   (纪实文学)(散文) 说起李俊德(1914年一1987)我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深深的敬意。
   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可我只知道他住在无数人的心里。他把生命最后二十三年的心血和智慧,都无私献给牛庄这片贫瘠的土地。87年11月14日,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葬礼场面之宏大空前绝后,凛冽寒风中自发参加吊唁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成百成千,哀声震天,送殡的队伍把挨边几个村子的道路全部堵塞。他走的一贫如洗,更无有权有钱的儿女,可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放声悲泣,好多人在他坟前长跪不起。据我所知,他没有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伟大完全出于平凡的点点滴滴。
   1964年秋,他来万冢牛庄大队投亲,碰巧大队支部书记王法生侄子的大腿骨折,他毛遂自荐熟练接骨,自制夹板,买来草药内服外贴,不到半月就可以走路了。这是他献给牛庄的第一个杰作,好像是上天故意让他展示绝活一样,第一个还没好利索,接二连三,又有人出事,当时县委办公室主任张朋先儿子右腿骨折,大队妇联主任李秀英妹妹的右小腿骨折,他竟然个个妙手回春。这还了得,天上降下个大神医,老书记像是伯乐发现千里马一样惊喜。书记亲自安排小刘庄生产队长刘守法:“你一定想办法留下这个医生,为他一家安排一个落脚之地。”当时刚渡过三年自然灾害,饥饿贫穷是生活的主旋律。留着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有饭吃,那里有吃的能活命,那里就是家。他似乎与我们这片热情的土地有不解之缘。小谢庄队长谢国安请他为我村管理菜园。菜园小屋虽几个平米,他一方名医一家三口,竟然在这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地方安了家。小谢庄当时十多户人家,五十多口人,为生产队种菜应该是当时村里最好的工作岗位。其实那时他刚50岁,自称老李,老李把生产队当成自己的家,把社员当成亲人,他把菜园经营得红红火火。每天上午我们都能到菜园里分一份新鲜蔬菜,社员无不心怀感激。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菜园小屋成了三里五村免费医院。头疼脑热,磕着碰着,生疮害眼,扭胳膊断腿,反正有灾有难都到菜园找老李。水井边,田埂上,躺着的、坐着的都是病人。老李简直就是上天为我们派来的保护神,从此方圆百姓不再受疾病的困苦。
   他医术高超,把脉很准,三根手指赛过精密仪器,针灸医术出神入化。眼见他:有的孩子胳膊脱臼疼的嗷嗷大哭,来到他跟前,手就那么一托一拉:“好了回去吧!”让人不敢相信,还有的是抬着疼得呲牙咧嘴来的,他就那三下两下,扎几根银针说:“回吧,没事了”病人就能走着回去了。乡亲们哪见过这场面呀,简直就像电影里的活神仙。加上他有无数个偏方,地里的花花野草在他手里都是药。我小时候爱流鼻血,穷孩子小打小闹根本没人管,后来流的厉害,满身是血,像杀人一样。跑去找老李,他立刻捏着我的鼻子,在嘴唇上边点点穴位,止着血后,又去地里挖了好多“七七芽”给我熬水喝,从此这病再没犯过。村里老人都能记得老李的不少偏方。比如:感冒发烧反反复复治不好,到地里挖棵臭木香,(我认识它的样子,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熬水发汗百发百中,咳嗽挖几棵赖头蛤蟆草,熬水炒吃都可以。拉痢疾捂碗臭蒜面等等,偏法治大病就是他常说的话。这些方法至今我还在为家人用着。
   老李大爷不知治愈多少病人。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里之外慕名前来,小小的菜园实在太狭窄。姐夫是个火车司机,经常在外,照顾不了家,孩子老人病了灾了,都是老李救治。姐夫为感谢他,就认老李为大伯,管他儿子李奇今叫三弟。把自己家的宅子地一分三份,送给他一处。有一片地盖房子八字没一撇也没办法。不过庄稼人没钱,个个知恩图报,有物的献物,有力的出力,来为他家盖房子的人成群结队,就地取材,有的砍掉自己家的树,有人送来一领薄,有人割下自己家的槐草,缺什么他不说一句,就有人送来。几天时间,在小荆河北岸盖起三间草房,老李一家算真正成为小谢庄人。村里人也把老李当成活神仙一样敬着爱着。
   老李医术精湛。尤其是对骨伤最为擅长。大耿庄解洪春,为大队开拖拉机,犁地时后犁坏了,自己想修理一下,竟被压到三角架下,情况万分危急,抬到汝南县人民医院拍片确诊,第三、四节腰椎粉碎性骨折,整个身子缩短几十公分,医院叫立刻转洛阳白马寺。当时疼痛剧烈,几次疼的昏厥过去。不能坐车,抬着去几百公里路程太远,治疗无望。于是家属决定死马当成活马医,和老李签订协议:治死治残与老李无关。老李成竹在胸,安排两个人拉双臂,两个人拉双腿,“一二三,拉!”他像有透视眼用双手推按,使关节复位、骨折对正,外贴接骨愈伤膏药,并自制木片固定,同时运用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一盘珠汤”内服,一个星期后,病情稳定,三个月洪春奇迹般的下地走路了,不到半年又能开拖拉机上班了。解洪春死里回生的故事,又一次让老李的名声远播。
   不久,张刘大队党支部书记张贵银,右小腿损伤,丈夫刘德生是郭楼乡党委秘书,把她送到平舆县人民医院,拍片确诊,右小腿骨折错位,说要立即手术,张贵银非常坚定地说:“回家找老李!”经过老李治疗加外敷接骨膏,夹板外固,内服中药,不到二个月她就走马上任了。
   王晓松是有名的篮球运动员,多次参加省地级大赛,有一次胳膊骨折,在省里做过治疗,可一直有点痛,回来找老李,他用手一摸一托,就告诉问题所在。经过老李精心整治,贴上他熬制的膏药,半个月就能大战球场了。他至今提起“老李大爷”仍是深深的感激。
   老李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并从来分文不取。
   随着老李名声越来越大,病号络绎不绝,他热心加热情,耐心加爱心,凡是能针灸推拿治疗的,费点气力的都能手到病除的,随治随走。如果遇到大病,需要药物,伤筋动骨的重病人,他就开好药方,让家人买来草药,在屋外架起个铁锅熬膏药。引来不少孩子看稀奇,我也多次帮他拾柴烧火。他砍些竹子木棍做成条条,制作断裂骨头的夹板。就这样简陋的小屋,自制的简单医疗工具,不知让多少人免受疾苦。最不可思议的是当时人们都很穷,没吃没穿。远道来的病人,有的需要住上一段时间,仅仅带些红薯干作为生活用品。他倾其所有,管看病,还管吃管住。老李大娘和十来岁儿子李奇今,就是护士兼义工,忙前忙后做吃的、端喝的,从不嫌烦。好像救治病人是他家天经地义的事情,每个人都是亲人。我亲眼看见有个叫发财的外地男人,在他家住了一两个月,好多时候他都躺在树底下,村里孩子都认识他,他来时身上好多褥疮,我们都捂着鼻子跑的远远的。老李一家人每天给他用药水擦洗伤口,上药一直到痊愈出院。遇到穷病人,买不起药的,就用重病患者余下的膏药。他每天都是忙碌的,病是不可能挑时间的,加上当时没有交通工具,有不少病人需要上门治疗。不管是酷暑的午后,还是寒冬的深夜,只要有病人请求,就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病人身边。做了多少好事救了多少人,谁能说得清。也许只有天知地知。他救人完全没有钱的概念。说实话,那时百姓手里也真的没钱,最多有人端来一馍筐红薯干、干野菜什么的,有时也送给贫困的病人吃。我还记得当时有个外地有钱的病人,给他送个腌制的猪腿,他给村里每家分一份。乡村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会说谢谢这样的文明用语。他得到最大的报答便是叫声“老李大爷”。“老李大爷真好”是所有认识他的人心中的共鸣、口中的称颂。他儿子至今提到那时还说,老爸一身医术,跟着他不少干活,不少忍饥挨饿。人家喊三声大爷,他就想把心肝扒出来让人家吃了。家里有时饭不多,他自己不吃,有时也不让我吃。
   最让我感动的75年发大水,我们在几棵树上绑几根木棍,我和姐姐一家九口坐在上面。看着一家家房屋倒塌,一阵阵撕心裂肺哭声。更加上我几岁的外甥腿上长个大疮,发高烧,疼的嗷嗷大哭,一家人绝望至极。孩子的事这棵树传到那棵树,最后传到老李大爷耳里,他竟然冒着生命危险,趟着齐胸深的水,头顶医药箱,拄着拐杖一步一挪艰难地来到我们住的树上,为外甥手术治疗。回去路上几次跌倒,还喝了几口水。
   最最难忘我的父亲被马车压断了胳膊,疼得大哭,老李大爷带着医药用品不请自来。在为父亲接骨时,没有麻药,他针灸麻醉,救治时间较长,父亲疼得直骂他,在场的人都生气,老李大爷却出奇地平心静气。他笑着说:“老哥,忍着点,咬咬牙就过去了,先别骂我,等你好了,用这个胳膊打我两捶出出气。”这情景在我泪眼中定格在心里,每每想起都是对老人无尽的愧疚。
   发稿前,我几经周折联系到他儿子李奇今,从他口中得知,老人家原来是淮阳北关有名的“捏骨匠”。祖父李金生,父亲李亭房都是当地有名中医。老李大爷继承发扬了先辈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成为一方神医。没想到饥荒年景的机缘巧合,让他离乡背井,把最后二十三年无私奉献给牛庄人。老李大爷已走了三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仍是那么生动,那么亲切,那么温暖。也许他不知道无私奉献是什么概念,但他默默付出做到极致。他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如果按现在金钱价值观评价,他穷得一无所有,就是个傻子,但他绝对是精神财富的比尔盖茨。
   对老李大爷我能说什么呢,一切语言觉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想调动世间最美好的语言歌颂他,可惜我的文囊羞涩,我查找了所有的词典,真的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眼。
   我想为他唱一首赞歌,可惜我不识乐谱,难以谱写美妙的乐章。
   我想画一副最美好的图画,即使我有一双粗壮的大手,可惜我掂不动画笔,不识色彩冷暖。我无奈,只有为他写一篇拙文,记着他的名字,记着他的好。
   行善自有天知,也许老李大爷积善积德的善举,感动了天地。他第四代传人李奇今才有今日的辉煌。李奇今自幼在父亲的薰陶下,耳闻目睹,把父亲的经验知识变成文字。曾获科研成果29项、3项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45篇。为了博采众家之长,他先后拜王庆合、郭维淮等十多位国内知名骨伤专家为师。几十年来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考取了主任医师、高级正骨师、研究员等技术职称。他家“接骨愈伤膏”获得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填补了中医药在联合国的空白,被评为省市县专业技术技尖人才、河南省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获河南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四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事迹载入《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书中。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驻马店日报等14家新闻单位进行报道。老李家医术已名扬天下!
   老李大爷!天堂那边可好!愿你九泉含笑!
   老李大爷的无私奉献精神永垂。

共 41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洋洋洒洒的纪实文学,被主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感佩致深。这是中华民族医药学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是传统中医悬壶济世的真实刻画。中华文明5000年,有许多光耀千秋的文明史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医学精髓,博大精深,造福人类。中华文明的传承历代不辍,经久不息,不论是民间神医,还是堂皇圣殿,都奉行着解民于悬梁,救民于水火的宗旨。他们仁爱大义,大德高尚,都有一颗为万民敬仰的菩萨善心,被后世传颂。作者叙事史料详实,生动真切,故事简练形象,语言活泼有趣。一篇鸿篇巨制,压缩为一个精炼篇章,内容少含量大,给人深切的感受。被主人公的高大形象感染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好文佳作,推荐大家共赏。感谢作者赐稿神舟,祝创作丰硕!【编辑:美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2-12-09 19:30:20
  读了此文让人感受颇深。让人不由的赞叹中华医学博大精深,神奇非凡,中华美德源远流长,美好东西失传于当下,让人痛心万分。也为作者精湛的写作手法叫绝。感谢赐稿祝冬安!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2 楼        文友:尹献君        2022-12-09 20:06:18
  拜读把酒临风老师的文章,写尽了医者仁心,中华传统医学,妙手回春。感谢分享。
回复2 楼        文友:把酒临风周        2022-12-09 20:23:43
  谢谢尹献君老师关注和支持。我们要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医术喝彩
3 楼        文友:把酒临风周        2022-12-09 20:19:52
  谢谢美蓉老师鼓励支持,老李大爷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更让人欣慰的他的传人,在继承他的事业。把他的医术和医德传承下来。
4 楼        文友:李艳波        2022-12-09 21:06:07
  拜读了老师的文章,沉醉其中,在老师精准的笔墨下,把主人公民间神医写活了,在生动,绘声绘色的文字里,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医德,提壶济世!感受到了民间神医的真善美!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的医者仁心!让人感恩戴德,记着所有的好!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优秀!文笔了得!祝老师佳作连连!冬日安暖!身体安康!期待下个作品!
5 楼        文友:天地人和        2022-12-09 22:33:34
  作者语言朴实无华,充分展现了祖国的中医文化,细致入微的描述了,老李医生的医德,医术,仁心,是篇好文章,值得点赞。
6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2-12-09 23:07:38
  好文佳作,向老师学习了。感谢把酒临风周老师积极投稿支持神舟,期待看到老师更多精彩文章展现神舟。问候老师!开心创作!
峥嵘岁月
回复6 楼        文友:把酒临风周        2022-12-10 15:33:28
  谢谢峥嵘岁月老师的关注和支持!每一篇文章大姐都给我鼓励,好感动!
7 楼        文友:李文波        2022-12-10 03:21:51
  李奇才医师为何能有如此之高的学术成就?除了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与拼搏,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位“悬壶济世”的善良老爸。这让我想起一则民间传说:为什么祖传医药世家(无良者除外)的后代大都平平安安,少有灾祸临头?可他们的“平安是福”源于何处呢?本文作者已经给出了确切的答案!谢谢作者,学习了!
抒发真情实感、以文会友
8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2-12-10 14:03:57
  中医高手在民间,在把酒临风周老师的笔下,中医接骨技术在民间发挥到了极致,创造了无数奇迹。把酒临风周能不忘童年时的恩人,辛苦采写,撰写纪实文学,宣扬中医文化,值得钦佩。作品在周老师的笔墨下呈现出生动美丽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中医的神奇,以及老李大爷的医德。这种大爱,我们需要发扬光大。在此,我也向把酒临风周致敬,发掘出这美丽的故事,分享这美丽的中医文化大餐。祝贺把酒临风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回复8 楼        文友:把酒临风周        2022-12-10 15:37:01
  谢谢陆老师的关注和支持,就是把自己熟悉的好人记下来,作为对老人家的报答!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