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时光】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时光】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征文·小说)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653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8220发表时间:2022-12-10 12:13:53

【流年·时光】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征文·小说) “这一幅,很有韵味。”王堃教授指着摆在地上的一幅画,兴致勃勃地说。
   摆在地上的画,是一幅二尺见方的小青绿,画面的正中央,是达摩佛祖,双手合十,盘腿而坐。
   “大家看,达摩佛祖的身旁奇石嶙峋,树木苍劲,远山连绵,浮云缭绕。云雾、远山和奇石的纹理纵横交错,特别富有质感。如此背景衬托下,达摩佛祖既像坐在山中,也像坐在云雾之中。”王堃教授俯下身,指点着画面里的人物和景物,也指点着那些纵横交错的纹理,详细解说。
   赵信达已经好些年没有与王堃教授见过面了,王堃教授退休之后,就到了北京宋庄,当了北漂。这一次,恍恍惚惚,不期而遇,王堃教授请了五位都是大学艺术系教授退休的画家,来鉴赏赵信达的画作。而且,还这么热情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赵信达似乎觉得事情来得很突兀,有些猝不及防。
   其实,在赵信达总觉得,这幅画应该是王堃教授的作品。
   大概是二十五六年前的一天,他和美术教研组组组长张楠一起,第一次去王堃教授家里做客。王堃教授正在画画。二人进门以后,王堃教授告诉他们,“刚画完一幅画,还没题字呢。你俩看看,题些什么字好?”
   二人走到画案旁,赵信达盯着看了一会儿,脑子里冒出两句话,“佛在山中坐,禅意满青山。”心里想着,嘴里便脱口而出。
   不曾想,王堃教授听了这两句,马上说,“就是这两句了。”然后,提笔写了上去。
   题写完毕,王堃教授搁下笔,让他们二人坐了下来。一边饮茶,一边交谈。交谈中,赵信达对王堃教授刚才那幅画,深入谈了自己对其意境和技法的感受。王堃教授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赵信达和张楠临出门的时候,王堃教授卷起那幅画,交给赵信达,告诉他:“看得出,你很懂画。我这幅画,就送给懂画的人了。”
   张楠是王堃教授的学生,两个人走出王堃教授的家门之后,不无醋意地说,“俺王教授的画,这样一幅,就是我这亲学生找上门要,也得五百块钱一幅。想不到,白送你了。”
   赵信达得意洋洋地告诉张楠,“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跟王教授,虽然只喝了几杯茶,话却很投机,话投机,最起码,也算是半个知己了。”
   那之后,王堃教授经常到赵信达所在的学校来,指导高考美术生专业,赵信达就经常和王堃教授去酒店聚餐。赵信达称自己是“书呆子”,就说明他知道自己身上还有很深的书生意气。在与王堃教授的交往中,他发现,王堃也是个“书呆子”,心无城府,性格爽直。俩人自然气味相投,酒桌之上,说话也投机。
   有一次,王堃教授去赵信达家做客,还给赵信达带了一块端砚,石质坚硬,还雕着一条飞龙。王堃教授说,“我是在学校门口的古玩店里专门挑选的。”
   赵信达感激不尽。
   交往多了,俩人真的成了知心朋友。
   退二线之后,我专心码字,当草根写手,几乎不再画画了。王教授的画,怎么就变成了自己的作品,而且,还有台湾画家刘国松的“纸筋”痕迹呢?
   赵信达正懵懂之间,身旁一位身穿唐装脚穿布鞋披着长发颇有艺术范的人皱着眉头,疑疑惑惑地说:“这种纹理效果,我似乎在别人的画里见过……”
   “秦教授,应该是台湾画家刘国松的画吧?”赵信达听了他的疑问,觉得他是说刘国松的画,又不太敢肯定,所以,用疑问语气回应他,而且,似乎早就知道他姓秦,张口直呼秦教授。
   秦教授一拍脑袋,“对对对!是刘国松。他作画的技法,创造了一种纸筋法,和泼墨、洒墨、喷墨结合起来用,就出了这种效果。”
   赵信达微微一笑,说:“我在我们省博物馆看过刘国松的绘画展览,这种纹理效果,给我带来很新奇的感觉。后来,有一次,我画完一幅画,无意中,将涮墨用的碟子里的淡墨水溅到了画面上。当时,觉得毁了画。卷把卷把,揉成一团,扔在一旁。第二天,再打开一看,展开以后,竟然发现,和刘国松的纸筋法一样,产生了纵横交错的筋脉效果。就慢慢琢磨着用起来。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起初还十分懵懂的赵信达,这时候,居然不知不觉自信满满起来,似乎坚信那幅画确凿无疑就是自己的作品,自己真就有那样的水平。语气也变得坚定。不过,在大学教授级的画家面前,他毕竟是个门外汉,业余画手,不由不深怀自卑,所以,坚定的语气里,也蕴含着几分谦卑。
   王堃教授一边拍着赵信达的肩膀,一边哈哈大笑着说,“赵校长这一无心插柳,就插出了绿柳成荫。”
   赵信达打小就喜欢画画。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美术课。小学未毕业,停课闹革命,直到上高中,都在动乱中度过。画画的喜好,除了在几张大纸报上施展过,再无施展拳脚的机会,更没有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大女儿小时候,他照着大女儿的一张照片,用铅笔临摹了一张大头像。妻子高静雅,很喜欢那张画像,贴在床里面的墙上,谁看见了,都说画得好。赵信达听了别人夸奖,心里沾沾自喜。
   自打和王堃教授及其同事们打交道之后,赵信达现场看了好几位老师现场画画,看他们如何勾勒线条,如何皴染,如何上色。心里痒痒,就自己动起笔来,开始画国画。
   王堃教授等老师发现之后,就现场指导他,并对他的画认真点评。赵信达也买了一套《三希堂画谱》,工作之余,临摹几笔。还买了好些国画家的画册临摹。一直坚持到退居二线。期间,参加过几次学校的画展,因为他是学校副校长,看见他的画作的教职工,自然一个劲儿地夸奖。赵信达心里明白,自己只是三脚猫功夫,不以为然。后来,参加县里的画展,居然获得二等奖,因此,还成为县画协委员。赵信达才慢慢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的绘画天分的。
   赵信达和王堃教授,已经有二十年左右不见了,今天见面,王堃教授还习惯性地喊赵信达为“赵校长”,又听了王堃教授“绿柳成荫”的玩笑话,众人便跟着哈哈笑起来,本来有些严肃的现场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王堃教授和其他五位画家一一点评了赵信达十几幅画作以后,围坐到酒桌上,开始推杯换盏。酒桌上,说了些什么,赵信达印象模糊,似乎坠入朦胧烟雾之中。
   王堃教授下面几句话,赵信达却印象特别清晰:“你的画,要拿到市场去卖,一尺的小品,最低出手价,也得两千元。不能降价,要降价,降的是你这个人的水平。”
   二
   模模糊糊,一个长筒屋里,好像都是卖画的摊位。
   赵信达和老伴儿高静雅就在这里摆了一个摊位,摊位上,后墙上挂着的,地面上摆着的,都是赵信达的画。
   俩人坐在摊位上,恍恍惚惚,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概半个月不止,很少有人问津。偶尔来人,看一会儿画,就走了。极个别的,相中一幅画,问了价格,就还价,几个回合下来,对方给的价钱太低,赵信达执意不再让价。高静雅在一旁急得给赵信达递眼色,赵信达权当看不见,依然我行我素。有两次,高静雅实在憋不住,干脆,自己直接出面,答应了对方给的价钱,却生生让丈夫赵信达给拒绝了。那之后,高静雅便不再言语,只是坐在一旁,低头看手机。到中午饭点儿了,出去买点儿饭。再也不过问卖画的事。
   其实,也没什么好过问的,后来,来看画的人依然很少,最多的,也不超过十个人。少的,一天里,没有一人光顾。又恍恍惚惚地过了也不知多长时间,一张画也没卖出去。
   无聊的高静雅,更多的时候,是跟老同学刘菊英谈天说地。
   刘菊英就在对面摊位卖装饰画。
   他乡遇见高中老同学,又在对面摆摊位,刘菊英喜出望外。高静雅,也有了一个就近拉呱的对象,也十分高兴。刘菊英没有生意的时候,俩人经常聚在一起,东拉西扯,好不畅快。
   高静雅很惊讶地问刘菊英:“你怎么在这里卖画呢?”
   刘菊英是个直肠子,竹筒倒豆子,把自己在北京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高静雅。
   刘菊英是小学老师,退休之后。先在一家个人书店帮忙。后来,到北京来,帮助儿媳妇带孙子。儿子和儿媳妇,一早去上班,孙子去上幼儿园,中午都不回家。老伴儿因病去世了,孤身一人的刘菊英,天天憋在家里,憋闷得很。出门去,四处转悠。转来转去,转到了离家不远的字画市场。看见有卖装饰画的,生意还不错。她有在书店帮忙的经历,对书画,有一种亲近感。转悠了几天之后,她竟然租了一个摊位,卖起装饰画来。
   儿子和儿媳妇带着孙子走了之后,刘菊英洗刷完毕,打扫完卫生,诸事停当,赶去字画市场,九点多,市场里还没人呢。下午四点多,早早收摊,去接孙子回家,然后,安顿孙子写作业,做晚饭,两不耽误。
   “生意还可以,一般情况下,一天卖个二三十张,生意不好,也能卖十张左右。一个月下来,赚个万把块钱,没问题。”刘菊英笑得满脸菊花开,不无得意地向高静雅炫耀。
   赵信达的画却一直卖不出去,高静雅在刘菊英面前很没有面子,高兴不起来,就在赵信达面前冷脸。一旦转脸面对刘菊英,却马上冷脸变笑脸。
   生意冷淡,赵信达也感到很无聊,真想马上收摊,回老家。一想到王堃教授告诉他的话,“一开始,一定很少有人买,时间长了,肯定会好。要有耐心,”又按下自己烦躁的心,重新安定下来。
   闲坐无聊,就在一本空白画册上画素描。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一张。中间是长袖飘飞的古装美女,美女下面,波浪翻卷。远处,峰峦叠嶂。又根据屈原《九歌》的十一篇内容,画了十一幅素描。还根据李白的几首诗和王维、李商隐等人的诗意,画了一些素描。再加上其它一些内容,还真不少。
   一方面,打发时间;另一方面,为将来再画画做底稿。晚上,回到住处,根据白天的素描,已经画了几幅画。
   当然,除了一般的技法,也巧妙地糅合进“纸筋法”。王堃教授和另外几位教授,都鼓励他把“纸筋法”用好。告诉他,靠这个方法,他的画作,会在宋庄出名的。他记住了教授们的话,自然要将“纸筋法”糅合进去。
   天天画。很快,画满了一本。
   有一天,也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赵信达出去了,一直到下午后半晌,才回来。回来后,找那本画满素描的画本,不见了。翻来覆去地找,还是找不到。就问高静雅。
   高静雅一脸得意,笑着从兜里掏出一沓钱,挥动着,对赵达信说,“瞧瞧,一千块,生意开张啦。”
   赵信达以为她卖了一幅画,听说一千块,急了,“我不是告诉你嘛,最小的一尺小品,也不能低于两千块,你怎么一千块卖了?”
   “哪里啊,是你那个破画本,有人相中,死乞白赖,非要买,掏了一千块钱,买走了!”
   赵达信听了,急得直哆嗦,一只手指着高静雅,说话也结巴了;“你……你……你怎么把它……给卖了?那是我……的心血啊!”
   “不就是一些素描吗?你再画就是了。”高静雅满不在乎,双眼乜斜赵信达,慢悠悠地说。
   “你啊……你啊……你哪里知道……那本画册的价值啊?”赵信达说话更结巴。嘴唇哆嗦得更厉害,脸色煞白。
   一旁的刘菊英看见,急忙上来劝架。大庭广众,赵信达不好再发作,只好暂时按下心中怒火。
   等回到住处,赵信达又提及此事,高静雅说,“你花了几千块宴请王堃和那几个老头子,吃了你的,喝了你的,人家能不给你戴高帽吗?几顶高帽一戴,你就真觉得自己了不起,忘了刘二哥贵姓了。两个多月了,一张画没卖出去。你醒醒吧!”
   赵信达不从,马上反驳。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越吵越激烈。正吵得不可开交时,高静雅捂着头,身子摇晃,差点儿栽倒在地。赵信达知道,她的头晕老毛病又犯了,急忙扶住她,给她拿药,照顾她喝下去,扶着她躺到床上休息。再也不敢旧事重提了。
   第二天,赵信达心里依然气不过,就跟高静雅冷战,不搭理她。高静雅也察觉到了赵信达的冷淡,回报一脸酷霜,也不再理睬他。
   中午,高静雅出去买饭,带回来两盒蒸米饭,两包咸菜。将其中一盒蒸米和一包咸菜扔在赵信达面前。
   赵信达拿起那咸菜一看,“爽口脆”,是过去俩人爱吃的咸菜,也不介意,就着一包“爽口脆”,吃下了一盒蒸米。
   第三天中午,依然如此,赵信达心里虽然不悦,还是忍着,没有言语。
   第四天中午,看着高静雅要出门买饭,赵信达主动对高静雅说话:“记着啊!别再买咸菜了,买两份儿黄焖鸡来。”
   哪想到,高静雅买回来的,依然是“爽口脆”。赵信达心里憋不住火了,大声吼道,“你耳朵聋了吗?我告诉你买黄焖鸡,你怎么还买咸菜?”
   高静雅也不示弱,冷笑着说,“哼!有咸菜吃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
   在赵信达面前,过去的高静雅从来都是温柔贤惠,低声细语,今天很反常。赵信达有些不适应。语调低了下来,“再咋说,也不能天天吃咸菜啊!”
   高静雅的语调却高昂起来:“两个多月了,住又湿又冷的地下室,一天得掏二百多。摆这个冷摊子,一天又得二百多。白赔钱,赔到啥时候算完啊?一本破画本,给你卖了一千块钱,还跟割了你的肉似的。”说着,说着,声音哽咽,夹带哭腔。
   赵信达看着高静雅几乎变成了泼妇,心里的火又窜起老高,想大声喊:“我没告诉过你吗?耐下心来,你怎么老鸹等不及椹子红呢?”却感觉喉咙干涩,拼尽全力,才喊了出来。
   刚喊完,觉得有人用手连连拍打自己。懵懵懂懂,听见高静雅熟悉的声音,“你咋啦,咋说梦话呢?”
   赵信达迷迷糊糊睁开眼,豁然明白,自己是在做梦。
   梦醒过来,对着睡眼惺忪的高静雅说,“刚才,你虐待我。”
   高静雅“扑哧”一笑,“还在说梦话。”
   “可不就是梦中的话嘛。”赵信达哈哈一笑,把梦中的情景一一告诉了高静雅。
   听完了他的述说,高静雅笑着说,“你还真做了一场黄粱美梦啊?”
   赵信达说,“去北京宋庄卖画,就我这水平,哪里敢想?再说了,梦里的那些画,我压根就没有画过啊。纸筋法,我也就是在省博物馆里刘国松的画展里看过,从来不知道咋用。这一切,真的都是一场黄粱梦。”
   高静雅又笑着说,“你这梦也真会胡思乱想,刘菊英是个小胆鬼,借她仨胆儿,她也不敢在北京一个人摆摊卖画。”
   赵信达嘿嘿笑了:“这不是做梦吗?梦里,我还敢在北京卖画哪,她有什么不敢的?”
  

共 550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以梦为载体,讲述了一个意义颇丰的故事。梦,是缥缈无序的,但并非是空谈。几乎所有人都爱做梦,渴望到达未曾到到达的远方,梦也就同时具有了“梦是愿望的实现”这层微妙的含义。通读全篇,故事核虽是一个梦,但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和精心构建,故事依然十分完整和饱满。赵信达并非一个专业画家,却以无心插柳的方式吻合台湾画家刘国松纸筋法的画技,被王堃教授赏识,成为知己,人生好友。赵信达谨记王堃教授教诲,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低价销售自己的画作。然而清高解决不了饿肚子的问题,文中又插入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这个片段,以细致地描写,将寓意慢慢呈现。人都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一半清高,一半卑贱;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很好地诠释了主题。本文立意高远,主题深刻,用一个梦的解析表达出梦来自内心,是心灵创造的一个满足内心渴望的影像,也是作者释怀于生命中各种不得与失意的豁达,呈现作者悟透人生的高境界。一篇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21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2-12-10 12:22:55
  从陆续编辑大哥的文字中,感觉到您的身体正以良好的势头在恢复。疾病挡不住您的脚步,更限制不了您的思维,这篇以梦为艺术形式呈现的故事,还是带有很强的主管印痕的,其中阐释的境界非常高,没有谁会轻轻松松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罅隙中,要先学会生存,努力坚持,抱有内心的追寻。故事很有意义,从中悟出一些道理。祝贺大哥,又一篇佳作出炉!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0 14:19:21
  谢谢清鸟,辛苦了。精彩的编者按语,是拙作蓬荜生辉。做了一场梦,出笼一篇小说,这梦做得值。
2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12-10 20:56:30
  这是作者的梦境?真难以置信。梦很完整,又严丝合缝,符合生活逻辑。另一方面,作者不是画家,却对画画、欣赏画写得很专业。这样一个完整的梦境也许是再构思的结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对艺术(文学)坚持不懈的追求。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1 08:29:33
  谢谢梅子,是的,这个梦真的做过,而且,大部分情节,都来自梦中。当然,写成小说,又有虚构。梦境也罢,虚构也罢,都是现实生活的演绎,都与现实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 楼        文友:风逝        2022-12-10 21:32:50
  轻舟老师的小说题目很有诱惑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找寻如此命题的原因,结果是主人公梦境中出现的东西。梦中赵信达的坚持,妻子的抵触与不理解,这是不是现实的映射?实现美好的理想的旅程,要耐得住寂寞与贫寒,耐得住指责与误解,如编辑青鸟才女所言,没有谁会轻轻松松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是梦,但是主人公渴望去宋庄卖画的愿望,已经存在在在他的潜意识之中。也许,真的达到此愿望,真说不定需要吃白米饭与咸菜了。“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中的话与轻舟老师的文异曲同工。很佩服轻舟老师,懂得真多,涉猎到绘画方面的知识也那么专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1 08:32:15
  谢谢风逝,是的,梦境就是现实生活的映射,也许,在现实生活里不能实现的,在梦境里,就可以实现了。赵信达的梦,应该就是这样的梦吧?
4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2-10 22:50:47
  读轻舟大哥的小说,开篇出场的第一号人物王堃教授引起我的兴趣,勾起我的往事回忆。第一次接触“堃”字,是来自著名演员项堃,他是电影《南征北战》敌军张军长的扮演者。说实话,第一次接触“堃”字,不会读。后来查字典,发现“堃”是“坤”的异体字。所谓异体字,即一字多形,意思不变。坤字,有三种意思,第二种意思是指女性的。如坤包,指女性用的挎包、手提包。坤表,指女式手表。这是题外话。
   达摩佛祖,是中国禅宗的始祖。
   王堃教授与业余画家学校副校长赵信达因画结缘,因一句偈语:“佛在山中坐,禅意满青山。”而成为知己。
   说实话,业余画家要成为真正的画家,那要走很长一段路,业余画家要把自己的画作拿到专业市场上去营销,而且买个好价钱:“一尺的小品,最低出手价,也得两千元。”假如,你真这样去实践,那结果肯定是如赵信达的妻子高静雅所说,每天有“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充饥,就已经很不错了。
   哎呀,读完小说,原来是跟轻舟大哥做了一个“黄粱美梦”。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只想说轻舟大哥这个梦很“艺术”。
   佳作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1 08:37:05
  谢谢明月老弟,是的,王堃的名字,我是明了一番心思的。达摩佛祖,也是经常出现在国画里面的。里面的很多情节,写在梦中,又源于现实生活。算是现实生活的映射。借助梦境,赵信达圆了一个梦。读者,也许能从里面揣摩出来一点儿人生况味,倘能如此,这篇小说就算没有白写。
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12-11 07:08:13
  莫言说:“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牵梦绕的什么 ”。说实话,我从小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舞蹈家,虽然这个梦对我来说遥不可及,但是我常常能在梦里实现我的愿望,这也很满足啊!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也都会做梦。每个梦实质上来自一股精神力量,那么每个梦就都是为了愿望的达成。赵信达在画艺风格上有多开创性的探索精神,其画达到台湾画家刘国松的“撕纸筋法”之神韵。深受王堃赞赏并视为为知己。画是心血凝聚的作品有怎肯廉价轻易抛出?可生活是现实的柴米油盐。“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才是生活的实质。文章将梦境描写插的细腻传神。文中有生活拾趣,有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悟,情情为真。恩人、凡人、有缘人,人人在心。生活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人与事都采撷入文。文中充满生活的感恩之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种情愫,每一处风景,每一份过往,如鸿泥雪爪,都留在这些质朴真纯的文字中,平凡的生活真实的感受,虽是一帘幽梦,却一定情动于衷。小说感情真挚、质朴,文字自然流畅,娓娓道来中,既打动人心,又富于启示意义。拜读学习轻轻大哥佳作。遥祝快乐大哥健康快乐每一天!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5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1 08:39:23
  谢谢小素心,是的,赵信达借助梦境圆了画家梦。我也通过这篇小说,圆了自己一个梦。梦境,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延展。
6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2-11 16:27:52
  难怪文中多次提及恍恍惚惚,原来是一场梦,可不就恍恍惚惚了?不过,这个梦真是好,人生百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全在梦中聚齐了。赵信达高静雅两口子卖画,一个坚持梦想,一个注重生活,可不就得吵架?不过吵归吵,做妻子的毕竟舍不得丈夫挨饿,于是,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就走上了生活的舞台。文章借助梦境生动地演绎了人生百态,语言朴素自然,生活气息浓厚,欣赏学习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6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1 20:21:30
  谢谢如玉,梦如人生,人生如梦,梦境,是人生另外一种境界。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也许在梦境里面就可以实现。
7 楼        文友:上官风        2022-12-11 17:08:48
  看完这篇小说,我不禁莞尔:原来是一场黄粱美梦。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者的这篇小说虽然以一场梦为载体,但无论化作鉴赏、买卖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景设置和语言都非常合情合理。
   题外话,说起做梦,其实我们做文字的(尤其是写小说的)何尝不都是在做自己的梦: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现实中不能说的话……
   小说情节精彩,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欣赏了。
回复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1 20:23:59
  谢谢,借一场梦境,圆人生不能实现之想。荒唐里面有不荒唐之处。
8 楼        文友:泽子        2022-12-11 19:00:14
  文章用一盒蒸米饭,一包“爽口脆”走进生活,又用梦境映射理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理想和现实其实并不远,随着人年纪增大,理想是现实的目标,现实是理想的动力!我们越来越懂得如何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了规划,让理想成为计划,为现实行动指明方向!点赞作品!
回复8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1 20:25:15
  谢谢,日有所思,也有所梦。白日里不能也许在梦境里就能实现。实现的,
9 楼        文友:石语        2022-12-11 23:05:26
  有时候,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一个没能实现的理想而遗憾。你以为自己忘记了,但总是毫无征兆就出现在某个梦里。读轻舟大哥此作,感触尤其深刻。隔些年就会梦见自己要参加高考了,英语单词还没有背,数学已经荒废日久,诸如此类。赵信达的梦一地鸡毛,还好那只是梦。大哥是营造氛围高手,小说很有味道。
回复9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2 09:34:26
  谢谢石语,是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里不能实现的事情,也许在梦里京能如愿以偿。
10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2-12-12 13:35:05
  都说书画里的人生,是需要给懂欣赏的人品读的。我想赵信达就如是。他喜欢绘画,认真在画,他遇到了良人,也遭遇了挫折,现实的生活和梦里的人生,总是有相似,却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真实的人生,在不由自己的梦境中,可以活出不一样的样子,却在梦醒后,回归到现实中的白米饭和爽口脆。话说,前段时间封控,还真想吃爽口脆。解封了,却没有去买。真是复杂的思想。
回复10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2 15:44:59
  谢谢真真精彩点评。是的,人的梦想,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在梦境里,却如愿以偿。你也吃过爽口脆啊?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