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images/top_bg.jpg)
【绿野“沉淀的岁月”】黄桃罐头(散文)
一
昨晚,孩子回家,带回两瓶黄桃罐头。她也顾不得吃饭,先找工具把罐头瓶盖起开,一股子罐头特有的香甜味儿,伴着她,如风过境,弥漫开来。
孩子将第一口黄桃给了她爸爸。在这大冬天里吃这个真是爽到家了。她爸一边砸吧滋味,一边说。
孩子又来到我身边,坐在我对面,自己吃一口,哇,好凉,来一口,爽歪歪。面对这一波具有挑逗意味的动作,我在她对面看着,笑着。孩子知道我不赞成晚上吃甜腻和冰的的东西。所以,故意逗我。
现在因为疫情,在某平台疯狂订单,信息量超大的黄桃罐头,成了宠儿。你也跟风,它竟然也到我家了。我慢条斯理地调侃一句。孩子说,咱也来个物理预防呗。啥物理预防,就是馋虫勾起的吧。我有点不留余地,怼她。随您怎么说。孩子用汤匙从瓶中舀出一块黄桃,给我最最亲爱的妈妈,物理预防,让病毒逃(桃)之夭夭。
我推辞着,孩子不让步,无奈之下,接过黄桃,立马唇齿之间香甜满满。在我小时候可没有黄桃罐头,那时候就是桔子或山楂罐头,就这两种罐头也轻易吃不到,得有个头疼感冒才可以享有。孩子听完我的这番话,您在忆苦思甜?看着她揶揄地笑。我摇一摇头,不再分辨。现在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允许你们不相信。说来奇怪,我从小时候若是有个头疼脑热,还就是吃个桔子罐头能解决的,只是到你这里罐头的种类繁多起来。罐头与药的功效不差上下。这个癖好从我到你,咱俩都百试不爽。其中的缘由很难界定,是心里作用,还是确有治病救人的疗效?咱就不得而知了。
孩子一边听我说一边继续吃,妈妈,您不再做一次黄桃罐头?
二
第一次做黄桃罐头,那是前年春节前夕。闲来无事的我去逛超市。超市里大批量的冷冻黄桃搞促销,便宜得很。我在导购员的鼓动下,购买了三大塑料袋子。
我兴冲冲地将它们拎回家。孩子爸见了,眉头皱出几个大疙瘩,好一个不高兴,你买这些冻疙瘩干什么?你改行,得搞批发?你就觉得不会浪费!他这一连串带着火药味的发问,容不得我解释。
我看出苗头不对,此刻不能解释,只能智取,不能顶撞。我压下正在升腾的怒气,换上笑颜,咱要不要打赌,这个东西,过年吃饭的时候,大家争着吃?
孩子爸不屑一顾,一堆冻疙瘩,争着吃,做梦吧!
那就打赌呗!我有点穷追不舍的劲儿。
好,谁输了,谁刷碗半个月。孩子爸下了赌注。
不行,还得加一个红包。我又加上一条。
孩子不嫌事大,在一边拍手叫好,要不要也给我发个红包?不管你们谁输了。
我和她爸异口同声,你,一边去吧!孩子吐吐舌,退避三舍。
三
晚上七点多,冻黄桃都化开了。孩子爸拿起小片黄桃往嘴里送,一打牙,甩手把剩余部分扔进垃圾桶,酸死我了,就这,你指定输。我也不辩解,笑着把他推出厨房。您就擎好吧。
我在手机上找到坤生王子,她演唱的明朝大才子唐寅写的《桃花庵》改编的京歌《桃花庵歌》,打开。铿锵有力,韵味十足的歌曲在厨房里萦绕。“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我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忙碌。
我先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再把适量的冰糖放在水中,开火化糖。不大会儿,锅里冒着细细密密的小泡泡,肉眼可见的冰糖在消融,拿汤匙擓一勺,吹凉,送入口中,尝一下,好甜哦。
耳边的歌曲还在循环播放,这不禁让我想着大才子唐寅用桃花换酒,他有没有等桃子成熟,像大诗人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肘子一样发明个桃罐头呢?想至此我哑然失笑。也许才子唐寅只对酒感兴趣,要不然他也不会写下摘下桃花卖酒钱吧!
眼见冰糖完全化开,我又把黄桃瓣下锅,用锅铲不停地翻动,搅匀。小火慢悠悠的熬制,大约五六分钟后,黄桃变得软塌塌。我就停火,把它们倒进早已准备好的干净的盆中。就这样式的,我循环往复,忙了大半个晚上,看着盆里越来越多加工好的黄桃,成就感满满,就等着明天装瓶,变为黄桃罐头。
隔一天,一排大功告成的黄桃罐头在后窗台上,蔚然成风,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等到过年,被家人们品尝。
四
几天过去,年,带着应有的气势,来临。除夕之夜,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孩子变戏法一样,把黄桃罐头盛在一个很别致的果盘中,端上桌。终于到了它们精彩亮相的时刻。
孩子先让爷爷奶奶尝一下,接着是叔叔婶婶,然后说,一家人尝过之后,麻烦给打打分。大家一致对酸甜可口的黄桃罐头给予好评,都称赞我的手艺不错。孩子爸也赞不绝口。他背地里给我发了个红包,算作奖励。我立马收下,这还不算,接下来,洋洋得意地拧着他的耳朵,命令他出去收拾饭桌,然后去刷碗。孩子的叔叔婶婶要去帮忙,都被孩子拦下,你们不能帮忙,这是我爸爸打赌赢得的劳动成果。
孩子爸在厨房里刷着碗,让我过去。他偷着问,咱家里还有这样的黄桃罐头么?我还没吃够。看着他呲牙咧嘴地笑,我故意皱着眉头告诉他,怕你嫌我浪费东西,黄桃罐头已经被我分给弟兄们了。换言之,没有了。你要是真愿意吃,咱们以后再做呗。我给孩子爸留下了盼头,至于何时再做,那就看超市里有没有黄桃了。
五
谁也想不到黄桃罐头,今年会在疫情期间火得如此这般。购物群里有老板审时度势地发起团购黄桃罐头的原材物料,我也跟风要了一份。
黄桃果肉中的果胶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大量的纤维素,经常食用可以降糖,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也许人们喜欢它的谐音梗,令疫情逃(桃)之夭夭,尽早结束,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
再次做黄桃罐头,变得驾轻就熟,孩子爸也乐于参与其中,我们的话多起来。
在我们小时候,大约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就是每家每户都制作西红柿罐头。有打算的人家早早去医务室要几个空的葡萄糖瓶子,洗净,控干水分,备用。西红柿大多是自家院子里长的。挑熟透了的西红柿,清洗干净,切碎,装入备用的空瓶子。铝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把装满西红柿碎的药瓶放进去,然后盖好盖子,蒸四十分钟。最重要的是把药瓶的皮盖子扎几个眼,要不然药瓶受热后,因为锅内逐渐增强的压力会爆裂。
孩子爸说,那些个寒冷的冬季,吃个米饭或者面条,桌子上摆放着颜色鲜亮的西红柿鸡蛋汤,那顿饭绝对得吃个肚儿圆。
是啊,不管是当年的西红柿罐头还是现在的黄桃罐头,一样给与生活丰富多彩的滋味,这就值了。
其实,生活就是用细细碎碎的小火,添加了各种滋味,慢悠悠地熬,火候到了,如同各种罐头一般,奉献出快乐与甜美。
![](http://www.vsread.com/uploads/photo/38972/1288/17b8a15b24733d11ef5e888ce94ceb2f.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