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情】我的外公(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情】我的外公(散文)


作者:雪颖 白丁,2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3发表时间:2023-01-03 20:58:34
摘要:编辑老师邀约我写一篇散文,我思来想去不知写什么是好,半夜梦醒,忽然想到要写一写我的外公——宋贤鹏,生于1916年,卒于1993年,要从哪里写起呢?就从外婆的一声歇斯底里入笔吧。

打开记忆的阀门,就会有太多的忘事涌出脑海,对于外公的慈祥,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但外公一生都是充满了拼搏,与人为善,对待子女更是痛爱有加。但是他的婚姻却是充满了无奈。
   “把方凳搬回去!”外婆一声冲破天的怒吼,整个房间里的空气都凝滞了,外公端着方凳的双手还未来得及放下,弓着腰小心翼翼的转过身来,一抬头,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我,他尴尬的朝我笑了一下,那笑中有些委屈不得诉说,又慢吞吞的将方凳搬回了原处,那年我五岁。
   我真的不知道一个方凳究竟放在何处才是正确的,也不知道外婆为何会为这么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但是从我记事起,无论外公做什么,在外婆眼里却总是不如意的,不是厉声呵斥,就是生硬的夺过外公手中的活儿自己干,这时的外公往往会拿起一个小板凳,默不作声的走到家门囗坐下,眼晴望着远方一脸平静,他就这样像雕塑一般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目光茫然,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从没有顶嘴,从没有愤怒,这就是外公面对发脾气外婆的态度,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日子总要在外婆喝斥外公中度过。我只是常听到有些邻居劝慰外婆说:“都生了四个孩子了,咋能说没感情呢!”我也常听到外婆反复唠叨她的初嫁:“连人都没见过长什么样儿,俺爹就让我上了花轿,我这辈子三双筷子三双碗走到了今天。”
   从她的话中我大抵明白了外婆是对这桩没见过面的包办婚姻不满,甚至至今还有些愤愤不平。的确,外公比外婆大十岁,外婆一米六五,外公一米六零,外婆急躁,外公稳健……也许是因为这些缺点吧,外婆心里总是有道过不去的坎儿,虽然有了大舅、二舅、小舅和我母亲,可这份感情越发火药味儿浓烈起来。
   那时的我时常在求解外公的心理阴影面积,可他总是不言不语,像一部机器,埋头干活,接受无来由的斥责,一副波澜不惊,心若止水的样子。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外公其实是一个积极上进,有发展眼光的人。在六十年代,当农村人都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穷家难舍的思想时,外公就已经背起行囊一个人从高密来到青岛打工了,他顺利的进入了果品公司食堂做面二,由于人老实憨厚,工作勤奋,很快单位就给他分了第一套住房,三十几平的里院。
   紧跟着,外公就把妻儿都办进了城里,也落上了城市户口。
   后期,又把自己的妹妹接出来,在青岛上了学,成了家。
   外公在果品公司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期间凭借过硬的工作,忠厚的人品,公司又给他分了三套住房,而且都是有上下耧有水有厕所的套房,正好满足了三个舅舅的结婚需求。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外公一个普通工人,凭借自己的能力,竟然给家里挣来了四套房子,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可真是想都不敢想,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祖孙三代住着十几平的房子,拥挤不堪,邻居们暗地里都说:“人家老宋家可真是不缺房。”
   小时候,我读不懂外公,只记得他背我上天桥去看火车,默默塞给我一颗山楂丸,可是以我现如今四十六岁的年纪,再回头去想外公,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家庭建设中,外公是有功劳的,他不但每月有正规单位发的薪水,还给家里争取了四套房,单凭这一点,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应该很高。可家里人总也看不到外公给家庭做出的贡献,只是一味的不满、唠叨、责骂……
   我母亲在十八岁成年后,面对外公外婆这层水火不溶的关系,曾经劝过外公:“爷,你俩离婚吧,这样你的日子也好过些,俺娘也眼不见心净。”听了这话,外公笑着摇摇头,半响崩出一句:“俺不离。”
   纵使面对外婆每天无来由的责骂,外公对于这个家依然忠心耿耿,六零年代闹饥荒的时候,别人家都饿得揭不开锅,外公凭借面二的工作便利,总能让孩子们吃上热腾腾的大白面馍,也是在那个贫瘠的六零年代,当别人家穷得一分钱掰成八半儿花的时候,外婆家却能攒出钱来买上了挂钟和缝纫机。
   外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奉献着,直到三个舅舅风风光光的把媳妇娶进了门儿,当时结婚要的六大样儿和八大件儿,一样都没少。
   似乎像是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外公不久后便退休了,戏剧化的是,也就是在此时,外公外婆分居了,外公搬到了离家较远的地方居住,家庭签订了活不养死不葬的分家协议,由我母亲照顾外婆,三个舅舅轮流照顾外公。
   大约从我十岁那年的春节开始,团圆夜里便没有了外公的身影,只是听见外婆对舅舅说:”吃完了,给那个老东西捎些回去。”这是否就能说明外婆的心里还是有外公的?虽然那时我的年纪不大,但听到这话心里总感觉酸酸的,我在想:舅舅要在吃过了十二点的饺子后才能赶回外公那里,且不说这迟到变凉的年夜饭,别人家团圆的欢笑声,纵情的鞭炮声,当外公独自一人听到这些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
   外公已经太久没有回这个家了,我们也有好多年没有见面了,有一天,我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外公坐着小公共汽车回来了,下车后,他走不动了,坐在百货公司门口,落魄的样子引来好多人驻足,我还给他买了一摞小饼,他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从梦中哭醒了。
   第二天,母亲带我回外婆家,意外的看到外公就坐在院子的大门囗,我怯生生的看着外公,他先是一愣,继而问母亲:“这是敬敬?”母亲点点头。“都长这么大了!”他有些欣喜。“嗯,上初中了。”母亲戳戳我。我小声的叫了声:“外公。”
   一进外婆家,就听到她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那个老东西回来了。”母亲点点头,外婆接着说:“真丢人,下了小公共汽车,走不动坐在百货公司门口了,那么多人围着,还有人给他买了小饼吃,邻居来报信儿,老二就把他背回来了。”
   听完外婆的话,我很吃惊,这个场景居然和我昨晚梦到的一模一样,年少的我无法解释这份雷同,是我的未卜先知?还是外公梦中传递给我的信号?我至今不得而知。
   外婆唠叨了一会儿,我和表妹就去院子里玩耍了,坐在院门口的外公起身要走,就在这时表妹突然冲着外公的背影喊道:”姐姐,你快看。”顺着表妹手指去的方向,我看见一坨大便从他的裤腿里滚出来,那是我见外公的最后一面。
   后来听说,外公已经下不了楼了,三个舅舅轮流照顾也没了人影,他饿了,就坐在地上一点一点的挪着下楼,在垃圾箱里捡些剩菜剩饭,偶尔遇到好心的邻居,会把他扶回家里,送上点儿热汤热水,久而久之,邻居们也见怪不怪,任由外公自生自灭。
   又听说,外公连屋子都出不去了,饿得整夜嗷嗷直叫,家里有些生米生面,他抓起来就吃,由于消化不良总是拉肚子,满墙满炕都是他抹的粪便,屋子里臭气熏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外公天天数着日子,盼望有人能来看一看他,管一管他。
   再听说,外公去世了,是活活饿死的,那年他七十七岁。
   得知外公死讯的时候,我刚好上初三,那时的我并没有对外公流下多少眼泪,因为长年的生疏,加上我也不知道饿死是一种什么滋味,生命中似乎多与少一个外公,对我而言没有丝毫的触动。
   成年后,我第一次减肥,终于知道了饿是一种怎样的感觉,那种前胸贴后背的饥饿感吞噬着我,我终于体会到了外公当年的无助,或许在外公最后几天的日子里,除了饥饿,更多的是绝望。
   写到这里,我眼前浮现出了两幅画面:
   饥荒年代,三个男孩接过父亲从怀中拿出的白面馒头,狼吞虎咽的吃着,父亲满足的看着他们,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富足年代,一位老父亲饥寒交迫的躺在粪便中等待着开门声,等待着一杯热水,等待着一顿饱饭,即便是再饿,在他的心里仍旧声声呼唤着:“我的儿,我的儿……”
   这就是我外公的一生,可以用隐秘而伟大来形容吗?隐秘的是他那份父爱和对家庭的坚贞,没有爱字挂在口头,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与奉献;伟大的是他用隐忍维系着一个家庭,在父亲两个字面前,他是称职的,承揽了一个父亲该做和不该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在这样的一个夜里,我非常想念我的外公,感谢编辑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给我一席之地,能让我畅笔舒怀写一写我的外公,也算是以此文告慰他的在天之灵吧!

共 31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外婆严厉的斥责声揭开了外公因隐忍生存、尽职尽责、不求回报的一生。外公是整个家庭的一头老黄牛,一生勤劳而悲凉,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包办婚姻带来的灾难,或许是外婆无以言说的痛。无论怎样,那个隐秘而伟大的外公形象是那么真切。妻子的谩骂,改变不了他对家庭的忠贞;儿女的漠视,改变不了他对家的渴望。努力过,付出过,却没有得到回报,这也是作者心里的痛楚。可怜的外公,在饥荒时代满足了一家,却在生活富足的年代里被活活饿死了,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却发生了,让读者有种揪心的疼痛。作者笔触细腻,细节描写真切感人。拜读学习!感谢赐稿!精彩共赏!力荐佳作!【编辑 老树听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树听风        2023-01-03 21:02:34
  可怜的外公令人心疼!作者取材新颖,描写细致,感人好文!!力荐欣赏!
2 楼        文友:成敏        2023-01-04 07:53:53
  一个慈祥善良的外公,却是委屈了一辈子,婚姻的不幸,是人一辈子最痛苦的事。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我的婚姻,像极了。整天生活在歇斯底里的环境中,精神整天蹦的紧张,无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