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喋血凌霄城·2
李岩,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出身名门,其父李精白曾任明朝天启年间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崇祯初年,明朝廷追查魏忠贤逆案,崇祯皇帝责斥李精白“交结近侍,徒三年,输赎为民。”,下旨处罚査办,撤销了李精白的官职。
天启丁卯年中举的李岩,身处乱世,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变化。
崇祯皇帝登基后,各地灾荒连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大乱。
参加了称为“闯王”的舅父——高迎祥起义农民军的李自成,勇猛顽强,跟随高迎祥在川陕甘鄂豫各地和朝廷官军激烈的战斗。
李自成成为了农民军中一员勇猛顽强的“闯将”。
崇祯九年,黑水峪一战,高迎祥受伤被朝廷官军所捕。
高迎祥被押至北京凌迟处死。
高迎祥牺牲的消息传来,李自成聚集队伍,问:“高闯王牺牲了,弟兄们,大家怕不怕?”
所有将士齐声道:“不怕!不怕!不怕!”
李自成振臂高呼:“我们不怕!我们要让崇祯知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不怕死,我们老百姓方能闯出一条自己的活路!”
得到众人拥戴,李自成承袭了“闯王”称号,继续带领着这支农民军浴血奋战。
多年来,崇祯皇帝为镇压各地的起义,派出朝廷大军,不断地对农民军围追堵截进行剿杀。
崇祯十一年,潼关南原一战,李自成的队伍遭到朝廷官军的埋伏。
“尽亡其卒,以十八骑溃围循”,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十余人逃进陕南的商洛山中。
时年河南大旱。
家境富裕,好施尚义的李岩在家乡河南开封府杞县赈灾救助灾民,并写出“劝赈歌”,劝说当地的地主富户赈灾救民。
李岩的善举得到当地广大贫苦百姓欢迎,百姓们称其为:恩人李公子。
因此,李岩遭到地主富豪士绅以及仇家的嫉恨,官绅勾结,诬陷李岩收揽人心,企图煽动“民变”造反。
李岩被抓进杞县大牢。
正在河南开封卖艺的江湖侠女红娘子,心中一直敬重李岩,得知消息,她义愤填胸,带着众多兄弟姐妹急奔杞县,冲进县衙,杀了县官,救出身陷牢狱的李岩。
李侔、李忠杀了他们的仇家。
李岩兄弟和红娘子举旗造反,拉起了一支家乡子弟兵队伍。
不久,李岩带着队伍投奔了闯王李自成。
此时,兵败的李自成正困在商洛山中。
李岩和红娘子近三千人马的到来,让李自成喜出望外。
李自成亲自带着刘宗敏、高一功、牛金星、宋献策等几位主要头领前往十里外迎接。
当天晚上,明月高悬,星光灿烂。
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献策,李岩,围坐在院子里高兴地交谈。
李岩道:“闯王恩德在人,今日得见,恨谒见之晚,从此,我跟着闯王,愿效前驱。”
李自成爽朗地笑道: “李公子乃河南才俊,闻名久矣。今不远千里而至,共图义举,当为创业开基者也。自成处于如此艰困之时,先后得金星、献策和你前来相助,三位皆饱学之士,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出谋划策,胜过十万兵,此非天意助我?”
看到眼前大名鼎鼎的“李闯王”这位农民军领袖人物,相貌堂堂,言谈举止透着豪迈气概,李岩微笑道:
“闯王,天意即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今朝廷官员腐败,各地连年天灾,百姓饥寒交迫,天怒人怨,朱姓明王朝的江山已是风雨飘摇。现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谁能争取到民心,谁就有了胜利的基础。闯王征战多年,为拯救贫苦百姓于水火,得到过很多民众的拥护。虽因战事不利,目前处于艰难,只要闯王带着队伍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终会有胜利到来的一天。”
面容略显清瘦的宋献策,头戴方巾,身着道袍,颇有点仙风道骨的模样,他面带笑容说道:
“李岩兄说得对,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刘邦和项羽相争,常为楚霸王项羽所败,最后,还是刘邦取得了天下。所以,两军交战,胜败,不可看一时一地。着眼于长久,胜不骄,败不馁,坚持下去,将眼光放远,只要争取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支持,闯王这支队伍,来日可期。”
牛金星长得白胖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手拂长须,眼睛望向李自成,说:
“闯王胸怀大志,龙虎鸿韬,英雄伟略,乃是当今起义军首领中的佼佼者,非他人可比。只要闯王这支队伍上下团结一心,赴汤蹈火,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努力下去,我们共同竭尽所能辅佐闯王,相信,这仗,总会打出一个名堂来的。”
李岩、宋献策、牛金星三人的话,李自成听了心中十分欣然,他高兴地说道:
“你们三位都说得好,我们这支队伍,一定会有打出名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