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秋之随笔(散文)

精品 【暗香】秋之随笔(散文)


作者:左妍 布衣,33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1发表时间:2023-01-05 22:08:15
摘要:年少的时候喜欢春天,喜欢烟花三月的韶华盛极,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渐渐地愈加喜欢秋天——喜欢芦花柳影、红叶秋云,喜欢凉雾残荷、明月秋虫,喜欢秋天的意境、神韵和气度。


   (一)秋韵
   我喜欢秋天——喜欢它秋水长天的静寂,喜欢它秋林萧萧的疏旷,喜欢它秋雨飘潇的凄清……
   古人说“秋水长天”,该是说它的色,清冷的,疏离却不凛冽,壮阔而静寂。秋天的水低沉了,沉淀成凝碧的亮蓝,一泓泓、一潭潭,散泊在萧萧的山林草木间,微微地皱着几道波痕,清透的,仿佛一粒粒无尘的仙子的眸。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时候,最好有白发钓叟斜戴箬笠,垂竿独钓于柳影下,才够诗意。还需有飞白的芦花、半塘残荷、一叶小舟,满目萧索,野无人迹,而主人却兴味正浓。一壶酒,一钓竿,世上如侬有几人?清雅又孤独。
   秋天的天空,涨离了大地,涨成无垠的淡蓝,高远无法触及的蓝,像拉开的幕,像张开的帆,仿佛要脱离了人间去。那天际是一尘不染的澄澈,遥浮着白白的云朵,美得像一个不真实的意念。这样的长空下,最适合躺在黄草的山冈上看那天那云,看那闲缓的一朵两朵,悠然地飘过,来去自如,变幻万状;或成片地流淌过,又渐渐地消散成不可捕捉的如烟的丝絮。天和地之间亦是无比纯净的,只有几只飞鸟或过雁,掷下几行呷呷的鸣声。不一会儿,就由齐整的雁阵变成了模糊的雁点。闭上眼,深深地吸几口清凉的空气,犹带着秋草的甜香。就在眼睑将合未合的朦胧间,便情不自禁地坠入了遐想:让自己幻化成一只鸟一片云,飞出红尘的拘禁和扰攘;或被某种力量飞速地旋出天地,刹那间感受到宇宙的黑暗和混沌以及星河的光,倏然回落时,已抛尽一切俗世念想。
   最斑斓的是秋林,火红的,金黄的,暗紫的……丰富多彩的色调毫无章法地被糅杂掺合,调配成缤纷炫目的大画盘,如金、如锡、如铜,一条条、一带带、一层层地蔓延开去,烫过每一个沟沟坡坡,镀上每一座山腰和峰顶,使那些原本温润的山影变得清瘦、硬朗、挺拔。松柏深碧,梧桐浅黄,枫树火红。苍寒的秋风一过,黄褐色的青白杨随着秋曲瑟瑟唱响。秋阳杲杲,带着无际的疏旷与豪阔,气象古气又磅礴。
   最凄清的莫过于下起阵阵秋雨,缠绵的、飘潇的,令人无限惆怅。秋天的雨是线、是丝、是滴,是迟钝的,不疏不密,不轻不重,却是冷的,打在身上寒渗渗的,侵着透骨的凉意。秋天的雨亦是黏稠的,一条条石板路总是湿漉漉、油亮亮的,走上去溜溜地滑。秋雨,淅淅沥沥地下,数日不停息,雨丝穿透秋林原野,远山、房舍、草径、石桥,连同人家的炊烟通通都被打湿。此时,在夜雨秋窗下读一本书、品一杯茶,听挂在瓦檐上的雨滴,一声声、一滴滴,打在檐下的芭蕉叶上,如诉、如泣,如夜深人静时候的更漏,如远处山寺里幽咽的木鱼,带着禅意的凄清。它能抚平心底一切的意绪和不平,能洗涤灵魂,能让心一寸寸地沉下来,暖下来,归于空灵,归于纯粹。
   年少的时候喜欢春天,喜欢烟花三月的韶华盛极,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渐渐地愈加喜欢秋天——喜欢芦花柳影、红叶秋云,喜欢凉雾残荷、明月秋虫,喜欢秋天的意境、神韵和气度。
   秋最安暖的是它的况味,“芦花零落点汀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总带着一份凄楚寥落的静美。然而,那种寥落里又带着几分繁华落尽的安暖。那安暖,是披戴着星月晚归的庄稼人推开暮色里的柴门,老妻静候在油灯下,柴灶里煮着热腾腾的米饭,炉火上温着醇酒和野茶。
   秋最闲美的是它的气度,风和物都是那么的闲美,那种波澜不惊的闲美。秋天的闲是云淡风轻的,是洒脱飘逸的;秋天的美是沉稳炼达的,是厚重温和的,是尘埃落定的平静。“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秋是人之中年,历经了岁月的风霜和磨砺,抛开了年少时的轻狂和张扬,变得沉稳睿智,圆融通透。经过秋天的人生,饱满而不虚空,古健而不枯槁。只有走过了秋天的人,才具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美气度。
   秋是禅、是悟、是佳茗、是醇酿,是岁月的恩赐。
  
   (二)秋意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一度清秋,又在秋风白云、草黄木落里拉开帷幕,天地间鸿飞雁渡,兰秀菊芳,喧哗热闹。
   最先感知秋意的,应该是枝头的鸣蝉,“暗蛩寒蝉秋色老,丹枫紫菊夕阳斜。”秋风微起,凉意渐生,放纵了一夏的鸣蝉,初收了嘶鸣的热情,声音渐鸣渐低,渐鸣渐疏,渐渐悄无声息。“画堂蟋蟀怨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接替蝉鸣的是蟋蟀,它们起初在田间地头、草丛叶隙里出没,叫得漫不经心,有一搭没一搭的。待到露冷霜寒,草枯叶尽,它们便会借住人家的堂前户内,夜夜弹唱,《诗经》里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得就是如此秋声。
   郁达夫说:“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黄金日子。”枣子、柿子、葡萄都是秋天的馈赠,是秋天的口福,七八月之交它们正当时。枣树和柿树都是普通的果木,村口井头,街角公园,随意栽种,无需打理。秋风一吹,叶子变黄,果子褪去青涩,像是染了霞光的婴儿脸,红彤彤的煞是惹人爱。葡萄也不娇气,栽在庭院爬满藤架,一串一串,浅绿的像绿宝石,淡紫的像红玛瑙。午后晨昏,闲暇时候,围坐葡萄架下品茶赏菊,再采摘上一盘秋枣、柿子和葡萄。是最诗意悠闲的。
   林语堂说:“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初秋来临,新凉初生,残暑渐渐收敛。此时丹桂飘香,月圆蟹肥,恰逢仲秋佳节,亲朋好友把酒品蟹,再对一庭秋菊,浅红,淡白,深黄,暗紫,花团锦簇,馨香阵阵,想来实乃人生快意之事。
   待时节过了寒露,逼近霜降,则花零叶凋,天静雁远,万物萧疏衰飒,空荡荡的周遭使人倍感凄清沉寂,不复初秋时的欢快明净之感。
   夜来忽来一场秋雨,思绪万千,读欧阳子的《秋声赋》说:“秋天的色调是惨淡苍凉,云收雾散;秋天的空气是凛冽寒冷,刺人肌骨;秋天的神情是萧条寥落,山河空阔。”忽觉有种一夜之间老于户牗下之感。
   清晨起来,见数日前还争芳斗艳的秋花、秋叶,经过一场秋雨的洗礼,一场秋风的摧残,猝不及防地失去了原有的姹紫嫣红、色彩斑斓。所谓悲秋,是季节赋予人的性格和气质,是对逝去秋光的留恋和缅怀。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一场秋色老,实属无可奈何。而我们只需顺应自然就好,更无须太多伤感。
  
   (三)秋思
   秋意染尽每一寸山头,树叶再也撑不住了,倏地一下,褪尽了最后一点绿意。一阵秋风过后,漫山遍野红橙黄绿青蓝紫,一片片五彩缤纷。如一幅浓烈的画,泼翻了油彩;如一首如火如荼的歌,燃烧着壮阔的热情。
   于是,田野的庄稼弯了;荒村的篱花枯了;井头的柿树红了;堂前的燕巢空了……一棹棹采莲的小舟挤满荷塘,姑娘竞唱采莲曲;一排排大雁飞过高高的谷堆,留下道别的问候……于是,天越来越高,云越飘越远,视野开阔了,近物孤单,远景迷离,天地间显得空荡荡,渺茫茫的。秋光渐老,万物寂静。秋霜打过的世界,满目苍寒。于是,种种秋思——便悄然漫上心头了。
   秋思曾经是这样的:那《诗经》里的女子,在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独自在江边轻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她在游洄寻找心中的“伊人”,然而伊人却始终遥远又缥缈,芦花满上了汀洲,白露结成了冰霜,满目的秋色使她感到无限的惆怅和凄凉。
   秋思曾经是这样的:那镇守边疆的白发词人,在饮下一杯浊酒后,轻轻地低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千年前塞外的秋夜,幽幽的羌笛,吹起了万里乡关之思,词人想念那故乡的亲人,难以成寐。又思量年光过尽,边患未平,功名未立,不禁老泪纵横。霜月满地,风起边声,感怀无尽。
   秋思曾经是这样的: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悠悠地感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经年羁旅,他已经厌倦了旅途的悲凉和落魄,然而乡关却又不知何处。荒凉古村,枯藤老树,昏鸦瘦马,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使他寸寸肠断呢。
   秋思,是一个古老而诗情的词汇,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秋思,在芳草斜阳的原野;在秋色连波的渡边;在角声呜咽的关塞。秋思,感伤过诗人;问询过耕夫;悲凉过旅人;幽怨过思妇;愤慨过征客。秋思结在心上,锁在眉间,无法排遣,不能自拔。
   秋思是蒹葭之念,是采薇之情,是杨柳雨雪之意。秋思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悲伤和低落;秋思是“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喜悦和郁勃。
   我想把秋思寄予一行鸿雁,用最虔诚的心愿,书写最相思的信笺,叫天下有情人不伤感。我想把秋思付给一只鸣蛩,霜月下夜夜吹弹,谱成最微妙的乐曲,让今古之人共倾听。乘着秋风,让思绪漫溯到那些湮远不存的年代,游渡到虚无缥缈的幻境。循着古人的文字,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寻访。
  
   (四)秋色
   秋风婆娑,飒飒秋凉席卷了光阴的每一个角落,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一夜之间,秋叶满枝,秋花遍野,秋香漫溢天地,秋色迷醉人间。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山无红叶不知秋,红叶是秋天的主角,秋霜如酒,饮醉了柿树、丹枫、银杏、乌桕、栌树、楝树……万木霜天红烂漫,灿若朝霞,红若涂朱。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秋天,原野间收尽桑麻,唯留株株柿树点缀在山山岗岗,梁梁卯卯间,装饰了寥落的秋野,丰盛了清秋的盛宴。一夜秋霜之后,柿树便红叶艳耀,红灯高悬,丹柿迎风是一幅绝美的霜林红叶图,每每让人观之不忘,回味无穷。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满山的丹枫无疑是秋叶的代言者,霜风熏染,千林似锦,万木披霞,行走于枫林间,无不令人如痴似醉,流连忘返。秋霜如酒醉丹枫,溢彩流丹的山枫掩映在浅黛的松林里,愈加磅礴壮观,绮丽绚烂。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高高的银杏树,挂满金黄闪闪的鸭脚,雍容华贵,浑厚儒雅,微风徐来,姿如凤舞,有惊天动地之美。古老的银杏树在岁月中踯躅,于光阴里徘徊,历经多少四季轮回,依然虔诚地对待每一季秋光,付出它最绚烂的姿态,一季如锦似霞,无限绮丽温柔。
   “秋花粲粲正可爱,黄菊芙蓉开满枝。新黄暗绿各自媚,烂漫未减春风时。”灿灿秋花,亦如春花烂漫,桂花、菊花、牵牛花、蔷薇、木槿、木芙蓉……秋风里姹紫嫣红,争芳斗艳,丝毫不比春花逊色。
   “折桂东堂又一回,秋花此外只凡才。”橘绿橙黄时,桂花独占三秋,香压众芳。金桂金黄,银桂乳白,丹桂橙黄,四季桂柠檬黄。玉骨冰姿,粉黛含羞。虽形容娇小,香却独绝,桂花于秋,实属独占鳌头。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凌霜盛开、西风不凋的菊花,是花中君子,即使没有蜂蝶的欣赏,依然开得热烈奔放,红的如火如荼,粉的清净淡雅,白的纯洁无瑕,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离离牵牛花,萦蔓绕业棘。秋风一披拂,苒苒弄寒色。”山坡上、灌丛中、园宅旁、篱落边,牵牛花一朵连一朵攀缘而生,吹起五彩的喇叭,仿佛在播放一曲曲秋天的歌谣,蓝色是神秘、绯红是张扬、桃红是艳丽、暗紫是梦幻……
   秋天是一幅酣畅淋漓的画,色彩最是绚丽多姿,满山的红叶,堆金散绮,排山倒海;遍野的秋花亦不凝重矜持,翠烟寒浪,万紫千红,浓墨重彩,浓艳得化不开。
   苏轼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郁达夫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足见,世人于秋之钟爱,相续相承,流转千百载亦不止不息的缘由,大抵亦是心系如此斑斓的秋色吧!
  
   (五)秋游
   阵阵秋风,送走了社燕秋鸿;绵绵秋雨,催熟了遍山红叶。暮秋时节,秋阳杲杲,秋风习习,约好友同去城郊的浮来山,游赏秋山红叶去。
   浮来山位于莒城西郊十公里处。驱车缓行约需二十分钟。然而在这短短的路程里却有风景无限。天高云淡,金风飒爽,车子出了城,穿行于山岭原野间。道路旁的林木,萧萧疏疏,深红浅黄;禾稼归仓后的田野,方方块块相接,铺展出一望无际的壮阔;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岭,在朗朗晴空下清晰如画。极目望去,视线无遮无拦,直抵天边云际之外。风叶萧飒之声在耳畔拂过,滴滴鸟鸣隔窗洒落,奏起秋情闲如水的旋律。
   给这广袤无垠的原野做点缀的,是那些疏疏散落的村庄,房舍隐现在树丛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红顶篮顶的屋瓦上飘着几柱炊烟,挂满“红灯笼”的老柿树随意地站在村口,成群的牛羊悠然踱步在闲田里。及至车子穿村而过,便有筑建在路旁的酒家相迎,门面装饰得朴雅,然而那飘扬在风中的客招却十分得古风艳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风飐青帘挂杏村”、“野旆翩翩露酒家”这样的诗句。带着诗意的田园野趣,让人顿觉风雅无边。
   沿着柏油的环山路驶进山中,泊车山腰,择一条石板铺砌的老旧山道,攀缘而上。山径沿溪谷蜿蜒,曲折幽谧,唯有涧里浅溪,水声铮淙可听。路旁矗立着遒劲的银杏、楸树、樟树、洋槐,还有高大的杨树、槭树,不复夏时的葱翠欲滴、茂密浓深。斑驳陆离的枝干顶端,尽披着色彩斑斓的红叶。阳光从苍苍古木的梢际洒落,被五颜六色的树叶映照,折射出流光溢彩的光柱,如炫彩的瀑布;如闪烁的锦绸;如瑰丽的霞光;又像童话里的梦境。风吹过,红叶纷纷坠落,如万千只在空中展翼滑翔的蝴蝶,轻柔地触过发端;温煦地拂过脸颊;缠绵地擦过衣角;曼妙地旋出优美的弧线,然后,轻盈地伏在地面上。石径上,山坡上,溪谷里,全都密密地铺了一层厚厚的落叶,粉红的、桃红的、酒红的、胭红的、橘红的、朱红的、火红的等诸般色彩。像绚丽夺目的波斯地毯;又像浓墨重彩的油画。无论视线是向下还是向上,目光触及得都是一般梦幻瑰丽的色彩,给人一种震撼的美感。踩着一地的纷红骇绿,听着沙沙的脆响,像是走进了一个美好的不真实的梦境。
   登上佛来峰,站在福寿阁上,极目远眺,层林尽染,漫山碧透,霜叶红似二月之花。西面的浮來峰,松柏苍翠,如汹涌的绿浪;南面的飞来峰,枫叶火红,如沸腾的炉火;再俯瞰阁下的佛来峰,银杏灿黄,如流动的金光。蓝天白云下,浮来三峰相峙又相连。那排山倒海的热烈色彩,在阳光和流风里起伏荡漾,像是连绵的波涛,迤逦数里,绵延不绝,气象万千。一时间,襟怀似秋水长天,心境清明,海阔天空。
   与友在供游人休憩的木亭中对坐而谈,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食物,开怀大笑,友轻吟:“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我便立刻和上杜牧的那首《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是的,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难得几度秋,让我们在这个深红浅黄的季节,去看满山的红叶吧!享受季节带来的恩赐,感悟生命中的美好,尽情畅怀!
   莫负流年,莫负韶光,莫负秋山红叶时!

共 591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年四季,对于秋,却是最多人对其的喜爱的,因为秋的意境,神韵。秋的韵,是观自然,领人间,品岁月的,这是一种人生的禅与悟。秋的意,是生存于自然中的动物们,鸣蝉、蟋蟀等等,最不能缺的,还有那点缀着属于秋的水果,以秋的意感悟花草的经过,映衬着人生。秋的思,有多少古代诗人,在于秋时,写下句句思念,于人,于物,无不充满着思念。秋的色,是让人迷醉其中的,如那朝霞这般烂漫,又是那么地温柔……秋游,趁着秋来,驱车来着山岭之中,感受秋撒下的画面,多么灵动的图画,不禁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跟随作者笔下的秋,也一同感怀这种季节带来的美好!行文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将秋描写得很精湛,很精彩,很有画面,也很有深意,品读好文,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佳作推荐阅读!【编辑:易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11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3-01-05 22:10:10
  这篇秋写得太美,太有画面,也太有深意了。老师好文笔,品读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好文,期待再次来稿!佳作推荐阅读!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左妍        2023-01-10 18:13:23
  感谢老师编按,辛苦了!
2 楼        文友:落十三        2023-01-06 16:03:42
  从老师的笔墨之中,我可以感受得到秋的美,画面感很强,从中也可以感受到有着很深的深意。
   老师的文采真的相当不错!希望老师多多分享好文!非常期待老师的作品!
3 楼        文友:冷眉        2023-01-07 10:39:01
  忍不住看了第二遍,这等好文章真正让人欲罢不能!文采斐然、卓尔不群,实属上上品!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呈现。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