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情】航标(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情】航标(散文)


作者:宋威杰 白丁,3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8发表时间:2023-01-06 12:27:33

岁月更迭,人世沧桑,父亲用一生的辛劳和艰苦为儿女们遮风挡雨,换来了家庭温馨的一束暖阳和抚慰心灵的那一抹安宁的月光。父爱在这个家庭里守护着坚定而稳固的力量,也是照亮我们前进的人生航标,让我们年轻一辈不断坚定前行。
   我的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骨子里又是一个不甘于平淡的农民,他是有读书梦的,也有自己远大的梦想,记得小时候总是听着父亲讲着天南地北的梦想。然而生活总是残酷无情的,从小家境的贫困、父母的无奈、现实的生活扼杀了父亲的读书生涯,听父亲讲那个年代能考上高中很不容易,然而考上高中刚读了一年,家中奶奶病重、又缺乏劳动力,我奶奶就无奈地让父亲停止学业回家务农,父亲伤心地哭了三天三夜,只有妥协,乖乖地在家务农,未完成读书梦至今都是他毕生的遗憾,可这种品质没有影响他看书的爱好,也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不断学习进步。
   回忆我的童年和父亲的点滴记忆,不是很多,但是在一起的时光却是无比的珍惜和美好。父亲家族里总共四弟兄,父亲排行老三,家里从小比较贫穷,弟兄家成家后就自然要分家独立过日子了,不像我们现在独生子女还可以依靠父母过日子,不愁吃穿。在那个愁吃穿的年代,很多家庭吃了上顿愁下顿,揭不开锅都常有的事,父亲家里面食吃的最多,混着玉米糊糊将就一顿也有,吃红薯土豆过一顿也有。我的童年记忆也还依稀记得很想吃卤鸭,每次卖卤鸭的人吆喝着路过家门口,那个卤水的香味飘过家门真的让人口水直流。那时候就眼巴巴地望着妈妈,妈妈我想吃卤鸭,没有卤鸭吃,哪怕一只卤鸭脚都很奢望的,记得有一段时间是父亲外出打工的日子,我们两娘母实在没有钱买,还赊了几顿卤鸭吃,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挺心酸的。
   正因为家里贫穷,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那时候的农村没有什么发展项目,唯一想多挣点钱就是走出去打工,妈妈说刚生我三个月后爸爸就外出打工,等回来的时候,我已经一岁多了,记不得爸爸的样子。外面的世界让父亲的格局开拓很大,每年从外面给我带回来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一个粉色的双层文具盒,一本庞中华的字帖让我把字练好,一支英雄牌的钢笔,让我在家反复临摹字帖,每次写字很慢却把字写的很工整,父亲说字如其人,人行的端做得正,那我们的字更要工整漂亮。印象深刻的还有父亲买回来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时候的农村哪个家里能有一台电视机是多么高兴的事,白天大家忙完农活,晚上就去邻居家看电视,大家围在一起热闹的很。父亲很有思想头脑的,懂得如何去多挣一份收入,没有外出打工的时候,在家里除了家里的农活还做过小生意,在村里收过竹子、红薯,院坝里堆满后就联系外面的老板来收购,赚取点差价,但也有风险存在,价格不好的时候就只有亏本。好像做生意没有挣到什么钱后,后来父亲从外面淘回来了一台二手的拨米机,家家都要打米吃的,父亲说爷爷奶奶那辈是背着谷子去开碾子坊的地方碾出来的,也叫水碾坊,通过水的作用让碾子转动起来,谷物放进去就可以碾出米和面来了。后来社会发展进步了就有了打米的机器,更方便了,一会儿的功夫就打出来了。小朋友总是很好奇的,特别是那年代的机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总喜欢去围着这个打米机器转,记得我在这头刨里面剩余的米,机器那头有个男孩就拉动机器上的皮带转轴,结果就把我的手指搅进去,哭惨,中手指压掉一小坨肉,至今都还有残缺。没过多久那台机器又转手被父亲卖了。说到手上的伤疤,我这个不算什么,父亲的左手残缺是我一辈子的阴影,至今历历在目,大概是我11岁那年,父亲打工归来从外面买回来一台打猪草的机器,想着家里手工宰猪草太难宰了,一台机器几分钟就搞定,刚开始我母亲都不敢用,威力太大,怕把手伤到,后来母亲用的很熟练了,确实也很方便节约了不少时间,别人还在宰的时候,我们家就已经把猪喂饱了,可就是这台机器独走了父亲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眼睁睁看着父亲的手被机器无情地搅成一片血肉模糊,心里有种撕心裂肺的痛,使劲地哭喊着,父亲赶紧拿了一张毛巾包裹着,我赶紧跑到邻居家喊叔叔骑摩托车载我父亲去医院。父亲的手残缺后也没有一丝抱怨,接纳自己的现状,反而是我每次都很伤心,而父亲却很乐观地安慰我,你看老爸现在照样打麻将没有问题的,干农活也没有影响。
   父亲在家的日子总是非常短暂的,但他给我们的陪伴总是高质量的,给我们小伙伴讲寓言故事,下雨天坐在干岩口边,边搓玉米包谷边听父亲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但童年的记忆大多数都是对父亲的思念,父亲外出打工总是要给家里写家书,一封封家书都是我小时候最期待最高兴的,父亲的信里总是乐观地写到他很好,在外面也很好挣钱,但后来我才知道外面打工的日子是非常艰苦的,特别是大一那年亲自坐车来到他打工的拉萨,视乎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信里他总是说要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小时候以为父亲在外面有好吃好玩的很羡慕,很是期待父亲能带着我走出小村庄,而父亲说这条路要你自己走出去,而是通过读书之路走出去,这样的人生哲理也为我今后铺下了路。
   父亲挖过煤、修过桥、修过房、修过路。记得转眼来到我初中的时代,那年父亲已经辗转到西藏拉萨打工了,父亲还是不断地往家里写信,给我邮寄拉萨美丽的风景明信片,还有他在布达拉宫前拍的照片,让我无比向往,仿佛思绪也随着照片里的风景飞到了父亲身边。正因为父亲对我的这份执念,一定要让我出人头顶,再苦再累都要走出农村,唯独只有通过读书之路,也许就是父辈没有实现的梦想,再怎么也要让下一辈不再重走自己的路,所以一直很坚定地告诉我,只有考高中再考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记得第一次写我的父亲,在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想念,写出了对父亲的感恩,那一次也是人生中第一次被老师认可,让台亲自朗读分享自己的作文,也许是发自内附写的这篇文章,也寄语了对父亲无数的思念,泪如雨下,痛苦流涕,念着念着全班同学也跟着我哭的稀里哗啦,
   那是第一次把我内心对父亲的那份思念用言语表达出来。后来慢慢长大,考入了大学并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自己的思想也在独立长大,视乎对父亲的那份执念不再那么浓烈,那时候只知道一个道理要想在社会上独立,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后来我从外地读书归来,并顺利找到工作,那年一切正向好的方向发展,父亲也跟随大部队回归家乡务农,十年后的农村不再像十年前的农村,一切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都种植猕猴桃经济作物,国家政策让农民们住上了集中居住的新村,农民的年收入甚比公务员的收入还高好几倍,父亲也信心满满地把家里的土地翻新种植了猕猴桃。一切都是新的希望,可一场意外又让我们这个家庭再次受挫,父亲在翻房屋上的瓦片时意外从房顶重重摔伤在地,昏迷意识障碍,回忆那段黑暗的历史在我脑海里历历在目,幸好我的工作在医院,当时看到情况危急及时将父亲转到了华西医院手术抢救,当医生说出了各种危急父亲随时都可能失血过度下不来手术,内心奔溃、不甘心父亲就这样离我而去,这辈子父亲还没有享过一天清福,父亲劳碌了一辈子,奔波了一辈子,我们一家人一切都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团聚好好生活,每晚上都在默默地为父亲祈祷,终于父亲再一次重生,熬过了人生的劫难,相信父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老天最终再一次眷顾了我的父亲,父亲再一次从鬼门关闯了一转回来,在我一岁半的那年,父亲吃了山上的野生菌中毒很深,那时候的乡医院条件艰苦没有洗胃措施,病情严重也只有等,转院都很困难,家里也没有经济条件,眼看父亲快没命了,家里决定把父亲送到一个亲戚开的诊所那里试试,结果奇迹般地救了父亲一命。而这次父亲命悬一线再次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当时我在内心里暗暗发誓,父亲好后一定要带他走遍全国各地好好陪伴父亲旅游,享受生活,享受女儿给予他的爱。父亲大病好后,一切都变了一个人似的,那两年天天沉迷于麻将赌博,母亲气得暴跳如雷,就像管娃娃一样,天天唠叨、天天吼骂父亲不中用,什么事都做,天天晓得耍,早上出门半夜才到家,母亲没有办法只有给我抱怨,而我能有什么办法呢?好好和父亲沟通,父亲发着脾气说我摔到过不正常了,还能做什么呢,这辈子就这样了,该我耍了安逸。天啦,在我心里的父亲不是这样的啊,勤劳善良的父亲去了哪里?那个爱学习爱看书的父亲去了哪里?
   前年,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我生了二宝,如全家人的期待生了个弟弟,父亲也高兴得很,从外地打工回来就主动帮我带二宝,那段时间每天背着弟弟到单位上来喂奶,看着父亲背着弟弟的背影,我的心理再次泛起说不出的心酸感,也许我内心还有一丝气的时候,父亲早已忘记了,说实话父亲帮我带二宝比我两个妈妈都还细心和耐心。在家里看不惯我懒的时候帮我打扫卫生、拖地、甚至洗孩子们的衣服。现在二宝快两岁了,父亲每天带着他出门到处玩耍,教他认识鸟语花香、陪他穿梭到大小的游乐园里,耐心地给他讲一段故事,看着这一幕幕,仿佛又看到了父亲陪伴我的童年,那段有着父亲陪伴开心快乐的童年再一次在我脑海里回荡……
   写到这里,眼泪不禁泛起泪花,多年后父亲依旧把所有他能够付出的都给了我,心里蓦然一酸,只想伏案痛哭一顿,人总是把温柔给了陌生人,把痛苦留给最亲的人,这些年,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父亲却慢慢老去,珍惜眼前和父母们在一起的时光吧,不再去计较生活中的琐事,父母们终其一生都在围着儿女们转,都无私大爱地默默为我们付出。感谢我生命中的两个爸爸、妈妈,你们为我们做好了父母最好的榜样,而我们也会是智慧的父母,为我们的下一代引好人生之路,把父辈们的这份吃苦耐劳、勤奋朴实的家风传承给儿女们。
  

共 38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其实在父辈那个年代,他们所处的时代都很落后,生活得都很非常艰辛和不易,追忆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这篇文章的作者笔下的父亲亦是如此。因为贫困,父亲不得不辍学回家担当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再也不能读书改变命运。成家后的父亲,于妻子,是一个好丈夫,常年奔波在外打工养家糊口,他吃苦耐劳,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力;于儿女,他用言传身教影响“我”……字里行间,作者对父亲充满尊敬敬仰之情,情感如此厚重。晚年的父亲经历了身体上的坎坷和折磨,最终能化险为夷。这些经历之后,作者更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光,珍惜一个和睦家庭的幸福。文章表达情真意切,细腻生动感人,欣赏美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1-06 12:31:24
  一个好品质的父亲,总能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给自己的儿女。宋老师你好优秀,相信得益于一个良好家风的家庭。祝福老父亲,祝福宋老师,祝阖家幸福!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1-06 12:33:10
  此文经过检索,已经在简书上发表过。所以,不能向江山网站申报精品。希望宋老师多多创作,给齐鲁社团带来首发的优秀作品,创作辛苦了!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成敏        2023-01-06 12:42:59
  一篇佳作暖文,书写出了情感,书写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令人感动,推荐阅读!问好遥握!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