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采石凭古(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采石凭古(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9发表时间:2023-01-17 08:00:14

我们结婚旅行的最后一站是马鞍山。
   马鞍山是一定要去的,我爷爷奶奶和三个姑姑都住在那里。
   我从读小学时开始每年的暑假都是独自一人或带着妹妹从上海来马鞍山度过的。
   马鞍山原本是一个镇,后来因为有铁矿设矿区政府,升格为省辖地级市。在这个钢铁城市里,最著名的企业大多与冶金钢铁有关,如马钢(马鞍山钢铁公司)、矿院(冶金部部黑色冶金矿山研究院)、十七冶(中国十七冶建设集团)等。
   马鞍山虽说是一个工业城市,却也有全国独有的名胜古迹,那就是距离市区十来里路的采石矶。
   那时采石矶还属于当涂县,只有长途汽车才可以去,不太方便。我和贞素就一人借了一辆自行车,骑车前往。
   采石矶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因绝壁临空,突兀江中,雄踞要冲,地势险要,被称为长江第一矶。
   矶是江河边突出的岩石或小山,采石矶既是岩也是山。三国东吴时,便有人在此开采石头,出产的石头还是带着五彩,所以得名“采石”。
   我骑车要出来的时候,隔壁的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你喜欢读书,一定要去三元洞看看!”
   到了采石矶公园,我们就直奔江边。在采石矶沿江的悬崖峭壁下的三元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因洞建阁,别有洞天。三元洞分上下两层,洞中有洞,可通大江。
   这个三元洞是有故事的,说湖南有三个秀才赴京会考,经过采石矶时忽遇狂风暴雨,乃进洞避难,大难不死的三个秀才在随后的殿试中包揽三甲,做了高官。为了感谢神灵护佑之恩,特在此营建庙宇供奉,名“三元洞”,又叫“三官洞”。三元洞有了这个传说,便成了学子特别是要赶考的学子的必游之处。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当年冬天农场正在修筑公路,加上我要去各连队巡回宣讲揭批四人帮的中央文件(好像是“四人帮”罪证材料之三),所以就没有报名参加高考。在那个冬季,我得了病毒性菌痢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差点命丧南汇。虽勉强留的半条命,但终于无力叩开高考之门。病榻之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放弃学习,否则将失去持续前进的动力和机会。
   返城以后,我和翰凌诗社的诗友边工作,学读书,最终全部考入业余大学,并由此改变了命运。
   我想让我们诗社的诗友们一起到三元洞聚会,庆祝我们都考进了大学,虽然是业余的。
   既然我们有诗社,那就不应该局限在三元洞里谈考试,论功名,我们应该去太白楼喝美酒,对诗词。
   太白楼又名谪仙楼,始建于唐代,清光绪年间重建,又在咸丰年间被毁。现在看到的太白楼,是新中国成立后再建的。太白楼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巍峨壮丽,与沿江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
   李太白七次来到采石矶,最后还死在了这里。太白楼是为了纪念李白而建的。
   1972年,我在爷爷家看过郭沫若先生的新作《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考证认为李白李白是跟随李光弼平叛,行至金陵旧病复发,乃去当涂族叔李阳冰处养病。宝应元年(762)逝世,死后葬于当涂龙山东麓。
   不知道是谪仙生前有所交待,还是后人认为李白对采石矶情有独钟,人们在采石矶边的神霄宫建了一个李白衣冠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神霄宫改建采石小学堂,因辟建操场,将李白衣冠冢移至操场西侧。1972年,采石公园管理部门将李白衣冠冢迁至翠螺山南麓,重新勒石为碑。
   看到衣冠冢时,我就很愿意相信谪仙是在这里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
   李白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诗,其中涉及月亮的就有四百多首。
   李白并不是一味用大浪漫写月亮,他写的月亮既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玉白盘”的童趣,又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静谧;既有“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的惆怅,又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既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又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
   千百年来,慕名前来李白衣冠家凭吊者络绎不绝,并留下了许多脸炙人口的名篇佳句。但这些名人名诗都不如梅之焕的《题李白墓》:“采石江边一掊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梅之焕虽说在诗坛上无甚名气,但在官场上却做到了明代的甘肃巡抚,也算是省级领导了。
   梅诗之后,在李白墓碑上涂写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但题咏和凭吊的诗并未减少。这些诗词大多是吟咏采石矶,顺便敬一下谪仙,很少题写在矶石或墓旁,看来梅巡抚那首近乎打油的诗还是起了禁止涂写的作用。
   我很想把诗友们召集到采石矶的捉月台上,开个赛诗会,学着王右军他们在兰亭那般游戏,写一些诗词,就算只我一人,也要学着梅进士写一首弄大斧的诗:“久有学习豪放志,今朝借酒醉为诗。班门弄斧全不顾,只愿涂鸦效拾遗。”

共 19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马鞍山有个钢铁厂,这是我记忆中的事。作者的爷爷、奶奶、三个姑姑都在马鞍山,童年作者又在那里读小学,所以作者更是故乡情深、情系故里,旅行结婚最后一站也落足曾经养他、使他成长的土地。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所以作者能写出这篇感同身受、切入情理、感人至深的好文章。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3-01-17 08:00:57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23-01-17 13:27:49
  感谢黄江山老师的辛勤编辑!祝我们的社团山花烂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