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过年发红包(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过年发红包(散文)


作者:潘朝阳 白丁,1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57发表时间:2023-01-24 17:27:24
摘要:今年春节前夕,从深圳回南宁过年的孩子叫我准备新钱,全部要5元10元面额的,说是过年后回去上班发红包用。

今年春节前夕,从深圳回南宁过年的孩子叫我准备新钱,全部要5元10元面额的,说是过年后回去上班发红包用。
   我一听,心里惊了一下:这么小的红包,怎么拿得出手?过后才明白,是我自己想“歪”了。
   过年发红包,本意是图个喜庆吉利。然而,各地习惯不同,有时候会引起误会。20年前,有一次在东莞过年,我发红包的做法就与当地大相径庭:大年初一,与东莞两个朋友喝早茶,我给他们的孩子发红包都是200元,而他们给我孩子的红包只有5元10元!这两个朋友太小气了,开始我是这么想的。当年我家孩子还小,小孩子不懂事也直呼亏了。过后了解才知,人家当地习俗单个红包都是10元以内,就图个喜庆吉利。当年,我家过年给孩子的大红包都不少于200元,目的是给孩子从小学习理财,同时激励他把红包存起来将来读大学时花费。结果,我家孩子果真存了不少红包,读大学四年零花钱基本不用我们出。上面说一起喝早茶的那两个朋友,也被我的大红包“惊”了一下,过后他们送给我们一些服装,那些服装都是他们自己的厂子生产的。
   为何各地发红包习俗不同?我未做过研究。但我个人的感觉是,除了过年喜庆因素,我们当年太穷了,想趁过年之机赚点小外快。20世纪70年代初,我小时候在乡村老家就是这样的,每到过年就追着村里的老人喊“恭喜发财”,老人不得已发给几分钱的红包,那年代几分钱就可买糖饼吃了。当年,我在老家常听人说一句话:公公奶奶,见钱眼开。我一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后来,我到南宁读书、工作,最后定居下来。由于老家已无直系亲属,所以极少回去,偶尔逢年过节回去,隐约明白了那句话的意思。回去过年,给小孩们发红包是应该的,但有个习俗却不知怎么说好:比你年长的七大姑八大姨,纷纷上来抢着给你红包,说是你很少回来,要祝福你顺顺利利。她们给的红包多为2元5元,最多不过10元,可是你必须回礼,而回礼的红包少则100元,多则200元。这么互发红包之后,她们喜笑颜开。可是,我这边却脸苦了:回去一趟,互发掉一两千块钱红包,对于工薪阶层的我可不是小意思。难道,这就是俗话说的“见钱眼开”?或者是我做错了,人家发给你几元红包,你为什么要回大红包,也回礼几元的红包不行吗?我一直没有回礼几元钱的红包,心里就一直担心互发红包。
   “老爸,如今村里发展大变样了!”听我说心中的困惑后,孩子笑我还是老黄历。的确,如今我们村人在村里去帮别家干活,一天至少都得200元工钱。所以,100元红包已经不是大钱,乡亲们不会看重这点钱了。
   “下次回去互发红包,您大胆回礼10元以内,没有错的!”孩子强调说,“我让您帮换5元10元的新钱,就是要年后回深圳上班时,跟同事们互发红包,大家图个喜庆吉利。我那些同事,多是几十万年薪的呢。”
   拿几十万年薪的人,过年才发几元红包。我一个已退休拿养老金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向他们学习呢?
   (原创首发)

共 11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首先,祝福潘朝阳老师新春快乐!再感谢老师新年赐稿丁香!说起发红包,感触颇深。年年为发红包纠结,这篇文章说出了编者的心声。很接地气的文章,应时应节的题材,我相信一定会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语言朴实而形象,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成功运用心理活动、语言、神情描写,突出主题。同时,运用新旧时代的对比,歌颂了党的富民政策政策,乡亲们过上富裕生活,发红包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以前“想趁过年之机赚点小外快”,现在只是图个喜庆吉利。文章短小,意义重大。谢谢老师支持丁香,力荐共赏,期待您的新作!【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1-24 17:31:01
  感谢潘朝阳老师在欢庆春节之时分享佳作,过节还要写文章,笔耕不辍的勤奋精神值得弘扬。敬茶问好,新春快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 楼        文友:潘朝阳        2023-01-24 20:36:48
  感谢支持!发红包本意是图个吉利,若变成负担的确不好了。
2 楼        文友:顾雪        2023-01-24 20:29:42
  是的呢,广州这边也一样的。可谓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习俗也一样的,红包本身就图个吉利,不是图里面的钱。新年快乐,感谢作者,能在春节读到这样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潘朝阳        2023-01-24 20:38:13
  广东发红包重在图个吉利,而不是在里面的金额,这是值得推广的!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1-24 20:34:30
  谢谢顾雪老师温暖留评,祝新春快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楼        文友:闰土        2023-01-24 21:36:33
  作者文笔细腻,写作手法独特,紧紧围绕发红包而开展论述,红包大小不讲究,就图个人气、吉利。朴实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主题突出,文字流畅,好文,感谢投稿丁香。
5 楼        文友:闰土        2023-01-24 21:39:56
  谢谢晚秋社长刚过完节就编辑文章,社长辛苦了,编按写的相当棒,把文章剖析的淋漓尽致,感谢社长。
6 楼        文友:潘朝阳        2023-01-25 00:03:45
  感谢晚秋社长在春节里还辛勤编辑!我曾经也当过某专业报社的社长,那时候春节期间我都不编辑的。
心向朝阳,生活处处是文章。
7 楼        文友:潘朝阳        2023-01-25 00:05:19
  感谢顾雪文友的支持!广东发红包的习俗很好,不会成为人们过年的负担,值得推广!
心向朝阳,生活处处是文章。
8 楼        文友:潘朝阳        2023-01-25 00:06:13
  感谢闰土文友的点评和支持!
心向朝阳,生活处处是文章。
9 楼        文友:笑君        2023-01-25 09:59:35
  发红包的事,全国一样,到处都时兴呢。春节前,我太太也到银行去换了各种票面额的人民币,目的就是发红包。当然,现在发红包,也时兴在手机操作了。作者写发红包故事,可以说都是似曾相识的。有意思哟!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9 楼        文友:潘朝阳        2023-01-26 23:22:43
  发红包还是把纸币装进红包有仪式感。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