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问树(散文)

精品 【流年】问树(散文)


作者:傅敏 布衣,21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3251发表时间:2023-01-29 22:22:15


   这棵老槐树的年龄有多长?一群从城里过来的旅友被白家庄村口的老槐树牵住,他们停下脚步举托相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顿“咔嚓”。看了照了不好储存,有问题阻挡着,老槐树的树龄、经历、故事,谁能给说说?人对树,树对人,相距咫尺,眼里陌生;人对人,肩蹭肩,内心茫然。大家面面相视。
   李摄影师背着那架摄影器材走过不少名山大川,大家都推崇让他说说。李摄影师憨笑不语,大家又催促,好一阵子才含糊了一句:有三四百年吧。大家默然轰笑——反正不能超过五百年。因之前李摄影师曾对旅友放言:他李家庄上的那棵古槐有五百年树龄,是当地的树王。
   古槐下,一位看上去有七旬年纪的老人正在解开拴牛的牵绳,准备牵牛去河滩喂草。听了李摄影师的猜测,他插话,具体多少年说不清,不止三四百年。李摄影师见老人要牵牛走开,顾不上接话,忙向老人递烟,给大家争取支相机开快门的分秒时间。老人见大家给他照相,赶紧扒拉几下蓬乱的稀稀落落的几丛白发,表情即刻严整起来。李摄影师被老人的瞬间举动逗得差点笑出声。见大家都架好相机,李摄影师赶紧招呼老人:大爷你可以牵着牛走了。老人走了几步又回过身子:村西头俺三爷在家编篓子哩,你们可以去问问他,他年长,知道得多。
   三爷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年长者,其父曾在清末考过秀才。三爷的骨子里多少沾点文气,但三爷从没显露过。真正让村人起敬的是三爷的记性,具体有多强说不准。有人曾抓一把黄豆与他打赌,那人麻利地在三爷面前把抓黄豆的手一撑一攥,三爷没言语,只在地上用烟袋画了个数,那人紧赶紧数了三遍,那把黄豆的颗粒数与三爷画在地上的数字完全一致。那人服输,心甘为三爷挑了一个月的水,这是他俩数那把黄豆的赌码。三爷的右腿有枪伤,行动不便,枪伤是他参加“红毛会”时落下的。“红毛会”是啥组织?村里人知道的不多。“文革”时红卫兵来三爷家讯问,三爷给出红卫兵五个字:红军,毛泽东。红卫兵一声没吭走了。
   三爷这些年心也糊了,他连自己多大了都说不准,谁问他都是那句话九十多了。起头说这句话时就已经九十过了,这都又说了十来年。村支书见旅友对村里的古树、旧民居有兴趣,极热情过来给大家介绍情况。他认为三爷的记性不容质疑,尤其对过去打仗的事。那一场仗啥时打,在哪儿打,死伤了多少战友,谁在临死时说了啥话托了啥事,他能字句不漏地记着。支书说:“老人到了八九十岁的年纪一般都不说精确自己年龄。有两种说法,一是怕说的太清楚了,让小鬼听到去给阎王打小报告,二是担心村里人知道了骂他老不死的。”
   哪一棵老槐究竟有了多长时间,三爷也不一定能说清,三爷小时候那棵树就是这个样子。有人说除非看树的年轮,大家无语。
  
   二
   一棵柏树与一座庙相伴而立,庙宇安稳地卧在柏的襟下,被柏护着,少了风雨的侵扰。远望去,那棵柏像庙宇撑向宇空的一把伞。于柏树,那庙宇是他的家园,他从院落的那片土里长出来,先是高过庙宇,后是长出周围的丛丛树林,仍然向上挺拔,向周围蓬发。庙成为柏的依托,成为柏的一个巢窝,一份眷恋。
   柏与庙的南边有村落,因树而得名——柏树庄。村子迁来的晚些,村人便尊柏树为长,逢年过节必到树下祭拜供奉,时日久了,便将柏树敬为佛神,祈求古柏慈悲为怀,保一村人畜生灵寻常无事,平安吉祥。
   那座庙宇,单从明清留下的碑刻解读,修建时代不算久远。应该是村人体贴理解古柏担当一方平安的职责太累,真心诚意从别处请来他们心目中的佛神,请佛神为古柏分担职责,共同担当这份慈爱使命。
   庙宇与古柏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矗立在村落的最前沿,平稳厚重,坚不可摧,所谓的恶雨冷霜,歪风邪气,都被他们击溃挡回。村人信仰他们,他们就成为了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守护神。
   村人偏爱于古柏,对古柏的记事偏多一些。他们记得古柏在建国前有一段时期,树心生发黄水,木肉腐烂。一直挺拔伟岸的杆枝,突然间病病吟吟,腐烂的树洞足能卧下一个孩童。村人不懂治树之术,急得在树下周围团团转。恰在这个关节眼上,东洋鬼子从东北进犯,一路扫荡过来。为了古柏免遭劫难,不被鬼子据倒抢走,村人不得已把废旧锄刀、镰刀之类的铁器件生硬地塞进腐烂的树洞,在离地面两米左右的树上间隔着钉上钉子,以防鬼子或歹人对古柏下手。她们还神神秘秘传播着古柏显灵、惩恶扬善的奇闻异事。苦费心机,就是为古柏增加保护层。那一年,东洋鬼子果然进了村子,对着古柏砍了几刀,刀被古柏顶了回来卷了刃。又嚷嚷着要锯古柏时,锯却被古柏咬住毁了锯齿。
   古柏躲过了劫难。
   让村人惊奇的是,古柏靠着自身的调节,将病体治愈。溃腐的树洞一天天往小处愈合,不经意间长成了原来茁壮的躯干,攒足了精气神。忽然一天,村人疑问:那树洞里一洞的废锄刀镰刀呢?
   它把一堆锐硬的铁件容在了自己身体,把生冷的铁改变了性质,也把铁性渗在了自己的骨子里,性格里。铁与木质的相互融合,造就了古柏强健的肌件。古柏就屹立成了大家所看到的样子:苍劲,蓬勃,雄伟。
   古柏下,一块石碑所记载的内容与古柏与庙宇没有关联,它记载着白家庄村当年十二位气血方刚的青年,走出山村投身报国的一个简历。这十二位青年,有九位血战沙场成为抗战的烈士,仅有三位拖着伤残的身躯回到村上。为了一份追思一份缅怀有所承载,村人刻碑一座,特意安放在古柏下,庙堂前,让逝者的灵魂在佛神的呵护下安然长眠。
   那么,这棵古柏究竟有多少树龄?一群旅友在俯仰镜头之际,仍在私语。三爷拿着一道黄裱纸走过来,让所有人诧异:三爷生平不信佛神,这是为谁来?三爷径直走到那块记载十二名热血青年为国捐躯的石碑前,燃纸鞠躬。村支书恍悟:明天是清明节。
   有人试着问三爷古柏的树龄,三爷淡淡地说:“谁栽树谁知道,谁是柏树谁知道。老了,时候长了,能记住的事没几件,我也说不准。”

共 23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棵树能活多少年,就有多少年的故事。散文从一群旅友对一棵古槐的历史问起,写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村子里的三爷是一位老革命,右腿中了枪伤,人却活得通透。作者从三爷不说出自己的年龄,写出了他不说出古槐树龄的原因,最怕是,说出了怕遭遇人类的迫害。一棵柏树与一座庙,他们相互依附,守护一方生灵,成为村人的守护神。只仅仅是这样吗?在作者引申出的一段东洋鬼子进犯的故事里,编者读出了作者写此篇散文的意旨。文章的结尾,三爷拿着一道裱纸燃纸鞠躬——村支书的恍悟,更是意味深长。古柏于村人,尤其于三爷,不仅仅是树龄长短及这棵树曾给村人带来的护佑,更多的,是对这棵树下埋葬的十二名热血青年的英灵的祭奠及怀念。一篇借物抒怀的散文,虽短却精髓深藏。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20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01-29 22:36:00
  要想知道两棵树的树龄,三爷说,《问树》。这一问,问出了与树有关,与三爷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旅友们不知,村支书懂。而看似记不住自己年龄的三爷,在清明节前的一番拜祭,让读者恍然,果然,三爷与十二名热血英灵的故事,古槐古柏见证过。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01-29 22:37:10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3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1-31 16:30:38
  看到这个题目,下意识想到了屈原的《天问》,一样的高远,富含哲理。
   树有多少年,就见证了多少年有故事。三爷这个人物可亲可敬,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以简洁的语言将一个老革命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树也有气节。古柏靠着一肚子废弃的铁锄铁器的支撑,硬上让东洋鬼子的刀卷了刃,毁了他们的锯齿。尔后竟然自我修复,将铁性融入了自己的骨子里。
   文章语言简洁,引人深思。拜读学习。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4 楼        文友:泽子        2023-02-02 07:34:32
  “三爷”的传奇经历与古柏的“铁骨”故事形成相互辉映,看到了革命前辈的气节风骨,时势造英雄,在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时代里,流淌着悠久文化智慧和传承的血性成了拯救国家民族危难的定海神针!不忘历史,致敬英雄!点赞作品。
5 楼        文友:石语        2023-02-04 22:32:07
  真是好文章!虽然不长,但颇具韵味。喜欢这个调调。当时,调调是个形式,还得有好的主题。问树的年龄,这个主题实在单薄。然一问问出了故事,让人敬仰的故事,就厚重了。再加上一点哲理,齐活儿。学习老师佳作问好!
6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2-06 11:19:45
  本文围绕一棵老槐树展开故事,写得很抒情,也很诗意。在我的家乡,似乎每个村庄的村口都有一颗老槐树。槐树野性,容易存活,旱涝通吃,像极了华北地方的农民。朴实憨厚,没有多少欲求。作者在文尾笔锋已转,写出了老槐树下的碑文,引出抗日志士们的故事,将文章陡然提升了一个维度。佳作,欣赏了。
江凤鸣
7 楼        文友:桑子        2023-02-13 23:43:48
  许多事儿,你我不知道,其他人不知道,但是那棵生长多年的树木一定知道所有的过往。他可以见证村庄的沧桑变化,还可以记得住那个战火年代年轻人的浴血奋战,也可以记得住一位九十多岁老人不为人知却又壮烈的过往。而至今,那些古树都仍像千年守护神一般,护卫着村庄里那些不曾回来的战士们。
宝剑、纸笔、乌鸦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09 22:54:52
  三爷是一个老革命,他与他的二十几个战友的故事,他说与不说,世人都会记得,他们的英雄事迹。故事简短扼要,内涵深远,满满正能量。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