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征文“沉淀的岁月”】乡村年事(散文)

精品 【绿野征文“沉淀的岁月”】乡村年事(散文)


作者:林科 举人,498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7发表时间:2023-01-30 20:13:41

农村的年过得快,正月初七刚过,年事活动好像就结束了,人们的生活又回归到了既往模式。村里骤然间变得冷冷清清,庭院里空空荡荡的,偶然可见老人孤独的身影在晃动。放过的烟花和鞭炮的残渣,被早春乍暖还寒的风,挟裹着游来荡去,贴在门两侧的朱红对联静默无语,似乎还沉浸在刚刚过去的喜庆和热闹中。
   年短月长,过好日子是庄户人家毕生向往的事情。学生娃们准备着去学校上学了,青年人要去城里打工了,农人扛着锄头下到了田地里。各就其位,各谋其事,一切又恢复到了年前的模样,这就是生活的本真,在千千万万乡里人的意识中,过年只是生活的一个节点,或者说是一段美丽的插曲而已。
   1.“腊八”吹响了过年的号角
   “过年”是传统习俗,我个人的理解,这里的“过”指的是庆祝活动,这里的“年”指的是正月里的每一天。为了过好新年,人们煞费苦心,“腊八”刚过就开始行动了。
   跟年集,置办年货是从“腊八”开始的,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买新衣服。迎接新年的到来,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旧时代的人们,崇尚勤俭,基本上都是扯布拿回家自己做衣服;现在的人好像不会做衣服了,都是去商场买现成的品牌衣服,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挺恰时尚的优势战胜了一切,无所顾忌的掏钱购买最终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给娃娃买衣服是爱的体现,给老人添置衣服,则是孝道的彰显,乡里人的年事实在不容易啊,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寄托。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是生活的头等大事。在某些人潜意识意中,人是被分成三六九等,生活是有贫富好坏之分的。稀者为贵,家常便饭人都会做,自然就不怎么珍贵了,显得珍贵的倒是那些不经常吃的食材。我也加入到了置办年货的队伍中,来到蔬菜饮食市场,各种菜品琳琅满目,菌类、海鲜类、肉类应有尽有。仔细思量,人的生活习惯基本上都是后天养成的。我觉得习惯的养成,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试想生活在海边的人,他还稀罕海鲜吗?同理,生活在游牧民族地区的人,是否还认可牛羊肉就是珍贵食材呢?所以,符合既往饮食习惯、利于胃肠消化才是明智的选择,总之,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食材。
   年的历史渊源流长,关于年的传说,早已演绎成了美丽的童话故事。人们花了那么多的钱财,辞旧迎新,庆春纳祥,怎能悄无声息呢?花了的钱要听到回音,于是过年便有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动,或许还有其他因素的叠加吧,但我觉得有这一条就足够了,接地气,很实在。禁放多年了,民俗的使然还得买盒鞭炮,但门面房的大商店的店主惧怕稽查队来处罚,硬是不敢销售,街道上推着三轮车的小商小贩却来去自如,目前这样的形势下,也只有他们敢售卖鞭炮了!
   红红的春联足以撑起门户的体面,更是一个家庭节日里亮丽的风景。工业化生产的对联在街道旁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被售卖者有条不紊地悬挂着,它们宛如从天而降的彩虹,既有金粉渲染的富丽堂皇,又有翰墨营造的传统韵律。怀揣书法美梦的农民刘某,每年腊月二十已过,就会蹬着三轮车把自己的“家当”拉到街道繁华地段摆开,这是要准备书写春联了!老刘的家当很简单,一张3×6的木板,一个用来盛墨的粗瓷碗,一沓中国红的帖纸,一支毛笔,一桶墨汁。他说近几年啥都难做,需要手写春联的人越来越少,可自己二十多年养成的习惯难以改变啊,每年到了腊月时间,不出来写对子心里好像搁着石头一样难受啊。
   腊月是正月的前奏,所谓的跟年集,就是以过年为中心,置办所需要的商品物资。年事的内涵相当广泛,既包括了前面提到的衣服、食材、鞭炮、对联,还有走亲戚的礼当、招待亲朋的年馍馍等等。
   2.“走亲戚”是烟火气息的助推剂
   关于过年,有一个礼俗活动自始至终贯穿其中,那就是走亲戚。
   关于走亲戚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也跟着丰富了起来,比如给领导拜年,探望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老祖先关于走亲戚,早早就定下了规矩,“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总之,走亲戚是过年活动中最为隆重的一个亮点,你来我往,熙熙攘攘,就连客运事业如此发达的今天,每到年关来临竟然都会出现道路的拥堵和返乡的高潮!
   走亲戚,是不能空着手去的,而是要带着礼品。关于礼品又有讲究,根据亲缘的远近、关系的疏密,有普通型的,有珍贵型的,还有特殊型的。所走的亲戚如果家里有老人,礼品通常以能滋补、有营养的奶蛋水果辅食为主,当然搞特殊产业者有时所带的礼品也比较特别,比如给老人送个能疏通血脉的按摩器,或者益寿延年的保健药品什么的。不管送什么样的礼物,只要能表达祝福的心意都是可以的,但是呢,送特殊礼物的时候最好别忘了再带点好味道的即食礼品,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老人味觉功能下降,好味道可以让他们啧啧夸赞。此时此刻,好味道胜过了一切,老人开心了,大家也就高兴了,整个氛围必然会其乐融融,满堂生辉。
   人生不易,宿命难违,幼年时代生存能力欠缺,需要人的抚养,老年时代生活能力丧失,又需要人的赡养。此生彼此牵挂,能成为值得走动的亲戚,那得几世修来的缘分啊!有心人走亲戚,不但对亲戚家的老者有情有义,而且对亲戚家的孩子也很友好,他们会早早地把红包揣在兜里,见了孩子就把红包塞进孩子手里。事虽小,却无形中增加了亲情的温度,这一举动更会在孩子的印象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如果这个孩子日后成了有用之才,想起小时候温馨的一幕,肯定会滋生加倍回报的感恩冲动。
   上面说的是走亲戚的话题,其实呢,与走亲戚关联最密切的就是“待客”。这里所说的待客,事实上就是待亲戚,本质上属于家宴的一种,它不同于社会上那些充盈着功利交换色彩的大杯盘、大场面的宴席招待。家宴的食材,都是“腊八”过后年集开了买回来的,应该都是比较新鲜的,而且都是主家根据自己的烹饪擅长和地域风俗购买的,所以,饭菜的味道和质量自然会有足够的保障。
   家宴是做给有亲缘关系的人吃的,所以就摒弃了社会上那些不着边际的条条框框,吃饱,吃好,才是硬道理。早上的主食一般都是臊子面,吃面前先上几个凉菜,压实的花肉凉碟是中心,围绕一圈的还有几个装了其他菜的盘子,或酱牛肉,或小黄鱼,或花生米,或拍黄瓜,等等,其中最诱人的莫过于那盘晶莹剔透的皮冻了。随着食品安全知识的广而告之,乡里人对吃也有了讲究,在人们的意识中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可口,才是最好的食物。
   据我所知,皮冻是非常原生态的美食,富含胶原蛋白,不但味道好易消化,而且还有美容之功效,所以它一直是餐桌上“人气最旺”的那道菜。慢功出细活,好味道是用时间“熬”出来的。把猪皮子买回家先要焯水,微卷的时候捞出,用镊子拔掉上面残留的鬃毛,再用菜刀顺着皮子的里面削刮过去,去掉紧贴肉皮的那层油脂。然后把肉皮切成四五厘米左右长的细条,加上小麦面粉搓揉后用清水淘洗三遍,这就可以下锅熬制了。熬制的过程是漫长的,得三个小时的劳心费神;熬制也是快乐的,因为必将奉献给亲戚最好的味道。熬好的皮冻浆液,倒进敞口的餐盆或餐盘里,须在阴冷处静置八小时以上,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从容器里倒出来的皮冻,上面的那部分如同水晶一般,晶莹剔透的样子令人叫绝;下面的那部分,则像琥珀一般,里面的肉皮就像琼浆玉液裹住了的蚕蛹一样,身体曲卷,死而不僵,纹理清晰,栩栩如生。
   皮冻再好看,终究是一道菜。吃皮冻是需要汁子的,根据口味不同,有咸香的,有酱汁的,有酸香的等等。从我记事起,每年正月去亲戚家吃饭,家家的凉菜都是酸香酸香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地域风俗的体现,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和我亲戚们的血脉当中了,此生难忘,代代相传。
   现在年的气息散了,节日的氛围淡了,村里又恢复到年前的寂寥。其实呢,真正的春天才刚刚到来,迎面吹来的风越来越柔,田野里柳树枝头的芽孢也已苏醒,泛起了星星点点的绿意……

共 3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老师的这篇文章很有生活气息,底蕴浓厚,贴近现实,把过年的喜乐和习俗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处处充满正能量和人间烟火。文章层次有序,先写大年初七之后,人们的生活从忙碌,团聚在一起的喜庆过后的恢复平静日子铺叙,分几个点来抒情有序描写年的氛围,腊八喝粥的习俗和迎接新年到来的期待,还有走亲戚的亲情融洽,以及在一起吃年饭的温馨,皮冻的美味无不充斥着年的味道,年的欢愉。文章语言流畅,内涵精湛,过年的幸福团聚画面太美了,点赞推荐欣赏!好文力推!编辑:雪落黄河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20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23-01-30 20:16:05
  林科老师的乡村年事,温馨自然,笔调欢快,幸福感爆棚,推荐来自于生活气息的好文!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2 楼        文友:林科        2023-01-31 08:12:28
  您辛苦了,非常感谢,雪落黄河边老师及时编发!同时顺祝,新春大吉,健康永远。
3 楼        文友:秋心        2023-01-31 16:51:01
  作者讲的是过年,过年风俗时代流传,以前和现在都各有特点,文笔细腻,感情丰富,又是一种赞美,亲情友情爱情都在欢聚的大年中加深。给常务社长林科弟弟点赞了,辛苦了,加油!
秋心如水
4 楼        文友:飘零        2023-01-31 16:57:28
  所谓年味,就是那个让你熟悉的家味,????它千回百转,千变万化,萦绕在舌尖,却始终指向家与爱,给常务社长林科弟弟点赞了。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5 楼        文友:杨剑杨帆        2023-01-31 17:25:28
  乡村年事,自然亲切,充满烟火气,欢乐爆涨,但很快又像潮水样退去了,令人感慨!
6 楼        文友:林科        2023-01-31 18:43:19
  感谢社长秋心老师百忙中,莅临留言,令我非常感动。在此祝福您,新春大吉,健康永远。
7 楼        文友:林科        2023-01-31 18:46:00
  感谢飘零老师莅临留言支持,祝福您,新春大吉,万事如意。
8 楼        文友:林科        2023-01-31 18:47:43
  感谢杨剑杨帆老师莅临留言,祝福新春大吉,万事如意。
9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23-01-31 18:50:54
  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日子越来越红火了,接地气,点赞了,加油!
10 楼        文友:林科        2023-01-31 19:20:12
  感谢心契相依老师莅临支持,感谢您给予作者和读者充满正能量的留言,在此,祝福新春大吉,健康永远。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