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蓉城】码头古镇五凤溪,依山傍水度春秋 ——成都周边古镇游之四
第一次听到五凤溪地名是从下乡的生产队老农民口中,他们不无自豪地说那是他们赶场到过最远的地方,还有洛带镇(他们叫甑子场),那是56年前的事情了。没有想到40多年后已是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自己亦多次携朋友来到此地吃住参观游览。
五凤溪古镇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的沱江之畔,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山势陡仄,自北而南转东,尖峰挺拔。镇周边五座山岗,翘首企天,似凤凰展翅欲冲云霄,故以五凤溪镇名之。镇中五条主要街道亦以金凤、玉凤、青凤、白凤、小凤命名,小镇小巧精致布局有致。
五凤溪山青水秀,郁郁葱葱。沱江西向绕山边而东行,黄水河穿镇而过,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地貌地形如天然雕琢。传说刘备征东吴时经过五凤镇边上的炳灵,看这里风水不错,欲在此修墓,被诸葛亮阻止,仅在此修了炳灵小店。后来僧人在此修立炳灵庙。
五凤溪在汉唐时已为沱江上游重要水码头。宋代置柏茂镇,清康熙设为场。有渣湖渡、鸣阳渡、金牛渡、罗坝渡四个渡口。五凤溪是成都往东联通重庆的重要水路商道。高峰时期每天有一百多艘船将川西的粮食、手工业品运往重庆,又从重庆、宜宾、自贡、泸州运来食盐、水果和洋货,通过山路转运到五十公里之外的成都销售。过去成都有民谣:“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桨,要装成都半城糖。”在没有汽车之前,水路比陆路便捷省费。
后时世数变,因地理位置偏僻,公路交通主要线路不经五凤溪。此镇独偏安于山水间,安享宁静与闲适。然而历史陈迹仍在,散发着悠长古韵。五凤古镇有着多种移民、码头文化,江西会馆就是江西客家人聚集之地,现在还保留“老表”的称呼。镇上古遗址有关圣宫、王爷庙、火圣庙、南华宫,栈道、过街楼、栅子门、廊桥、王爷庙、文昌宫等。
本世纪初来游览时,小镇还未曾改造,上述的庙、宫、楼、桥皆已破烂,但余框架,却原汁原味,令人感叹。可惜过去照片还没有找到。凭记忆,对比之下还是有些发言权。在历代南来北往的商贸交流中,产生极富包容性和地方性的美食,让此地餐饮业十分繁荣。记得第一次与龙泉朋友来时,就是在沱江边的饭馆里专门点堪称一绝的沱江鲢鱼。
五凤溪是成都唯一的盆周山地古镇,难得而珍贵。古镇现已经把消失的栈道、过街楼、栅子门、廊桥、王爷庙、文昌宫等都恢复起来。大街头拐角处塑有五凤飞舞的大型图案。黄水河上也筑坝修堤,碧水环绕,遍坡绿树,并可乘船游览一路水色山光,古街山楼。
现进入古镇,首先看到的是五凤溪山门和凤池。改造过的凤池是一个风景集萃点,亭台楼角配上曲栏垂柳、水池堤坝、芦苇水草再有阳光点缀,拍照的效果甚佳。凤池西边有基督教福音堂,是2012年在旧址上新建的哥特式建筑,棱角鲜明,色彩靓丽,吸引眼球。
老街坡坡街串着半边街,一路上是清代或仿清代的民居、民宿,古色古香,花草缤纷。餐馆接连不断,各具特色餐品。老街上也可以住宿,缺点是好多地方汽车开不进去,行李多会不方便。
原来作为供销社的仓库,陈旧破烂不堪的关圣宫、南华宫再度气势恢弘,让古镇厚重典雅。记得第一次来时,黄水河基本断流,河边没有景致可以观览。现在河边有崭新的廊桥和码头、驿站、还有新修的不知名的漂亮楼庙,加上茂密植被,美如公园,吸引了喝茶打牌游船的人。2015年秋季为推广宣传五凤溪旅游,还开展了中老年人的船上麻将和广场舞比赛。
此属于龙泉山脉,有樱花笑迎早春,接着是桃花妁妁邀君来。在半山上即可看到粉红花朵掩映中的大半个古镇建筑,雪白的风火墙及四合院的大片青砖灰瓦,加上远处横跨如虹的沱江大桥,景致色彩,盎然养人。夏有枇杷可摘,秋色彩林更佳。这里也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贺麟先生和他女儿、清华大学党委书记(1995年9月至2002年2月在职)贺美英教授的故乡(金堂五凤镇杨柳沟村)。
五凤溪依靠沱江和黄水河,水源丰富,盛产鸭蛋,街上卖松花皮蛋的很多。铁道桥下面一家地道川菜餐馆“张记饭店”,店面不大,价廉味美。也是另一龙泉朋友带我们去的,后来我们又数次带朋友去品尝过。
古镇不大,休闲一天,轻松游览,慢慢欣赏山间江畔美妙轻柔的风景水彩画;如在此留宿就可更好地享受悠闲与美食口福了。
正是:
垂柳映清池,芦花透霞明。饭店菜味鲜,江畔楼庙新。
半山踱石道,沿溪观秋林。岭翠汇五凤,佳景好怡情。
途乐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