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敏思】红军与大山的故事 作者/袁琪

编辑推荐 【敏思】红军与大山的故事 作者/袁琪


作者:袁琪 白丁,1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2发表时间:2023-02-19 07:40:35

红军与大山的故事作者:袁琪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既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秘邃的自然景观,也承载着世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人护山山养人,祖祖辈辈,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和传说以及鲜为人知的名人轶事,让人回味无穷。人是世界最灵慧的动物,能够感悟天与地、山与水。山本是静、恒,他屹立于天地之间,不为风动,不随水逝。他立于世界外,安做看客,静静地存在于混沌之初赋予他的位置,努力地保持着他的形。无地间存在一种永恒,那就是和谐,静心感悟,人性将变纯粹、宏阔。带着这个感悟,使我想起父亲讲的:“孟家寨的山、杨旗沟的水、果子园的柴禾(狼芽刺),它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也为红军的抗日战争和解放军的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红军与大山的故事流传至今。
   孟家寨坐落在距环县曲子十公里的韩西塬山角下,有岳王庙,有堡子。环江大河将其一分为二,河东是孟家湾,他在韩东塬和宋家塬大山角下,山顶有一古代《烽火台》,再往东下山就是杨旗沟。小河南北都是高低不平梯形大山,大山连绵起伏方圆几十里紧连果子园,除了生长蒿草外就是狼芽刺,茂密林深,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听父亲说:“1936年曲子解放后,立即成立了县工农苏维埃政府和中国曲子县委会”。同年7月17日在曲子花旗“组建了陝甘宁独立师”。为保卫陝甘红色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陝甘独立师”千余人的红军部队驻扎在曲子县,为保卫解放区,给前线的生活供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解放区和红军首长的安全。经曲子县政府和部队首长调查。因孟家寨东西有大山和杨旗沟沟深林密的自然地形,决定将大部分红军战士安排在孟家寨和孟家湾驻扎。这里又有孟家湾山顶的《烽火台》可瞭远处的敌情,而且距我家不到千米,所以,部队首长和部分战士就安排在我家居住。为了首长的安全,县政府再三叮嘱我爷爷,你是一个教师又是共产党员,为确保首长的安全,你一定要牢记入党时的誓言,严守党的机密,包括你的家人也不能告诉,所以我家住部队首长这个秘密无人知道,直到我爷爷去世时才告诉我父亲,党史办要材料时父亲才告诉了我。我家有大小窑洞5孔,给部队腾出3孔,除一小孔首长办公住宿外,其他两孔还有草窑,磨窑都铺上麦草,住满了战士。部队入住后,大家同饮一窖水,同用一口锅,同烧一垛柴。为节省窖水以备急用,部队炊事员天不亮就到杨旗小河挑泉水做饭,战士们衣服脏了就到杨旗小挑泉水做饭,战士们衣服脏了就到杨旗小河去洗,晴天边洗边晒在河边草地上、石头上,晒干后取回。阴天挂到树上、晾在柴堆上。战士衣服破了,我奶奶、我姑姑主动为他们缝补。部队人多,做饭锅灶不够用,就用我家锅灶,部队有紧急任务,我家就主动让出锅灶,让他们先做饭。在外站岗的战士遇到下雨,衣服湿了,我奶奶就在锅上摆几根木棍,把湿衣服搭在上面,锅底下煨火,一件件烘干。我奶奶和岁奶奶、姑姑经常为战士做布鞋、拆洗被子,用部队纺线车纺线以备战士们逢补时用,后纺线车留到我家,奶奶说也是个纪念。我太爷有空就打草鞋,送给战士们穿,还为他们剃头、补鞋、教他们打草鞋、编筐。我小爷有空就帮司务长运粮,带他翻山越岭采购生活用品,置办伙食。农忙季节,战士们主动帮我家耕种、除草、收割。军民一家亲。我爷爷在曲子老爷庙教书,寒暑假期间,他抽出时间教战士识字、写字,战士们也给爷爷讲战斗故事。他把听到的故事又讲给学生听,学生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曲子一带的人人都会讲战斗故事。杨旗沟有个果子园,漫山遍野生长着狼芽刺,可当柴禾烧。我父他经常看到战士们拿着斧头、绳子,唱着革命歌曲,进沟上山砍柴,背回柴就放在我家的庄前崖背空闲的地方,柴垛好像一座座小山。1937年,曲子县把各村中青年集合起来,成立了民兵连、排、班,我的四个爷爷都当了民兵。白天部队教导员统一把民兵带到刘旗区西山训练,晚上派大家分赴各村站岗放哨。若发现《烽火台》的信号,战士们和民兵有组织地把老年人和孩子用木梯子送上各村的堡子。不久,由于五里桥的敌人骚扰,曲子县政府也搬到我家临时办公,我岁爷经常带我父亲到曲子联络点送取情报。有时送信经过白区,为了安全,他们总是乔装打扮,顺利地取回信件或把信件顺利送到指定地点,还不时到五里桥敌战区铺子买回部队急需的生活用品,特别是食盐。1938年,部队接延安通知精神,为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粮食自给问题,部队购买了铁铣、镢头、锄头等农县,在杨旗沟南北大山、李旗沟大山等地掀起了轰轰烈烈地军民大生产运动,山上山下红旗招展,歌声、口号声响成一片。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向延安发起了猖狂进攻。当年部队在杨旗沟大山播种的粮食喜获丰收,曲子县、刘旗区动员各村男女老少抢收抢割、驮运上场,家家户户场上堆满了谷子、糜子垛。为方便打碾,老百姓用铡刀铡下粮食穗子铺在场上,与部队战士用碌碡碾、连枷打、棍棒捶。糜谷颗粒不干,就倒在老百姓家的热炕上,炕干碾成米、磨成面,由我大爷组织的民兵,赶着毛驴源源不断送往前线或运往南梁贮存。剩余未加工的湿粮食,我太爷就带战士到老百姓家换成牛、羊、赶往前线。不久,驻扎在我们村的部队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赶往前线增援,战士们依依不舍地与老百挥手惜别,前来送行的乡亲们个个都流下了离别的泪水,久久不肯返回,从此红子铺在场上,与部队战士用碌碡碾、连枷打、棍棒捶。糜谷颗粒不干,就倒在老百姓家的热炕上,炕干碾成米、磨成面,由我大爷组织的民兵,赶着毛驴源源不断送往前线或运往南梁贮存。剩余未加工的湿粮食,我太爷就带战士到老百姓家换成牛、羊、赶往前线。不久,驻扎在我们村的部队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赶往前线增援,战士们依依不舍地与老百挥手惜别,前来送行的乡亲们个个都流下了离别的泪水,久久不肯返回,从此红军与大山的故事流传至今。
  
   作者介绍:袁琪,现年70岁,系甘肃省环县供销社退休职工,完小文化程度,热爱学习。退休后无一爱好,空闲时,只有读书看报写笔记,喜欢写作,要活到老、学到老、以钟情执笔、幽寂染墨,以文字治愈心灵、用墨和纸张的香味散发情感!文章曾在庆阳市“庆阳党史研究”“陇东报”“山城堡”“神州文艺”文学与艺术”博海书香”环江夜听等刊登和微信平台发表!庆阳市西峰区九龙北路农二厂巷康居小区44号

共 25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孟家寨的山、杨旗沟的水、果子园的柴禾(狼芽刺),它养育了祖祖辈辈的人们,也为红军的抗日战争和解放军的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作者开篇点名主旨:《烽火台》、杨旗沟藏龙卧虎。就在此地,组建了当年的“陝甘宁独立师”,这支部队为保卫陝甘红色政权建立功勋。而作者一家将窑洞出让,与这支部队同吃同住,从老一辈到小一辈,都为支前、为革命胜利做出不凡的贡献。文字朴实,叙述完整。为读者带来回味和思考。推荐共赏。【敏思编辑:情满珠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23-02-20 13:18:36
  红色传承,主题鲜明!辛苦了,问候!
雪之韵 冰之魂……妍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