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最忆食饼筒(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最忆食饼筒(散文)


作者:海上老牛 童生,54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41发表时间:2023-02-22 09:28:23
摘要:对于食饼筒,我总是念念勿忘的也!为何?那是浓浓的故乡情节;那是故乡的美食;那是对老外婆的切切的美好的回忆、思念和哀思也……那么,您看的呢?君请看看的吧——


   【题记】:对于故乡的美食,您都是、肯定是心心念念和不能忘却的也。还有,那个美景和美人的也!那么,特别是在下的对老外婆的切切思念的也……
  
   食饼筒,是浙江台州、宁波石浦等地的地方传统小吃,主要材料有面粉、水、粉丝及各类菜肴等,属于浙江菜。食饼筒具有面皮薄韧、作料鲜香的特点,通常在清明端午等节日食用。麦油脂与食饼筒不同,是在食饼筒基础上放入油锅煎炸,故称作麦油脂。
   食饼筒主要做法是将面粉加水调成胶糊状,放入平底锅中配以油脂用工具将粉浆顺时针方向均匀地移动摊开、铺平、烙熟。取出面皮铺上炒粉丝包上各类菜肴,如:鸭蛋丝、黄鳝丝、豆芽、土豆丝、卤肉、洋葱等即可。
   食饼筒,是台州大众化食物,舌尖上的中国2有播出食饼筒的做法。每逢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台州人便会做食饼筒吃。
   昨天(2023/02/21/二月二/龙抬头/)下午,无意间看见“夜光杯”上有王寒写的《鲜在台州山海间》,于是,我也就评了:“身为台州人/吃了还须忍/不知为何物/告诉我同仁”,谁知,上啦?点击量还颇高的呀……使得在下汗颜不止也!为何?在下根本就是不知王寒,为何许人也?于是。立马就上网查之——
   王寒,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出生于杭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哦……知道了!起先,我还以为她是在写台州的什么风土人情?其实,不然。是她写疫情之后,首次来沪的美食体验也。这个,我就十分的费解了。为何?
   一位台州才女,来沪,却述说着家乡的特产、小吃和那些个鲜为人知的食谱和食饼筒等等,这个,是不是就是有些个班门弄斧之嫌的呢?那么,于在下则不然也……为何?十分的亲切、自然和齿间留香也!看见那个文字,就满嘴生津、口水直流和不停的砸吧砸吧嘴巴、好不直咽口水的也……嘴馋了。
   记得:那是20多年前吧。我见本市的一位老作家何老(只可惜/名字忘之),在“夜光杯”上,写了一篇有关台州的游记,期间,就提及食饼筒也!
   于是,我就大胆的、不知天高地厚和冒昧的给他写了一封信。据我的理解:食饼筒的“食”,应为“什”也……这个,可能是乡音的关系吧?也许。
   谁知,没过多久,何老就打电话给我了,并告诉我:编辑,将我的这封信、转交给他了。同时,他还约我次日上午9点,到“多伦路文化街”的拐角处的茶楼碰个面、当面要向我讨教呀。我是受宠若惊,对呀!同时,又是无地自容!
   何老师,您太客气了!讨教,在下小学生不敢当呀……会面,那是可以的、一定。还是我要当面向您讨教的呀!
   次日一早,骑车送完小女上学之后,我便匆匆的赶过去了。那时,最多也就8:30许吧?谁知,等我上得二楼、尽管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一眼就认出何老师在此等候多时也……坐上一杯清茶,3元。这是最便宜的。何老师,已经将我付了。于是,我就十分的不好意思了。为何?怎么能叫长辈破费的呢。
   寒暄几句之后,我们就步入了正题: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没有工作。
   没有工作……怎么养家糊口?
   给晚报写稿。
   哦……那个业余玩玩还是可以的!成为专业的,很难的。我早就退休了。
   是的。我是随便玩玩的。
   那个,行么?
   还行!我还为《解放》、《文汇》和《法治报》、《交通报》,以及《家庭教育时报》等等报刊杂志写稿了。
   哦,还是蛮多的么!
   对。还行吧。年轻呀……也有这个精力!
   哎……对了!这个精力,那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呀……
   是的。我知道的!
   随后,何老师就告诉我:
   其实,你讲的这个“食”为“什”啊……我想想,还是蛮有道理的!
   为何?
   你看:这个“食”呢,我查过了:仅仅是煮饭、吃的意思。那么,您的这个“什”呢,就更具食物性和多样性,更具该食品的特性和特征了。
   谢谢、谢谢!多谢何老师。这个么……我就没有想过了。不过,我只是觉得:是个“食”呢,显得很简单、很单调和很孤单了,不足以说明该食品的重要性了。都是在下的一己之言呢!谢谢。
   是的。我是很感谢何老师能来和我见面的。随后,何老师还给我介绍了报社的多位记者、编辑等等。不过,事后,我都未敢去造次的也……为何?我的功,尚未到也。那么,这点儿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不知不觉之中,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也就这样过去了。于是,我提出来:
   借此,小酌一杯?
   不要了。不要客气!家里家嘴婆(老婆)都弄好啦。谢谢您啊……还是年轻好呀!好啦。再见!不要送了。请留步吧。拜拜!
   于是,我只好送何老师至楼下大门口。只见他:背着一只老式的、有些个破旧的黑色背包,脚下的一双白色的很老式的旅游鞋,健步如飞的消失在车水马龙的四川北路上了……赶回浦东家中?
   此后,我每每见“夜光杯”上有先生的大作,定会打电话给他:深表祝贺!后来,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我就不再写作、投稿了。那么,对于允诺何老师的登门拜访和求教等等,至今,始终未果的也?
   后来,我还打过一次电话的,系师母接的:他呀,出去旅游去了……现如今,就是您叫我再打、我也不敢再打了。为何?我已多年在“夜光杯”上、未见何老师的大作也……我甚为不速和担心的也?!
   其实,食饼筒叫啥,那都是不是最最重要的啦!为何?对于家乡、对于故乡,对于生我养我的故土来讲,食品,就是一个念想的呀!为何——
   其实,我的老外婆,也是做食饼筒的高手呢!每每回去,老外婆总是要帮我做一次的。有时,还要做好多次的。而每次,当我要离开时,老外婆也都会亲手帮我再做一次的……那个皮,都是到街上去买现成的(自己很难做成的)。而那些个包菜和配菜等等,都是老外婆一样一样的亲手为我做得的也!那个样式、那个味道和那个场景的呀……都使我终生勿忘?有时,她老人家还会帮我弄断、煎好,叫我带上——路上好吃呀!
   现如今,我再回去的话,阿姨们和舅舅们,也会为我做食饼筒的。就是前几年同学会回去,老同学请我吃的第一餐,也是——食饼筒的呀?老同学还怕我不会包、非要帮我包好了?其实,我是会包的。于是,也就乐得享受之也。但是,那个味道、那个样式和那个场景等等,始终不如老外婆为我烧好和为我包好的呀……
   那么,今天,我再到何处去品尝老外婆的手艺呢?没有了。没有了。再也不会有的啦!为何?老外婆去世也都十多年的啦?!那么,这,也就成为了我回忆老外婆的一个念想?
   是的。从此后,我都不敢再吃食饼筒了……乃至于,听到这个名字,我都会头皮发麻的呀?要是再看见的话,那么,我是、更是激动、难过和早就是不能自己的啦?
   于是,我也就不想、不吃、不听和不看的啦……为何?老外婆走时,我都没有能去看看她老人家最后一面和送送最后一程的呀……这,也是我最最伤心、最最难受和最最不孝,以及,最最不能原谅自己的呀?!从小,我是由老外婆一手抱大的呀……
   其实,那个食饼筒,就是大号的春饼、春卷和春天的呀!
  
   这就是:
   食饼有筒你可知,
   台州特色都不吃?
   最忆外婆不能忘,
   一旦提及我就痴!
  

共 28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叙述故乡浙江台州的地方传统小吃食饼筒,回忆20多年前与本市的一位老作家何老见面,就是关于食饼筒的话题。文中叙述了食饼筒的相关知识和传统做法,特别是家中老外婆的亲手制作,也叙述了与老作家的交谈,回忆了自己当年工作之余的写作之路。内涵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3-02-22 09:30:26
  内涵厚重的散文,叙述了食饼筒的相关知识和传统做法,特别是家中老外婆的亲手制作,也叙述了与老作家何老见面的交谈,回忆了自己当年工作之余的写作之路。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海上老牛        2023-02-22 10:07:34
  上午好!
   是的。
   多谢!
   多谢。
   多谢!
   老师:
  
   多谢!
   多谢。
  
   多谢!
  
   多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