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台坡上的烟火气(散文)

精品 【晓荷·奖】台坡上的烟火气(散文)


作者:至简至爱 秀才,2720.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20发表时间:2023-02-24 22:38:36


   对于这座只有年关、节气里才会热闹一阵子的小镇来说,陈婶家的台坡应该是一个别样的存在。
   陈婶的家是一栋坐北朝南经过重新修缮的一字三间平房,本身着实算得高朗,但在一众三层楼群之间,委实又有一种鸡在鹤群的感觉——不出众,却打眼。陈婶家的台坡并不似那些楼房门前用水泥浇筑出来的平整与美观。它是由一块一块黑灰色土砖铺设而成,图案没有章法,铺陈更没有讲究,就依着地势,随坡就坎,拙朴中嵌着天然。
   陈婶说:“只要下雨天鞋子不粘泥巴就行,管它齐整不齐整漂亮不漂亮呢!”
   陈婶是低保户,自己身体不好,家里还有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儿子小伟,但这些都不能阻碍陈婶那颗坚强生活的心,更不能阻碍她家台坡上的那份与众不同的热闹。
   陈婶是个不喜欢倚靠依赖别人的人,她说:“只要我还动得了,就得干活。我不能完全指靠着国家,指靠着亲戚朋友的帮衬。”
   陈婶有一双巧手,她靠着她的巧手讨生活。她置办简单的家业,在小镇做过多年的生意。她卖过豆腐脑,卖过米酒汤圆,烤过月半团子,做过糯米糍粑。大家都夸陈婶的手艺了得,所卖的吃食要品相有品相,要味道有味道。陈婶却是极为谦虚。她说:“也没你们说的那么好啦!我无非是讲究一点,卫生一点。我从不光着手直接碰食物,我做它们时从来都是戴着一次性手套的。”
   当陈婶的腰力实在无法支撑着身体去劳作后,她才真正在家里歇息下来。整个冬天,她都是穿着那身长大的棉睡衣,要么在屋角的水龙头下洗洗刷刷,要么就是坐在台坡上晒太阳。她家台坡的面积不算小,左边搭着一个雨棚般简陋的收拾杂物处,右边堆着一个一米余高的柴禾垛。柴禾是陈婶在别人砍树卖树的时候拾来的废弃枝杈。那都是些好东西。为啥说是好东西呢?因为偶有人家会需要它,需要它的时候自家又没有,陈婶这里就成了独一份,金贵得自然而然。
   陈婶家的台坡虽被收拾屋、柴禾垛挤占去不少空间,但仍不显促狭。阳光一来,依然是豁然、敞亮的。陈婶坐在这样的阳光里这样的台坡上,远远望过去,竟能让人品咂出空旷里的孤单来。
   只有阳光知道那是陈婶在等待,阳光晓得陈婶是在享受这份等待里的静谧呢!因为她家的台坡最不缺的就是人气。你看,才一会儿呢,台坡上就已经多出好几个婆姨的身影。
  
   二
   大家都喜欢到陈婶家的台坡坐一坐,或给小伟带几个水果来,或给小伟带一些点心来。有时她们也会什么也不带,就揣着一份心情,于此,坐一坐,唠一唠,尝一尝阳光中的那份暖意。她们往往一呆就是半个日影,也不知哪那么多的家常要谈。她们一番叽叽喳喳高声阔论之后,待得日头斜过西边的那孔低水闸,才逐一起身,说是回家做晚饭去。
   只要有人来,陈婶和小伟都会忙不迭地从屋里往外拿椅子,端凳子。椅子是桑木的,有靠背,堪堪一段小腿的高度;凳子是陈婶自己用一横两竖的木板钉成的矮几,特别适合坐着做一些诸如择菜、洗衣、洗碗之类的活计。陈婶拿出椅凳时,总要在台坡的土砖上这里顿顿那里放放,直到稳当了,才会让大家去坐。
   娇姐说:“哎呀,您总是多做一些事。难不成我们连个板凳也放不稳?”
   蓉姐闻言哈哈大笑,陈婶也笑。她说:“到底是不够平整……”
   “我们还就爱这不平整的呢!”孙婶接了话,“你看看那些平整的台坡,有没有人去?”
   孙婶此言绝不虚假,附近那几家高楼门前的水泥面台坡,确实是门可罗雀,寂寞无人烟的。
  
   三
   娇姐,蓉姐,孙婶是陈婶家台坡的常客,她们闲暇时会来,要熬酱,摊豆皮,打豆腐或者做月半团子的时候,更会来。
   摊豆皮和打豆腐多是腊月底的活计。再忙的家庭主妇在腊月里头都会有几日的闲散。她们一旦闲散起来,就想变着法儿地把年过得别致一些。于是她们就开始嫌弃市场上、超市里递过钱就能获得的干豆皮味道太寡,老豆腐豆腥味太浓,就想着亲自动手,忙活出一份新滋味来。
   女人们身上多少是有一点疯劲的,她们不能有一点新思想新思路。一旦动心起念,必定会锅碗瓢盆,噼里啪啦,搅得风生水起,一片喧哗。
   娇姐、蓉姐、孙婶当然晓得陈婶的手艺。她们把念头在台坡上一说,陈婶并欣然应允。她们从陈婶的收拾屋里抬出石磨,翻出油桶灶,加上大铁锅,提出可以搁置九颗蜂窝煤的大炉子,还有相应的桶、盆、勺、铲,甚至纱包……总之,需要啥,就在收拾屋里探宝一般地寻出啥。陈婶提供完一应器具,就只需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一众女人倒腾、忙活,时不时相机说上几句至关重要的话——那可是技术指导:
   “摊豆皮的浆稠了,稠了,再搁一点水。快搅一搅,搅一搅,要搅匀了哈!”
   “纱包还要多摇几下,还有浆没滤出来。”
   “点膏,点膏,该点膏了哈。”
   ……
   女人们依着陈婶的话音如法炮制,快乐地手脚不停,小伟端着新倒的白开水,一边伸着胳膊递过来,一边笑眯眯地观看着。
   熬酱是可以随时开始的。只要哪一天,有谁随口一提哪家熬的酱开胃、好吃,第二日陈婶家的台坡上就会飘起酱香。
   熬酱这一技术也不知是谁发明的,我的记忆里还真没见过谁如此熬酱。
   娇姐们熬酱得准备黄豆、芝麻、牛肉丁,以及糖、姜、蒜之类。陈婶好像司空见惯胸有成竹一般,只从容地问她们是用油桶灶还是用大炉子。因为黄豆得先煮熟,才能和牛肉之类和在一起第二次加工。大家问哪种方法更省时一些,陈婶说当然是油桶灶,油桶灶下有猛火,柴禾也有熬火。大家说柴禾用了就没了,不像蜂窝煤,用了还能买。陈婶说:“柴禾拾来不烧还当摆设呀?用就用了,用了再去捡。”
   最后,娇姐们就在陈婶的执意要求下用油桶灶熬酱。酱熬好后,娇姐们把它们分装在准备好的一个又一个干净的玻璃瓶里。酱装好了,台坡上人人有份,一人一瓶,余下的才拿回来家去。有人客套,说好不容易熬一次,这么多人一分,也就剩不了多少,只怕自家人都不够吃。熬酱的人说:“哎呀,都尝尝味道呀!再想吃,熬就是了。”
   陈婶也说:“是呀是呀,几时想熬,几时再来熬。家业现成的,要用随时都可以用。”
  
   四
   那天,我经过桥头,老远就看见陈婶家的台坡上呼呼腾起着缕缕白烟。
   “今天的台坡,又在上演一番怎样的热闹呢?”我疑惑着走过去。
   只见油桶灶被架在台坡的中央,灶膛里烈火熊熊。灶上安放着大铁锅,大铁锅里竖着一溜三格的大蒸笼,“白烟”正是铁锅四周腾出的蒸汽。
   “陈婶,这是在蒸什么呢?”陈婶正坐在矮凳上往灶膛里添柴加火。
   “她们几个说想念我的月半团子,想做几个尝尝。”陈婶说,“你别走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一锅马上就熟了,你帮着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陈婶做的月半团子当然不会差,我可是她烤团子的忠实粉丝呢!
   这时,蓉姐手里揉着面团,从堂屋走出来。
   “我一猜就晓得是你们几个馋猫在这?”我笑着打趣她。
   “你不馋怎么也顺着香味来啦?”蓉姐的嘴哪里能轻易输了人。
   “你们怎么啥都会做呀?”我看着她手里不一会儿就已经搓圆的白面团子,羡慕地说。
   “嗨,我们哪会呀?还不是陈婶教得好。”蓉姐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我也跟着走进去。
   娇姐和孙婶都在,还有两个我不认识的年轻妈妈,孙婶说那是她的侄媳妇儿。
   “你要不要也来做两个?”娇姐问我。
   “我……还是算了吧,笨手笨脚的,莫糟蹋了东西。”我赶忙摆摆手。
   “怕什么,做两个试试,很简单的。”不知什么时候,陈婶也走了进来,她正在戴一次性手套,准备加入做团子的行列。
   我太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还是决定做一个看客。
   陈婶家的四方桌上放着一长条揉好的面团,软软的,看上去粘度很不错。我知道团子的外皮是大米粉,但没想到大米粉也能有这样的粘度。我看到陈婶她们把揪下的面团在手里拉一拉,抻一抻,很是轻松的模样。
   方桌边的长凳上搁着两个铝盆,盆里装着炒好的馅。馅我们这里又叫包饭,是用胡萝卜、白萝卜、豆干子、腊肉、卤肉和一些调料混合翻炒加工而成,香喷喷的。那黄、白、褐多色辉映的包饭冒着滑而不腻的油光,让人一看就有垂涎三尺的感觉。这样的馅包在面团里做成团子后,无论是搁在笼屉里蒸得透透的,还是放在烤炉里烤得浑身焦黄,都格外好吃。
   陈婶做了几个团子,就又去看台坡上蒸笼里的团子。她一揭笼盖,大米的清香四溢。她端下其中蒸好的一格,又添上去一格新放满团子的笼屉。
   笼屉里的团子白花花、圆滚滚的,一个紧挨着一个,光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我大致数了数笼屉里的团子,还真不少,足足二十五个呢!如此一计算,四格笼屉就是一百个,而堂屋里的五个女人还在继续分解着方桌上的那条面团。
   “一下做这么多吃得完吗?”我问陈婶。
   “也没多少。多做几个,就多吃得几家人呀!大家分一分,路过的尝几个,也不多的。”陈婶说。
   陈婶递给我一个刚出笼屉的团子,它包在方便袋里,一副圆头圆脑的诱人样。
   “尝尝。”陈婶说。
   “我又无功受禄啦!”我笑着说。
   “哎呀,说的哪里话!快看看好不好吃?”
   在陈婶的催促下,我轻轻咬了一口,顿时,只觉满口生香。我张大眼睛看着陈婶,情不自禁地夸赞起来:“皮薄、馅足、味美,您的手艺更是登峰造极了。”
   陈婶微微一笑,说:“好吃,等会儿就带几个回去。”
   “算了,家里也没别人。”我说。
   “后天不是正月十五吗?”陈婶说。
   可不是吗?后天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家乡的元宵节是要做月半团子,吃月半团子的。我们的月半团子可是那小小汤圆的好些倍大,它寓意着我们将来的日子会更加团结、圆满和美好。
   我离开之时,陈婶家的台坡还笼罩在烟雾缭绕之中。看着被我穿行而过的一条条街道以及街道边的幢幢高楼,我不禁在感叹科技的进步与社会发展迅猛的同时,联想到“得到”与“失去”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时间的长河里,在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中,我们都是想留着些什么的吧?比如陈婶家那古朴中带着熟悉感的台坡,还有台坡上的那份烟火气。
   2023.2.24
  

共 39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散文以陈婶家的台坡为中心然后徐徐展开叙事。陈婶家的台坡在村子里的楼房面前不仅不出众,似乎还有些打眼。它的面貌和它所聚拢的人气却恰恰形成强烈反差。陈婶是低保户,身体不好,家里还有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儿子小伟。虽然如此,陈婶还是不喜欢完全倚靠别人,总喜欢靠自己的能力做些劳动。陈婶手巧,靠着她的巧手,在小镇做过多年生意。卖过豆腐脑,卖过米酒汤圆,烤过月半团子,做过糯米糍粑。因为她的巧手和热情大方的为人,邻居娇姐,蓉姐,孙婶等人总是陈婶台坡上的常客。山朝水朝,不如人朝。邻里之间,难得的是敦睦友爱、互助互动,大家一起把寻常日子收拾得有滋有味。摊豆皮、熬酱、做月半团子。这一幕幕欢快的劳动场景生动活泼的展现人间烟火气息。小编我觉得这篇文章有几个亮点写的特别好:陈婶的家庭苦难硬是让她过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更加突出说明她做人的优秀。陈婶与邻居们做美食的互动场景让人动容,逐利时代人与人之间距离虽然很近可心却遥远,人心换人心,四两拨千斤,能够像陈婶这样维系住邻里关系一定是将心比心的结果。月半团子,寓意更加团结、圆满和美好。如此美妙的寓意真好,就让我们跟随老师优美的文字开启每一天的美好生活吧,力荐共赏精彩佳作。【晓荷编辑:萧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226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3-02-24 22:42:26
  希望这缕烟火能够化解万千人的烦恼,温暖冰封的心灵,快乐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2-25 07:43:31
  感谢萧老师的精彩编按和辛苦付出。问好老师。祝老师快乐每一天。
2 楼        文友:何叶        2023-02-25 09:47:11
  欣赏枫姐姐好文。朴实耐读。非常棒!我喜欢。
何叶
3 楼        文友:何叶        2023-02-26 21:03:35
  恭喜精品,枫姐姐真棒!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2-26 21:56:15
  谢谢社长鼓励!
4 楼        文友:老来        2023-02-26 21:39:41
  祝贺老师作品获精,向您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2-26 21:56:55
  谢谢老来老师鼓励,我们互相学习!
5 楼        文友:萧垦        2023-02-26 22:10:23
  向简老师致敬,向暖心文字致敬,为精品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2-27 06:43:32
  谢谢萧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鼓励和帮助!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2-26 22:15:46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回复6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2-27 06:43:47
  谢谢小雨。
7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3-02-27 20:54:51
  老师的文,文随事叙,细腻到位,活脱脱的陈婶跃然纸上。拜读学习!
  
   祝贺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7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2-27 21:43:16
  谢谢顺风老师留评鼓励!问好老师!
8 楼        文友:栀子木        2023-02-28 08:23:23
  给简老师的精品点赞!向您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2-28 11:21:36
  谢谢老师留言鼓励,我们互相学习!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