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与妻共过的启蒙老师(散文)

精品 【菊韵】我与妻共过的启蒙老师(散文)


作者:刘明国 童生,857.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9发表时间:2023-03-16 19:39:37

【菊韵】我与妻共过的启蒙老师(散文) 我和妻子的启蒙老师是个可爱的老头儿。
   他是名旧知识分子,熟读四书五经。他长条个儿,细长眼,眉却浓,留点小丹须。他几乎四季都穿身旧长衫,只分单和棉。好喝酒,有些像孔乙己,又不是孔乙己。夏天,他光个发亮的头,冬天戴一顶瓜皮帽子,还系条青围巾。还整洁,应是师母的功劳。他整天嘴里之乎者也,有闲空,就戴副金边眼镜拿起本他喜爱的古书诵读,不择时间地点。他的珠算打得很精,名堂称谓很多。他的翰墨在十里八乡他若算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先生因此在地方的声望很高。他结下的桃李和让人追忆的故事很多。我的叔父便常在人前吹捧他!
   他叫龙先生或绺子先生,但不是北方人说的绺子土匪,他大号龙跃云。龙先生他在解放初教过新学,说他打骂学生,很快没让他教了。后来他在村里教私塾,实力摆在那儿,生源还是不愁。有的家长同意龙先生的教育方法:竹棍下面出好人,我叔叔也是个主张者。
   一九五零年春,湖南和平解放。我们村里在村东边的一条小河边,办起了一所新学堂,称东山村小学。其实,方圆数十里都是湖区,六十里外的县城外,才一座小山,也只称得丘陵,可能是湖区怕水患之故,把村里稍高些的地势便叫作了山。村东头靠内河处的地势因当年修河原因便是比村的其余三面是高些。湖区人慕山好,便把村的东处高地叫作东山。盖起的新学堂自然就叫东山小学了。这里原来没有学校,是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教育,由乡政府协助村委会开办的。校舍是木架茅草房,面积有两三百平方米,可供百十人教学或开会。村里的适龄学生不少,可前往正式报名读书的,也就够一个班级一一四五十人!
   新学开办后,县里的公职教师分不过来,东山小学就起用了龙跃云先生。他那时大约五十岁,面孔有些黝黑,油浸似的长脸大概还与他常抽旱烟有关。
   我是他的启蒙学生中的一个,名字那时叫刘鳌。教材是上面统一发的,一本国文,一本算术,还学珠算,习字、练习演算是用石板和石笔,无纸本子。学费要不要交,我都不记得了,蒙童嘛,都由父母操劳。那时,我的发妻才出生不久,自然不可前来凑此热闹新鲜。不过,她已是龙先生妥妥的后备生源。
   国文的开篇课是教的:“一个人有两只手,左手,右手……”其中的道理很深,龙先生与我们简要讲了,人的双手的用途,除了日常生活,就是劳动创造。蒙童当然只要求能认读写,就是好学生了。了解认识,人类的一切伟大成果,都是靠人的智慧双手创造出来的道理那是往后的事儿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认识记住了教我知识起步的龙跃云先生。
   龙先生遵循“教不严,使之堕”的古训,教学严格严厉且勤奋。他对学生解困释惑很用心,只希望学生能多识字多用功学本领。于是,他采取了用文武两种方法手段来激励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服从度。以现在的话说,文的是“哄”,是他的所谓奖励机制,与曹操鞭指前方有梅林,哄饥渴的将士为他打仗用命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用红绿黄的三色纸,剪了若干小纸片,分别写上甲乙丙三字。红纸片写个甲,绿纸片写上乙,黄纸片写上丙。能达到他授课要求的,会分别奖这些花纸片,说到时可去货郎担上兑换糖果吃。得不到的那就是不听话的差生,他会用惩罚的办法与他说话。这便是武的办法。
   花纸片能换糖果吃,有物资刺激的作用,许多蒙童都信以为真,认真用功在课堂上背读写。我就是他的优秀学生,得到的甲乙花纸片最多。他号召向刘鳌学习。当然,还有其他几位小同学。
   龙先生这武的办法是对待调皮不听话的成绩很不好的差生的,他的惩罚手段就是拿在手中的三尺教鞭直接打你屁股,女生则打手板。不过,当时,也是社会上许多先生信奉和家长支持的“堂规”。我个小,坐在前排,有次,我看到龙先生在中间排,用手中竹片先三下惩罚了一个背不出他点的课文的女生的手掌后,又转到后排让一个比我大好几岁的叫王满聋子的(绰号)背读一篇短课文,满聋子站起来背了两个字就再也背不下去了。龙先生被气得面红耳赤说,其他同学都会背,就你不会背,猪脑壳,到学堂来耍的吗!说着,扯下满聋子的青布裤头,扬起手中的厚竹片便狠狠抽了四五下,打得满聋子同学泥鳅一样跳。课堂上噤若寒蝉,学童们吓得回头望过之后都低头相互看着伸了伸小舌头一一好恶的先生。
   至于被龙先生表扬激励的我等优秀学生,从他那儿得到了花纸片奖励后,去货郎担上能换糖果吃的事,自然那是大人哄孩子的事,莫说换糖,一粒芝麻也换不到,比望梅止渴还煽情哄人。不过,作为一种精神激励机制,蕴含着的朴实善愿是可赞的!都有中华文化的传统味儿在里面。
   在课堂上挨了先生打的满聋子,还有些打过手板与受过先生惩戒旳蒙童回到家里肯定是要告状的。满聋子的一个叔伯哥哥是当时村里的一个负责人。他获知情况后,弟弟屁股上留下的几条红印使这位操权的负责人心中有了新的盘算。学期一结束,龙先生便被解职回家了。
   龙先生在乡里的声望威信仍然不减,绺子先生的口碑依然很高。家父与家兄一直认为私塾教育比新学好,自然而然成了他的“粉丝”。村人过年时的大门对联,一般都是请他来写。
   父亲为了教我从小学练毛笔字,还把龙先生专门接到家里来,打上酒,摆上鸡鸭鱼肉款待他,叔父也来作陪。龙先生酒醉饭饱后,眉飞色舞,之乎者也,天南地北,谈古论今,与我父亲先大侃一通之后,在父亲事先准备的白纸上给我写了两幅字帖。一幅上写“龙飞凤舞,虎豹麒麟,非常灵物”,另一幅上写“青年得意,广大前途,忠孝两全”。他让我照帖练习,一天至少三遍,根本不提柳帖颜帖,也不说王羲之。现在看来,龙跃云先生的字帖真的不差于那些流传名帖。
   当时,我遵照生生的教导,在父亲的督促下练了几年毛笔字,也觉得有点像那么回事,常得大人夸赞。可是,由于自己的不专一,不刻苦勤奋,加上功课多了,先生的真传没有学到手。不过后来,我的书法作品能去场面上参个赛,帮人写个对联什么的还行,在工厂社区的有关活动中拿个奖也不成问题,有年还参加了由中石化组织的行书大赛,有幸还得了入围鼓励奖。这是得益于沾了龙先生的几分灵气。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龙跃云先生就不再教我了,这定是与他的打骂教育学生与刚直性格有关,满聋子事件应就是他去职的硬伤。
   我的龙先生干什么去了呢?不教书,靠什么生活,凭什么养家,生计可是大事啊!种田当农民,他肯定是不行的?一直担心他靠什么生活,直到我退伍后,才从夫人那里得知,龙先生一直在教学生,东方不亮西方亮,只不过转换了战场,在教私塾而已。五六十年代,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仍相信、支持私塾。加上龙先生的实力摆在那里,一些家长认为穿长衫的夫子先生们,肚子里有货,学问深,把子女送进私塾学几年,打下的基础会更牢些,比如学写文章,练字打算盘。因此,龙先生的私塾,自然不差生源。我的岳父大人,也是这样认为,把他已读了新学的女儿一一我的妻子,重新送往龙先生的私塾学校去启蒙。
   我听说后,跟妻子打趣:真是巧得很。我们有了共同的启蒙老师。我追问说,你都从老师那儿学到些什么?得没得过老师奖励的花纸片换糖果?她一听,扑哧笑了,什么花纸片,我都上十岁了,哄不到我们了。不过父亲每年交的几斗米的学费没白交,两年内我从龙先生那里学了《孟子》,《三字经》,特别是珠算,我学会了六百六,大小九规,斗子上高楼,丈田切亩,量土方等实际本事。妻说,当时,龙先生在老丈人面前直夸她,这妹子聪明灵泛,一点就通,比男孩还好带,要老丈人继续送来好好培养。
   妻说,可是不久,师生关系彻底弄砸了。不是为学珠算,而是为背一段课文的事。那已是立夏后的季节了,外面阳光很好,湖风吹得人有些懒洋洋的。龙先生的私塾课堂一二十个学生,分了高低年级,高年级的同学在挨个背诵先生先天布置的一段课文,老师因人而异,布置得也不同。妻属于高年级的学生,当先生来到她面前让她背一段古文时,妻说,先生这篇文你没教过。龙先生一听,这个乖学生敢公然当着全班同学顶撞他,顿时气得火冒三丈,说,“你瞎了眼,几时没教过的文要你背”,说着,先生的一块青竹蔑片就用力在妻那时稚嫩的肩背上抽打了四五下。她说,她也含泪咬牙没哭,她狠狠瞪了先生一眼,起身背起书包,忍着背上火辣般的疼痛,便冲出课堂,一口气便跑回了家。往后的,先生几次上门致歉,喊着老丈人“家门兄弟。让你女儿继续来读书,我保证,再不会打她了!”妻说,她是个犟性子,从此以后,家里再劝,也没去先生的课堂了。
   岳父子女多,负担重,妻是他大的孩子,便也就顺了他的意,留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时她已十二三岁了,养鸭子,放卡子钓等农事她都干。
   妻对我说了这些少年间的经历之事,她又得意说道,老师虽严厉性刚,他教的那些知识确实管用,她向我举了后来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用丈田切亩算土方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发挥运用的几件事,不比那些有经验的人差,还受到过干部的肯定表扬!
   后来,我们夫妻每说起我们共同的启蒙老师,总是深怀敬意与追思的。
   龙跃云先生,我们永远的启蒙导师!

共 35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与妻子的启蒙老师龙跃云先生,是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他的身上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他学识渊博、通晓古今,教学严谨,方法独特,既教学生做人道理,又教文化知识,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如珠算、书法等等。但是,他的身上难免遗留了一些旧观念和不好的教学方法,比如:体罚学生、灌输一些过时的思想等等。但瑕不掩瑜,他仍然是学生心目中值得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他的精神和品德,影响了学生们的一生,让他们终生受益。文章娓娓道来,文笔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意涵深邃,好文,推荐品读。【责编:乐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1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3-03-16 20:33:15
  文章娓娓道来,文笔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意涵深邃,好文,推荐品读。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刘明国        2023-03-16 21:14:52
  诚谢社长老師亲自编文,並认可我的蒙学老师的人品才学的主流价值。有些负面的东西在他身上的体现,如体罚差生,不仅是那时教師教育学生的手段,,也确实是时代烙印。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3-17 10:03:34
  文章很有风度,老练多情!学习了!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刘明国        2023-03-17 10:54:56
  十分感谢3楼黄总百忙之中关注拙作!多谢高评肯定。之所以要写此文,一是为了对开启人生社会第一课的恩師的纪念;二是先生的音容笑貌学识人品与独特的行事做人风格时在眼前晃动。一日为師,终身为父的道理已刻骨铭心。
5 楼        文友:刘明国        2023-03-20 10:11:42
  多谢江山编辑部的老師们肯定此作,推为精品小文。鼓励之中,当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为社会读者,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精神食粮来!
   一並谢过乐歌社长推文辛苦!
6 楼        文友:乐歌        2023-03-20 20:36:53
  恭祝刘明国老师佳作《我与妻共过的启蒙老师》斩获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