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随笔偶得(杂文随笔)
我有一位同学,是一枚大美女。看外表,同学们都觉得她高冷孤傲难以接近。尽管她算不得大聪明,但是其性格刚毅倔强、做事果敢执着。通过不断的努力,她终于取得了今日之成就与地位。(传播学博士,现任《中国日报》美国分社驻加拿大多伦多市首席记者)为此,大家都对她深表赞许。(人生启示: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努力;辛勤耕耘的人总有收获的希望。)
不料几天前,她与我闲聊时竟然发来如下文字:“你的人生经历让我感慨城乡差距竟是如此巨大,即使是没有挨过饿的我,也曾经是奋斗了十八年才有机会与他人坐在一起喝杯咖啡。当年我父亲为了我母亲放弃外地官职回到家乡,从此我成了一个不会讲普通话的县城人。以至于上大学后仍然感受到来自大城市人的轻蔑,因此我对你的内心感同身受。后来即使我出国了,遇到那些H二代、G二代们,才知道自己奋斗40年得到的东西人家生来就有。”(她父亲是局长、她母亲是医生,因此她与我这个客居异乡从小失怙家境极端贫困的人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其实,在与我谈个人感受时,她也许忽略了H二代G二代的长辈们是曾经流过血、拼过命、吃过苦的!)
由此看来识人不能仅看外表!她的话让我认识到当初同学们对她的看法是想当然的。她表面的高冷孤傲其实是刻意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与孤寂。不过她对我至今日的认知,我以为依然是不确切的。虽然我自小经历苦难、深受挫折,但我清醒地知道自己面临的实际状况,也懂得绝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他人手里、唯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因此,我坚信:只要奋斗过得到的总比失去的多!永不言败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心态很重要哦!
现在我们年龄都大了,看问题早已没有了年少时的偏激、片面与轻狂。所以,我回答她一段如下文字:“我的人生准则是:不求大富大贵,但求无愧于心,充实内在生活,尽量不生闲气;不羡他人地位,只愿世人安好。我喜欢温饱有余内心恬淡的生活,喜欢躲进小楼思索宇宙苍生。每天,家人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吃着五谷杂粮,说着无所顾忌的闲话,听着锅碗瓢勺交响曲,陪老伴看看电视,教儿子下下象棋,颜回式的生活挺美!我承认人与人各方面的差别,但也不必徒增自卑之意。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尽管在思想深处,人是分层次的,但是人与人在人格尊严、法律地位及生命安全上是平等的。凡是不尊重他人尊严、生命以及蔑视法律的人都是不良的社会渣子。山顶上的人看山脚下的人是渺小的,其实山脚下的人看山顶上的人也是如此!”不管怎么说,我现在的生活是自己拼搏出来的,苦辣酸甜自知,物质是生存的基础,感受也很重要。我始终坚持为人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