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让梦想起飞(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让梦想起飞(散文)


作者:张西风 布衣,24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4发表时间:2023-03-20 08:51:19

一位脑瘫女婴被医生宣判终生躺在床榻上度过,她却奇迹般地学会了走路、写字和读书——你信吗?一位只读过初中二年级的脑瘫青年女子,她用两根手指头奇迹般的写出了精彩分呈、跌宕起伏的长篇自传小说《让生命化蛹为蝶》——你信吗?
   晴天霹雳:生下的爱女患脑瘫一九八二年六月,灿烂而明亮的阳光照耀着生机勃勃的辽南大地。正是在暮春时节一个温暖的早晨,辽河油田青年职工于开宾搀扶着大肚便便、满面笑容的妻子李力敏,双双踏上了开往盘锦市盘山县医院的公共汽车。这对战斗在石油战线上的青年夫妇,是在去年10月走进神圣而甜蜜的婚姻殿堂的。婚后不久,李力敏就如愿以偿的怀有身孕了。于开宾高兴的合不拢嘴,李力敏更是高兴,他们给尚未出生的宝贝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于茗。伴随着十月怀胎的惊喜、痛苦和漫长的过程,这对快乐的青年夫妇像天底下所有渴望为人父母的夫妻一样,他们渴望着孩子早日来到人世间,他们渴望生一个活泼健康的小宝宝,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顺顺当当的成长。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
   李力敏住进了县级小医院妇产科的病房,她躺在床上,满脸的微笑、慈爱和憧憬,她在急切的期待着那一幸福时刻的到来……望着医护人员在床头走来走去的身影,李力敏的心有点慌了,她问忙得满头是汗的丈夫于开宾:“怎么回事?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丈夫安慰着焦急的妻子:“没事。你不用担心,孩子会顺利的生下来的!”谁知妻子李力敏被推进接生室后,好半天也没有出来。站在接生室门外的于开宾,默默的为母子祈祷,希望母子平安无事……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孩子终于生下来了,可是由于在母腹里滞留太久,她一生下来就双拳紧握,浑身不能动弹。后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施救,孩子才有了微弱的呼吸。医生向这对惊呆了的青年夫妇做了解释,说这个孩子将来可能留下后遗症,建议他们理智的放弃。听完医生的话,夫妻俩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娇弱可爱的女儿将来会落下终身的残疾,会落下难以治愈的病根。七天后,于开宾、李力敏抱着自己的小女儿离开了医院,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家中。夫妻俩无法相信医生的诊断,他们渴望上苍的恩赐,他们渴望奇迹的发生。然而,医生的话很快就验证了,这孩子确实跟其他婴儿不大一样,她除了嘴唇上翻外,还没日没夜的哭闹不止,几乎让夫妻俩彻夜难眠。尽管如此,李力敏还是怀着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尽心尽力的抚育着自己的爱女。小于茗一出生吃奶就很困难,她不会吸吮母奶,只能一勺一勺喂,经常会被呛住,憋得一张小脸紫青紫青的,李力敏只好慢慢的给孩子喂奶,尽量让她吃饱。
   日子在夫妇俩暗淡的目光中一天天流逝,小于茗身体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这孩子软绵绵的像个肉团,双拳紧握不算,吃东西嘴巴外溢不算,而且正常婴儿经过的成长阶段,她都没有出现,她不会爬不会坐不会站,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哭闹。当李力敏再次来到医院咨询孩子的病情时,医生这时才说出了实情,他们说婴儿在母腹里滞留的时间过长,由于处在窒息状态,造成大脑缺氧导致部分大脑细胞坏死,将会影响到孩子将来运动神经和智力神经的正常发育……听罢,李力敏难过得差一点晕倒在地。她不晓得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她抱着苦命的女儿泪流满面悲痛万分,她亲着小于茗红润的脸蛋,无比慈爱的唠叨着:“孩子,不论你将来怎样,你都是妈最可爱最心疼的宝贝!”李力敏休了16个月产假,就不得不上班去了。这16个月,小于茗几乎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度过的。她虽然一岁半了,但却不能像正常孩子走路和说话,她不再哭闹,她只能安静的躺在床上。不能上托儿所的于茗,被母亲送到了姥姥家里,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母亲再把她抱回来,夫妻俩为这个脑瘫的女儿吃尽了苦头伤透了脑筋。但是他们从未气馁,从不抱怨,既然女儿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让她享受到深厚的父爱和母爱,让她沐浴亲情的阳光快乐的成长。最苦的还是母亲,女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她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劳累都是值得的!
   当三岁的女儿终于口齿不清的叫她妈妈时,李力敏抱着女儿不住的失声痛哭,望着女儿水灵灵的天真无邪的眼睛,她知道女儿什么都懂,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她给女儿不厌其烦的唱歌讲故事。见女儿听得入了神,听得津津有味,她感到特别的满足和快乐。有时候李力敏很忙,忘记了给女儿讲故事,躺在床上的小于茗就会哇哇乱叫……有许多时候,于茗是在母亲娓娓道来的故事中熟睡过去的。于茗六岁时才坐七岁才会站立,尽管每一步都比正常孩子晚了许多,但女儿每一个细微的进步,父母都会感到欣慰万分,都会开心的不得了。她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凝聚着深深的母爱。李力敏一有时间,就把成天躺在床上的女儿抱起来坐,这样的训练不知进行了多少次。当女儿终于稳稳的坐住了,李力敏又开始锻炼女儿学习站立。有一天面条似的女儿终于战战兢兢的站立起来了,她高兴得泪花闪烁。她深信自己的女儿不是废人,经过身体的锻炼和康复,女儿总有一天会自立的。于茗五岁时就喜欢看画报识字了,令人惊讶的是,她可以完整的复述母亲给她讲过的每一个故事,女儿超凡的记忆力让父母看到了希望。母亲为了让女儿识字,她不晓得制作了多少张卡片。当听到爱女吃力地咿呀学语时,李力敏兴奋得流出了眼泪!
   经过多年康复锻炼的于茗,在十岁那年终于迈出了人生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步,她可以颤颤巍巍的迟缓的走路了!兴奋不已的于茗在饭桌上发出了埋藏太久的心声:“爸妈,我要上学!我要读书!”面对女儿火热的渴求目光,父母毫不犹豫的满足了她的愿望。爱如阳光:被厄运袭击的幼苗在成长哲人说:当命运不幸的关上一扇门时,它又为你打开了一扇窗。身患脑瘫、步履维艰的于茗是不幸的,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天底下最善良最疼爱她的父母。可以这么说,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才给了于茗一对梦想的腾飞翅膀。十岁这一年的秋天,于茗终于背着书包上学了,但不是她走路去的,而是母亲用自行车驮着她去的。虽然于茗会走路了,但她走得相当吃力相当缓慢,好半天跨不出一步;虽然学校就在家附近,但对于茗来说却远若天涯。母亲从自行车上将她抱下,再把她放到教室里的座位上,然后就上班去了。面对这么多的学生,面对眼前墙壁上的大黑板,于茗激动的心怦怦乱跳。她知道命运给她开启了一扇知识的天窗。
   然而,一位脑瘫患者的求学之路,说多不容易就有多不容易。这些艰辛的点点滴滴,李力敏在清楚不过了。这位善良勤劳的母亲说:“女儿上学最难的事情是上厕所,她不能走动,所以刚上学那阵,在家附近上班的我,听到下课铃声一响,我就要跑到学校,抱着女儿上厕所……女儿很懂事,见我每天不知道跑多少个来回,她上学时就整天不喝水,嘴唇干得都裂开了”……这就是于茗,她从小就学会了忍耐和倔强,为了读书,再多的苦她都可以默默的忍受。于茗是聪明的,也是活跃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总是率先第一个举起小手。有时老师让她发言,她好半天说不出话来,说出来也是支支吾吾含糊不清,惹得同学们轰堂大笑。以后老师就不再让她发言了,于茗因此偷偷的哭了好几回鼻子,她这才知道自己是一个残疾的孩子。小于茗十个指头只有一个能伸展,她不能用小刀削铅笔,铅笔是上学前母亲事先削好的。她残疾的手握力很差,但她还是勉强把笔杆握住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她都会一笔一画的做好。从一本本芳香的书籍中,她找到了求知的无穷乐趣。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为了让女儿像正常孩子那样上课,李力敏每天都起早贪黑,都感到自己睡眠不足。早晨天不亮她就起来烧饭了,因为一旦迟了,女儿就不可能吃不饱饭,用羹匙一口一口进食的于茗非常艰难迟缓,她一餐饭最少要用上40分钟。然后母亲将她抱上自行车,驮着她到学校,抱着她放到座位上。李力敏每天往返学校三个来回,天天如此风雨无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漫长的八个春秋。到了晚上她就更忙了,她给于茗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必须练习走路和写字一个小时。然后她要帮助女儿洗澡,因为于茗手指无法伸展,不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所有女儿生活中的琐事,作为母亲她几乎全包揽了,包括每天给女儿喜脸,一个礼拜给女儿洗一次头,两三个月给女儿修剪一次头发……这就是脑瘫患者的母亲,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于茗在日记里动情的写道:没有母亲的帮助,没有父亲的呵护,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于茗小学毕业后,就到距离家比较远的中学读书去了。由于父亲从事钻井工作,每天放下学接送脑瘫女儿的重担,就全部落在李力敏身上了。热爱读书的于茗克服了正常人难以想像的重重困难,尽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养成了天天写日记的习惯,她写下了第一篇作文是《我爱我家》,作为范文被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诵,这给了小于茗很大的鼓舞,也在她内心埋下了最初的文学种子。在初二那年,肢体残疾的于茗又雪上加霜,她由于贫血经常头昏眼花。这样于茗不得不告别菁菁校园了,回到家里开始了顽强强自觉的自学。父母给她买了大量的文学书刊,还给她买了一部学习机。她一边读书,一边不间断的锻炼身体,以便逐步改善身体的状况。当于茗用一根伸展的指头在学习机上打出第一行字的时候,她快乐得手舞足蹈。这对用手书写很不方便的她来说,无异于发现了一块神奇的新大陆。从此她迷上了打字,她感到那些僵硬的手指有了灵气或活力。2004年初,于茗的父母意外的收到了北京市宣武区功能神经研究所所长李永杰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说是可以将于茗接到北京进行免费治疗。于茗的父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李所长回了一封短信,没想到李所长接到信后不久,就带着几位医学专家不远千里来到她们家了,给于茗做了录象,以便系统的制定身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案。
   2004年6月,在母亲李力敏的陪伴下,没出过远门的于茗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住进了宣武区医院进行治疗。通过这次细致而繁杂的手术,于茗的身体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她走路多少稳当和快一些了,她右手的一个手指头也可以伸展了,这就意味着她以后可以用两个手指头打字了。在于茗成长和康复的旅程上,她第一次遇到这么多的好心人,她永远不会忘记给她残疾身体注入生机和活力的白衣天使们。化蛹为蝶:让梦想的翅膀起飞脑瘫,就意味着大脑部分细胞的坏死,就意味着身体部分神经功能的永久丧失。但上苍是仁慈的,它给了于茗另一种慷慨的补尝,那就是她的记忆力出奇的惊人,她的意志更超出常人的想像。母亲讲过的故事,以前读过的书,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细节,她都记忆犹新过目不忘。在于茗受损的脑海里,好象自由飞翔着一只大鸟,她特别渴望着倾吐和书写。就像智障人士舟舟,他可以是一个天才的音乐指挥家。2000年春,为了给爱女打开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父母特意给她买了一台电脑,这对于茗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从此她每天要在电脑前坐上五六个小时,不是网上阅读,就是用电脑写作。那凝固的健盘在两根手指头的敲击下,仿佛发出了美妙悦耳的旋律。也正是从这时候起,于茗开始鼓足勇气给报刊投稿,并陆陆续续有近百篇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小试牛刀的于茗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激动之中。
   在一个月白风清的春夜,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到了多年关心、爱护和培养她的父母,想到了自己求学的种种艰辛和欢乐,想到了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每一个精彩片断,想到了自身的残疾对自己的局限和束缚,想到了自己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憧憬……往事一幕幕,就像活生生的电影镜头在她脑海里闪回。她感到激情澎湃,她感到热血沸腾。正是在这个温暖的春夜,20岁的于茗荫生了一个大胆的写作念头,她打算写一反映自己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让生命化蛹为蝶》。这部洋洋17万言的长篇小说,自于茗2002年动笔,到2007年收尾,她整整书写了漫长的六个春秋。说是书写,其实是她在键盘上艰难的敲击出来的。对于只有两个比较灵活的手指头、只读到初中二年级的脑瘫青年女子来说,写长篇无异于天方夜谈痴人说梦。但于茗凭着自己丰富的想像,凭着对生活的感恩,凭着排山倒海的创作热情,她奇迹般的创造了这个神话,勇敢的挑战了自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候灵感来了,于茗会坐在电脑前彻夜敲个不停,甚至手指头磨出了茧子,磨出了血泡!李力敏见罢,又是欢喜又是心疼,她对女儿说:“于茗啊,你做事悠着点,你文化不高,还是写些短的吧,何必为难自己写长篇呢?”但于茗拿定了的主意,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这是一部怎样的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长篇小说呀?且不说那些血浓于水的温暖的依依亲情,且不说一个脑瘫女子荣辱悲欢的成长历程,且不说那童话般瑰丽纯洁的爱情,光是小说的题目就足以让人动容深思。《让生命化蛹为蝶》,走进脑瘫女子勾勒的色彩斑澜的心灵世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女子,已经摆脱了肢体残疾的沉重枷琐,她自由的心灵就像一只春天的蝴蝶,在碧兰的天空中轻盈的飞翔……
   做事一丝不苟的于茗,对自己的初稿并不十分满意,她在反复修改、斟酌和推敲着她生命中第一部长篇小说。除了对写作乐此不疲外,争强好胜、长大成人的于茗,还有一个迫切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自食其力。2006年6月,她这个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通过公开招聘,于茗正式成为辽河油田热电社区居委会的一名残疾人联络员。第一天上班,于茗甭提有多开心了,她被母亲打扮得清清楚楚,然后就精神抖擞的跨出了家门。居委会距离她家很近,不到一百米她却整整走了20分钟。居委会的阿姨叔叔们都很喜欢她,于茗呢?把份内的工作做得紧紧有条。于茗是幸福的,更是忙碌的。她每天忙着上班,忙着读书,忙着锻炼,忙着写作,忙着在网上跟网友聊天……要说于茗的网友还真不少呢,天南海北不下上百名,于茗聊天可不是出于寂寞,她是在寻找创作素材呢,她是在给网友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呢。哪位网友心里有了包袱有了疙瘩,她都会热情的帮助排忧解难。有一位青年网友因为失恋萌生轻生的念头,听到于茗活生生的经历后,他哭了,他感到特别的惭愧。他说:“连一个脑瘫患者都这样热爱生活自强不息,我有什么理由选择放弃?”现在,于茗可谓是辽河油田的名人了,油田职工几乎都晓得老于家有一位争气的宝贝女儿。他们家被评上了五好模范家庭,于茗的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还被多家报刊刊争相报道。但出了名的于茗很冷静,她晓得自己底子薄,她晓得自己每跨出的一步,都离不一父母的搀扶和照顾,都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厚爱……
   在这个温暖而特殊的家庭里,于茗尽情的沐浴着亲情的阳光,她时刻在给自己加油呢。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要让父母为我感到骄傲!我要让认识我的每一位朋友看到希望!我于茗一定会成为最棒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于茗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共 58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位脑瘫女婴,被医生宣判终生将会躺在床榻上度过,她却奇迹般地学会了走路、写字和读书;一位只读过初中二年级的脑瘫青年女子,却用两根手指头,奇迹般地写出了精彩分呈、跌宕起伏的长篇自传小说《让生命化蛹为蝶》。涅槃重生,化羽成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脑瘫患者于茗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于茗的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还被多家报刊刊争相报道。脑瘫女子勾勒的色彩斑澜的心灵世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女子,已经摆脱了肢体残疾的沉重枷琐,她自由的心灵就像一只春天的蝴蝶,在碧兰的天空中轻盈的飞翔。但出了名的于茗很冷静,她晓得自己底子薄,她晓得自己每跨出的一步,都离不一父母的搀扶和照顾,都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厚爱。作者以纪实的笔触,还原了于茗生命成长的过程,以及不向命运屈服的奋斗历程,令人唏嘘,令人嗟叹,令人感慨,令人赞赏。语言朴实无华,结构完整妥帖,描述细腻生动,主题明确集中。融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充满正能量的文字。佳作荐阅,问好作者张西风老师,祝福创作愉快,幸福永远。【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23-03-20 15:14:34
  让梦想起飞中的小女孩,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理想,奇迹般毅力,了不起,我们正常人都要像她学习,跟她对比一下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好文给西风点赞,加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