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情】望仙院拾遗(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情】望仙院拾遗(散文)


作者:吉言 布衣,29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3发表时间:2023-03-21 07:31:37
摘要:民国二十一年续修望仙院碑记载,“望仙院,建于汉,盛于唐,历宋元明清,时有名僧柱锡其间,方其盛时,僧徒千余人,戒律精严,殿宇宏丽,为齐鲁冠。”

沂水县志载: “望仙院,又名资庆寺,位于院东头乡张家庄子村,现仅存塔楼一个,钟鼓楼一间,碑石若干,其他砖石散布各处,均能发现。”
   民国二十一年续修望仙院碑记载,“望仙院,建于汉,盛于唐,历宋元明清,时有名僧柱锡其间,方其盛时,僧徒千余人,戒律精严,殿宇宏丽,为齐鲁冠。”
   该寺毁于民国末年。
  
   一
   望仙院有许多传说。
   相传东汉末年,有一位法号三陀化的五台山和尚,遵从师命去山东选址建寺,传经说法。临行前,师傅送给他三样法宝:一只老虎,一口钟,一个包袱,并授谒语:“虎留人不留,钟留人才留。”
   三陀化挑钟牵虎在山东境内四处云游,一路察山观水,选找建寺地点。当走到沂水县西南约50里一个山峪时,感到口干体乏,便想找个清凉之地休息一会儿。抬眼观望时,见流水潺潺的小溪旁,一眼清泉凉气袭人,泉边一棵合抱粗的古松遮荫着一平展巨石,三陀化心喜,便将老虎栓在古松树上,先是一顿饱饮,然后便躺在巨石上小憩。
   一觉醒来,三陀化抖搂精神,准备挑钟再行。去牵老虎时,老虎却卧在巨石上,任凭他怎样呵斥,就是不肯起身,惹的三陀化性起,顺手折了段树枝,狠狠地抽了老虎几下,那老虎却依然不动。三陀化蓦然想起师父“虎留人不留”的话,便只好独自挑钟上路。
   后来,当地人称三陀化休息的那条山峪为留虎峪,那眼山泉为打虎泉,老虎卧过的那块石头叫歇虎石;再后来,有一尼姑见那地方山青水秀,就在此建了一所寺庙,初名黄草庵,因多次祈雨有灵,故改称黄龙庵。因此,也就有了“先有黄龙庵,后有望仙院”之说。
   三陀化继续西行,只见山势越来越高险,林木越来越茂密。及到一山下,见一低洼处雾气蒸腾,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潭中不时翻腾起很高的浪花,似有巨物在水下搅动,仔细看时,原来是白、黑两条小龙正激战犹酣。三陀化感到好奇,便放下担子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太阳落山时分,那黑龙渐渐体力不支,想脱身逃走,怎奈白龙纠缠不放,一口咬向黑龙的尾部。三陀化看得心急,不仅大喊一声“小心!”谁知二龙听到有人喊叫,便闪电般双双遁去,小白龙藏进了西边的山涧,小黑龙藏进了东边的山涧。从此,当地人管西边的山涧叫西龙将,东边的山涧叫东龙将。据说因为胜龙败龙的缘故,居住在西龙将的人家人丁兴旺,渐渐繁衍成村,住在东龙将的人家则逐渐败落相继迁走。
   看看天色已晚,三陀化准备觅处投宿,可待挑那钟时,却怎么也挑不起来了。他忽然想起师父“钟留人才留”的话,莫非这是块风水宝地?便仔细察看周围的环境:但见两山夹护着一片肥沃的平地,左面一条溪流自山而下,平添几分灵秀;右面山脚延伸出一道土岭,成环抱之势。前面又有一山,起伏绵延,林木葱茏,如青龙横卧;山下一条东去的河流,两岸杨柳成林;一个个村落点缀在绿树簇拥的山坡上、河岸旁,枭枭炊烟伴着夕阳余晖,似一副巨型山水画卷。三托化心中大喜,便决定就此留下。
   三陀化造了间茅屋安下身后,就日日传经讲法,遍访贤达,四处化缘,筹备钱粮建材,准备起山造寺。由于他佛法精深,严守戒律,德行高尚,乐于济贫,加之颇通医病和堪舆之术,很快就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有一次,他去西南方向的挡阳柱山采药时,发现悬崖峭壁上有一棵千年老茶。以后,每年春天他就攀登上悬崖采摘,然后精心炮制。那茶叶品味极佳,每次冲泡只放一、二个叶片,就香飘四溢,一些乡绅贤达都慕名前去品茶论道。三陀化和尚以茶为媒,广结善缘,以借建庙之力。
   一次,县令长到访,说起建寺之事。当县令长问需要多少地时,三陀化说,“临行前师傅给我一个包袱,并嘱咐说,‘不多不少,一包袱地就够了’”。县令长听了“嘿嘿”一笑,心想,你包袱再大能覆盖多少地,便当场答应。
   第二天,三陀化找来四个工匠,让他们每人握住包袱的一个角,向四方拉开,只见那包袱越张越大,半天功夫竟覆盖了方圆十几里地。三陀化和尚看看选中的山林土地已都在其中,便叫那四个工匠收起了包袱。
   建庙所需的木材,三陀化让工匠们到山上砍伐。由于山高路陡,搬运非常困难。一次偶然,三陀化发现悬崖下有个“淹子”(口小的深水潭)与二龙争斗的那个水潭相通,于是,他就让工匠们将砍伐的木料悉数扔进淹子,第二天,那些木材果然从二龙争斗的那个水潭冒出来。就这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当地最早的一座寺庙。
   三陀化励精图治,广结善缘,寺庙香火日益兴盛,规模也不断扩大,后历经多个朝代长盛不衰,峰巅之际僧众多达千人以上。
   一天,寺庙住持听掌管生活的僧人说,在册僧人九百九十九个,但每次吃饭,总比在册的人数多出一个,却又查不出多者何人。主持听了心生一计,令再次开饭时,给每个和尚身上系一条红线。饭后,只见有个小和尚向院外走去,待转过一个山脚,小和尚却隐身不见,仔细找时,发现有一棵千年人参,上面系着一段红线,终于真相大白。主持命和尚们小心将人参挖出,煮熟后准备分食,不料人参的香味引来了一条狗,叼起人参就逃之夭夭。自此之后,寺庙逐渐走向了衰落。
  
   二
   望仙院这座藏在深山僻壤的千年古刹,虽名不见经传,地方志书也没有详细记载,但它的确是曾是一座规模宏大、经久不衰的寺庙。民国二十一年续修望仙院碑载,“望仙院,建于汉,盛于唐,历宋元明清,时有名僧柱锡其间,方其盛时,僧徒千余人,戒律精严,殿宇宏丽,为齐鲁冠”。“至明代已是拥有房屋八十一间、土地千余顷、僧侣千余人”。
   说望仙院建于汉,应该是根据更早的有关碑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多者认同且有史证可据的说法是东汉,而在民间的推广普及,是在东汉末年。山东最早的一所佛教寺庙,有说是济南市历城区柳埠街道的神通寺,该寺建于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这样说来,望仙院比神通寺早了上百年。看来,望仙院才是山东境内最早的一座寺庙。此外,当地有“先有望仙院,后有沂水县”之说,而沂水置县是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看来望仙院的确是一座古老的寺院。
   至于望仙院鼎盛时期的规模,也没有确切的记载。撰写续修望仙院碑文的刘荫第,清光绪丁酉(1897年)科拔贡,曾任安邱县教谕,外务部章京,和会司行走,司务厅收掌,诰授奉政大夫等职,官至正五品。以他的阅历,说“殿宇宏丽,为齐鲁冠”,或不为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清同治年间的维修碑记中也有类似描写。据传,该寺辖地东可至十多华里的院东头村西,那时,如有僧客要人去望仙院礼佛或拜访,如非正式拜佛烧香日,需在院东头的门卫接待处先行登记,由守门僧跑马回寺内禀报,得到方丈许可后方能进入。由于来往僧侣香客纷沓而至,东大门外商铺,饭店,客栈等应运而生,之后渐渐形成了村落,亦即院东头村。“院东头”的“院”,指的就是望仙院。从该寺建筑遗迹的占地面积来看,其规模亦略见一斑。遗迹东西宽虽不过百米,但从大殿遗址南河对面的僧人生活区到西龙将的墓塔林,南北纵深却达近五华里,可谓大矣!
   朝代的更替、战火的涂炭,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一波三折,特别是“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更是毁灭性的打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无数名山胜区,都沦为为荒烟蔓草,而望仙院却艰难的生存了下来,直至清末民初,“兹寺如鲁殿灵光岿然尚在”。据当地老人讲,上世纪四十年代,还有山门、天王殿、大殿、观音殿、五百罗汉堂、地藏殿、钟鼓楼等,另有两处墓塔林,存墓塔几十座(通)。母亲说,她曾跟着外祖父去望仙院上过香。四月初八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日,那天,僧人们以名香泡水洗浴佛像,举行大规模诵经活动,方圆几十里的信众都去拜佛听经,烧香还愿。其时,寺院头道大门大开,院外人如潮涌,院内烟雾腾腾,诵经声如低雷隆隆。道路两旁卖佛教用品的,卖糖球、糖瓜、烧饼、香油果子等小吃的,卖风筝、泥人等玩具的,犹如年市,非常热闹。
   凡当年去过望仙院的人,印象最深的,除了正殿中高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外,就是罗汉堂和东配殿。罗汉堂是因为那些形态各异、法相威严的五百罗汉让人震撼,还有那位蹲在房梁上的济公和尚让人津津乐道。东配殿是实际上是转轮堂,当地人俗称阎王殿,里面里塑了些“大卸八块”、“剖腹挖心”、“剥皮抽筋”、“下油锅”、“磨碾活人”等审判新鬼、因果报应的场景故事,很是恐怖。想来这也是这个寺庙的特别之处,我游过大大小小不少寺院,还没见哪个庙里有这些塑像。正如“望仙院”这个名字,更像个道教庙堂,“资庆寺”这个名字才有正宗的佛家味道。有说因寺庙对面的山叫仙姑顶,故名“望仙院”。我想,从资庆寺到望仙院,这里面肯定有一段被时间埋没的故事。
   至于望仙院毁坏的具体时间和原因,有很多说法。在《续修望仙院碑》和同治年间维修望仙院残碑的记载里,并没有提及人为的毁坏,也就是说,至少在清代,都是因年久失修而颓废。1933年维修了正殿,配殿,山门,钟鼓楼,“易砖瓦施丹艧,焕然遂一新也焉”。此后,又维持香火十几年。彻底地毁坏是在民国末年。寺庙附近的一位老人说,他十来岁的时候,曾有队伍在此驻扎,为了腾空房间,将一些佛像锯倒毁坏了。后来又经历了1958年的大炼钢铁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运动,寺庙房屋断梁残柱以及周围的古树名木基本被砍伐殆尽,残存的建筑及雕塑全部被摧毁,石材、木材、砖瓦等被挪作它用或瓜分,墓塔、石碑、构件等大都砸毁。当年路过寺庙附近的村庄时,常看到村民的院墙上掺杂着些古里古气的石材和青砖。据说,曾有一村民将一个墓塔的顶部构建运回家去改制成了猪食槽,结果喂过的几头猪都莫名死去,吓得那个村民将那个构件又送回了原处。
  
   三
   我第一次去望仙院,是一九六四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南墙峪管区的几所小学在那里召开“六一”儿童节庆祝大会。那时,原来的大殿已经改建成了大队办公室和农副业作坊,东面的配殿改造成了小学校,但原寺庙遗址的痕迹还很明显:石砌的院墙上还夹杂着些大青砖,上部盖着布满青苔的青瓦,有些柱础还在原来的位置;三棵不知栽于何年的古柏,依然郁郁葱葱;大队部和小学中间的胡同边有一棵坦胸露腹的古槐,树干的中上部半边枯死,几个虬曲的枝干靠半边的树皮供养着,艰难地延续着它的生命。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子东南角上的那座钟楼,那是原寺庙建筑的仅存,二层,底层用石头垒砌,二层用青砖垒砌,三面圆形窗,上覆鱼鳞青瓦,没有飞檐翘角,只有几只小神兽蹲在上面,看起来很朴素。
   钟楼里原有一铜一铁两口钟,铁钟挂在二楼上,铜钟放在一楼里。据说,那铜钟就是当年三陀化挑来的那口钟。1958年大炼钢铁时,生产大队准备将悬挂着的那口铁钟摘下来炼铁,因怕直接掉到地上摔坏,便事先在钟上捆好了担架,找了四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抬在肩上。不料,当悬挂大钟的铁链被剪断时,随着“咔嚓”一声响,四个大汉顿时压趴在了地上,那口大钟的裙翅也深深插进地板里。
   当时有传言,放在钟楼一楼的两口钟,每逢阴雨天就嗡嗡作响。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那两口钟又响了起来,值班民兵过去看时,眼看一口大钟腾空而去,另一口则刚刚飞离地面,情急之下,值班民兵顺手抄起铁锤向钟砸去,“咣啷”一声,大钟的裙翅被砸下一大块,那口大钟才晃晃悠悠落回地面。
   其实,那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留下的痕迹。在冶炼那口铁钟前,社员们先砸下一块试化,结果里面可能含有铜的成分,才使其暂且保全,从此那口钟的梅花裙边也就残缺了一块。没过几年,那口钟还是被融铸成了犁头炉底。那口铜钟,实际上是被偷偷卖掉了。
   望仙院小学的后面,有一棵很大的核桃树,核桃树下是一个小广场,我们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庆大会,就在那个小广场上。小广场的北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水位离地面很近,看起来很深,蓝幽幽的,很神秘的样子,那就是传说中白龙黑龙相斗的水潭。当年我还特意向水深处看了一会儿,幻想着能看见点儿什么。
   望仙院原有两片墓塔林。站在那个小广场上,一斜眼就看见近处的那片墓塔。记得当时还有六座,一样的形制,一样大小,十多米高的样子,像四位孤独的老人守望在那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生产大队搞大寨田时准备全部拆掉,多亏一位老人说了句“还是留下座给后代看看吧!”才使现存的那座得以偷生。当时还出土了一柄铜剑,可惜断为两截,被生产大队当废铜卖了一元四角钱。祸不单行,没过几年,那座墓塔又遭收了一次天灾——那天大叔走亲戚回家,半路上突然电闪雷鸣,路过那座墓塔时,随着一声闷雷,就见一团东西从墓塔顶落了下来,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篮球大小的塔子根疙瘩(葎叶蛇葡萄),榾柮枒槎像个龙头,通体褐红。抬头看那墓塔,也因此失去了一大块。最近,听说那座墓塔被盗,盗走的是一把带过滤层的茶壶,难道就是传说中那位爱喝茶的老和尚的心爱之物?
   古塔专家安东老王这样评价望仙院塔林遗址:“从现存的这些构件看,资庆寺塔林的石塔体量较大,比大多数山东现存塔林的塔都要大上一号,而且雕刻精美,力士等形象刻画较突出,局部花纹也很精细,在一块仿木塔檐构件上,细小的飞椽历历在目,下面的小斗拱竟然一个零件都不少。现存石构件上未发现铭文。这片塔林如果能保存下来,数量虽少也是很壮观的一景。”在他的启示下,我将现存的那座墓塔与我所见到的济南灵岩寺塔林、神通寺塔林、登封少林寺塔林的墓塔作了比较,望仙院的那座墓塔还真应用“壮观”来形容。
   另一处墓塔林在四华里外的西龙将。那片墓塔虽然体量没有寺庙遗址附近的那片高大,但数量更多,形制也多样,钟形、鼓形、经幢式、亭阁式、方碑形都有,看起来年代要比寺庙遗址附近的那片要早,可惜在文革中被红卫兵全部砸碎,碎块有的被垒进了地堰,有的逐渐散失。最近看到有网友说,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墓室,里面宽大华丽,室壁彩绘犹存,墓室碑刻有很多僧名,猜想墓主人的地位一定很高。
   在那片墓塔林附近,原有一棵巨大的赤松树,树干需四人才能合抱,分枝虬曲平展,如蛟龙腾越,极富神韵,常有三、五顽童攀爬上去坐在树杈上打扑克。我也见过一些古松,都没有能与之比美者。1974年春,我上学路过望仙院前时,看到路边躺卧着两截直径约一米半高的赤松木干,才知道那棵大松树因被松毛虫吃光叶子而被人民公社杀掉。在此之前,寺庙遗址内三棵仅存的古柏也被伐掉做了新修水库的渔船。
   在寺庙遗址的南面曾有一道从西山(九顶莲花山)延伸下来的土岭,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烧砖烧瓦以及附近村民垫猪圈羊圈打坯垒墙都到那里取土,结果没多少年,那座土岭就夷为平地;再后来,就连同那片塔林一起变成了大寨田。当地的老百姓说,这就像传说中的那位老和尚挖掉了千年老参一样,挖断了那座千年古刹的最后一线地脉。
   在望仙院山门入口处,原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清人有诗曰:“仙人何处度春秋,万丈高峰最上头。一片白云遮窄径,几行古柏荫层楼。笛横牛背真成幻,鹤跨缑山去不留。幸有石桥能接引,虚无指点是瀛洲。”
   谨记之。2023年3月

共 599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对于望仙院的介绍是很严谨的,在前半部分,作者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引用了关于望仙院的历史记载,再娓娓道来了望仙院相关的逸闻趣事传说,赋予了望仙院走过历史风尘特别的神秘与厚重。在后面章节里,作者讲述自己亲临望仙院,以写实为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真实还原如今望仙院的建筑面貌,令人印象深刻。望仙院走过了历史风尘的浩渺,蕴藏古今多少事,如今尽付笑谈中。作品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叙述语言干净利落,一篇美文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3-21 07:35:27
  作者笔下的望仙院,是走过历史风尘的见证。探寻它的前世今生,对于我们了解人类文化很有借鉴意义,感谢作者精彩的分享。写这类文章看似简单,但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小编能感同身受。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吉言        2023-03-21 09:57:44
  编辑老师辛苦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优秀的文化失传了,消失了。我们不能选择历史,也不能怨恨历史。我们要做的,是力所能及的保护历史留下的珍贵遗产,发掘、利用好它们的价值,但我所能及的,只有如此了。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3-21 07:38:08
  我们每一个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以前没有经历过的,或以后我们的最终流向在哪里,都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小编觉得探古的意义就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望仙院遗址的追溯,让我们了解到它走过的历史文化。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成敏        2023-03-21 11:02:43
  一篇佳作暖文,见证了岁月风尘的望仙院,经过作者的探讨,从新焕发出新机,久远的年代感,被呈现在我们面前。文章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推荐阅读共赏!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
回复3 楼        文友:吉言        2023-03-21 16:22:29
  谢谢老师点评,还望多指教。也感谢这个交流的平台。祝好!
4 楼        文友:成敏        2023-03-21 16:45:05
  好想去临沂沂水去看看,我那里有个好朋友,叫卢忠明,已经二十多年没有音讯了,非常想念他。
回复4 楼        文友:吉言        2023-03-22 08:28:01
  难得你们有这样的情谊。正巧我写了一个有关情谊的小故事,一并发去,请你们打磨斧正。
5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3-03-22 09:30:29
  一篇厚重的佳作,增长见闻,祝老师创作愉快!
做好该做的事情,走好该走的路,活在当下。
回复5 楼        文友:吉言        2023-03-22 10:53:08
  谢谢关注和美言!我是闲情,学习永远在路上。祝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