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煦】守望相助,处处暖阳(散文)
一
2022年,疫情防控到了最严峻的时刻。8月14日,我居住的小县城按下了暂停键。大街小巷死一般的寂静。担心着急噬咬着我的心,因为爱人和儿子做粮油生意,担负着全县粮油应急配送的任务。应急配送意味着先有储备,所以不管疫情怎么肆虐,他们父子俩一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他们得把所需粮油从产地厂家调回来,就得和外地来送货的司机打交道。货源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即便产地不是疫区,有时候也要经过疫区,一不小心染上病毒,真不是闹着玩的。
儿子怕我着急上火,把我手机和粮库的监控连了线。我待在家里,足不出户,除了带孩子,有空就蒸馒头,烙饼子,煮油饼。父子俩供大家粮食,我供小家伙食,时不时还“现场”办公,遥控指挥一下。
一天下午,我刚打开监控视频,就看见一辆半挂货车风尘仆仆地停在粮库门口,爱人手里提着一个消毒喷壶,步履蹒跚着从粮库走出来,小心翼翼为大货车开始消毒,等喷到司机房时,他更仔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喷到,我注意到司机房有个刺眼的白纸黑字的封条,于是特别关注,截屏再点开拉大图片,哦,那是垣曲疾控中心贴的封条。看不清司机的脸,也看不清里边有几个人。此时儿子的车“吱嘎”一声停在了大货车旁边。
于是我又拨通了儿子的视频电话:“儿子,今天回的什么货,不让司机下车?”
“妈,东北大米,产地不在疫区,但经过疫区,前两天就备案了。我刚到高速路口办手续接车回来,司机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高速路口工作人员可比我们认真。我爸又在消毒呢,放心吧,安全着哩!”
我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于是又问:“不让司机下车,那人家也太辛苦了吧,从哈尔滨到垣曲两千多公里,好几天吃喝拉撒都在车上,真不容易!”
儿子说:“司机全程没下高速,回家还得隔离呢!”
我想了想说:“如今咱们这儿有危险,人家冒险给咱送货,人生地不熟的,打电话问问人家需要什么,给人方便,也是方便自己呀,能帮上一定帮一把。”
“知道了妈,县城饭馆都关门了,点不到外卖。咱这儿有热水,有方便面。对啦,爸早晨从家里带过来的烙饼还不少呢!”
我说:“那烙饼让司机吃吧,我和面再烙,反正咱不缺面。”
打完电话,我又连线视频监控。儿子拿着口罩给已戴了口罩的卸货工人每人发一个。一会儿,儿子又跑回店里,提出个鼓鼓的食品袋子,哦,是我让爱人带过去的烙饼。司机摇下车窗,儿子伸手递进了车窗。这时爱人提个大热水壶出来了。司机接完了热水,一个劲地向父子俩点头道谢。这父子俩平日吵吵嚷嚷,谁也不服谁,在这非常的日子里,父唱子随显得多么和谐,那种融恰的气氛,如春风拂面暖乎乎的。病毒无情人有情啊,封条是防御病毒的,怎么能封住人间关爱与善良呢?一股暖流在心间汹涌起来。车窗摇上了,一缕阳光照在那张白纸黑字上,显得庄重而暖意融融。
“嘀铃”来电显示,电话号码是东北的:“阿姨烙的饼子真好吃!”一口标准的东北话传入耳鼓。
我心里一热,司机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问过儿子了,知道了饼子是我烙的。我马上说:“不客气,辛苦了小伙子,出门在外不容易,帮人也是帮自己啊!”
“好人好报阿姨!”电话里小伙子千恩万谢!我的举手之劳,却洒下缕缕阳光,方便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二
农谚说,大疫不过三年。我们盼着等着抗疫胜利的日子。2022年12月9日,儿子给我发来一张图片,那是垣曲西高速路口,正在拆除防疫路障。他微信告诉我,这两天大货车车门上已没有封条了,咱也不用报备接车了。去公共场所也不用扫码量体温了,终于能自由出入了。但我心里沉甸甸的,似乎有大团的云雾向头顶涌来。抗疫三年了,由政府为我们严防死守。外来的人进入垣曲,扫码、量体温,要查行程码,要查48小时核酸检测,出入不自由,但是关内的我们是安全的。人民政府“人民至上”的理念在防疫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如今关口撤了,我们的保护伞撤了,没有护身“符”罩着我们了。货可以畅通无阻调进送出,但爱人、儿子、工人被推到风口浪尖。他们每天要接触外来送货的人,送货上门要和客户打交道。尽管他们都戴着N95口罩,每天无数次消毒,儿子还是率先阳了。
12月12日早上,儿子打电话说:“妈,我发烧了,嗓子疼,浑身骨头疼,难受,测了,两道杠。”
我的心跳加速,瞬间头大了。儿子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媳妇在学校上班,两个孩子分别在小学和幼儿园上学,手下还有工人客户……不敢往下想了,有种想哭的感觉,但是一向坚强的我,这时候绝对不能让儿子看出我的熬煎和慌乱,我是母亲,是孩子的心理后盾啊!于是强打精神,调整心态说:“别出来了,在家隔离,这段你太累了,趁机好好休息一下吧。”
他哑着嗓子说:“我爸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要不关两天门吧!”
我想和老伴商量一下,但我发现老伴早已出门了。连线粮库视频监控,门已开了,两辆送货车停在门口,工人正在装货,爱人拿着出库单正在点数。这时电话语音提示一直响个不停,点开微信,那是工作群里,儿子用微信安排工人送货……上阵父子兵,儿子阳了,老爸撑着,没有惊慌,工作有序进行。
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儿媳、孙女、孙子接二连三地发烧了,送货工人4个3个“阳”了。疫魔如洪水猛兽,瞬间扑倒一大片。一群人害一种病,这阵势谁见过啊!但是再也看不到“大白”出入小区,再也没有救护车接送病人去隔离。唯一的办法,谁“阳”了谁回家休息。最后一个工人“阳”了,爱人成了光杆司令。那天回来,在门外消完毒,回来卸掉口罩,脸上勒出了深深的印儿,仿佛一夜之间白了头,胡儿八碴老了许多。我想先打盆热水让他泡泡脚,再下厨做一碗热乎面犒劳他一下。而他坐在沙发上,打起了呼噜……为他盖上小被,瞬间泪眼婆娑。
此时工作群里又有微信提示:“老板,我一家人都“阳”了,小女烧得厉害,你能弄到退烧药吗?”“老板,饭店关门了,我没地方吃饭了。”我一看这是两个送货工人发来的求助信息。儿子没有发话,也许正在想办法。
爱人醒来了,看到信息,着急地说:“这咋办,饭店关门,药店买不到退烧药了。”我说:“别急,我来想办法!”我迅速看了看家里的预备药,在群里发了几句小快板。
“大家‘阳’了别难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家备有退烧药,还有蒸下豆馅馍。”顿了顿又发语音:“我把药和馒头送到小区门口,你们快来取!”
儿子马上发了个表情“OK”。两个工人回应了两个笑脸表情包。
我迅速装好馒头和退烧药,戴好口罩,下楼来到大门口,远远地看着他俩从不同方向进入我的视线。我长舒一口气,他俩走路并不像病人,还蛮精神的。我感到那个疫魔老鬼已成秋后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我想到三年抗疫,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才换来这样的结果啊!全民打疫苗,国家为之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降低了风险,人人有了免疫力?!
我随口哼起一首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仰头看看天空,阳光穿云破雾从头顶洒下来,温暖了我,温暖了他,温暖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