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最美水芙蓉(散文)
一
南方,多水。在徽州,方圆的池塘或水口是村庄最显著的特征,水芙蓉就特别入眼。每年农历六月初,水芙蓉繁盛,赏花者趋之若鹜,风景就特别不一样了。我常常想,自春日开始,日子里一定不能少了水芙蓉。
有人会问,水芙蓉,是什么花?其实,我在这里卖了个关子。水芙蓉就是荷花啊,荷花有多种称呼,我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受“出水芙蓉”的影响,那么唯美,怎样形容都抵不过这四个字的魅力。
小时候,我见的水芙蓉并不多。那时,一口池塘要么养点鱼,给生产队多点经济来源,要么就是储水,夏秋应急抗旱,这一点我的感受最深。水芙蓉是难得见的,倒是水葫芦居多,池塘多有入口,少有出口,时间一长,有的就成了死水。偶尔看见泥鳅,窜出水面,才有微澜。
父亲曾说,日子好了,才有水芙蓉。我不懂,这与日子的好有什么关系。说水芙蓉装饰着我们的生活,我就理解了。父亲的话,有深度,我琢磨很久,才明白,他说的是一段经历的感触。
二
父亲在村中的小学当校长,校内的那口池塘少不了关注,父亲更想把水塘变成一湾美景,成为教学的基地。不过,在没有开放的年代里,养花还是要谨慎点的,不能和生活腐化挂上钩。于是,美其名曰种藕。父亲后来跟我说,就是喜欢水芙蓉,那只是名义。父亲德高望重,声望好,村中是没有人因为这个去革委会举报,尤其在学校种水芙蓉,是为了孩子们,有谁可以搞出个“欲加之罪”。
最初是水葫芦满塘,那以后就没有了,水芙蓉的出现,水葫芦自动让位。荷叶田田,芙蓉出水,语文老师教写作文有了现场的素材。我当然是受益者,赏荷与钓鱼,我做过多次,尽管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混小子,爱美之心也随之产生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至今,每当想到我的学校,就记起的最美诗句。多少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当年的学校。池塘不见了,被一堵墙隔在学校外面。原来是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避免学生课间的追逐,掉入池塘。那道风景不见了,说不出的遗憾,但也可理解。
那天,我专门到墙的外面,探看昔日的池塘。五月,芙蓉未绽,田田的叶子,也恰恰出水,翻卷的姿态,让我顿生感慨。芙蓉依旧,美是遮不住的。池塘边,有几个写生的女学生,其中一个正用手机,给一朵荷花拍照呢。我佩服几个女生的眼光,真的就抓住了花开一瞬的机会。
三
赏荷,是一种态度。站在南湖边,六月的阳光已经有些耀眼了。微风过处,田田的叶子不时反转过来,裸露的叶脉,纤细,让人不由得顿生怜爱,弯腰抚摸一把,仿佛就是把美收归己有了。
此时,我端起的相机,却由不得我。逆光吧,拍不出满意的效果。我不时地在南湖边游走,就是在寻找那满意的一瞬间。光和影,怎么就不配合水芙蓉呢?我怪光影不作美。
蓝天、碧水、芙蓉,还有着一身红衣的女子。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等待着这样的画面出现。借景抒情,如果说是文学的手法,那么我宁愿在这样的布局里等待着,期盼着。
妻这时问我,为什么要等待啊?妻爱花,更爱芙蓉。每逢此时少不了拽我来南湖,游人如织,拍摄有时就是走马观花。要想在南湖,拍上满意的片子是不容易的。
那我是怎样看待呢?妻做模特,有些做作,不自然。自然入镜,才是最佳。我少不了招来妻子的嗔笑,说我是见“摄”忘“妻”。我少不了安慰几句,拍几张专注妻在自拍的美图。
女人爱美,这是少不了的。我平时忙于事务,没有妻这样如此关注花。她知我爱好摄图配文字,当我们来南湖边,她会不时地提醒我注意脚下的不平。好在是欣赏水芙蓉,就是跌倒,都是情趣。
地上鹅卵石铺地,周围古树沧桑,湖上拱形的桥,眼前满湖的荷,绿叶衬着粉红或者是洁白的花朵。此时,你还有什么去说与美无关的话语。
走过了虹桥,湖水的尽头,有一弧状的子湖。或许多少年前,开凿此湖的人,只是迎合浣衣妇人捣衣的要求,殊不知却成就一道美的风景。不过,我真希望还能看到女人浣衣的情境,只是她们不能使用那些带着泡沫的洗洁剂。我要求太高了,可以吗?我笑自己这么不现实。
四
平时不觉得,迎风而涌起的荷叶,却让荷花时隐时现,犹如怀抱琵琶半遮面,怪不得我的身边总是有美貌的女子驻足。自拍是最潮人的,更多时候,她还要求我让一让。语气清新,唇齿告白,谈吐有度,我不得不让开来,把最好的角度让给她。
美是不可亵渎的,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折损。幸好是出水芙蓉,水隔断了与人的距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湖边最美的女子也不会要求她所爱的人去折一朵荷花。路过的小孩子可能想要一朵,不过他们隐忍着。你听——
“姐姐,我想要一朵荷花。”一个身着红衣的小女孩,怯怯生生地说着。
“啊,姐姐不能帮你摘。”那个正在自拍的女子,蹲下身子,摸摸女孩的小脑袋瓜。
“你看,这花美不美啊?”女子伸过自拍杆,我看见出水芙蓉中一袭白衣的女子,展目一瞥。
“姐姐,你真漂亮!”小女孩认真的神情引来路过的游人,也瞩目了。
“是啊,你看姐姐在花的旁边,这么漂亮。没有了花,会怎样呢?”听起来,好像说教,想一想,就释然了。
花与人相称,人才会更美。
“来,我们和姐姐合影。谢谢姐姐!”这时,走来一妇人。
看来,是小女孩的妈妈。她含情不露。
我不由得抬起镜头,可能她们也意识到我在摄影,不过并没有回避。旁边不只我一人,都在目不转睛地欣赏,也把这个镜头纳入心底储存起来。这样的美景,不正是水芙蓉最美的地方吗?
湖边掀起的热潮,一时之间,议论声起。赞誉不绝,粉衣女子牵着小女孩的手,那个看似妈妈的妇人没有拒绝。她们一起走上了拱桥,蓝天与绿水,红与白,色彩如此般配,她们也是出水芙蓉。
我禁不住这番动人花色,口占一绝——
最弄风情宁静水,争相入镜绽荷花。
芙蓉出水娇桥上,倩影轻摇一一葩。
嘱妻子记下,回家题于照片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