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母亲啊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母亲啊母亲(散文)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195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1发表时间:2023-03-26 17:42:54
摘要:母亲离开了赵家沟,去与幺儿为伴。赵家沟是她一生奋斗的地方,这里的土地、水库大坝、弯弯的山路,都洒下母亲的汗水;山谷,田野留下母亲辛劳的背影。母亲啊母亲,您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成长的食粮,给予我们做好人的基因,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照顾您,让您颐养天年。望着远去的母亲背影,我眼含热泪,心中默默祝福母亲康健长寿。

自去年“众阳”以后,原本身体不好的母亲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时而怒吼,时而狂飙,时而出走。春日温暖的阳光,好像与她无缘,与我们无缘,我们心里只想着怎样让辛苦一生的母亲安度晚年。
   于是,四弟驱车150公里回到淮口给母亲治疗。通过JT第四医院检查,发现母亲是脑萎缩还伴有精神分裂症。公立的医院见母亲已经超过八十高龄,不愿收入住院治疗,个中原委,我一想就明白了。无奈,我们到处联系希望进驻一家医养结合的机构,一般的养老院,没有医疗板块,只有养老服务,这样就无法控制母亲的病情。最终,打听到一家专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养老机构。通过考察,这机构的条件我们还是非常满意的。弟兄们连续开会几次,经历过激烈的思想、伦理、孝道等观念的斗争后,形成了一致意见。我们觉得将母亲送进这家医养机构是可行的。
   与医院商定周二陪母亲进去,四弟将母亲送回老家,希望母亲最后看看故乡。
   清明前夕的赵家沟,山清水秀,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谢幕,只有少量的花瓣还残留在油菜芯上,顽强地抵御着春风的吹拂。把大地渲染成点点金黄。山间的杜鹃不时发出喜庆的鸣叫,昭示着春天就在眼前。
   四弟一家人特别给母亲换上一套新衣服,母亲走起路来更有点像妇女主任样子了。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母亲的眼眸好像明亮了许多。蹒跚的步履,踏在曾经洒满汗水的水库大坝上,母亲面对赵家沟的土地,不时指指点点说:“我们屋里的土在红花梁子二台上,矮梁子上也有。大娃儿,你要记到,没有种粮食,就栽点耙耙柑嘛,二天我们回来好咭,不要把土凉起了。”我知道母亲对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这时的母亲面对故乡山水,不像是个病人,记忆是清醒的,说话也是有条有理,我赶紧满口答应母亲的要求。我想这也许是母亲最后一次走在故乡的土地上了,眼泪像洪水一样涌了出来,想起母亲的艰辛,母亲的不易,想起母亲对我们的爱,母亲把青春年华献给我们,也留在这片土地。如今却落下一身的病痛。不能像个正常的老年人一样享受晚年的幸福。
   母亲是20世纪60年代初从中江县冯店区嫁到赵家沟的。在被贫下中农分完后余下的半间老祖屋里,父亲和母亲孕育了我。1963年我在最困难的时期出生了。由于父亲头顶着“地主子女”的成分,为人总是点头哈腰,从不与人争吵,低头做人。做事就像一头牛一样,埋头苦干,是生产队做“脏累苦”活的一把好手。而母亲就成了家里的“斗鸡公”,一旦有人攻击我家,母亲就拿出一身的蛮劲,与其争论,直到吵架,最后击退对手后,才肯罢休。时间久了,母亲就形成了暴躁的性格,心中时刻警惕着对方的攻击,母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维护着父亲的尊严,维护着家庭,让“书香门第”的刘氏家风延续承传。
   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农村妇女。2000前,我已经把母亲接到了城里生活,可她舍不得家里的土地要坚持在老家种蔬菜给我们。我们拗不过倔强的母亲,只好随她回老家。可是,在一次劳作中,母亲摔断了手杆。母亲知道我们很远,要求父亲不要告诉我,当时我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时常也给家里打电话。知道消息后,我驱车几百里,赶回老家去。一看老妈的手肿得像棒槌,已经好几天了,我赶紧送母亲入医院治疗,经过医院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母亲的手渐渐恢复了健康。母亲也一点都没有显出痛苦,反倒是安慰我们,要好好工作。
   2010年的一个夏日清晨,母亲在穿过政府广场的斑马线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了。我立即赶到现场,看到母亲痛苦地坐在地上,说脚痛,走不得了。我看左脚肿起来了,看着母亲的白发,拉着母亲枯竭的老手,心里非常难过。七十岁的母亲还要遭此横祸,遭受如此的痛苦,真是难为她老人家了。肇事者早就逃逸了,母亲再三嘱咐我们不要去找那个骑车子的人了,母亲的善良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来。
   母亲一生艰辛养育四个儿子,撑起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岁月里,母亲一直把“做人要诚实,莫当半罐水”这句话挂在嘴上,她用这句最朴实的俗语,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教育着我们弟兄四个和她的孙辈。“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虽是俗语,母亲却能领悟其深意与道理,并把它传递给她的孩子和孙子。我深深地懂得一个没有读过书,没有出过远门的母亲教给我的深刻做人道理。
   比我矮一个头的母亲,步履越来越慢,行走有点艰难了。但她依然稳步走在赵家沟的土地上,经过我出资修建的村道时,母亲自然地笑出声了。嘴里念叨:“还是你娃当年把这路修起来了,不然这边上的楼房哪有这么多啊。”
   “哎呀,老妈,莫说这些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了还有啥子说的。”我回应母亲道。
   “我给你港,你还要好生点,要把孙崽教育好,莫当半灌水。”母亲习惯这样说我。每次母亲发火都要说半灌水。母亲突然站住不走了,两只手不停地在兜里摸着,翻了几遍后,从裤兜里拿出一把钞票,小心翼翼地从中抽出两张仅有的百元钞票,塞到我手里。“把这钱给昊洋用,我好久都没有看到我个孙娃子了。”母亲心痛子孙。
   当我们接近老宅的大门时,母亲就走不动了。站在堰塘边,不愿进入老宅,表情若有所思。此时,我们仿佛听见母亲在父亲上山时的呐喊、嚎哭,还回旋在头顶的空气中。三年前,父亲在母亲的精心陪伴和照顾下无疾而终,那几天母亲只流过一次眼泪,没有哭出声来。当八个村民将父亲的灵柩抬出老宅大门时,母亲从堰塘边冲回家来,就像一头发狂的母狮一样扑向灵柩:“刘西相啊,你喔嘎把我丢了,你就走了,我以后喔嘎办啊……”
   母亲的哭喊惊动了赵家沟的山水,也刺痛了我们儿孙们的心。我们四弟兄快步上前,搀扶起已经哭得死去活来的母亲。八个大汉稍停一下,按照大师的意见继续启程,母亲挣扎着,回过头来,望着已经远去的送葬队伍,继续大哭,双手伸向天空,好像想抓住什么。母亲是舍不得与自己陪伴一生的父亲,舍不得与父亲相濡以沫的这段艰难时光。我们儿孙们见此情景再次泪奔如雨。
   从此,我们四个弟兄商定要好好照顾母亲,让母亲安度晚年。可惜,由于母亲常年的精神分裂症状,时常发作,让精心照顾母亲的四弟一家人精疲力尽。我们带母亲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脑萎缩并带有精神分裂症。医生建议送到专业的医院住院治疗,否则病情就会很快严重起来,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今天扫墓,我们弟兄几个都回老家了。奇怪的是,今天的母亲显得异常平静。对人满脸笑容地招呼。午餐时,给大家准备碗筷和坐椅。还不时给我们夹菜,嘴里说:“你们年轻多咭点,要做活路,才有劲。”母亲一扫以前的狂躁,见人就骂的习惯也没有了,显得格外可亲,有点像一个知书达理的妇女干部。
   午饭后,我们弟兄商量母亲的事情。我作为长子,心里难受,泣不成声,三个弟兄坚持不送医院住院治疗,就在家治疗养老。不就是我们辛苦点,多跑医院而已,这也是我的心声。母亲喜欢和幺儿一起住,四弟也很孝顺地接纳母亲。当送走母亲的时候,母亲依然和我握手,然后向大家一一挥手再见,嘴里说着标准的话语:“再见!”
   母亲离开了赵家沟,去与幺儿为伴。赵家沟是她一生奋斗的地方,这里的土地、水库大坝、弯弯的山路,都洒满了母亲的汗水;山谷,田野留下过母亲辛劳的背影。母亲啊母亲,您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成长的食粮,给予我们做好人的基因,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照顾您,让您颐养天年。望着远去的母亲背影,我眼含热泪,心中默默祝福母亲康健长寿。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五日于赵家沟竹韵书院
  

共 29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高龄的母亲因脑萎缩和精神分裂导致情绪不稳定,狂躁不安。弟兄几个为了让母亲的晚年生活安定幸福,商量着今后的赡养方式。送康养机构,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下,不少家庭选择的方式。基于社会大环境现实,也有不少为解决家庭养老之忧的康养机构应运而生,兄弟几个也有此想法。趁清明即将到来的扫墓之机,顺便带即将入住康养的母亲回老家走走看看,作“最后的告别”。然而,当母亲走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时,精神状况却出奇的好,变得异常的清醒平和。老宅,必然勾起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人诸多回忆,母亲曾经为子女的辛劳,为维护父亲和家庭不惜豁出去与人争执大吵,为了孩子晚年还坚持劳作,尤其是父亲去世时撕心裂肺嚎啕哭喊的一幕,更是仿若眼前,让人泪流夺目。见此情景,弟兄几个最终决定由自己亲自陪伴,给母亲养老。文章语言朴实,叙述平缓,平淡的语言中,却有一股热烈的情感在奔涌,兄弟间的团结和睦,对母亲的孝顺,无不充盈在字里行间,感人肺腑。书香门第的典范,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宣扬,都具有启迪教育的社会意义。佳作拜读,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风恋碧潭!问好作者!【编辑:碧潭飘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3-03-26 17:44:49
  感谢贤者无忧老师赐稿支持风恋碧潭!一篇值得品读学习的好文章。问好春安!祝福老人晚年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碧潭飘雪
2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3-03-26 17:53:13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赡养父母是做儿女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孝顺父母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文中作者和几个兄弟都做到了,且做得很好!他们对父母的孝顺引发共鸣,令人感动。
碧潭飘雪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3-03-26 17:54:34
  欢迎贤者无忧老师继续在风恋碧潭展现精彩,期待佳作!祝福春安吉祥,创作顺利!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张忠福        2023-03-26 19:47:38
  贤者无忧,仁者无敌。这个“仁”在刘老的身上,体现的就是对母亲身患疾病之后的亲自陪伴,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最能理解。母亲因“地主分子”而点头哈腰,不是低贱,而是为了给儿女争取一个更为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使儿女们将来能够昂首挺胸的做人。这就是为母者的伟大。刘老做到了,这也许就是对母亲当年“低头哈腰”最好的回报,也是母亲最愿看到的。祝天下母亲均安好!
回复4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3-26 21:03:38
  感谢张老师深情阅读本文。我们都是从泥土中走出来的农家弟子,身上保存着母亲传承的那份善良,那份坚强。与张老师一行东去,感受到张老师的慈爱之心,你的大爱,值得我学习,我永远敬仰你!
5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3-26 20:59:30
  谢谢社长亲自编辑本文,社长的编按完全通透了本文的脉络、思想、主题。的确,写本文时,我是非常难过的,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是每当我想起母亲在父亲上山时发出的那撕心裂肺的嚎哭,我就心里难过,我就心中有一种对父母那深深地情感的崇敬之情。我的母亲是一个及其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给与我们的教育与思想是及不普通,因此,我要歌颂我的母亲,也祝愿天下母亲健康长寿!
6 楼        文友:文绮        2023-03-26 21:37:19
  佳作已申报精品。
文绮
回复6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3-26 21:44:12
  谢谢文社长,辛苦你了!
7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3-26 21:54:55
  成都作家周孝全点评:周末晚些,因小雨无法完成例行的散步,则翻当微信,爬爬楼梯,顺即拜读贤者无忧《母亲啊母亲》,为母亲的伟大,作者的细致入微,兄弟团结一致,孝心永存点赞!一是长子优秀。作者为家中长子,为把舵家务做得好,統筹得好,协调得好。体现了"长兄当父"的民俗传统,事事做表率,言传身教。二是长辈恋家,培育的子女争气。作者的母亲积劳成疾,子女尽好赡养义务和责任,是理应的回报。因人人都有小(时候),人人都会老(去),人人都念经历衰老的这条路。只不过有的愉快走这条路,有的痛苦走这条路而已,有的在不知不觉中走在这条路上,无忧无虑,无声无息的老去。从母亲的行动中,侵透着恋家恋故土。从母亲的言语和数钱给孙辈中,无不体现,老一辈好的家风传承,养了儿女为儿女,儿女长大了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孙辈服务(尽责)。这应是良好家风承传。宁愿自已亏欠点,不让子孙没受暖。三是長风破浪终有时,理应回报确实值。虽然年龄大了,但选择新时代的养老方式有多种,此时的决定权毕竟不能完全靠自己了。居家养老和进入养老机构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尤其对于一个身患病的老人家来说,更是应值得儿子要通盘考虑,权衡利弊的。但作者在此时,选择这一方式,在兄弟中既体现民主,又体现集中,还面对现实状况,处理得很合理合规。让长辈在亲人常伴中慢慢老去,在亲情关爱中愉快老去,在乡土气息浓厚中,良好家风传承中从容淡定的老去。祝愿母亲健康長寿!
8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3-27 07:06:19
  成都作家宋威杰点评:这就是很好的家风家教啊,作者四弟兄一大家族,因作者这个大哥优秀而凝聚着全家人,这背后也跟大哥的孝心付出而离不开的,这在当今家族里也很少有了,农村里看到的几弟兄几嫂子都因供养父母而矛盾百出,让父母心寒心酸。相比之下作者家族的团结和睦而让人感动,说实话都让我们羡慕,想想我父亲的几弟兄们,都做的很不够,爷爷奶奶跟着老幺就是老幺一辈子的事了,几弟兄都很少去看望父母的。
   所以作者的家风家训值得推广和学习!
9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3-03-27 08:46:05
  我的父母也70岁了,值得庆幸的是,老两口身体还健康,还能干农活。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儿女都能平安。我叫他们不要为我们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不愿离开大山,依然居住在老家。很多人认为,我们都进城了,应该把老人接进城里。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的意愿。我认为对老人的孝敬的最好方式,就是尊重他们的想法。前两天在抖音上看到了一幕,两位老人快90了,要分开到两省儿女处分别生活,活活地拆撒一对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夫妇。我认为,这种孝敬方式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让老两口过上好的生活,但回想,什么是好的生活?难道衣食无忧就是好的生活吗?不全然!精神生活往往被人们忽略。情感是好生活的一部分。
10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3-27 11:15:53
  “母亲的哭喊惊动了赵家沟的山水,也刺痛了我们儿孙们的心。”这句话神来之笔啊,读到这里,我禁不住眼泪汪汪的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