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微型小说 >> 【齐鲁·情】门卫(微小说)

编辑推荐 【齐鲁·情】门卫(微小说)


作者:望蒙 白丁,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2发表时间:2023-03-27 21:47:24
摘要:以国营工厂门卫的视角透视国企运营与兴衰的“密码”,折射出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转折。

老王开了一家粮油店,卖些米、面、油、花生、绿豆等等。店面是自家的临街房,顾客都是街坊邻居。有客人时接待一下,空下来时喝口茶、打个盹。不用交房租,不要付工资,老王没有压力,乐得自在。有时候几个邻居在店里凑在一起,说起美国警察又开枪了,杭州动物园跑出去的豹子还没有找到,不知道会不会伤人,等等。这时候老王一般不发话。当有人说到激动处,声音高亢时,他经常说一句“哎,人呐!”有熟人也跟老王开玩笑,说别看老王现在低头耷拉脸,像个面瓜,当年在油厂可是威风八面,谁敢不服。听到这里老王总是“嘿嘿”笑笑,还是那句“哎,人呐!”
   那还是40多年前,老王,应该是小王接班进了县榨油厂。他父亲是刚建厂时招进来的,一直在锅炉房烧锅炉。厂子建在县城北边,占用了小王他们村的一些地。按照规定,厂里要招几个村民进厂当工人,以此作为对村里的补偿。小王的姥爷是村里当家人,就把小王的父亲招工了。到了80年代初,说是要废除接班制度,小王的父亲就提前退休,让小王接班进厂了,在保卫科当门卫。
   与小王一起进厂当门卫的还有小张。小张的父亲是仓库保管员,有点文化,原来是想让小张考大学,大女儿接班。可小张不干,觉得考大学不牢靠,错过了接班机会就只能在农村呆一辈子了。老张没办法,只得依了小张。保卫科长老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负伤转业的,人很正派,要求严格。他告诉这两个新兵:“咱们榨油厂是国营老厂,县里的龙头企业。大豆、花生、油都是能吃的,也是家家户户需要的,难免有的职工下班时夹带点。你们值班时一定要盯紧了,任谁一颗花生、大豆也不能私自带出厂子。”厂子三班倒,门卫自然也要三班倒。老江是领导,主要值白班,白天事情也多,方便处理。小王和小张就分别值夜班。
   小王值班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职工出厂要开包检查,货物进出要查看手续,一丝不苟,从不徇私。有人告诉他某某是厂长亲戚,某某与外面团伙有关系,对他们要客气点,不要得罪这些人。可小王不听这一套,该查照查。为此,得罪了不少人,甚至在夜里被人罩住头胖揍一顿。也失去了不少涨工资、评先进的机会。小王依然照章办事,该罚照罚。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对小王都是敬而远之。愣头青小王也算县里一“名人”。小张则不然,他家在乡下,没有小王那样的胆量,一般情况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一天,厂长老姚过来找小张,说供销科要用几桶油出去办事,没有手续,让他值班时放行。果然,小张当班时供销科的人拉了几桶油出去。后来,只要供销科的人说老姚同意的,小张就都放行了。秋季,新花生下来,又要榨花生油了。一天晚上,小张带了一麻袋花生到老姚家,说自己家里种的,请厂长品尝。后面小张就不断地带些自己家里的花生、大豆、芝麻去老姚家。老姚家孩子多,老婆没有工作,真是多亏了小张。4年后,小张调去了供销科。小张又不时地带些自己家的花生油、香油到老姚家。再后来,小张做了供销科长、副厂长。
   小王已经变成了老王,做了20年的门卫,要下岗了。国家放开了粮食统购统销,个体户可以做粮油生意。国营厂子效益不好,资不抵债,只好全员下岗,自谋职业。老江不用下岗,他是功臣,是干部,调到局里坐机关了。临别时对老王说:“你看,你和小张都是一起进厂的,他当了副厂长,你当了20年门卫,现在又都一起下岗了。”老王淡淡一笑,说了一句:“哎,人呐!”
   下岗后的老王就开了那家粮油店,每天流水不多,也能丰衣足食。工友们各显其能,分散到四处,平时联系很少,都忙啊。突然有一天老江打来电话,说小张死了。老王很是惊讶,问是怎么回事。老江说,小张没有技术,又不能安稳做事,下岗后一直折腾,混得并不好,老婆离婚了。自己得了肝癌,又没钱做手术,就自杀了。老王听了,很久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阵,摇摇头说了一句“哎,人呐!”

共 15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讲述的时代背景在四十多年前,那时候的小王与小张因为不同的原因进了县榨油厂接班,做了门卫的工作。小王在工作上刚正不阿尽心尽责,从来不顾人情,都是秉公执行,很正义,可是小张比小王聪明机灵,懂得灵活变通,巴结领导拍马屁。因为两个人的为人处世不同,人品不同,命运也迥然不同,小王做了二十年的门卫,而小张却平步青云仕途一路高升。二十年后,当年的小王和小张都变成了老王和老张,时代经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影响到了在国营企业的每一个人,老王和老张就躲不过这一劫,下岗了。由此,两个人的命运再次面临着考验。老王勤劳肯干搞了个体经济粮油店,可是当年的小张却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没有技术又不能安稳做事,最后落得妻离子散,还得了癌症撒手人寰。有句话叫做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这篇小说的警示意义在于,正义的生命才是永恒的,那些投机取巧不学无术的寄生虫,最终被历史扫进了垃圾桶,令人扼腕唏嘘。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3-27 22:57:15
  人生真的不好说,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老张的人生对比,或许人的性格和品质决定着命运,坚守本心不忘初衷不卑不亢,平平淡淡未尝不是幸福。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宇蓝        2023-03-28 05:18:47
  小王和小张从相同的起点开始,大浪淘沙,历经沧桑,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小说告诉人们,只有脚踏实地的干,才会有真正意义的活着。点赞正能量的小说。
3 楼        文友:万重山        2023-03-28 15:49:47
  作品通过叙述老王和老张在同一个工厂担任门卫,两个人截然不同对待工作的态度,表达了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的主题,倡导做人需脚踏实地,不要不学无术的主题。
   作品具有现实意义。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4 楼        文友:望蒙        2023-03-29 15:02:44
  谢谢老师们的点评与鼓励。有您的激励,便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绿水青山不老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