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蜀秀蓉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蓉城】两上九华山(散文)

  【蓉城】两上九华山(散文)


作者:乂二 白丁,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17发表时间:2023-04-02 13:22:43
摘要:  九华山又名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因山峰奇秀,峰峦异状,远望好像并肩站立的9个兄弟,因而又称“九子山”。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


   九华山又名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因山峰奇秀,峰峦异状,远望好像并肩站立的9个兄弟,因而又称“九子山”。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
   地藏菩萨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此鸿志大愿足以值得后人敬仰参拜。
   九华山全山以化城寺为中心,有大小寺院80余所。其中主要寺院有东崖寺、甘露寺、百岁宫、祗园寺。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于唐开元间(一说永徽间)渡海至此,见山明水秀,于此修行。至德初年构筑禅宇,不数年成大伽蓝。建中初,唐德宗赐名化城寺,为九华山第一座寺庙。贞元十年(794,一说贞元十九年)七月金乔觉圆寂,佛教信徒认为他是地藏菩萨化身,称他为金地藏,遂建塔纪念。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始建于唐至德初年(756)当地乡绅请新罗僧人金乔觉入居。建中初年(780),唐德宗敕赐寺额名“化城寺”。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其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肉身宝殿也被称为月身宝殿、老爷顶,原为金地藏的墓塔,从九华山祖寺化城寺广场沿老街前行一百多米,就可以选择从南门或北门爬上去,都是五百个台阶左右。从北大门步行到月身宝殿,需要经过“行愿无尽”大门、弥陀殿、地藏禅寺和定心台。地藏禅寺并不是一座寺院,而是供奉着慈明法师的肉身。
  
   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象征九九八十一难,所以走的时候不能回头。站在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月身宝殿”(此处念肉,因为“肉”字过于凡俗,用“月”来替代),下额书“东南第一山”。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等珍禽异兽,牡丹、灵芝诸鲜花奇草。
  
   每人三炷香,在殿前广场上,各色人等,怀揣着各自的愿景参拜四方。然后,把香插进殿前巨大的香炉,再围着大殿双手合十转上三圈,将自己的祈求默默的告诉菩萨。
   而对于我们做工程的人来说,这是我们的保护神。地下工程情况复杂,危险和不可预知状况不可胜数。在上海做工程的老板、工头、技术人员等,每逢工程动土之前都会从上海“千里迢迢”赶过来参拜。祈求一份平安,求得一份心理安慰。
   2021年9月和2022年8月新冠疫情期间,我两上九华山。九华山对于我来说只能叫“上”,因为两次都是跟随项目上一大波人,为了项目上的地下工程顺利施工,上山求个平安。每次坐车上山坐车下山,并没有“登山”的举动。每次都是程式化的参拜,然后匆匆一瞥,从未以一个旅游者的姿态和心态去看看风景,也没有以精神放松为目的的放慢脚步。从未以游客的身份登临,总感觉缺少一点灵魂和精髓。
   殿前左侧有一棵青钱柳又称摇钱树,九华山本地居民把它的种子穿成串,挂在脖上。因外形形似铜钱,后来人们把它叫做金叶莲花菩提,是九华山的一种特色菩提。
   也许俗世里有着太多欲求不足的人,也或许是大家都希望过上好日子,香客大多都会按照导游指导,在大树的“肉身”上狠狠的摸索几把,然后装进自己的口袋,示意把财富带回自己的家里。因为想发财的人实在太多,大树的躯干已经围起了栏杆,只有成年人才能踮着脚摸到树干的那部分已经光滑明亮。所有近前的人,并不能肆意的抚摸,因为身后总是有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自己幻想中的财富,不断的催促前边的人。我也未能免俗,也幻想着一笔不菲的财富砸过来,让我可以早点实现财务自由,退隐林泉,每日读书,写字,吟诗,打坐!“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殿后山墙下几口大钟,有“黄金荣……杜月笙敬助”字样。
   九华山最出名的却是“肉身菩萨”。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今世能看到的还有8尊。
   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仁义师太,俗名姜素敏,东北沈阳人,出嫁吉林通化。1911年生,无生育子女,婚后不久,丈夫病世,婆家对其冷淡。1940年秋,她奔赴山西五台山,在显通寺落发为尼,法号仁义。出家后勤修佛法,且研究医理。1942年,考取沈阳医专,学习中医。解放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原因,被遣返原籍。1950年,赴抗美援朝战场,随军当卫生员。1953年回国,于吉林通化206医院工作。1954年在沈阳南大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当医生。1958年调入城乡卫生院。1963年下放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回吉林通化自办诊所。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她于此年再度上五台山,在塔院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1983年朝礼九华山,决定在此常住,先后住过甘露寺、菩提阁等寺。后重修通慧禅林,她常外出弘法行医,修建寺院,广结善缘。她针灸医术娴熟,医治了很多的病人。1995年农历10月7日,仁义师太圆寂,享年85岁。1999年1月2日开缸,见其肉身不腐,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晴晰,装缸时穿的衣服紧贴身上,乳房消失,下身长合无痕。她开创了比丘尼修成肉身不腐的先河,现供奉于九华山通慧禅林内。
   近身瞻仰大师肉身,面容慈祥,手指保持着针灸的手捻银针的姿势。以至于我下山数月经年仍能忆见大师妆容。因为我个人发愿宗教场所不拍金身,所以只能靠记忆来留住美好。
   如果说这是一次旅行,那么我的记忆中便只剩下了两个吃饭的地方。一个在我们从上海赶往九华山的半路上有个广德市,两次途中的午餐都在古香古色的木子山庄,据说是黄金荣和杜月笙的沪外公馆。饭食中一个烤蒜和一个一米长的大盘子装着当地湖中的大鱼头,印象深刻。烤蒜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还有一个饭店是返程时在浙江长兴县上泗安村,一个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镇。一座明朝时期(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石头铺就的广安桥,一条繁华不再冷冷清清的古河道,以及河两边已经被岁月遗忘的略显粗糙的石板路、石码头,那种古香古色的派头都昭示着她曾经的辉煌。
  
   而令我至今无法忘记的却是小镇上那一餐,当日村民从当地河中捕捞上来鱼虾,以及附近村民自己种植的蔬菜。只能怪我的词汇太匮乏,我只能想到一个字“鲜!!!”这是我平生吃过的最鲜美的食物,没有之一。最主要的是她没有那些知名古城古镇的那些过度开发的千篇一律的商业繁华。上泗安村就像一个江南的邻家小妹,静若处子。坐在一棵浓阴如盖的香樟树下,安闲的做着针线活儿,烟波如水。
  
   2023年1月18日星期三补记
  

共 27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九华山,无疑是凡夫俗子和红尘倦客心中所向往之地。而“我”,竟有幸两上九华山。九华山,山峰奇秀,庙宇众多。熙熙攘攘的旅客,烟雾缭绕的香火,不管是虔诚祈祷,还是真心还愿,都是为了心中敬畏,也是为灵魂觅一片净土。感谢老师赐稿蓉城,祝平安吉祥,佳作不断!【编辑:疏影横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23-04-02 13:23:51
  致敬老师的勤奋,感谢赐稿蓉城,祝佳作连连!
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