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当时只道是寻常(散文)

精品 【星月】当时只道是寻常(散文)


作者:赵亚亚 秀才,2514.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04发表时间:2023-04-04 20:08:55

母亲离世时我整三十岁,距今过去了18年。母亲平平常常的言行,当时只道是寻常,随着岁月流逝,马齿徒增,待到懂时我已历尽人世沧桑。
   我小时候每年“六一”都会得奖,因为成绩在那个小山村中算是佼佼者。我家绝少买年画,炕墙上从里到外,清一色糊着红艳艳的奖状。亲戚邻里见了艳羡地说:“你碎女子念书真好!老王,你已经供成了一个公家人,这个也没麻达。”那时候,三姐已经从师范毕业,成为了老师。母亲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几张纸奖状算个啥?将来考上学才算真本事。”这些话,带着锋芒奓着刺,像玉米地里的莿蓟,扎人心,火辣辣的疼。我心里委屈又说不出来,我自尊也自傲,我才不会撒娇求她表扬。自然也更加好好学习,为了考上学成为端铁饭碗的人而努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城乡二元化严重,《人生》里面的刘巧珍被高加林抛弃,很大程度上缘于巧珍的农村户口。我才不想成为巧珍第二,刷个牙都被村里人嘲笑,一辈子白天打牛后半截,晚上在煤油灯下不是纳鞋底子就是补衣服。
   十五岁中学毕业,我顺利考取中等师范。原以为我妈妈会摆几桌庆祝一下,让我在亲戚朋友面前“老鼠掀门帘——露一小脸”,扬眉吐气一回。谁知道我妈面对别人恭维,说的话更气人:“女子念书好了能做啥?迟早都是人家屋里一口人。”买了一条黑色健美裤,打了一个桐木箱子,打发我去外地上学去了。
   为人师为人母以后,当我看见周围人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在微信朋友圈不是晒,就是变相炫,才知道母亲用心良苦,她不想让我品尝捧得高摔得狠的味道。这让我想起了割猪草,草笼看似扔满了,实际咋咋呼呼,使劲按一按,只剩下半笼;再装一些,接着按;直到彻底挤掉所有的虚空,草笼才沉甸甸的。母亲用她朴素的话,帮我挤掉了人生中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后来结婚成家,努力工作挣钱,维系着小家庭平稳前行。小家对于娘家来说,的确是“人家屋里”,天下哪个女子不是“人家屋里一口人”?母亲洞明世事。
   母亲认的字屈指可数,诸如大、中、华、人、口、手,这还是结婚后在村子的扫盲班学来的。当年有一部电视剧《太阳泪》热播,我和弟弟候讨论主人公杏子抛弃旧爱然而又被新爱抛弃,母亲突然插话:“那女子命苦的,连日头爷都看得眼泪汪汪。”父亲嘿嘿笑,“你妈说话文得跟教书先生一样。”母亲让我明白了电视剧名字的含义,看来识字的不一定有文化,有见识的未必认得字。
   还有一次,母亲说周三晚上她一人看“秦之声”,看得很过瘾。“演了什么戏?你这次没有拿眼镜咋看得见呢?”她说是一出本戏,自己看不着,也听不清。“那弦索好听得很!”我只觉得好笑,看了一晚上秦腔戏,不知道戏名字,不知道唱词,那还听啥呢?我武断地认为这和瞎子听天书没区别。
   若干年后,当我读了陈彦《主角》之后,在手机上欣赏了冉飞演奏的《秦腔牌子曲》之后,老陕流淌在血脉里的秦腔基因被一下子激活了。那悲怆苍凉、如泣如诉的乐曲,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禁不住叹息这才是秦腔的精华。我想起了母亲,她深谙艺术的真谛,只是不会像《毛诗序》那样文绉绉地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她出生在大上海,母亲就是那种不看歌舞表演而去欣赏音乐会的高雅之人。
   父亲兄弟姐妹七人,我有三个姑姑,我懂事时候她们已经出嫁。奶奶健在,和二叔一起生活。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擀了臊子面,饭做好后,母亲首先遣派我和弟弟给奶奶端两碗,双手捧着浇汤面的碗,很烫,我俩走得小心翼翼。有时候,二婶饭做得早,奶奶已经吃过饭了,我俩觉得没必要,叫嚷着不去。“赶紧,再不去看我给你大说了!”被父亲的威严震慑,我俩极不情愿地又端饭了。母亲蒸了肉,包了包子,都是先给我婆送,二叔是干部,他们家伙食比我们好多了,人家不稀罕。可是,母亲坚持送,即使后来二叔搬家了,离我们三百米,母亲也用蒸屉布包了送去。
   姑姑们来了,多去二叔家和奶奶在一起。每次饭前,我妈妈就早早指派我去邀请姑姑来家吃饭。姑姑们恋老妈,有时候不愿来,我去叫了,弟弟再去叫,母亲自己系着围裙又去拉甚至拽。“都是娘家,都是哥哥嫂嫂家,谁家吃不一样?”姑姑们如是说,她才罢手。如果是春节姑姑们来拜年在我家没吃饭,母亲甚至把煮的肉蒸的年馍给她们带些,而她自己是舍不得吃的。我心中恨恨地说:妈,你这就是繁文缛节,虚头八脑,自作多情,人家屋里没有啥?
   后来我成了嫁出的女泼出去的水。很奇怪,娘家分明是你的血地,你从小到大的家,自己却成了客。出了门的女子,回了娘家你既不敢当主人,更不敢作客人。因为你的根在娘家,可是你在另一个家开枝散叶。女人回娘家,如果父母还在世,你理直气壮,你是朱明瑛歌里唱的女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你迫不及待,期待满满,幸福溢出来了。可是当父母下世,娘的家娘不在了,你还能那么心安理得享福吗?娘家嫂子弟媳妇热情了,你心里暖乎乎的;万一侄儿们不冷不热,嫂子沉着脸(也许不是针对你的),饭时到了没人理睬你,你走不得,你守不得,那难肠滋味可能让你几天缓不过神来。母亲作为过来人,她将心比心,最大限度地体谅她的小姑子们的心境,她热情如火,她掏心掏肺,她要让姑姑们宾至如归。古代文人将回娘家叫“归宁”,她要让姑姑们享受回娘家应有的宁静温馨之感。那天,七十岁的大姑见了我泪水涟涟,“我这下没娘家了。”大概的可能是某个婶子冷着脸没理睬她,她伤透了心。我再次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明白了母亲善解人意,她的大爱,她的善良,像院里婆婆纳,微小琐屑却明亮高贵。
   妈妈啊,原谅我愚钝,在你有生之年不能懂你,也没有机会慢慢说给你听。歌曲《是妈妈是女儿》里唱到:“孩子会穿过大雨,去懂人间的道理。”你的孩子历尽人间苦难,才读懂了母亲你这本人生大书。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刻空怅然。
  

共 23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是一本温暖而厚重的书,年少时我们读不懂,当我们终于读懂这本书时,已为人母。这是一篇缅怀母亲的散文。作者年少时,母亲的爱是隐忍而含蓄的,自己当时很不理解,觉得母亲对自己不上心。当作者为人师为人母后,才体验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虽然是不认识几个字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不凡的智慧,她能看懂电视剧的内涵,深谙秦腔艺术的真谛,对婆母孝顺,对回门的大姑子小姑子热情如火,掏心掏肺,让她们宾至如归。母亲的所作所为,年少的作者看不懂,当自己历经人间苦难,才读懂了母亲这本人生大书,往昔平平常常的言行,当时只道是寻常,历尽人世沧桑,此时此情只能成追忆,空留一腔思念和怅然。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为我们展现了母亲平凡生活中的善良和睿智,叙述生动,感情真挚,思母之情,感人至深!倾情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40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04 20:12:18
  一篇缅怀母亲的散文佳作,母亲的善良和睿智,作者铭感于心。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赵亚亚        2023-04-04 20:43:34
  谢谢你的编辑!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4-04 20:14:04
  昔日母亲的言行举止,当时只道是平常,当历尽人间沧桑,才感受到母亲的人生通达和智慧。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04-05 21:38:41
  很多事情很多道理,都要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才能明白和体会。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母亲是一个善良宽厚仁慈的人。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赵亚亚        2023-04-05 21:52:11
  母亲兄弟姐妹九人,父亲兄弟姐妹六人,自己儿女六个。听听这一串数字,就知道她活的多么艰难,她一生辛劳仁爱,去世时年仅六十四岁。每每看到街上或者周围六十四岁人,穿着打扮时尚,想起母亲在这么年轻时候就撒手人寰,就忍不住涕泗长流。自己没有尽孝,追悔莫及。
4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3-04-10 06:46:05
  母亲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是我们一辈子学习的榜样。向母亲致敬!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5 楼        文友:赵积琦        2023-04-10 15:21:44
  贾玲说当她越成功她想她妈妈的心越疼,无法回报和认可自己的人永远不在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