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父亲和他的书架(散文)

精品 【流年】父亲和他的书架(散文)


作者:农民老张 布衣,11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291发表时间:2023-04-07 20:26:20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不同,父亲读《三国志》,是从读《三国演义》转过来的。在我们族上,我一直听过父亲上学读书迟到的事,据说常常因读《三国演义》误了时间,父亲走路有时还比划什么,有点痴迷痴呆,被告到爷爷奶奶处,因而爷爷奶奶那时很不待见父亲。
   我去过父亲就读的学校旧址对门岗,学校倒了大几十年,那里徒有几亘断墙和石基,砖瓦不知道哪里去了,疯长的是狗尾草芭茅草,几棵桑像百年老树,孤独站在高岗;那个夏天,高高的梧桐树上蝉叫得烦人,我对牧野老屋消失,留下瓦砾的场景一向害怕,总觉得有过奇怪的故事。废墟不远,响水河坝发出很响的流水声,我听着心态也崩溃。那老桥,小时候我跟母亲,在一个上弦月夜,因车误点,曾经缓缓步行通过,母亲拽着我的耳朵,念念有词,更让童年的我觉得别样恐怖。
   父亲不怕这些,他壮实,也算得上魁梧。《三国演义》读多了的人,对于等闲寻常事无感觉,那里面战事纷飞,兵者诡道也。父亲还认定他的学校,与他读的《三国演义》的古战场有关。母亲说是奔着父亲,有读过高中而不是帅嫁来的,结婚后父亲还拉着母亲,到他那倒了的学校故地转悠,我想该是有曾经的美好记忆——每一个少年过的人,都有时光回返的精神向往和实际行进。
   父亲有一年出春笋的日子,拿了把锄头,在他读书的基地上,嚯嚯嚯挖了一上午,挖到了几十枚古钱,其中有几枚桂钱,让他发了一点小财。桂钱就是桂阳郡发行的钱,桂阳郡是三国前,两汉的省级行政区划,在谱系上称得上三国的源头。这些制式,都不是《三国演义》这种小说中能得到的,于是父亲读起了正史《三国志》。
   父亲年轻时是乡间木工,很密实紧致的硬木,不经意间就能做成很结实的农具和家具。我见过父亲把四十几公厘的柘木,几下就锯成硕大的,一段段尺寸的筒材,待我放学归来,就做成了一个六层的书架。父亲把他的《三国演义》《三国志》等一应书籍放在顶层,而我的书和书包,轻松放在最底层。依次还有姐姐哥哥的存放空间,我们便各有不同喜悦。
   母亲那天利索地将一只老母鸡全身毛褪掉、内脏处理干净,很快一大桌肉菜就张罗好了,还有红薯粉条、莲藕鸡骨、山坑鳜鱼。桌上,父亲对我们几位儿女说,同样是书,也有虚有实,比如《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你们以后读书,得会比较。这次因书架而来的美食,让我觉得像多过了一个节日。
   父亲现在八十多岁了,母亲也过了八十。我在市里有几套房子,任由父母亲选择,在城里住,实话说我更方便。他们经不住我劝,来城里了。有时我觉得,他们会跟我生活很久,因为我做饭菜适合他们口味,我老婆是贤惠之人,一直与他们相处和谐,家里有十多列书架几千本书,父亲想看书也更方便。
   不久,他们还是要回老家,回青砖青瓦去,回山坳去,回到他们的乡村秩序和伦理去。我与他们讲一千条住城里的好处,父亲有一个理由,这里是你的房子,回乡下才是我们的家。我承认家比房子更有归属力。
   放开疫情封控后,父母亲都新冠感染,八十多岁的人,身体的基础病一般都有其中一二,我望着突然之间不分昼夜躺着的他们,吃不了喝不了,心真的是悬着的。
   过小年了,父母亲终于能够自由行走,父亲还坐在他老式书架旁,又翻起了他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三国志》,新换的暖色灯光,照在父亲的脸上。父亲双眼明显凹陷,我能感觉,他安静,但心内已经升起了暖和,肯定是平安了。与父亲相比,我喜欢看电脑玩手机,坐着的腰,相比他还显得软塌。我女说我,玩起手机来头往下埋,哪里比得上爷爷硬朗!我早年把书架上的书搬走,给父亲摆上了做书架的木工工具。
   我把过年的各种菜放进冰箱,因为女儿生了小外孙,带来过年。为了安全,我这次把放在底层书架上的木工工具,挪地方藏起来,才发现工具沉重,很有份量,而父亲接过去,举重若轻,我有些羞愧自己的软弱。
   今年除夕,考虑父母亲年事已高,我做的菜都是他们能嚼透,又养身的简单菜,吃团圆饭的时候,我抓拍了一张父亲吃菜的照片,背景是他的老书架,那里储蓄着他奔跑跳跃的三国。
   父亲看的书加起来,可以说不及我的万分之一,但我觉得,父亲读的书融进了他的生活,一是一——我读书生活是两张皮,书架是摆设,这我得承认不及他。

共 16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父亲和他的书架》融为一体,将所看过并不多的书中的知识,实实在在运用到他的生活之中。《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是他依序读的两本最重要的书。父亲曾因读《三国演义》过于沉浸,而上学迟到,落得痴呆,而不被待见。父亲身形壮实,可算为魁梧,他的眼光因读书有了更高的境界。虽他就读的学校已成残垣断壁,但不改他对学校的铭记和感恩。他用硬木做的书架,承载的并非只有他的书籍,还有孩子们的学习用品,以及他的木工工具。这是他不管走到哪儿,都无法放下的承载他思想,吸引他回家的重要物件儿。作者不由自惭:我读书生活是两张皮,书架是摆设,这我得承认不及他。全文书写极为质朴,粗线条的文字,勾勒出父亲爱书爱读的情怀,并提炼出从中所领悟的生活真谛。带给读者同样的精神洗礼,而不由自我对照,感慨不已。暖情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41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04-07 20:28:45
  看您的文章,我也是很是惭愧,书架上的书很多,却很难真正读进去。我父亲也是读过并不算多的书,但他与我们聊天时,常提及一些细节。虽然我们并不算感兴趣,但此刻想起来,却惊诧于父亲认真读,运用于生活的态度。感谢您的分享,让我们对所拥有的书籍,有了一重新的认识,要真正读进去,才算真的拥有它。
2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4-09 11:27:01
  我阅读了老师最近发的几篇文章,总有种感觉:您是在记录有父亲陪伴的时光,同时也在倍感珍惜这段时光。字字句句都洋溢着最原始最质朴的父子情。
   很欣赏您的这个默默无闻的记录精神。对您而言是一个回忆、一个记录,对父亲而言是一生的丰碑。
   读您的文章永远可以让我积极向上。祝您创作愉快。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3 楼        文友:泽子        2023-04-10 21:04:52
  父亲是个粗人,却一生迷上了三国,三国的世界,父亲沉醉其中。作者用父亲一生与三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做铺垫,描写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父亲生活经历。可以看出作者与父亲间深厚情感。点赞作品!写作快乐。
4 楼        文友:梅子青        2023-04-11 11:57:10
  现代人的生活,因为有了更多选择,远不及父辈丰厚踏实。读书也是如此,我们看似读书很多,但在专精上远不及父辈到位。作者围绕父亲与他的书架,写父亲的坚持,写父亲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痴迷,写出了那代人的秉性和追求。一家人父母良善,儿女孝顺,和美幸福,令人羡慕。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4-16 23:00:4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6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4-23 10:55:27
  现在的人,能静下心来看书的越来越多了。读书生活是两张皮,书架是摆设——这种现状,说出了很多自觉得爱读书收人的现状,说来惭愧,我就是其中之一。
   文章中的老父亲,是那种真正爱书的人,与之对比,感觉汗颜。确实该收起心好好读书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7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5-01 08:03:08
  若要说是什么让年少的我迷上了铅字,那是小时候,爸爸也又个书架,书架上摆满各种各样的书,特别是古史类的书籍特多。我深深向往着铅字所勾勒的那截然不同于寻常世界的渺远而陌生而未知国度。我不时会只身进入书房,怀着偷看要密文件的心情,翻阅那载有艰涩难懂的文章。爸爸是书迷,他有三大习惯,喝茶,看书,写毛笔字。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8 楼        文友:桑子        2023-05-13 23:04:25
  说来也很惭愧,其实这么多年了《三国演义》我也没有好好读完,只是小时候看了青少版。作者的父亲或许没有读那么多的书,可对于《三国演义》《三国志》,父亲却几乎用了最大的精力在细细品读。我想,作者的父亲早已将这两本书读出了堪比千百本书的深度。
宝剑、纸笔、乌鸦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