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爱】水似流年(散文)

精品 【齐鲁·爱】水似流年(散文)


作者:吉言 布衣,29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5发表时间:2023-04-10 10:31:44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到处是水:除了那条长流不断的小河,还有众多的山泉和溪流,田间地头还有一些水坑水池。那水,虽没有九寨沟那般色彩斑斓,没有漓江那般风光旖旎,也没有周庄、同里那般富足充盈,但它是我们那个小山村的血脉,它不仅孕育了小山村的全部生命,也让小山村变得灵动秀美。
   我喜欢水,童年的许多欢乐和美好,很多都是泉池沟河赐予的。
  
   一
   故乡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燥,易发生春旱;夏季高温高湿,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常有秋旱;冬季干冷,雨雪偏少。为了蓄水备旱,勤劳的乡人们,在凡是有水源或能储存水的地方,都修建了蓄水池。
   我们村后有个叫“园”的地方,有个形状像浴缸的水池。水池的上下是菜地——说是菜地,也只种了些苘、麻、芋头之类,因为离家近,害怕种菜被鸡们啄食。菜地的周围,则是密密麻麻的瓜果树,桃、杏、李、柿子、麻梨、豆梨、桑,还有一棵很大的白丁香,花开季节,一阵风就把香味送进村子。
   没发现那个水池的源头在哪儿,却常年有水。暗绿的池水看起来深不可测,其实深不过一米。池壁是用乱石砌的,有很多缝隙。北面池壁是借用近两米高的地堰,地堰上有棵歪斜的干桃树,枝枝丫丫倒映在水中,有种梦幻的感觉;桃花谢落的时候,粉红色的花瓣撒一池碎萍,平添几分意境。与水池相连的排水沟里,碧绿的水莎草热热闹闹的开着花,像正月十五孩子们燃放的“提提锦”烟花。水池的上面总有成群的蜻蜓飞舞。我很喜欢看蜻蜓点水的动作:先是直升机一样在水面上方盘旋,不经意间它就一头扎到水中,然后弯曲屁股在水上一点,便闪电般的弹起来,瞬间就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使命。水面上,无数只水黾忽左忽右地游弋着,像一艘艘双人划艇。我很羡慕它们悠哉悠哉的样子,也羡慕它们仅凭两对长长的爪子就能快速行进,且身上不沾一点水,如果人也能像它们那样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就好了。
   夏天,是水池最热闹的时候。一场大雨过后,池里的水和排水沟的水连成了一片。这时,蛙们就兴奋起来,一个个放开歌喉,像比赛似的,形成了一曲大合唱:“哇嘠嘠,哇嘠嘠”,像开怀大笑;“早哩”“早哩”,像童稚的高八调;“喂——哇——”“喂——哇——”,一唱一和;还有的 “咕”,“咕”,一字一顿,正如它的行走,老态龙钟的样子。有时,我被那热闹的声音所吸引,就急急地跑过去,想看看它们的表演,可每次不等我靠近,蛙们就“扑通”“扑通”跳进池里,我看到的只是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着的涟漪,只有癞蛤蟆像个处事不惊的老者,蹲在池边的墙缝里,瞪着两只大眼睛气呼呼地看着我。
   修建这水池的目的是为了浇园,但因为园里不种菜,池水也就很少有人用。秋天,大人们常用来淹苘淹麻,将成熟的苘或麻割倒后,除去杆上的枝杈叶子,一捆一捆放进池里,再用石头压住,不几天,池水就臭哄哄的,那时,蛙们早就无影无踪。但一个冬季过后,池水就又青碧照人了。
   “土坑”也是我们常去玩耍的地方。土坑实际是个水塘,起初是社员们取土挖掘出的一个大坑,后来灌满了雨水,就成了水塘。
   土坑长二十多米,宽六、七米的样子,深处可达2米。因为是黄粘土,又是汇集的雨水,里面的水浓的像黄米汤。大人们一再告诫我们不要去那里玩耍,但我们却管不住自己的冲动,因为它是我们戏水和练习游泳最方便的地方。每到暑假,小伙伴们三五成群跑到那里,脱光衣服就“扑通”“扑通”跳进水中,或打闹嬉戏,或练憋气,学“狗爬”。每次出水后,鼻子里,口里,耳朵里,皮肤上都会沉淀下厚厚的一层泥土,浑身紧绑绑的,不得不再去河里冲洗一下。
   有年夏天,我刚下水,忽然看到水面稍上的墙缝里有一条绿色的蛇,红红的眼睛望着我,吓的我狼狈逃了出来。从那以后,就再没进过那个水塘。
   因为土坑里的水是死水,南面又有很高的地堰遮挡,冬天冻得特别结实,那时,我们就常去滑冰。找一块小木板或是平整的石头坐在上面,后面的小伙伴们用力一推,便“嚯”的一声滑出很远。就那样互换着,乐此不彼。
   土坑附近有一个藕池。因为我们那里很少种藕,所以就成了一处风景,我经常独自去那里欣赏里面的诗情画意: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齐刷刷立在水中,被风一吹,摇摇曳曳,像一群婀娜的绿衣少女在轻歌曼舞;荷花开放时,一枝枝亭亭玉立于田田荷叶之中,娇艳而纯洁,像一群超凡脱俗的仙子,惹得蜂飞蝶舞。等长出莲蓬后,又是另一种诱惑,不管熟不熟,总想摘个尝一尝,可惜它们大都在离堤堰较远的地方,让我们手长莫及。
  
     二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话不假。家乡南北两座山,山脚下,山沟里,山崖下,甚至山顶上都会有淙淙的泉水流出。
   我们自然村北面的山坳里,上下均匀分布着五眼山泉,每个山泉下面都有一个或方或圆的蓄水池,像断线散落的一串珍珠。
   最下面的那眼山泉在林场住处,因为离村子近,就成为我们的饮用水源之一。泉池略呈长方形,水很深但水位很浅,趴在泉边就能喝到水。泉池附近有几棵桃树,离泉池最近的那棵是“血桃”,成熟后虽然外表是青绿色,桃肉却红的像紫火龙果。每年不等它成熟,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摘下一些,用泉水洗去桃毛,一会儿就啃出一堆桃核儿。
   泉池右侧的乱石堆下有一股小溪流。溪流从乱石堆里流出来,冲出了一小段沙滩,秋后柿子黄了的时候,我们摘上十个八个偷偷埋在那片沙里,过个五七天,就可以美美的享受了。
   在小溪流和泉流的汇合处,有一个三米见方的水池。好像是一九六八年,父亲带领村水利队将那水池挖掘加大,并砌上了池墙。住在林场的李老头在里面种上了藕,但始终没有繁盛起来,可能藕也像鱼一样,不喜欢清凉的泉水。
   山半腰那眼泉在一处山坡断层底下。从山坡断层截面看,断层应该是被地下水流渐渐冲开的。因为水流较大,出山便形成了溪流。溪流借着山势在乱石间隙中拐弯抹角一路欢歌,注入下方不远处的方形水池。池水碧绿碧绿的,水特别凉,盛夏天洗一把脸都会打个激灵。水池附近,有大大小小四、五块菜地,那些嫩油油的疏菜,就靠那泉水滋润着。
   最上面那眼泉有些奇特。山泉一般都是在山崖以下,那眼泉却是在山崖之上靠近山顶的地方,流量虽不很大,但却从没断流。山泉下的圆形水池没有垒砌,池底布满碎石。它好像是专门为登上山顶的人准备的,村人不论是上山拾柴捡蘑菇捉蝎子,还是放牛放羊种地,都喜欢在那里歇歇脚,渴了,匐下身子喝几口甘冽的泉水,热了,掬几捧泉水洗把脸,顿时就让你爽遍全身,精神抖擞起来,然后坐到泉池边的青石上,听着汩汩的泉流,吹着清凉的山风,看着漫山的风景,惬意极了。
   这个山泉曾经热闹了一阵子。有一年我休假探家,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泉池周围插着一些高高低低的纸旗杆,还有几双红红绿绿的小鞋,很是疑惑。回去问缘由时,村人告诉我说,近些年传言那山泉附近住上了一个得道狐仙,狐仙会治病,很多人都去那里求“仙水”,甚至一些村干部也去过。求“仙水”的人在泉前焚香烧纸后,铺开一张白纸,跪匐在那里,不一会儿,白纸上就有一些或白或红的“药粉”,然后装一瓶泉水,将“药粉”兑进瓶子里就是“仙水”了。听说也有些头疼闹热的人喝了那水就好了。我听了暗自好笑,立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座山上有几种不同颜色的石头和土,泉池西边山顶的土乳白色,泉池东南面的土褐红色,山上风大,铺开的白纸上落些或红或白的“药粉”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两眼山泉我们也经常亲近。一眼在村小学附近,是学校和大队部工作人员的饮用水源,我上小学做值日生时就去那里抬水。泉池在一个天然石屋下,水源很旺,很远就能听见哗哗的流水声。这眼山泉的特点是冬暖夏凉,三九严寒季节,泉池以及下面的水池从不结冰而总浮腾着白色的水汽,伸手试一下,还真有些温暖的感觉,所以就有了“暖泉子”之名。
   另一眼泉在对面山上那几户人家附近,泉池成井状,水总是满满的,居住那里的人家从无缺水之忧。池壁砌的很规整,周围长满了藓苔和井栏边草,把泉池装扮的像个童话。泉池上方有一巨石,巨石旁有两株大桃树,躺在巨石上就能摘到桃子。山泉边有一片荻苇,一片竹子,紧临竹林有一间茅屋,那是三爷爷的住处。山泉和几户人家之间有一棵大杏树,树底有石桌石凳,去附近劳作的人们,都喜欢在那里坐一会儿,或喝茶聊天,或下棋娱乐。我们常去那里是因为看好那片竹子,总想得到一、二棵用来捉蛣蟟(蝉)。
  
   三
   村东侧的山沟,我们叫东沟。东沟的上游和下游只有在夏秋雨季才有水,而与我们村相邻那段却四季流水淙淙。因为沟的上游布满了乱石,所以看不到源头在哪里,可能是山上的那几眼山泉从地下流下来后,汇集在一起从东沟冒了出来。由于常年流水冲刷,在一些平坦低洼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个水汪,那些水汪不仅是我们种地浇园的取水处,也是我们经常戏水玩耍的地方。
   东沟里有虾有蟹。虾很小,但成群结队,女孩们经常拿着笊篱捞些或煎鸡蛋饼,或是喂小鸡,我们男孩子却不屑一顾,而更喜欢捉螃蟹。儿时有的是时间,小伙伴们三两个一起,带上个瓶子或是葫芦头之类,就直奔东沟。白天,螃蟹一般卧在石头底下,很机敏,当我们翻开石头的一刹间,它就会迅速逃离,动作稍慢一点,就会让它跑掉。
   夏末秋初,是螃蟹又多又肥的时候。那时地里的农活不多,大人们有了少许的空闲。有一天晚饭后,父亲让我提上水桶,带上手电筒,自己扛上一捆晒干的苘杆,带我去东沟“照”螃蟹。
   螃蟹们习惯傍晚后出来活动。天一黑,它们就会从石头底下,泥窝里爬出来,有的寻找吃的,有的则趴在水中一动不动,像是在纳凉。
   父亲一手举着苘杆火把,一只手抓螃蟹,我提着水桶抱着苘杆跟在父亲后面。水底的螃蟹看到火光或是感觉到水动,就会立即逃跑,必须在它们反应过来前快速出手才能抓住它。大一些的水汪里,往往会有若干只,当捉住其中的一只时,其它的便会四散而逃,就是快速追赶,也只能抓到三两只。
   我们沿着东沟一直到了半山腰的那眼山泉。山泉下的乱石沟里,可能是由于水源充足,鲜有人去的缘故,螃蟹特别多,也肥大。
   那晚,我们收获了小半水桶。母亲将螃蟹收拾干净后,在上面洒些盐,第二天早晨用油炸的红红的,我们好一顿享受。
   螃蟹有很好的接骨功效。有时鸡、羊的腿断了,大人们就让我们去捉螃蟹。将新鲜的螃蟹捣碎后敷在它们的受伤处包扎起来,十几天便会行动自如。
   可能是东沟水浅流急的原因,里面没有鱼。我们想捉鱼,要到村下面的河里去。河里的水流虽然也很急,但在河床较平坦的地方,会形成一些大的水湾。草鱼、白古、花翅子、鲶鱼、泥鳅、白蟮等都有,也有大虾。有一种叫沙翅子的小鱼,两翼很发达,特别机灵,不等人靠近,它就一头钻进沙里,很难捉到。可能是每年都发大水的原因,鱼都长不大。
   我们捉鱼通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缘”。先在水湾上游用碎石和泥沙将河水围截分流,然后将事先采摘的枫杨树叶在石头上捣碎揉搓,连同液汁一起投入水中搅匀,稍等一会儿,就有小鱼翻着白色的肚皮漂上来;再一种是“震”,用一把大铁锤,看准鱼们藏身的石头,接连狠敲几锤,石下的鱼们被震昏后,就会从石头下漂出来。有的小伙伴也会在搅浑的水中徒手捉鱼,我试了几次,都不得要领,有一次竟被鲶鱼割破了手,以后就再没敢尝试。
   有意思的一次体验是冰下捞鱼。那是个隆冬,一个小伙伴约我去捉鱼。他让我提着小桶,自己一手提着八磅锤,一手拿着一个长把的笊篱。河面已全部封冻,他见有大片的冰面,就用锤砸开一个窟窿,将窟窿内的碎冰清理后,就会看到一些半休眠状态的鱼慢慢地游到窟窿附近,那时,伸进笊篱就能稳稳地将鱼捞出。
   我们捉鱼,只是一种趣味活动,每次虽能收获十几条或更多些,但由于太小,不值得烹饪加工,多数是犒劳了小猫。有时也会去藕池掐几个荷叶,将小鱼包裹起来,在河石滩找个地方生火烧熟,分享一下收获的味道。
  
   四
   小河带给我们快乐,也带给我们便利和忙碌。
   那时,每户人家除按人口分到一点儿自留地外,还分有几厘菜地。大人们白天忙着出工,菜地就只有靠起早贪黑打理。清明过后,早晨和傍晚,沿河两岸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我家有两块菜地,虽都在河边,但一块在下,一块在上。下面那块浇园很方便,可以直接通过水渠从河的上游引水过去。每到星期天早晨,我就扛起铁锨匆匆赶往菜地,先将菜地与水渠连通起来,然后沿着水渠一直走到与河水连接的地方,掘开水渠的堵口,分流的河水立刻就像一辆小火车,沿着水渠向前奔去。早晨地面潮湿,河水流量较大,水渠窄浅的地方时常决口子,害的我只好不停的沿水渠巡逻。等巡逻一个来回,菜畦的水也到了畦头,就急急掘开另一个畦口。有时候去的晚了,水渠被人家占用着,就要等很长时间。

共 68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老师给读者呈现出对家乡有关水的流年记忆。有山泉,有沟渠,有池塘,有水坑等一切与水牵扯不断的过去,它们浇灌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更是滋养父老乡亲的精神食粮。其中夜里随父亲捉蟹子,家庭主妇们洗衣服洗澡,等场景描述详细,且绘声绘色,令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意趣畅想。在一九七三年,由于一场罕见的大雨,破坏改变了家乡原有的面貌,实实令人惋惜。好在,文章结尾,乡里大搞美丽乡村建设,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犹如江南水乡,幸福感倍增。可作者老师不能忘怀,记忆里的美好总是一种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本文语言流畅,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情感饱满,实乃佳作。感谢老师赐稿齐鲁,期待精彩继续。推荐赏读。【编辑:宇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1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宇蓝        2023-04-10 10:38:08
  记忆里的乡愁,浓的化不开,抹不去。那些水经过流年的发酵有了深深的情感。
2 楼        文友:宇蓝        2023-04-10 10:47:07
  水似流年,流年似水,淌着与众不同的爱,滋养漫漫人生路。
回复2 楼        文友:吉言        2023-04-10 11:52:08
  谢谢宇蓝老师!童年有一些记忆很美好,也是怀旧情结。怀旧是老了的标志,没错。
3 楼        文友:白甫        2023-04-10 14:39:27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者在笔下将经历呈现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卷,惹人感慨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回复3 楼        文友:吉言        2023-04-10 19:37:26
  感谢白甫老师光临! 一去不复返的那些美好总让人怀念,怀念也是一种美好。
4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3-04-10 16:14:48
  很喜欢文中所写作者的家乡,情感真挚的文字,拜读佳作,祝创作愉快!
做好该做的事情,走好该走的路,活在当下。
回复4 楼        文友:吉言        2023-04-10 19:44:33
  谢谢您的光临和鼓励!家乡的确很美,青山绿水看了千百遍也没看够。
5 楼        文友:成敏        2023-04-11 18:26:33
  好文章,推荐阅读,点赞,问好遥握!
回复5 楼        文友:吉言        2023-04-11 19:13:27
  谢谢成敏老师鼓励!
6 楼        文友:陈雨        2023-04-11 20:56:19
  恭喜老师文章精品,祝好!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回复6 楼        文友:吉言        2023-04-13 19:34:55
  谢谢陈雨主编!加油!
7 楼        文友:宇蓝        2023-04-11 22:58:17
  祝贺老师文章加精,期待精彩继续。
8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3-04-12 09:33:30
  拜读佳作,点赞!
做好该做的事情,走好该走的路,活在当下。
回复8 楼        文友:吉言        2023-04-13 19:36:30
  谢谢你!祝你从这里走向远方!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