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景德镇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景德镇记忆(散文)


作者:周游四海 童生,68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95发表时间:2023-04-18 17:11:0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西浮梁山稠田狭,粮食作物不足,然而却得到了天地独特的垂爱。“其货之大者,摘叶为茗,伐楮为纸,坯土为器,自行就荊,湘、吴、越间,为国家利。”宋人汪肩吾的《昌江风土记》生动记载了古代浮梁经济社会的产业现象和采茶戏中演绎出浮梁茶事佳话,予以我们以思考和启迪。
   2022年夏日一个不平凡的夜晚,灯火辉煌绚丽多彩,我有幸观看了一场“景德镇记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位于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罗家桥名坊园内,其以唐、宋、元、明、清五个历史时期为结构,不做工艺写实,而以“瓷”说意、说韵、说人、说国,在陶瓷文化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挖掘瓷都独特意蕴。山水实景承天接地,大开大合,占地面积约12700平方米,三套大型升降平台,可移步换景,满足剧情布局需要。
   唐朝,昌南传奇陶瓷工匠陶玉不停钻研制瓷,百年间,他从年轻学徒到白发苍苍,所制的瓷器,从有形,到有技,再到有意,通过不懈努力和追求,终使瓷器有了似玉、非玉,胜玉的江山大境。已入胜境的瓷器精品成为大唐国礼,沿着丝路去到世界各地,而昌南之名亦随瓷器流传世界,其名也演化为“china”,成为“瓷器”、乃至中国的代名词。经过百年努力终成正果的大国工匠精神,瓷都景德,故名昌南,昌南白瓷成为来朝礼品,成为一国之名的传奇。
   宋真宗欲赴泰山封禅,敕令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景德镇御窑烧制祭天贡瓷晋京。糊涂爷爷赌上性命,誓要守住景德镇千年瓷都颜面,本想仿效影青肌肤之色,烧出绝品贡瓷。怎奈天不遂愿,糊涂爷爷和窑丞双双被押。影青在明了爷爷心意后,代替爷爷,以身祭窑,终烧出倾国倾城的温润影青瓷瓶,找回景德镇颜面,也展现出宋代最高美学情趣。少女影青的美丽献身,成就了景德镇御窑的不朽名节,为国泰民安的泰山封禅画上浓抹重彩的一笔。
   元朝时,疆土覆盖西亚,商路绵延亚欧。其中最受欧亚各国青睐的货物就是贵如黄金的青花瓷。浮梁设瓷局,大量的青花瓷从昌江码头出发走向世界。元朝蒙古官员浮梁瓷局使奉旨任伊儿汗国使臣,临行前他欲娶商人王贵之女王嫱为妻,一同出使。酷爱元曲的王嫱应允婚事,唯一的条件是要蒙古瓷局使为她烧制一套“昭君出塞”的青花瓷,作为信物,明媒正娶。随着二人齐心,“昭君出塞”青花瓷大盘的烧成,画面幻化出汇集着西亚各国商人的元朝青花瓷集市,其中包含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身影。大量的青花瓷随着元朝的使团、各国的商队走向西亚,走向欧洲。用蒙古长调与元曲的交响,蓝白清花之国色,讲述了汉蒙民族融和进而影响欧亚大陆变化的壮举。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率船队停泊在福建泉州港,即将要进行第三次下西洋远航,无奈季风久久不起,船队无法起航。十岁丧母的郑和,自幼就将观音菩萨当作亲娘,为祈佑船队顺利出航,郑和亲手绘制蓝图,赴景德镇窑厂寻访用于祈福的白瓷观音造像。在景德镇遇到烧制观音像的陶家兄妹,而陶家兄妹也发现郑和所绘观音像蓝图的法相竟如娘亲一般慈祥……
   白瓷观音像烧成,郑和率百官祭拜,诵经声中郑和仿佛梦回儿时与化身菩萨的母亲对话的温暖记忆。当他回神时,菩萨保佑季风大起。下西洋所带去的数万件景德镇瓷器及护佑船队的青白釉水月观音,成就了大明王朝“威服四海”的辉煌。
   清朝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受乾隆皇帝斥责,公公为唐英分析圣意——景德镇瓷器过于清寡,如今盛世,瓷器得应国运而制,盛世,要有盛世彩儿。
   唐英顿悟,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他潜心研习制瓷工艺,撰写《陶冶图说》从源头理清烧制瓷器“技”与“道”的关系——瓷运,即国运!随之而来,集景德镇千年瓷道之大成,代表大清盛世的“瓷母瓶”——乾隆各种釉色大瓶横空出世。
   乾清宫中,乾隆在“瓷母瓶”中看到了盛世大彩儿,召见唐英,看到唐英为制瓷而苍老的面容,感叹唐英这样的工匠精神,正是盛世大清的颜面。督陶官唐英创新陶艺,集千年陶艺之大成,完成“唐”瓷体系,终形而上地解释了瓷运即国运的盛世精神!
   这时候,我似乎听到千年两史悠远的回音,看到前方被瓷光照亮的欧亚各国建筑片片升起,环绕舞台正中央一座景德镇土窑,仿佛在致意和礼赞!土窑不卑不亢,气定神闲,窑火又一次点燃,光芒穿透古今,照耀天地,代代相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花瓷名扬四海,窑炉风火越千年,御器声华蜚万国。景德镇出炉“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商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亦如人类文明互动使者,更是世界瓷都的灵魂所在。从欧洲到昌南浮梁古城,故事里一个个人物的话语又再次浮现,那座古老的昌南古窑,每一寸陶土,每一寸瓷片都是世界文明交流的记忆。
   缓慢走出景德镇记忆城门,依依不舍离开名坊园景区,我仿佛还陶醉在优美的歌声里,沉醉于这神奇的山水之间,在音乐梦境中遨游,这样的感觉真好!
  

共 19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地方,都有属于其的专属记忆,那记忆,既是其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地人民的情感寄托。作者从景德镇的地理条件入手,从唐、宋、元、明、淸的历史轨迹,用一个个故事和史实,将景德镇的发展跃然纸上,让人恍如置身在那个年代,置身在窑炉旁,看着瓷器的烧成……景德镇的记忆,不只是景德镇的,是人民的,也是中国的,是记忆,也是人民智慧结晶的映射。文章言简意赅,余韵悠长,惹人感慨,荐赏!【编辑:白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白甫        2023-04-18 17:12:45
  记忆是无法更改的,景德镇的记忆,是它魅力的冰山一角,也是历代先辈们智慧的结晶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2 楼        文友:白甫        2023-04-18 17:13:04
  感谢赐稿齐鲁文苑,期待下次精彩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3 楼        文友:陈雨        2023-04-18 17:27:31
  文章穿插许多史料知识,信息量多,读之使人眼界洞开。祝老师创作快乐,精彩连连!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4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3-04-19 10:13:02
  谢谢白甫老师的编辑和鼓励!
5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3-04-19 10:16:54
  谢谢陈雨老师的鼓励!
6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3-04-19 16:34:47
  拜读佳作,问好敬茶!
做好该做的事情,走好该走的路,活在当下。
7 楼        文友:成敏        2023-04-19 20:00:40
  一篇佳作暖文,讲述了景德镇的前世今生,非常具有价值的好文,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