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礼步湖荡漾的姿态(散文)

精品 【流年】礼步湖荡漾的姿态(散文)


作者:张昱煜 秀才,247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830发表时间:2023-04-19 12:02:07


   一只灰白色的水雉从湖面掠过,来不及荡起涟漪,“噗嗤”一声,飞到水杉的枝头。
   季节让湖水变得格外灵动,小鱼吐着泡泡,一种叫“水拖车”的虫子,聚集在一起,好像在咿咿呀呀说话。
   南昌市新建区的礼步湖被誉为“城中绿心”,依湖而建的公园,是城区唯一的一个集天然水面与陆地为一体的市民公园。园内植物丰茂,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两个湖心岛上,种植了垂柳、翠竹、丹桂、梅树、石楠、兰草等。
   我喜欢旅游。几年前,从地图上无意间查阅到礼步湖。这三个字,过目不忘,一直留存着崇德尚礼、阔步向前的印象,想一睹它的芳容。
   千水又暖、杨柳含烟的初晨,我第一次来礼步湖。那一次,我没有把礼步湖当做一个简单的公园,而是循着它诗意的名字,想领悟它别具一格的底蕴与风采。
   在礼步湖大道下车,只见两侧竖起的四根汉白玉龙柱,中间有一座高大的“新建宝鼎”。宝鼎的颈部饰有牛兽纹、祥云纹、饕餮纹等,背面刻有《新建铭》:今之新建、古曰西昌。江右名县,俊采飞扬。赣鄱渊薮,西山叠嶂。省会门户,福地吉祥……这里是礼步湖公园的正门。
   我一贯喜欢刨根问底,礼步湖因何而得名呢?它原来的学名是不是“礼部”?此地是否出过“礼部尚书”?后来变成“礼步”,会不会是民间以讹传讹?很多疑惑在脑海里乱窜。
   忙问旁边一位闲坐的老阿姨,她手指着岸边一排高楼说,那个村叫礼步村,原先,这里是好几处荒塘连起来的,建了公园,种了树,栽了花,漂亮多了。
   湖因村而得名,似乎解释得通。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几口水塘聚拢来,湖面浩大,一平如镜,成了这座城市经典的景观。我顺着亲清水绿道,反剪着手,俨然老学究,有礼有节地迈着轻快的脚步。
   心空则静,无欲则安。我用很“慢”的脚步,有意识地对抗红尘中的“快”。水中的芦竹、水葱、泽泻、蒲草等,不时摇动手臂向我致意,湖光水色中,心,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我的双眸,被水中一座白鹤群雕所吸引。忽又一转身,瞧见空中翻飞的鸟儿,更是灵动十足。因为离得远,我无法辨认,它们是斑鸠、画眉、麻雀?那鸟儿,不是形单影只,而是许多只鸟在一起窃窃私语。不经意间,一点风吹草动,这群鸟从头顶掠过,“哗啦”一声飞走,停在它们认为安全的水草上歇息。
   二月剪春,用的是礼步湖上鸟儿们的小尾巴吗?
   每一片澄澈的湖水之下,会有漂亮的美人鱼吗?
  
   二
   手扶栏杆,享受着片刻的逍遥,一阵歌声把我引进湖心岛。在凉亭下面,几位老大姐捧着简易的歌谱,饶有兴趣地唱着采茶戏,其中一位大姐化着浓妆,穿着红绿相间的戏服,拿着粉红色的大折扇,应该是“主角”,她们把湖心岛当成“百姓大舞台”。如诗如画的美景,舒适安逸的生活,大姐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我没有靠近她们,顺势靠着一棵桂花树,眼晴看着湖面,耳朵听着音乐,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里分享拍摄的美图。
   此时,我的心湖里,仿佛品尝着一杯现磨咖啡。那一缕醇香,在美不胜收的景致中,轻轻搅拌,变浓郁、变柔软、变丝滑、变得更加温情,像极了眼前的一汪湖水。
   阳光下,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吸纳着湖水一般流畅的日子,四季有序,不慌不忙。我用对角线和九宫格构图,拍摄湖岸上的水杉和枫树。那水杉,一排排站立着,如丰韵的少女。那枫树,缀满枝头的嫩叶,像极了翩翩飞舞的绿蝴蝶。透过树干和叶脉,我在心里猜测这些树木的年龄,树影也随风来回移动,我甚至闻到了湖面上闲散而安静的气息。
   此刻,欣喜与深爱,成了打开季节的密码。作为一个自由行的旅人,徜徉在美景中,浪费着分分秒秒。
   不知不觉绕了半圈,头顶,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成了遮天蔽日的巨伞,两排,几十棵,太壮观了。这些树有“趋光性”,也有“趋水性”,靠近湖水的这一边,树枝像无限延展的长手臂。香樟树下,一个绿藤映窗的小店,点缀着湖畔,也吸引了我的视线。那嫩绿的藤,在阳光下闪着亮光,把小店的三面墙攀爬得严严实实,如莫奈的油画。
   打探小店,我买一瓶矿泉水,成了小店的客人。守店的夫妻俩约莫六十多岁,带着刚会走路的孙子。女主人姓郝,眼里含着笑,一张口,我就听出她是河南人,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会千里迢迢跑到这里谋生?
   他乡遇老乡,格外亲切。她用浓浓的乡音告诉我,她儿子找的对象就是本地人。五年前,他们夫妻俩跟着儿子“南巡”,成了这个城市的一员。她说:“这里的人和善,有礼貌,懂得生活。好像吃了饭没啥事一样,不是唱歌就是跳舞。那边有几伙唱戏的,有时下了雨,打着雨伞也要唱。这里空气好,张开嘴巴呼吸都没事,你要是晚上来,湖面上红红绿绿的灯,一闪一闪的,好看嘞很。”
   择水而居,临湖而栖,面朝湖畔,四季花开。一方湖的美,一座城的美,在一位外地人口中,总结得如此接地气。
  
   三
   再一次亲近礼步湖,是2019年秋。这一次,我被礼步湖上精致而优美的木桥震撼了。那木桥上的廊,是由一块一块防腐木拼接而成,线条流畅,浑厚饱满,既能遮风挡雨,又显气韵不凡,更是充分体现劳动者智慧的“力作”。一个个浑然天成的不规则图形,成了木桥的“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立等可取”的照片。整个木桥像一艘大木船泊在水面,使得湖面平添了无限的美感和趣味,很有蒙太奇的感觉。
   一群小学生穿着天蓝色的校服,蹦蹦跳跳从桥上经过,阳光从“窗棂”上斜射着,在桥面上形成清晰的光影,我屏住呼吸,靠着木桥的另一头,端稳相机,远与近,静和动,定格一个又一个画面。这群孩子和我,好像在共同演奏一曲和谐之歌。
   我蹲在桥尾,近距离接近湖面,想用手撩起一串水花。每一片湖,都值得行走和驻足,因为波光粼粼的湖水里,可以“打捞”到故乡的影子。
   如果这片湖水之上没有古朴的木桥?
   如果这座木桥没有芦苇的点缀?
   如果这些芦苇没有清风轻抚?
   ……
   浮想联翩之际,我悄悄退到桥头的石凳上,独自享受大自然的给予,也把淡然、从容、安静、空灵等美妙的词语,打包“转发”给礼步湖。
  
   四
   辛丑年农历腊月初八,我没有在家煮粥品茶,穿着厚棉衣,围上围脖,又来到礼步湖。
   这一次来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想看看小寒过后的水杉。其二,是牵挂那座木桥,因为上一次我拍摄照片时,桥上的木块,有的腐烂,有的脱落,木桥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几近虚脱。
   黄色的柳树落叶漂浮在湖面上,像无数个纵横交错的感叹号。绿道旁,两尊铜人面对面拱手作揖,那模样,憨态可掬。我快步前行,想早一点看到木桥。
   不知何时,木桥那弧度优美的“顶棚”已经拆除,露出一根根钢筋铁骨,原来规整的木板,变成了脚手架的垫板,烧电焊的工人上上下下在忙着施工。我问其中一位戴着橘红色安全帽的老师傅,还会加上和原来一样的木头“顶棚”吗?他笑着说:“哪能还用木头造桥呀,木头不结实,桥面坑坑洼洼,不安全,有隐患,老人小孩走上去容易跌跤。这次用的材料,肯定是高级的,经得久,才是硬道理。”
   从“若有所思”过渡到“若有所失”,脑海里涌起了好一片涟漪。再看看工人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心,马上释然了。也许老师傅说的没错,木桥已经成了危桥,老百姓的出行安全是大事。群众有呼声,政府有行动。到时候,横跨湖面的新桥,又是一处网红打卡地。
   抬头望去,一排排的水杉披上红色、橙色的衣衫,色彩斑斓,变化自然,与澄碧的湖面相映成趣。落在草坪上的杉树叶,像精美的羽毛,更像浑然天成的艺术品,我捡起几片,准备带回家当书签。
   顺着亲水栈道来到湖心亭,我眼前一亮,寒风中的红梅开得正艳,它们吐着小黄蕊,就好像严冬咧开的小嘴巴。一下子,冲淡了刚才寂寂然的心情。我正用手机拍摄着梅花的照片,两位女大学生和我点头微笑。其中一个女孩说,湖边有一棵好大的樱花树,开着绯红的花,八、九岁时曾来过这里,这次转反了方向,有点遗憾,没有找到。她羞涩地捂着嘴笑,记忆中,当时,有一位小哥哥用樱花编了花环,亲手戴在她头上。
   原来,礼步湖畔,还珍藏着这么美好的懵懂往事!
   山有脉,水有源。一片青碧的湖,是几处涧水的集中聚源,是几代人决策、规划和治理的成果。城湖共生,擘画蓝图。护住自然底色,提高幸福成色,从“生态佳”迈向“生态+”,礼步湖,营造水清景美的宜居福地,礼步湖荡漾的姿态,美!

共 33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去与现在,旧貌与新颜,在作者的笔下,礼步湖的姿态,看似变了,其实如旧。作者从礼步湖的湖名起笔,在探究其历史渊源的同时,点墨礼步湖的原风景。一平如镜的湖面,芦竹、水葱、泽泻、蒲草的安然;白鹤、斑鸠、画眉、等鸟儿的私语;湖心岛的“百姓大舞台”,水杉、枫树、香樟树的静美;偶遇的老乡,礼步湖上木桥的过去与现在。“一方湖的美,一座城的美,在一位外地人口中,总结得如此接地气。”作者与编者,还有读到此篇散文的读者,也都是外地人,而这一方湖,在诸多外地人的心中眼里,是如此美,源于作者的细腻描述。在此,也感受到了作者的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万物有灵,能融于自然者,也自带灵气。一篇似游记又不是游记的散文,读后给心灵带来美感的同时,也生发到此一游的冲动。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42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04-19 12:12:09
  能让一个人念念不忘的地方,一定会有捉住人们看点的特质。作者笔下的礼步湖,静、美、接地气,所以大众,更引人一次次流连。同时,也在作者的笔下读到了鸟语花香,这就更能说明此湖的环境之好,读完仿佛走进了大森林,有原始的意味,更有现代的人文特质,真的向往一游呢。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5-07 20:51:30
  感谢老师关注,文学为桥,让我们连在一起,问好!
2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4-19 16:29:53
  感谢听雪老师的用心点评。礼步湖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心,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
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4-20 13:43:34
  我记得你上一篇写的是美食吉安炒粉,这篇画风突变变成了游记。感觉作者的观察能力超群,语言驾驭力非凡。
   这篇散文从一开头就开始荡漾着灵气,到结尾荡漾出蓝图。通篇语言优美,妥妥的一篇集人文,自然和环境的美文。
   祝作者创作快乐。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3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4-22 21:26:24
  感谢老师鼓励,以文会友,相互学习!
4 楼        文友:清鸟        2023-04-20 14:44:54
  心随景动,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虫一鸟在作者笔下都富有了灵魂与诗意。旅游,最希望让自己的脚步放慢,让眼前的风景涌入心底,将平日里的沉重与压抑烟消云散。本文带给人的便是这种感觉,叙述不急不缓,在礼步湖漫步,纳入眼底的全是 风景,一路所思所想,置身景色,澄澈了心底,明媚了眼眸。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4-22 21:27:40
  感谢清鸟老师的用心点评,旅游,就喜欢慢慢行走,细细体味,问好!
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4-20 20:13:32
  随着绿色宜居生活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在明显变好。就像作者笔下的礼步湖,它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城市的绿心,它不仅美化了环境,方便了市民,更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指数。礼步湖的美在作者优美的文笔下,生动鲜活,引人向往。
闲云落雪
回复5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4-22 21:28:41
  感谢老师点评,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又富又美,真好!
6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3-04-20 21:36:07
  用凝练优美的语句,详细地描述了礼步湖的特性,一个依湖而建的公园,是“城中绿心”,是城区唯一以天然水面与陆地为一体的市民公园,这是个生态公园,特别适合于人们休闲娱乐。城市中有座这样的公园,也是市民的福气。
五十玫瑰
回复6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4-22 21:30:13
  问好玫瑰姐姐,家门口就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公园,现在老百姓的生活真是幸福。
7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3-04-20 21:45:21
  美丽的地方总让人不断想起,作者笔下的礼步湖,总让作者想起,也留下了许多回忆。这个地方的景、物、人、画等每一方面,一定给作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我想起一个地方,就是那个地方有一样让我难忘,欣赏美文。
回复7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4-22 21:31:27
  问好老师,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地方,永远难忘。
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4-26 19:24: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8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5-07 21:08:56
  感谢雪社长的鼓励,问好!
9 楼        文友:梅子青        2023-04-27 10:25:35
  年轻时,在新建区工作很多年,也带儿子去游过礼步湖,但湖水混浊,周围杂?众生,从未追溯过它的来历。今天拜读此文,有了重游的冲动。找个时间,好好体会作者笔下的妙趣。若能改变当初的印象,收获就不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9 楼        文友:张昱煜        2023-05-07 20:55:13
  好山好水看不足,下次有缘与梅子青老师在礼步湖偶遇!
10 楼        文友:梅子青        2023-04-27 12:55:58
  抱歉!杂草丛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