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华文部落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梁文道《我执》略谈笔记

编辑推荐 梁文道《我执》略谈笔记 ——一些阅读时延申的思考


作者:徐其锋 白丁,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1发表时间:2023-04-22 20:21:04

《我执》略谈笔记
  
   【解题:】
   “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与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次之谓我执。”
  
   ——正如歌词中所言,“there are things that you can have, but can’t keep”,“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也正如电影中所言,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仅仅从生命中短暂出现。本以为属于自己、忠于自己的,不过是偶然在擦肩而过时延伸出更多种偶然的结果。以上的论述有多种缘由,我想,首先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一旦习惯了某件事、某种关系,也预示着需要接受关系破裂并失去的可能。然而,总有人相信诗歌里的永恒,总有人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代替生活;总有人创造事物,幻想着就此占有它,正如写手摆弄排布文字,以为能够将其永远困在书里。然而,最渊博的作家亦不过是在语句的一次次重复出现后遵循所谓准则下笔。他的著作再繁多,他的想法再丰富,也不能保证这些产物仅属于他,而非别人。停笔的一刻,作家便和作品分离,恰似今天者不同于昨日。
   当谈到这里,笔者想提起一事。目前网络追索“活着的意义”正酣,许多人表示“活着的意义”是体验、感受,是寻找、赋予意义;很多人也相信人不该受困于意义的寻找中,专注当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暂且抛开个人悲喜,笔者想到这里认为,对于多数人,“活着的意义”是被同化的过程。新生代享受科技与文化,与此同时也受其束缚,因而失去个性。例如诗歌的创作,为何很多诗人能够写诗,却不会创作?——这是因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部分的“陌生感”的发掘,是对一切意义的推倒和重塑。但言语的泛滥杜绝了“陌生感”的普及。读者饱览群书,能被评价为渊博,也能被评价为盲目。得到什么,同时也被得到。
   再细读以上的语段,中心貌似是要提出“拥有”的反现实性。加之各种比喻的铺陈,读者很容易联想到生活的失真,以及一切结尾时意识到某种真理后巨大的无力。面对这种无力,我们往往只能接受。
   笔者发现,该语段或许也暗示着一个事实:没有人能够彻彻底底地感受别人的生活。为何?——“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显示了这一点。一方认定事态如此发展,因为另一方表现出的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结果。然而当时间缓缓冲刷掉蒙在梦中的雾气,当事实露出一角,前者才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空想之可笑。而这一切的起始,就是再亲近的人之间也做不到绝对领悟,再熟悉的两者也时刻存在误解。这个在人际交往中频繁的特征也常被小说家用于情节构造与推动。
   不过,梁文道提出的“我执”的概念,真的意味着人生的结果只有悲哀与虚无吗?身处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假设没有了过场中的想象,没有了心中的复杂与期待,生活不是沦为了由物质组成的机械吗?这是待解的问题。空无能够带来什么?可有可无的戏剧性或是成长?当笔者创作时,发觉戏剧性是小说的必须品,但当回到生活,忙碌而死寂的、一切感性的坟墓,这种逢场作戏又是否有价值?——换句话讲,笔者口中的“逢场作戏”大概是对情感等精神方面的投入。但显然,世界分成了两道河流,一道平滑地流淌,最后猛然消失在悬崖尽头;一条分散开,如铺在草地上的毛细血管,慢慢渗进土壤里。写至此处,笔者心中再无对理性者无感的同情,也再无对善感者的推崇。生活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各人都不断行走在孤独的路上。但眼见谁谁坚定地过着自身绝对不认同的生活,茫然是不可避免的。总括适才一些絮语而言,对于想象的需要与否,笔者不得而知。
   笔者还想另提一事。从本书序言《星辰也有忧郁的影子》中已有所预示,梁文道风格冷淡,能够不加情感地阐述。从正文里也可料到,他对滥情没有积极印象。对此尚年轻的笔者有感——自己写作如老师评价,正是“化小为大”的体现;而梁文道的文字经历了风雨,不失为“化大为小”。前者恐怕难以逃离青春的滥情文学标签,后者则真正使笔者感受到,梁文道与他人不同之处便在于:尽管拥有多少哀伤、多少惆怅,别人或许深陷于此,梁文道则恰到好处地跳脱,站在一旁怀着审视叙述。他当然清楚那些陈年往事的力量,只不过能在因情失智的前一秒恢复清醒,于是,大概就出现了《我执》。
  
  
   “……很有性格特点,根据他的特点将他归类并不难,可我偶尔发现他的眼神里有时竟流露出这样的‘纯真’,以致我无论如何都得在一定程度上将现在的他和原来的他区别开来,与他的本性区别开来。在这种时候,我对他不作任何评论。纯真就是纯真,atopos是无法诉诸描述、定义和言语的。”
   “可是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发现一个不能归类的人,甚至与理想的类型完全沾不上边,但他那点无法分类的东西却吸引住了自己。”
  
   ——笔者细读第一段引用,发现提到“纯真”、“本性”等词语。从正文开篇“解题”可得,想象在社交中占据极大部分,因而这所谓“纯真”,也不过是观者的想象。笔者试问:眼神真的是心灵的窗户吗?难道两眼不过是椭圆形的、镶嵌在眼窝里的球体;而所有眼中透露的“心灵”,难道不是由其周围肌肉变动而带来的、脸部总体的变化吗?——正如人的视角永远包含很多事物,即便仅“注视眼睛”,也必定包含着余下脸部的神情,那么后者或许会对一个人的“心灵”体现产生影响。另外,世界上已有很多“人不可貌相”的例子。“她眼睛很单纯,但她不是好人”。如此看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并不可考。人喜欢概括事物、抽象事物,把注意点集中于人眼亦具有生物依据。观者很可能只是喜欢对方眼睛的颜色,对方面部的表情罢了。于是,对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更相信人的想象,人对虚妄与幻觉的追求。
   既然如此——“纯真”只是观者的想象——那“纯真”必定是积极的、美好的。如同诗歌等文学作品,也常常歌颂“真善美”。所以对于“纯真”的想象,大概率算一种对美的想象。再谈“本性”,网络上有这样的论调:人究竟复杂,也很没有必要揣测其本性。这句话业已暗示人性之恶,以上语段中“与她的本性区别开来”,也是情有可原。美好的事物难以匹配丑恶的事物,并且根据相关心理研究,相比平常积极的事物,人更容易专注于消极信息,所以引文中的观者拒绝将“纯真”与对方联系在一起,因为“本性”是无法跨越的沟壑。他宁愿将这种“纯真”归于不能归类的范畴,丢进没有结果与记忆的大海,以巨大牺牲维持内心美的准则。这是真正的悲剧。
   引文段二,似乎正指示着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到底是好是坏?人是否应当由本能带领自己走入不同的生活?——笔者发现,现代网络社会中,流传着“人有时应当回归原始”,诸如此类的论调,尤其是对于情感等并不始终需要理性参与的领域。包括对某人气味的感知体现“基因选择”云云。笔者曾作出如此的思考:人与动物分割的重要原因便是文明与思维的产生。换句话讲,对工具的使用将人的生产力提升到动物所不能企及的高度,奠定了超前的基础。然而,维护和发展这种基础的力量并不主要依存于科技的迭代,而是文明的繁荣。
   让笔者做这样一个类比:暂且将人分为动物性与人性(神性),若人性是一个薄弱的气球,动物性便是满满当当盛在气球内的烫水。后者是许久前存在的,如河湖江海、暗流温泉,于生命建立之初早已闯荡在无垠的地表;而气球,近代的产物,是一种用于束缚水的工具。无人知晓气球何时破裂,因为在将水盛入的那一刻,它就开启了爆炸的倒计时。纵观过往,气球破裂的实例之繁多不言而喻,战争、犯罪,至今历历在目。对此,核武器、世界多极化乃至法律、教育的出现的确使气球的质量跨越了一个等级,只是这气球看似牢固,仍然漏洞百出。
   那何种原因造成了气球的破裂或千疮百孔?——我们不妨避开所谓“百密必有一疏”之类的逃避性话语——最好的解释大概是无论人类发展至何种程度,动物性都寄居于文明之中。正如一些党类声称由人民组成,因为党的意义源于人民——一切“高于人民”、“不平庸”的,终究来自生长的土壤。因此可以得出,既然动物性是人性的基础,后者只能归为前者的一部分,或无论如何都包含前者的影子。(笔者相信“自然”,不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有本质上的差异。但在这里,为了更好地区分并论述,暂把两者视为交叉独立的个体。)例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掠夺者持有更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却是实施暴行的一方。这八个国家想必皆有文明的体现,却在利益面前透露了本质。——其实,笔者抛开立场,认为生存与扩张的行为是所有生物的本性,是不必否认的、客观存在的。然而,打着文明的旗号行野蛮之事,并与此同时努力摒弃动物性,则不得不被称作一种可耻的自相矛盾。
   以上或许有跑题迹象,但绝非可以避开的问题。在人看来,动物性是险恶、丑陋的。厕所再洁净、豪华,也逃不过被嘲笑调侃的命运;呼噜与进食的咀嚼声往往令旁人侧目。这大概是因为现代人习惯了掩饰自己本为动物的事实,恰似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香水的发展、化妆与护肤品的价格飙升现象。现代人购买虚荣与伪装,不失为一种新式动物性。在此不得不又提到一点,人如何确认自身在地球的地位?随着规模的壮大,人开始习惯于把动物以及一切未受人改造的称作“自然”,将己身对环境的影响称作“非自然”或“人为”之类。这绝不是某种谦逊,而在分类的过程中暗暗包含了定义一切的高傲。难道发展了科技,便是非自然的了?谁知这种科技的发展不是属于宇宙的一种“自然”?如果没有这种“自然”,科技又怎会诞生?
   回到话题,当大多数人抉择遵循本性与否,本身就带有浓厚偏见(或许抉择的缘由来自从熟悉跳到陌生,但笔者相信该说法仍适用于多数状况)。“本性难移”、“性本恶”的诽谤穿越百年,依旧为现代人所称道。但这是否便是正确的?为了交流、记录的一劳永逸,是否应当令某些观点长久存在,甚至“将错就错”?进一步讲,如何是善,如何又是恶?——笔者认为,一切定义的基础是立场,既然每人具有不同立场,当然会产生不同的善恶观。笔者的意思是,动物性与人性(神性),本就是地位并列的存在。人或许在许多方面优于动物,但这也无法证明前者包括本性在内的、绝对的优越性。正如同一社会中,农民与富商所拥有的财产数虽有差异,基本权益应当是相等的。
   笔者退一步论述。动物性和人性,各有自由和限制。同样,在许多工作、学习中,人都努力摒弃感性并推崇理性,因为后者是人特有的能力,或后者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助。同样,在大环境的衬托下,动物性的选择必将以各种缘由收到排挤。论述进行到这里,一个老套的结论再次浮出水面:各人有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或许是他人不能理解并接受的。当事物冲击三观,我们首先应当静下心换位思考,而非凭借自身经验直接得出结论。本文旨在脱离既定观念,产生对待事件的另一种视角,只要激发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思考,目的便达成了。
  

共 43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能把一篇笔记写得如此精细确实不易,细化而谈,提纲挈领,将神韵之处信手拈来,剖解详细,自有作者的独到和细心!【编辑;胥婉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胥婉城        2023-04-22 20:29:36
  深度思考,是阅读的又一个收获,现在能静下心来读书,难能可贵!
婉若倾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